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用紙行不行?
從學霸開始打造黑科技帝國 作者:柚林茄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個評價無疑沒有一絲的誇大。
因為隻要建成便可以實現遠距離跨區域電力運輸。
對於一些電力資源匱乏的地區而言無疑是久旱逢甘霖,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就像是西氣東輸一樣,很多地區是不適合建設發電站的。
因此東電西送就是一個十分值得期待的項目。
但這個項目的前提就是要先實現超高壓技術。
這是一切的前提。
無法實現超高壓送電那就很難實現跨區域電力調配。
至少在成本上會大大增加,也讓整個項目的投入更加恐怖。
所以才有了這個項目存在的意義。
也不是說沒有超高壓就無法完成,但電力運輸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特高壓可以將運輸過程中的消耗降到最低,相應的成本也就會大幅度降低。
如果光是電力運輸成本就已經讓華夏方麵無法承擔。
那麽即便這些電能送達,其高昂的成本也會讓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這樣也就沒有了什麽意義。
它的提出是為了方便民眾,改善民生,而不是為了加劇民眾的負擔。
所以特高壓輸電技術迫在眉睫,可以說早提早享受,也早一天解決不均勻的用電問題。
但說實話,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王中華都有些茫然。
這個技術可以說是一座高山,他們既沒有攀岩的技術也沒有攀岩的工具,好像一時間把所有人都擋在了另一邊。
誰也沒有經驗,也沒有任何的參考項目,隻能靠大家一點點去摸索去研究。
當天的項目確立之後,第二天又召開了技術工作會議。
在本次的會議上,主要是為了討論特高壓的技術難題。
但是時間太短,並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王總工程師那邊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安排大家進行了一個集體學習。
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和學習特高壓。
隻有深入了解了這個技術概念,大家才能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或者掌握的技能來提出解決方案。
這樣的深入學習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左右。
楚皓根據電網公司提供的資料也對特高壓這個名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根據介紹,在我們華夏提出的特高壓概念中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15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
這個電壓等級是一個很恐怖的量級。
光是特字就已經表現出了他的恐怖。
所以其安全風險也非常的大。
這種程度的電壓足以在瞬間摧毀擋在其麵前的一切目標。
所以這一次項目的安全標準也非常嚴格。
幾乎是采取了最高規格的安全標準來執行。
當一個月的深入學習結束後,在王總工程師的主持下又一次召開了技術研討會議。
在這次的會議上也終於有人開始提出一些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慢慢的大家也都有了一點思路,甚至於會議室中也開始變得火熱起來。
楚皓也在認真聽著大家的建議,雖然有一些並沒有什麽建設性。
但有些東西的確給大家開拓了一條思路。
楚皓聽了很久最終也緩緩舉起了自己的手臂。
現在的他有話要說。
見狀王總工程師也讓楚皓開始闡述自己的意見。
緩緩站起身子,楚皓看了一眼周圍的各位同事然後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緩緩開口道:
“特高壓難在哪兒?是如何將電壓擴大嗎?
絕對不是。
因為如果隻是單方麵的增大電壓,誰都可以做到。
但是真正的難題是在於質變,一旦當電壓高到一定的程度所有的絕緣體都有可能會變成導體。
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可以承受大於八百千伏電壓的絕緣體。
如果找不到這款材料,那麽變壓器就無法實現,變壓器無法實現特高壓也就成了一個無稽之談。”
楚皓的提議猶如一針見血一般直接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去。
一名研究人員弱弱的舉起手詢問道:“如果橡膠材料不行那麽陶瓷呢?
絕緣性能更好的陶瓷總可以做到吧!”
楚皓看了一眼這名科研人員,猜測他應該不是電網的工作人員。
因為如果是電網的工作人員那麽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提出這種有些低級的問題。
“這位同誌,首先我要和你科普一下,陶瓷的絕緣性能的確是最好的。
但是它也僅僅隻能承受五十千伏的電壓,而咱們的特高壓標準是至少八百千伏,因此能不能達到標準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楚皓並沒有給他留什麽麵子,因為他必須糾正一些科研人員在這上麵的錯誤想法。
要不然一旦他們將這種錯誤的想法帶到後期的工作中很有可能會造成無比嚴重的後果。
“量變產生質變,當電壓高到一定的程度一切絕緣材料都不安全!
