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時間1941年6月25日20時
薯條旅走向正規化以來,薯條君第一次拉開薯條會議室的大門。
南方麵軍司令部,成了第一個以“客人”身份,在有確切認識的情況下,進入了薯條會議室的方麵軍級司令部。
而在意識進入空間後的第一時間,幾名軍事委員就有點炸毛了。
“你!你!”
顯然摘下防毒麵具,露出95%曾經樣貌的“圖司機”對於這些,經曆了大清洗之後上位的蘇聯軍官們,產生了極大衝擊。
如果不是衛兵沒有進入會議室,再加上這些高級軍官,多少都是經曆過戰火,並擁有基本自製能力的,一場在意識空間中的“火並”可能已經發生。
唯獨在方麵軍作戰會議進入僵局時,果斷接受薯條君邀請的秋列涅夫大將,產生了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曾經與“圖司機”共事的他,早就從空降突擊計劃的字裏行間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
因此,現在看到“圖司機”神似故人的情況,不過是驗證了他的猜想。
何況作為足夠堅定的聯共黨員,他並不覺得眼前人,完全是曾經的故人,
“好了,看看你們,忘記我們開啟會議的目的是什麽了?參謀們都比你們表現的要好!”
秋列涅夫大將,成功壓製住了軍事委員們的騷動。
隻有進入會議室充當工具人,原本眼觀鼻鼻觀心的參謀們,感覺如芒在背。
不過戰爭可以教會所有人妥協,在麵對德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
已經感受到蘇軍當前眾多的,真體製性問題的,南方麵軍司令部,確實需要一些殺手鐧了。
最終,南方麵軍司令部,就如何繼續執行“圖司機”的空中突襲計劃達成了共識。
(一些解釋:
1、薯條會議室(綜合戰勤指揮中心)
在陶格夫匹爾斯,由瓦圖京在潛意識中主持。
在西南方麵軍司令部,由朱可夫使用沙盤地圖主持。
這兩次,薯條君都是作為背景板參與其中。
並且會議主持者,在戰役結束前,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依托薯條會議室實施的指揮,會造成什麽影響。
而在薯條旅正規化後,當戰役規模再次擴大到一整個集團軍乃至更多的水平時。
知曉薯條旅部隊存在的,蘇軍高級指揮部,在明確接受薯條君的邀請後,便可以進入這個真正超越時代的,綜合作戰指揮室。
並在蘇軍部隊能承受的範圍內,實現真正的玄學指揮。
ps:北極戰線由於分兩部分進行,事實上每次參戰的力量都不足一個集團軍。
所以,第14集團軍司令弗羅洛夫,當時並沒有機會直接進入超越時代的指揮體係,隻能靠自己的想象力,自行搭建通信網。
當然由於那時的薯條君,並沒有產生足夠的覺悟,即使規模足夠,很可能也不會主動開啟這一功能。
2、對於“蘇軍部隊能承受的範圍”的進一步解釋
一方麵,就像所有係統玄學能力想要擴大影響範圍,都必須依賴蘇軍部隊的信任一樣。
薯條會議室進行玄學指揮時,蘇軍部隊必須相信,他們可以接受到命令,並確實願意執行命令,相關命令才能生效。
這一點在陶格夫匹爾斯和杜布諾戰役中,都有明確體現。
前者,在彩蛋獎勵作用下,所有參戰軍官,直接見到了紅軍參謀長瓦圖京,並領受作戰命令。
因而可以用超越41年蘇軍實際能力的協同,完成在陶格夫匹爾斯的反擊。
後者,則是朱可夫依托,西南方麵軍既有指揮體係,進行工作,因此在最開始,朱可夫並不能理解,帶有薯條標誌的模型意味著什麽。
也無法讓西南方麵軍各支參戰部隊,實現類似陶格夫匹爾斯的完美協同。
另一方麵,則是係統玄學僅僅解決了,軍事指揮中最重要的,讓基層部隊快速理解最高指揮者的決心與意圖。
但卻並不能直接提升,執行命令的蘇軍部隊能力或士氣。
