假如你的生活環境很艱難。


    現在你需要背幾十公斤的柴火到十公裏外女友的家裏為她溫暖冬日裏冰冷的雙手,你該如何是好?


    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想,用車運!


    但如果沒有車呢?


    或者說崎嶇的山路根本不能容納車輛的通行。


    那這個時候又該如何是好呢?


    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想現在科技這麽發達我能不能用一個機器人來幫我搬這些柴火。


    或者說研發一輛汽車,專門讓它來幫我完成這個艱難的使命。


    但這個時候就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


    因為這種車他隻能走平地並不能滿足崎嶇的山路。


    即便是將懸掛減震係統做到最大,輪子造得非常之大,好像也沒有辦法再重穩定爬坡。


    尤其還是地形複雜的山地區域。


    那麽這個時候你又想到了多足機器人。


    這個辦法好像可行,可是多足機器人有著自己的重力核心。


    一旦當你坐在上麵之後,他的核心就會被打斷,隻要遇到那種地形複雜的陡峭山地很有可能就會來個180度大迴旋。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麽如果我們進入機器人裏麵呢?


    就像開車一樣去操控它,這樣是不是就可行了?


    以上內容大概就是外骨骼裝甲的一個研發思路。


    因為華夏的麵積十分遼闊,所以也就意味著地形多樣複雜。


    在邊疆守衛的戰士們需要麵對各種各樣的複雜地形。


    尤其在一些特殊的區域,直升機已經很難派上作用。


    所以在物資的補給上就需要戰士們一點一點的從山腳搬到山頂。


    這在外人看起來無疑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但他們做到了。


    咱們華夏無論是在工程還是人力之上,都能完成外界所無法想象的壯舉。


    這便是這個國家的特殊魅力所在。


    無動力外骨骼裝甲說白了就是一個省力裝置。


    穿戴他的人或者士兵能夠通過這些裝置超越自己的體力極限,完成一些特殊的搬運任務。


    就像先前楚皓給大家看的視頻一樣。


    如果有了這套外骨骼他們無論是在執行任務還是日常補給方麵都會更加的輕鬆。


    況且一旦這套裝甲完成升級換代做成有動力的裝甲,那麽士兵的戰鬥力也會直線上升!


    特別是當能源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之後,環太平洋之中那樣的機甲戰士也不會隻是一個幻想。


    漂亮那邊之所以要搞動力外骨骼,很可能就是這種原因。


    因為他們一直自己誇自己為科技第一。


    這其實也並沒有多少說大話的成分,但至少當楚皓拿出一係列的科研成果之後他們也就被無情打臉了。


    這一次外骨骼裝甲的研究,他也沒想要再打臉誰。


    或者和誰進行攀比,他隻想紮紮實實的將這套省力外骨骼研究出來,然後能早日被我們的戰士用上。


    隻是這一個目標就已經夠了。


    這一次楚皓也不想再帶有這麽多的功利色彩。


    隻是想給那些可愛的人貢獻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在研究所眾人的震驚過後,這套單兵外骨骼的研究也隨之開始。


    “負重是咱們這套外骨骼裝甲最基本的能力,因為這套裝甲本身的重量注定就不會低,所以咱們率先要解決下肢裝甲的負重問題。”


    “雖然上肢裝甲同樣重要,但如果下肢不能完成良好的負重能力,那麽沉重的上肢裝甲就會對穿戴的人產生巨大的困擾。


    甚至於能不能承擔住上肢裝甲的重量都會成為一個嚴肅的問題。”


    楚皓說完孔令輝等人也連忙反應了過來。


    楚皓一開始強調下肢裝甲的重要性時大家其實還有一些不服氣。


    在他們看來,上肢下肢難道不是同等的重要性嗎?


    這個說法其實也並沒有錯。


    但是外骨骼裝甲的負重能力主要還是靠下肢將重力傳達到地下。


    從而獲得省力的效果。


    可如果下肢的負重能力達不到要求,那麽上次裝甲的重量將會由穿戴者獨自承擔。


    這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


    人體能承受的重量是有限的,更何況這套外骨骼的目的就是用來進行運輸任務。


    如果連裝甲本身的重量都無法卸下,那更不用說還有搬運的重物了。


    通過楚皓這麽一分析,那麽大家也明確了接下來的研發道路。


    那就是分為上肢和下肢兩部分來分解完成。


    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研發難度,更是可以讓整個研發過程都變得清晰可見。


    不過外骨骼裝甲的研發涉及到了很多人體學問,要展開研究在先大家就需要把人體的結構搞清楚。


    如果連人體的組成結構都無法弄清。


    那麽這套外骨骼裝甲注定是無法成功的。


    為了讓孔令輝眾人更加的清晰,也為了減少外骨骼裝甲的研究難度,楚皓小課堂又在研究所中開課了。


    首先,他要講解的就是人體結構知識。


    這一方麵的知識研究所中可能有很多人還不清晰。


    因為這個其實涉及到了生物學或者說醫學的領域。


    在場的這些雖然也是工科出身,但要他們麵麵俱到的了解這些東西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為了方便接下來的課程講解,楚皓直接在網上下載了一張人體建模圖片。