就比如空氣不導電這是一個常識,但是當閃電降臨的時候一樣會被擊穿。
所以在這裏我必須提醒大家一點,八百千伏的電壓不是鬧著玩的,大家必須要重視起來。”
當他說完之後這些抽調而來的科研人員心情也有些沉重。
他們本來以為在變壓器之上使用絕緣性能最好的陶瓷就可以解決問題。
但沒想到,經過楚皓這麽一說就連陶瓷都無法達到標準。
等他說完坐下後,王中華總工程師也再次開口。
他先是深深看了楚皓一眼略帶讚賞的笑了笑。
“楚皓研究員剛才說的話一點沒錯。
電壓增大誰都會,但是如何安全的讓這個電壓受我們的控製才是最大的問題。
而難題出就出在了變壓器之上,當初米國方麵也想做特高壓,畢竟他們的麵積也不算小。
而他們當初所采取的辦法則是使用陶瓷,隻不過這種台詞是加強版的,融合了一些新型的材料。
但他們的這項計劃還沒有實施就胎死腹中。
因為他們發現這種材料製作出來的變壓器重量高達七千噸!
這根本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項目,因此哪怕自詡為科技第一的米國也隻能暫時放棄特高壓技術。”
說到這裏王總工程師的心情也難免有些沉重。
“同誌們,對於特高壓而言最直接的難題或許就是變壓器的製作上。
我想隻要我們將變壓器這個難題解決,那麽特高壓也隻是時間問題。
因此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是率先尋找出合適的材料來製作這款變壓器。”
任誰也沒有想到原來特高壓的難點僅僅隻是一款變壓器。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想要尋找一種能夠承擔八百千伏電壓的材料無疑比登天還難。
米國的科技實力夠強吧?但他們依然沒有解決。
所以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更加的複雜。
楚皓雖然強調了材料的這個概念,但他其實暫時也沒什麽思路。
他來的那個時代雖然特高壓已經普及。
但他也不過是一名小小的教師,所以對於這樣的高科技產物他或許聽說過但絕對不會去深入研究。
那個時候他也沒有這個能力。
會議到了這裏差不多也就結束了。
不過這次的技術研討會議還是非常成功的。
至少大家明確了特高壓技術的真正難點在哪裏。
想要承載八百千伏的電壓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至少無論是橡膠還是陶瓷都無法辦到。
至於那一頭提出來的加強版陶瓷當個笑話聽一聽就可以。
畢竟7000噸的重量太過於離譜。
根本沒有什麽方法能夠合理運輸,就算可以那麽這個成本也會高的離譜。
當會議結束後楚皓和李院長去了一趟食堂。
吃完碗中的食物,二人才開始討論起來。
“你小子竟然提出了這個概念,是不是你已經有什麽想法了?”
李院長出聲詢問楚皓,但是楚皓聽了卻連連搖頭。
“您老也太看得起我了,連米國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您覺得我一個月就能研究明白嗎?”
但是李院長和侯院長不一樣。
他對於楚皓除了欣賞隻有欣賞,“那希金003他們還一籌莫展呢,你不照樣搞出來了。
年輕人可以自謙,但沒必要這麽謙虛。”
可是現在的他真的沒什麽思路,他也有些後悔當初為什麽不重點關注一下特高壓技術。
但是他雖然作為一名老師,生活也要比很多普通人要過的好一些。
但同樣也隻是為了生存而掙紮的普通人,他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每天的一日三餐,真的很難再有精力去關注這種科研界的大事。
並且特高壓作為一項絕密技術,其中的核心內容根本不可能公開。
所以現在他們也隻能不斷嚐試,盡量在最短的時間裏尋找出這種符合要求的材料。
“其實我覺得當初老米那邊的辦法還是比較有建設性的。
至少他們製作出來的材料可以達到要求,但是就是那個七千噸的重量實在讓人有些無法想象。”
楚皓搖了搖手中的飲品,也比較讚同李院長的說法。
材料的確是好材料,但是七千噸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呢?
一輛小汽車的重量也不過1.5噸,也就是說單這一個變壓器就接近5000多輛小轎車的重量。
這根本無法進行運輸,所以直接將其排除。
“還是等項目開始慢慢研究吧,咱們倆也是在這裏商量也商量不出來個所以然。”
楚皓歎了口氣然後開始收拾起餐桌。
李院長也無奈的點了點頭。
畢竟人家一個國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實在不是他們兩個商量幾句就能討論出來的。
吃完飯他們又各自迴到了自己的宿舍。
楚皓也在不斷查找大量的資料,想要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
但是無論他研究哪種材料似乎都無法承受八百千伏的恐怖電壓。
高壓電就已經很恐怖了。
它足以將一個小動物瞬間化為灰燼。
而八百千伏的特高壓就更不用說。
一旦變壓器達不到要求它所造成的破壞完全不亞於一場災難。
第二天,研究項目正式啟動。
大家也紛紛在尋找著理想中的材料。
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半個月又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彈指而過。
終於在研究團隊的內部出現了分歧。
因為有人提出了一個致命的質疑。
那就是咱們的這個特高壓技術究竟該不該做?又能不能做?