因此蘇軍部隊必須靠自己的真實力量,去完成接受的命令,這將直接影響,蘇軍部隊對於收到命令的信任程度。
這點在阿廖沙靠自身能力,憑借薯條通信,搭建了一個指揮網絡的事情中,得到了完美體現。
處於混亂中的蘇軍部隊,願意聽從阿廖沙的指揮,不僅僅是因為,阿廖沙的電台唿號等級奇高。
更是因為,阿廖沙真的能為這些蘇軍提供切實的幫助,並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3、秋列涅夫與圖的共事
安東諾夫叛亂時,兩人都是主要指揮者。
4、羅馬尼亞戰線根本問題的備忘錄
雖然德羅聯軍在開戰第一天,因為種種意外表現不佳,但是他們仍然擁有2:1的兵力優勢,外加德國和羅馬尼亞,為戰爭準備了大半年的後勤供應優勢。
相比之下,南方麵軍有數量優勢的空軍和機械化軍,能維持高戰鬥力的時間,因為當前蘇軍的各種根本性問題,是極為有限的。
這也是,曆史中戰鬥發展到烏曼外圍和敖德薩後,原本可以和德羅聯軍有來有迴的南方麵軍,似乎突然戰鬥力跳水了的根本原因。)
…………………………
在南方麵軍上下一心動員起來,準備放手一搏時。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也發生了一些小事。
效忠於安東內斯庫的衛隊,與黨衛軍“羅馬尼亞”旗隊,進行了一波友好交流。
但雙方都低估了對方的實力,並導致這場鬥毆的最終結果,需要德國人來裁定。
(誰知道,德國人是不是故意的。)
而裁決的結果就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
之前成功將“鐵衛軍”趕出羅馬尼亞的安東內斯庫,不再能獨攬大權了。
而原本想要直接以牙還牙,將安東內斯庫趕出羅馬尼亞的前“鐵衛軍”,也隻能再次低頭,成為羅馬尼亞法西斯政府的組成部分。
雙方製衡之下,德國駐羅馬尼亞軍事代表團,成為了比曆史中更有權勢的,羅馬尼亞攝政太上皇。
此外,原本人心浮動的保皇派、資產階級政黨、地主階級政黨都因為再一次,意識到了槍杆子此刻到底掌握在誰手裏,瞬間又變迴了小綿羊。
當然,如果他們不配合,跟隨“鐵衛軍”到達羅馬尼亞的“蓋世太保”們會讓他們感受,德國國內納粹異己者的遭遇。
唯獨,同樣開始掌握自己槍杆子的羅共,在意識到未來更加嚴峻的鬥爭形勢後,再次堅定了初心。
不過相比上述政治動蕩還需要更多時間發酵,羅馬尼亞軍方上層極端納粹化的進程,已經直接影響了,前線的羅馬尼亞軍隊。
德國顧問團,也因此獲得了遠比曆史中更高的地位。
羅馬尼亞軍隊內的各個軍頭,不管是心向安東內斯庫,還是心向“鐵衛軍”或者其他組織,在此刻都必須對,真正掌控了局勢的德國人表示尊重。
當然,德國人這種暫時控製局勢的情況,能否維持。
特別是在“蓋世太保”羅馬尼亞分保,完成對整個羅馬尼亞的控製前能否維持。
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前線的德羅聯軍在這段時間的表現。
因此,前線的德第11集團軍現在需要為了政治因素,忽視一些軍事代價了。
一個不惜代價強行突破的命令,被傳達到各個德國師。
原本西南方麵軍各步兵部隊,在大退卻過程中,被迫強行與德軍裝甲師交戰的戲碼,即將在德第11集團軍的部隊中上演。
隻是相比隻能依靠莫洛托夫雞尾酒的蘇軍步兵,德軍步兵,還是有更多反坦克武器可以依靠的。
在將這些武器集中起來之後,數個貫徹,德軍指揮部放手一搏策略的,突擊集群被組建。
……………………
戰地時間1941年6月25日21時
暴風雨前最後的寧靜,薯條君從第12集團軍處,重新部署到蘇利納,以進行一個至關重要的技術實驗。
這是幾名兵人,與當前數量極少的蘇聯工兵,在多瑙河三角洲進行的一次快速建橋實驗。
“挖河的,你覺得方案怎麽樣?”