    通過這張圖片一切好像都變得清晰了起來。


    教棍敲在幕布之上,楚皓也看著茫然的眾人有些想笑。


    隻能說術業有專攻,如果沒有專門了解過這方麵的人的確會有些茫然。


    他先是拿起粉筆從圖片的頭頂畫下了一根筆直的直線。


    “先給大家講解一下相關術語,咱們人體的左右對稱麵又被稱為矢狀麵。


    然後人體前後相對對稱的豎直剖麵稱為冠狀麵,水平麵就是水平麵。


    我想這三個麵應該都能理解,不會有明顯障礙的吧?”


    聽他這麽一說眾人都有些麵麵相覷。


    這個時候要是點頭了那多尷尬呀。


    再說了,楚皓也隻是需要他們了解這三個相關術語而已。


    也不是說真的要他們去掌握人體解剖的深刻知識。


    隻要在研發過程中,他提到這些專業術語眾人能夠理解就足夠了。


    了解完這三個大的解剖麵後,楚皓又開始和大家說起了咱們的下肢結構。


    這個結構在本次的外骨骼研發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隻有搞清楚了下肢的結構,才能通過相關的技術研究搞出相應的裝甲出來。


    因為這個裝甲是需要人穿戴在身上的。


    那麽它的一切都需要符合人體力學原理。


    如若不然有何談省力或者說讓人的力量速度等等變得更大更快呢。


    “人體的下肢分為三個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


    隻有這三個重要關節都能發揮作用咱們才可以邁開大腿行走。


    三者缺一不可,在下肢結構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旦有哪一個關節出現了問題,那麽連獨立行走都會是一件難事。”


    “人體的下肢關節生物學結構其實都很複雜,髖關節也就是咱們大腿部的一個關節,它相當於一個球窩關節。


    膝關節也就是咱們的膝蓋,它是一個滑車關節,而踝關節腳踝也是一個滑車關節。


    在它們的配合之下咱們人的下肢才能進行各種複雜的運動。


    從運動上看,髖關節可以做屈曲和擺腿。


    外展以及內收運動,通俗來說就是伸腿。


    還有咱們走路的外八字內八字都和這個關節有息息相關的聯係。


    膝關節主要也在做著做屈曲與伸展運動。


    與此同時小腿屈曲後也可以繞膝關節的垂直軸做一些微小的旋轉運動。


    踝關節除了做屈曲與伸展運動外,還可以做微小的外展和內收運動,不過這個微小運動也是很多崴腳的來源。”


    說到這裏楚皓對於人體下肢的解釋也差不多結束了。。


    他所說的這些方麵都是對於外骨骼裝甲研究有用處的


    隻有搞清楚了咱們人體下肢的運動原理才能結合這些原理進行外穿裝甲的研究。


    如果連基本的人體運動原理都搞不清楚,又怎麽可能研究出符合人體省力結構的外骨骼呢?


    二者都是相互聯係的,所以缺一不可。


    再者,下肢裝甲的重要性的確顯得格外的重要。


    因為最後的重力都是陷入了地麵,相較而言上肢裝甲的重要性就顯得沒那麽重要。


    當然這是對於楚皓他們研發的這套外骨骼來說的。


    畢竟他們的初始目的僅僅隻是為了完成重物的搬運。


    和漂亮那邊相比,我們對於實戰性能的考慮就少上了很多。


    當然也不是說不考慮了,隻是就目前而言率先需要解決的還是在重物搬運方麵。


    不過,對於人體結構的知識孔令輝等人現在也是有些迷糊。


    這些東西就需要他們自己下班之後再去琢磨了。


    反正也不是什麽天大的難題,楚皓相信大家應該可以盡快掌握。


    散會之後李心怡三個小家夥也圍在了孔令輝的身旁。


    對於這三個剛剛畢業的研究生孔令輝也是喜愛異常。


    畢竟他們在精密儀器領域的研究水平的確沒話說,也值得他高度重視。


    “孔副院你說老師的這個裝甲設想靠譜嗎?”


    這三個新人明顯對於科研的嗅覺還不是那麽強,可孔令輝不一樣,他甚至已經看到了更遠!


    “不隻是靠不靠譜,在我看來,咱們這個研究方向還大有可為!”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打造黑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柚林茄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柚林茄子並收藏從學霸開始打造黑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