一直以來,在電力問題上我們都是采取的跟隨戰略。
跟隨那些技術發達的國家在做。
而我們這一次要做特高壓無疑是從跟隨者轉化成為領導者。
這樣的腳步是不是跨的有些冒進,這是不少技術人員所提出來的質疑。
所以這也讓研究室中的氛圍變得凝重了起來。
要是真的被推翻這個概念,那麽本次特高壓技術的研究很有可能就會被終止。
這個時候李院長直接站了出來。
“為什麽要做,就是因為我們需要!
那我也要問一問提出質疑的人,為什麽我們華夏就要一直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做?
他們做不出來,難道我們華夏就不行?
之前我們也進行過技術論證,一旦特高壓項目完成,那麽對於我們華夏的幫助是無比巨大的。
所以今天老頭子我也在這裏武斷一次,特高壓必須做,而且必須做出來!
我們就是要從跟隨者變成領導者,將這份技術變成我們華夏的獨一份!”
看著現在揮斥方遒的李院長,楚皓第一次覺得老爺子這麽的帥氣。
一向以來和他一起工作都是以侯院長為主,但這次隻有他一個人他同樣可以挑起大梁。
直接就將有些分散的人心穩定了下來。
至少他的講話還是非常激動人心的。
從跟隨者轉變為領導者這個說法又給大家鼓了一把勁。
這件事聽起來就是一件很帥的事情!
至少在楚皓看來是這樣的。
他也非常讚同李院長的說法,他們越是做不出來那我們華夏越是要做
至少在這個項目上要引領潮流!
當所有的討論結束,在特高壓上究竟應不應該做的問題上也得到了糾正。
而就在王總工程師準備宣布散會的時候,楚皓突然靈光一閃,弱弱的說道:
“你們覺得用紙行不行?”
()
。
這個評價無疑沒有一絲的誇大。
因為隻要建成便可以實現遠距離跨區域電力運輸。
對於一些電力資源匱乏的地區而言無疑是久旱逢甘霖,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就像是西氣東輸一樣,很多地區是不適合建設發電站的。
因此東電西送就是一個十分值得期待的項目。
但這個項目的前提就是要先實現超高壓技術。
這是一切的前提。
無法實現超高壓送電那就很難實現跨區域電力調配。
至少在成本上會大大增加,也讓整個項目的投入更加恐怖。
所以才有了這個項目存在的意義。
也不是說沒有超高壓就無法完成,但電力運輸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特高壓可以將運輸過程中的消耗降到最低,相應的成本也就會大幅度降低。
如果光是電力運輸成本就已經讓華夏方麵無法承擔。
那麽即便這些電能送達,其高昂的成本也會讓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這樣也就沒有了什麽意義。
它的提出是為了方便民眾,改善民生,而不是為了加劇民眾的負擔。
所以特高壓輸電技術迫在眉睫,可以說早提早享受,也早一天解決不均勻的用電問題。
但說實話,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王中華都有些茫然。
這個技術可以說是一座高山,他們既沒有攀岩的技術也沒有攀岩的工具,好像一時間把所有人都擋在了另一邊。
誰也沒有經驗,也沒有任何的參考項目,隻能靠大家一點點去摸索去研究。
當天的項目確立之後,第二天又召開了技術工作會議。
在本次的會議上,主要是為了討論特高壓的技術難題。
但是時間太短,並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王總工程師那邊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安排大家進行了一個集體學習。
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和學習特高壓。
隻有深入了解了這個技術概念,大家才能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或者掌握的技能來提出解決方案。
這樣的深入學習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左右。
楚皓根據電網公司提供的資料也對特高壓這個名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根據介紹,在我們華夏提出的特高壓概念中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15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
這個電壓等級是一個很恐怖的量級。
光是特字就已經表現出了他的恐怖。
所以其安全風險也非常的大。
這種程度的電壓足以在瞬間摧毀擋在其麵前的一切目標。
所以這一次項目的安全標準也非常嚴格。
幾乎是采取了最高規格的安全標準來執行。
當一個月的深入學習結束後,在王總工程師的主持下又一次召開了技術研討會議。
在這次的會議上也終於有人開始提出一些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慢慢的大家也都有了一點思路,甚至於會議室中也開始變得火熱起來。
楚皓也在認真聽著大家的建議,雖然有一些並沒有什麽建設性。
但有些東西的確給大家開拓了一條思路。
楚皓聽了很久最終也緩緩舉起了自己的手臂。
現在的他有話要說。
見狀王總工程師也讓楚皓開始闡述自己的意見。
緩緩站起身子,楚皓看了一眼周圍的各位同事然後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緩緩開口道:
“特高壓難在哪兒?是如何將電壓擴大嗎?
