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白舒檸他們團隊支援的過程中,工業基地這邊也沒有停下來。


    飛控係統在機體研發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定要先完成的。


    所以這幾天裏這款戰略轟炸機的機體打造也一直都在繼續。


    這款飛機的代號其實一直都沒有確定。


    因為目前而言並沒有一個好的代號能夠給它。


    所以幹脆先進行研發,等最終的結果出來之後再進行取名工作。


    飛翼式氣動型機體結構除了性能優越隱身能力強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夠帥。


    它有別於咱們傳統的飛機氣動結構,並且那種十分簡潔的機體搭配上那種龐大的機身無疑會更加具有壓迫力。


    但是還沒有進行內部的研究,機身之上就已經無比困難。


    光是整個飛機外殼的材料選拔就很是苛刻。


    一直以來,無往不利的希金003也在這一次遇到了對手。


    雖然它的各項性能都無比優越,可是卻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太重了。


    這也是其他國家一直無法生產出來的主要原因。


    那種特殊的碳纖維材料在成型和加工工藝方麵始終沒有被透露。


    所以大家也就沒有掌握,那麽光是在機體研製中就無法進行。


    好在這個技術對於我們現在而言並不算太大的困擾。


    因為石墨烯材料技術先行了一步,經過這幾年的研究早已經取得了很多方麵的重大進展。


    所以在這一次的機身研發中,完全可以與石墨纖維技術相結合。


    石墨烯本來就被譽為新材料之王。


    它的強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時還兼具重量輕的特點。


    因此將碳纖維技術和石墨纖維相結合我們很容易將這個機身材料製作出來。


    要想飛機的載重量大速度又快,那麽它本身的機身重量就需要減輕。


    要不然兩倍音速根本無法達到。


    這麽看來楚皓這些年的研究似乎是在環環相扣的。


    尤其是石墨烯和希金003兩種新型材料。


    幾乎可以涵蓋太多的項目。


    尤其在一些頂尖的機器或者是武器上完全可以形成良性的互補。


    因為這些東西對於金屬材料的要求非常之高。


    如果沒有這些高性能的材料根本無法進行下去。


    就好比這一次的機體材料上。


    如果不是石墨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或許這一次戰略轟炸機的項目就要胎死腹中了。


    好不容易等來飛控係統的研究團隊,這要是在機體材料上出了問題估計所有人都會發瘋。


    好在材料的問題有驚無險,從相關部門那裏調取過來之後機體方麵的研究也在繼續推進著。


    機身部分不再存在問題,那麽其內部的一些重要零部件也需要開始提上進程


    首當其衝的其實就是他的動力係統。


    而這一次依然采用的之前楚皓研發的c92航空發動機。


    隻不過需要一次使用四台!


    哪怕是威龍20當初也沒這麽誇張,畢竟作為殲擊機他也不需要這麽可怕的動力。


    上一次動用四台發動機聯動還是在零五五之上。


    不過055使用的是重型燃氣輪機,那家夥的動力要比這個還要可怕。


    畢竟整個055的重量擺在那裏,沒有充足的動力根本無法使其動起來。


    而這台戰略轟炸機要使用四台c92航空發動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保障它的音速飛行。


    當四台發動機全力運作的時候,也完全能夠支撐它在低空達到340公裏每小時的速度。


    而這個速度就已經達到了音速的標準,哪怕是被別人的雷達捕捉到想要攔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發動機同樣有現成的,隻是可能需要進行一些細微的改裝。


    隻要不影響它內部的動力係統就沒有問題。


    在飛機外部結構的設計上同樣需要一些精密的測量。


    畢竟想要讓這個大家夥達到音速的級別,那麽在它的外形上就必須完美符合流體力學的原理。


    這些問題自然是由機體研發小組來進行。


    他現在的主要工作除了統籌整個項目組的研發外。


    還需要在武器掛載方麵動動腦筋。


    這種設計的戰略轟炸機,必然是采用的內部彈倉。


    畢竟想要將五十噸的彈藥掛載起來根本沒有可能。


    況且這種戰略轟炸機中的彈藥體積絕對不小。


    如果采用掛載的方法不僅會影響到它高速飛行的穩定性,同時還會影響其速度。


    那麽,在這款戰略轟炸機上依舊是采用內藏式彈倉。


    隻不過這個彈倉肯定要比威龍20的大。


    同時其載重也會更加的強悍。


    畢竟光是彈藥就已經達到了50噸左右。


    再加上飛機本身的重量,估計會達到接近七十噸。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要使用四台航空發動機的原因。