“唷,挖坑的,這不是您的專業嗎?還是說你隻會炸橋,不會修橋。”
“行了,我們時間不多,挖苦先停一停。”
“是,還是您開山的有覺悟。”
對於“狂熱”三人組的習慣性嘴臭,同樣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的,外來係兵人“魔術師”直接給三位,一人變了一個木製口罩帶上。
並最終引來了,薯條君的注意力,
“好了,不要鬧了!”
轟隆隆……
負責運送材料的“太陽鯊”號,在低空向河灘投擲了兩捆木料。
“行動!”
薯條君大手一揮,“魔術師”與蘇聯工兵一起動手。
依托於木製簡易碼頭藍圖,和偽裝船模型藍圖的浮橋,迅速在河麵上出現。
隨即薯條君,給被木製口罩限製了發言的,爆破三人組一個眼色。
“狂熱”掏出起爆器,狠狠按下去。
玄學的事情發生了,河岸邊的泥土,在爆破後,完美的實現了向木製棧橋的填充,將原本並不穩固的浮橋固定了下來。
一座足以承載一些輕型車輛的,臨時橋梁被建成。
隻是對於橋梁能否建成,並沒有什麽疑問的薯條君,更關心這樣的橋,能在多瑙河的衝擊下維持多久,
“強度怎麽樣?”
嗚嗚嗚……
無法說話的“狂熱”在“魔術師”打了個響指之後開口,
“我想,我們還是需要一些水泥的,隻靠填充了泥沙的木箱,這破橋最多隻能支撐一兩個小時。”
“所以,短時間內去哪搞,足夠的速效水泥呢?”
對此“狂熱”隻能攤攤手表示,如果古拉格工程院能來幾個人,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但暫時對於古拉格係兵人有點過敏的薯條君,還是覺得先緩緩更好。
最終,在諮詢過準備依靠這些橋完成計劃的“圖司機”後,土木泥沙臨時棧橋項目驗收通過。
對此“圖司機”的原話是,
“如果我們不能在一個小時內搞定問題,橋還在不在也就不重要了。”
(一些解釋:
1、蘇德戰爭初期的蘇聯工程兵情況
此時的蘇聯工兵與炮兵一樣,同樣分為直接隸屬於各作戰部隊的隊屬工兵,與屬於大本營預備隊的預備隊工兵。
對於前者,因為軍改等原因,就和之前作者提到過的,高射炮兵這種配屬兵種一樣,在各個戰鬥部隊,都處於大量缺編,且缺少專業裝備的狀態。
這是西南方麵軍坦克部隊,會輕易因為小河而非戰鬥減員的,客觀原因之一。
而對於後者,雖然規模尚可,但卻在6月22日時,因為主要駐紮在西部邊境修建防禦工事,直接被德軍幹掉了。
這直接導致了,在戰爭開始後,蘇軍部隊基本徹底失去了工兵保障。
ps:6月22日,正在邊境修工事的工程部隊,包括全部10個大本營預備隊工程團中的9個,和所有190個軍屬、師屬工兵營,屬實是一波將工程支援營全送了。
而留下的少量工兵,和新組建的工兵部隊,因為工兵動員體製沒有發揮作用,不僅僅人員缺乏訓練,連帶工程裝備也更為稀少。
而平均隻有50%的,裝備到位情況,讓這些部隊根本無法執行布雷、架橋、修築防禦工事,保障機械化軍部隊發起發衝擊等,一些係列任務。
這也是蘇聯人被迫在莫斯科戰役,專門組建戰役工兵集群,並在未來組建工兵集團軍的根本原因。
ps:蘇聯所有技術後勤兵種的動員體係,都是按德國人需要至少10天集結才能發動攻勢,而建立的,並且大部分都依托各邊境地區的政府組織。
所以,可想而知的便是,在麵對德國人突襲時,這些動員體係不僅速度不夠,有時,甚至連帶本身存在也一起報銷了。
而杜布諾戰役時,薯條君需要專門去幫助,地方組織的後勤部隊,通過火線,的根本原因也在於此。)
薯條旅走向正規化以來,薯條君第一次拉開薯條會議室的大門。
南方麵軍司令部,成了第一個以“客人”身份,在有確切認識的情況下,進入了薯條會議室的方麵軍級司令部。
而在意識進入空間後的第一時間,幾名軍事委員就有點炸毛了。
“你!你!”