絕對不是。
因為如果隻是單方麵的增大電壓,誰都可以做到。
但是真正的難題是在於質變,一旦當電壓高到一定的程度所有的絕緣體都有可能會變成導體。
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可以承受大於八百千伏電壓的絕緣體。
如果找不到這款材料,那麽變壓器就無法實現,變壓器無法實現特高壓也就成了一個無稽之談。”
楚皓的提議猶如一針見血一般直接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去。
一名研究人員弱弱的舉起手詢問道:“如果橡膠材料不行那麽陶瓷呢?
絕緣性能更好的陶瓷總可以做到吧!”
楚皓看了一眼這名科研人員,猜測他應該不是電網的工作人員。
因為如果是電網的工作人員那麽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提出這種有些低級的問題。
“這位同誌,首先我要和你科普一下,陶瓷的絕緣性能的確是最好的。
但是它也僅僅隻能承受五十千伏的電壓,而咱們的特高壓標準是至少八百千伏,因此能不能達到標準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楚皓並沒有給他留什麽麵子,因為他必須糾正一些科研人員在這上麵的錯誤想法。
要不然一旦他們將這種錯誤的想法帶到後期的工作中很有可能會造成無比嚴重的後果。
“量變產生質變,當電壓高到一定的程度一切絕緣材料都不安全!
就比如空氣不導電這是一個常識,但是當閃電降臨的時候一樣會被擊穿。
所以在這裏我必須提醒大家一點,八百千伏的電壓不是鬧著玩的,大家必須要重視起來。”
當他說完之後這些抽調而來的科研人員心情也有些沉重。
他們本來以為在變壓器之上使用絕緣性能最好的陶瓷就可以解決問題。
但沒想到,經過楚皓這麽一說就連陶瓷都無法達到標準。
等他說完坐下後,王中華總工程師也再次開口。
他先是深深看了楚皓一眼略帶讚賞的笑了笑。
“楚皓研究員剛才說的話一點沒錯。
電壓增大誰都會,但是如何安全的讓這個電壓受我們的控製才是最大的問題。
而難題出就出在了變壓器之上,當初米國方麵也想做特高壓,畢竟他們的麵積也不算小。
而他們當初所采取的辦法則是使用陶瓷,隻不過這種台詞是加強版的,融合了一些新型的材料。
但他們的這項計劃還沒有實施就胎死腹中。
因為他們發現這種材料製作出來的變壓器重量高達七千噸!
這根本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項目,因此哪怕自詡為科技第一的米國也隻能暫時放棄特高壓技術。”
說到這裏王總工程師的心情也難免有些沉重。
“同誌們,對於特高壓而言最直接的難題或許就是變壓器的製作上。
我想隻要我們將變壓器這個難題解決,那麽特高壓也隻是時間問題。
因此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是率先尋找出合適的材料來製作這款變壓器。”
任誰也沒有想到原來特高壓的難點僅僅隻是一款變壓器。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想要尋找一種能夠承擔八百千伏電壓的材料無疑比登天還難。
米國的科技實力夠強吧?但他們依然沒有解決。
所以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更加的複雜。
楚皓雖然強調了材料的這個概念,但他其實暫時也沒什麽思路。
他來的那個時代雖然特高壓已經普及。
但他也不過是一名小小的教師,所以對於這樣的高科技產物他或許聽說過但絕對不會去深入研究。
那個時候他也沒有這個能力。
會議到了這裏差不多也就結束了。
不過這次的技術研討會議還是非常成功的。
至少大家明確了特高壓技術的真正難點在哪裏。
想要承載八百千伏的電壓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至少無論是橡膠還是陶瓷都無法辦到。
至於那一頭提出來的加強版陶瓷當個笑話聽一聽就可以。
畢竟7000噸的重量太過於離譜。
根本沒有什麽方法能夠合理運輸,就算可以那麽這個成本也會高的離譜。
當會議結束後楚皓和李院長去了一趟食堂。
吃完碗中的食物,二人才開始討論起來。
“你小子竟然提出了這個概念,是不是你已經有什麽想法了?”