    沒有充足的動力根本無法使這個接近七十噸的龐然大物翱翔長空。


    當楚皓來到武器掛載小組這邊後,也開始實地考察起了工作。


    根據技術資料上麵顯示,這台戰略轟炸機一共有兩個彈艙。


    並且是采取的平行設計,這樣在擁有兩個彈艙之後也可以增加彈藥的裝載量。


    對於這兩個彈艙的設計,工作組的成員還是有一些費勁。


    當他詢問之後,負責人才和楚皓仔細深入交流了起來。


    “楚總工,他這個平形彈艙我們能夠理解。


    畢竟兩個彈倉的出現的確是增加了彈藥的裝載量。


    而且轟炸機的彈倉一般而言又深又寬,這樣直接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存放彈藥。


    但是在這彈艙之中還有一個旋轉式的結構,我們對於這一點有些不太理解。


    這樣的設置會有什麽優點或者說是好處呢?”


    對於這個問題,楚皓還不甚了解。


    他接過資料圖紙,開始仔細研究了起來。


    看了好一會兒之後,楚皓在心中也大概有了個底。


    “左輪手槍的結構知道吧?”楚皓半笑著出聲詢問道。


    那名負責人聽了明顯愣了一下,然後他若有所思的說道:


    “難道是像左輪手槍那樣將導彈掛在這個結構上?然後每旋轉一次就可以發射一枚導彈,這樣看起來似乎效率會更加的高!”


    見他能夠理解,楚皓也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這個原理。


    這個武器架一次性可以掛載十四枚導彈,然後再啟動之後武器架每旋轉一次瞬間便能完成發射。


    這樣的效率可比一枚一枚的往下丟要高得多,並且還能做到精確打擊,而兩個武器架就意味著能裝載28枚!


    這掛載量已經非常之恐怖,更何況還有彈艙內的其他彈藥!”


    搞清楚了這個旋轉武器的作用和原理,那麽對於武器研發組這邊的難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楚皓的解釋也是一針見血,直接將這個抽象的概念給他們轉化為了具象的事物。


    並且對於他們這些長期和武器打交道的專家而言,左輪手槍的結構實在太好理解了。


    無非就是在這個上麵需要將這個結構加固加大,讓它能夠承載這些彈藥的重量。


    同時又有發射裝置能夠滿足它們的發射。


    一架飛機光是導彈就能攜帶接近三十枚!


    這樣的打擊能力何其恐怖。


    基本上可以輕易結束一場中大型規模的衝突。


    這就是戰略轟炸機的可怕之處。


    並且當著28枚導彈消耗完畢,在它的兩個武器艙之中還存在著好幾十噸的彈藥!


    這也保證了其戰鬥力的續航性。


    所以說華夏上下都對這次轟炸機的項目格外上心。


    不是因為咱們真的稀缺。


    畢竟h20正在研發過程之中,最遲十多年就能麵世。


    上麵真正在意的還是這款戰略轟炸機的強大性能和卓越戰鬥能力。


    毫不誇張的說這才是一張真正可以掀桌子的底牌!


    同時也沒有誰會嫌棄自己這方麵的裝備少。


    這種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


    國防能力的強大與否完全決定了你在這個環境之下有沒有話語權會不會受到應有的尊重。


    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國防才是一切的基本盤。


    畢竟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永遠存在於大炮射程之內。


    那麽有了這款戰略轟炸機我們的大炮射程將會被無限擴大!


    但凡是能夠飛到的地方,都將是它的射程!


    所以,當這架戰略轟炸機研發成功,遍地都是真理。


    華夏的真理!