顯然摘下防毒麵具,露出95%曾經樣貌的“圖司機”對於這些,經曆了大清洗之後上位的蘇聯軍官們,產生了極大衝擊。
如果不是衛兵沒有進入會議室,再加上這些高級軍官,多少都是經曆過戰火,並擁有基本自製能力的,一場在意識空間中的“火並”可能已經發生。
唯獨在方麵軍作戰會議進入僵局時,果斷接受薯條君邀請的秋列涅夫大將,產生了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曾經與“圖司機”共事的他,早就從空降突擊計劃的字裏行間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
因此,現在看到“圖司機”神似故人的情況,不過是驗證了他的猜想。
何況作為足夠堅定的聯共黨員,他並不覺得眼前人,完全是曾經的故人,
“好了,看看你們,忘記我們開啟會議的目的是什麽了?參謀們都比你們表現的要好!”
秋列涅夫大將,成功壓製住了軍事委員們的騷動。
隻有進入會議室充當工具人,原本眼觀鼻鼻觀心的參謀們,感覺如芒在背。
不過戰爭可以教會所有人妥協,在麵對德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
已經感受到蘇軍當前眾多的,真體製性問題的,南方麵軍司令部,確實需要一些殺手鐧了。
最終,南方麵軍司令部,就如何繼續執行“圖司機”的空中突襲計劃達成了共識。
(一些解釋:
1、薯條會議室(綜合戰勤指揮中心)
在陶格夫匹爾斯,由瓦圖京在潛意識中主持。
在西南方麵軍司令部,由朱可夫使用沙盤地圖主持。
這兩次,薯條君都是作為背景板參與其中。
並且會議主持者,在戰役結束前,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依托薯條會議室實施的指揮,會造成什麽影響。
而在薯條旅正規化後,當戰役規模再次擴大到一整個集團軍乃至更多的水平時。
知曉薯條旅部隊存在的,蘇軍高級指揮部,在明確接受薯條君的邀請後,便可以進入這個真正超越時代的,綜合作戰指揮室。
並在蘇軍部隊能承受的範圍內,實現真正的玄學指揮。
ps:北極戰線由於分兩部分進行,事實上每次參戰的力量都不足一個集團軍。
所以,第14集團軍司令弗羅洛夫,當時並沒有機會直接進入超越時代的指揮體係,隻能靠自己的想象力,自行搭建通信網。
當然由於那時的薯條君,並沒有產生足夠的覺悟,即使規模足夠,很可能也不會主動開啟這一功能。
2、對於“蘇軍部隊能承受的範圍”的進一步解釋
一方麵,就像所有係統玄學能力想要擴大影響範圍,都必須依賴蘇軍部隊的信任一樣。
薯條會議室進行玄學指揮時,蘇軍部隊必須相信,他們可以接受到命令,並確實願意執行命令,相關命令才能生效。
這一點在陶格夫匹爾斯和杜布諾戰役中,都有明確體現。
前者,在彩蛋獎勵作用下,所有參戰軍官,直接見到了紅軍參謀長瓦圖京,並領受作戰命令。
因而可以用超越41年蘇軍實際能力的協同,完成在陶格夫匹爾斯的反擊。
後者,則是朱可夫依托,西南方麵軍既有指揮體係,進行工作,因此在最開始,朱可夫並不能理解,帶有薯條標誌的模型意味著什麽。
也無法讓西南方麵軍各支參戰部隊,實現類似陶格夫匹爾斯的完美協同。
另一方麵,則是係統玄學僅僅解決了,軍事指揮中最重要的,讓基層部隊快速理解最高指揮者的決心與意圖。
但卻並不能直接提升,執行命令的蘇軍部隊能力或士氣。
因此蘇軍部隊必須靠自己的真實力量,去完成接受的命令,這將直接影響,蘇軍部隊對於收到命令的信任程度。