李院長出聲詢問楚皓,但是楚皓聽了卻連連搖頭。
“您老也太看得起我了,連米國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您覺得我一個月就能研究明白嗎?”
但是李院長和侯院長不一樣。
他對於楚皓除了欣賞隻有欣賞,“那希金003他們還一籌莫展呢,你不照樣搞出來了。
年輕人可以自謙,但沒必要這麽謙虛。”
可是現在的他真的沒什麽思路,他也有些後悔當初為什麽不重點關注一下特高壓技術。
但是他雖然作為一名老師,生活也要比很多普通人要過的好一些。
但同樣也隻是為了生存而掙紮的普通人,他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每天的一日三餐,真的很難再有精力去關注這種科研界的大事。
並且特高壓作為一項絕密技術,其中的核心內容根本不可能公開。
所以現在他們也隻能不斷嚐試,盡量在最短的時間裏尋找出這種符合要求的材料。
“其實我覺得當初老米那邊的辦法還是比較有建設性的。
至少他們製作出來的材料可以達到要求,但是就是那個七千噸的重量實在讓人有些無法想象。”
楚皓搖了搖手中的飲品,也比較讚同李院長的說法。
材料的確是好材料,但是七千噸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呢?
一輛小汽車的重量也不過1.5噸,也就是說單這一個變壓器就接近5000多輛小轎車的重量。
這根本無法進行運輸,所以直接將其排除。
“還是等項目開始慢慢研究吧,咱們倆也是在這裏商量也商量不出來個所以然。”
楚皓歎了口氣然後開始收拾起餐桌。
李院長也無奈的點了點頭。
畢竟人家一個國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實在不是他們兩個商量幾句就能討論出來的。
吃完飯他們又各自迴到了自己的宿舍。
楚皓也在不斷查找大量的資料,想要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
但是無論他研究哪種材料似乎都無法承受八百千伏的恐怖電壓。
高壓電就已經很恐怖了。
它足以將一個小動物瞬間化為灰燼。
而八百千伏的特高壓就更不用說。
一旦變壓器達不到要求它所造成的破壞完全不亞於一場災難。
第二天,研究項目正式啟動。
大家也紛紛在尋找著理想中的材料。
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半個月又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彈指而過。
終於在研究團隊的內部出現了分歧。
因為有人提出了一個致命的質疑。
那就是咱們的這個特高壓技術究竟該不該做?又能不能做?
一直以來,在電力問題上我們都是采取的跟隨戰略。
跟隨那些技術發達的國家在做。
而我們這一次要做特高壓無疑是從跟隨者轉化成為領導者。
這樣的腳步是不是跨的有些冒進,這是不少技術人員所提出來的質疑。
所以這也讓研究室中的氛圍變得凝重了起來。
要是真的被推翻這個概念,那麽本次特高壓技術的研究很有可能就會被終止。
這個時候李院長直接站了出來。
“為什麽要做,就是因為我們需要!
那我也要問一問提出質疑的人,為什麽我們華夏就要一直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做?
他們做不出來,難道我們華夏就不行?
之前我們也進行過技術論證,一旦特高壓項目完成,那麽對於我們華夏的幫助是無比巨大的。
所以今天老頭子我也在這裏武斷一次,特高壓必須做,而且必須做出來!
我們就是要從跟隨者變成領導者,將這份技術變成我們華夏的獨一份!”
看著現在揮斥方遒的李院長,楚皓第一次覺得老爺子這麽的帥氣。
一向以來和他一起工作都是以侯院長為主,但這次隻有他一個人他同樣可以挑起大梁。
直接就將有些分散的人心穩定了下來。
至少他的講話還是非常激動人心的。
從跟隨者轉變為領導者這個說法又給大家鼓了一把勁。
這件事聽起來就是一件很帥的事情!
至少在楚皓看來是這樣的。
他也非常讚同李院長的說法,他們越是做不出來那我們華夏越是要做
至少在這個項目上要引領潮流!
當所有的討論結束,在特高壓上究竟應不應該做的問題上也得到了糾正。
而就在王總工程師準備宣布散會的時候,楚皓突然靈光一閃,弱弱的說道:
“你們覺得用紙行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