    其實這種全局統籌工作要比細致研發一個項目要難的多。


    因為任何一個塊麵出現的問題大家找的人都是他。


    不像以前他單獨負責一個項目的時候完全隻需要埋頭苦幹就行。


    但現在不行,他是整個戰略轟炸機項目的總工程師總負責人。


    他必須做到兼顧全局,要不然一旦哪裏出了問題最後整個項目的研發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這同樣也是對楚皓的一次鍛煉。


    有了這一次的工作經驗,日後華夏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將這種大型項目交給他負責。


    畢竟可以搞研發和能不能帶領整個團隊進行研發完全是兩個概念。


    哪怕這一次的李院長和侯院長也是順帶的。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輔助和幫助楚皓完成工作。


    而這個兩個老爺子也是在這幾年的大型項目中最輕鬆的一次。


    因為這個項目中他們能幫上忙的地方並不算太多。


    本來他們一向的任務就是完成領導和全局。


    這次的工作明顯是楚皓的任務,他們也樂得清閑。


    如果他們插手其中那麽對於楚皓的鍛煉就會少了很多意義。


    他們兩人現在可都計劃著讓楚皓接他們的班。


    所以他在這個方麵的能力越強越好。


    他們也並沒有問過楚皓的意見。


    因為以他們了解的這小家夥的尿性,估計到時候還會比誰都積極。


    要是有誰敢跟他搶,估計直接就得紅眼。


    不過大家都在忙碌他們一直閑著也不是個事。


    好在二人在這種機械方麵也有一些研究。


    如果真的想加入還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做的。


    當項目開始三個多月後,一件振奮人心的消息也隨之傳出。


    在機身研發組沒日沒夜的工作之下,他們也終於完成了整個機身部件的打造。


    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完成組裝,因為內部的各大零件還沒有就位。


    因此相當於他們現在將地基已經打好。


    隻差所有的小組在這個基礎之上平地起高樓!


    三個月的時間完成機身的打造這無疑已經是一個奇跡了。


    當楚皓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在想他們能否再接再厲,創造一個真正的奇跡工作!


    那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一架戰略轟炸機的整體研發。


    並且如果各項性能都表現的十分優異,甚至可以提前完成試飛!


    這絕對會是一個飛機研發史上的奇跡。


    因為沒有哪一架這樣性能優秀的大型飛機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


    一般來說都會有非常長的一個周期。


    需要進行技術驗證技術測試,一切都沒有問題之後才有可能進行試飛。


    但是楚皓的野心明顯不止於此。


    他要想讓這架戰略轟炸機的影響力達到最大,那麽無論是時間還是性能上都要變得更加的誇張。


    當然這一次華夏抽調來的科研人員有很多都在當初參加過轟20的研究。


    這樣在原先的技術互補之下才可以做到縮短研發周期。


    並且這架戰略轟炸機的技術實在太完備了。


    隻要能夠做到完美複製,那麽一定可以提前出現!


    至少肯定要比一直欺騙咱們弱小心靈的轟二零要來的真誠。


    這真的就是一杯忘情水。


    20虐我千百遍我待20如初戀……


    其實縮短研發進程的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幹了。


    包括提前出現十來年的威龍二十也正是他的傑作


    哪怕是石墨烯都被他提前了好幾年,楚皓還真就不信在這架戰略轟炸機上不能做到。


    在這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裏,楚皓正在和三位老爺子喝著茶聊著天。


    “這架戰略轟炸機,我估計短時間內也隻能搞著一架了。


    畢竟造價實在太過於高昂,咱們可還有一架正在研發中呢。”侯院長搖頭晃腦的說道。


    但是楚皓一聽可就不樂意了,“幹嘛隻搞一架呢,咱們華夏都說好事成雙,肯定是搞兩架出來更好。”


    一旁的李院長卻白了一眼楚皓,“哪有這麽容易,這動輒百億的研發資金你來出?”


    楚皓聞言將茶杯裏的茶水一飲而盡,斬釘截鐵的說道:


    “我出就我出,大不了到時候我給華夏捐一架!”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打造黑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柚林茄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柚林茄子並收藏從學霸開始打造黑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