這點在阿廖沙靠自身能力,憑借薯條通信,搭建了一個指揮網絡的事情中,得到了完美體現。
處於混亂中的蘇軍部隊,願意聽從阿廖沙的指揮,不僅僅是因為,阿廖沙的電台唿號等級奇高。
更是因為,阿廖沙真的能為這些蘇軍提供切實的幫助,並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3、秋列涅夫與圖的共事
安東諾夫叛亂時,兩人都是主要指揮者。
4、羅馬尼亞戰線根本問題的備忘錄
雖然德羅聯軍在開戰第一天,因為種種意外表現不佳,但是他們仍然擁有2:1的兵力優勢,外加德國和羅馬尼亞,為戰爭準備了大半年的後勤供應優勢。
相比之下,南方麵軍有數量優勢的空軍和機械化軍,能維持高戰鬥力的時間,因為當前蘇軍的各種根本性問題,是極為有限的。
這也是,曆史中戰鬥發展到烏曼外圍和敖德薩後,原本可以和德羅聯軍有來有迴的南方麵軍,似乎突然戰鬥力跳水了的根本原因。)
…………………………
在南方麵軍上下一心動員起來,準備放手一搏時。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也發生了一些小事。
效忠於安東內斯庫的衛隊,與黨衛軍“羅馬尼亞”旗隊,進行了一波友好交流。
但雙方都低估了對方的實力,並導致這場鬥毆的最終結果,需要德國人來裁定。
(誰知道,德國人是不是故意的。)
而裁決的結果就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
之前成功將“鐵衛軍”趕出羅馬尼亞的安東內斯庫,不再能獨攬大權了。
而原本想要直接以牙還牙,將安東內斯庫趕出羅馬尼亞的前“鐵衛軍”,也隻能再次低頭,成為羅馬尼亞法西斯政府的組成部分。
雙方製衡之下,德國駐羅馬尼亞軍事代表團,成為了比曆史中更有權勢的,羅馬尼亞攝政太上皇。
此外,原本人心浮動的保皇派、資產階級政黨、地主階級政黨都因為再一次,意識到了槍杆子此刻到底掌握在誰手裏,瞬間又變迴了小綿羊。
當然,如果他們不配合,跟隨“鐵衛軍”到達羅馬尼亞的“蓋世太保”們會讓他們感受,德國國內納粹異己者的遭遇。
唯獨,同樣開始掌握自己槍杆子的羅共,在意識到未來更加嚴峻的鬥爭形勢後,再次堅定了初心。
不過相比上述政治動蕩還需要更多時間發酵,羅馬尼亞軍方上層極端納粹化的進程,已經直接影響了,前線的羅馬尼亞軍隊。
德國顧問團,也因此獲得了遠比曆史中更高的地位。
羅馬尼亞軍隊內的各個軍頭,不管是心向安東內斯庫,還是心向“鐵衛軍”或者其他組織,在此刻都必須對,真正掌控了局勢的德國人表示尊重。
當然,德國人這種暫時控製局勢的情況,能否維持。
特別是在“蓋世太保”羅馬尼亞分保,完成對整個羅馬尼亞的控製前能否維持。
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前線的德羅聯軍在這段時間的表現。
因此,前線的德第11集團軍現在需要為了政治因素,忽視一些軍事代價了。
一個不惜代價強行突破的命令,被傳達到各個德國師。
原本西南方麵軍各步兵部隊,在大退卻過程中,被迫強行與德軍裝甲師交戰的戲碼,即將在德第11集團軍的部隊中上演。
隻是相比隻能依靠莫洛托夫雞尾酒的蘇軍步兵,德軍步兵,還是有更多反坦克武器可以依靠的。
在將這些武器集中起來之後,數個貫徹,德軍指揮部放手一搏策略的,突擊集群被組建。
……………………
戰地時間1941年6月25日21時
暴風雨前最後的寧靜,薯條君從第12集團軍處,重新部署到蘇利納,以進行一個至關重要的技術實驗。
這是幾名兵人,與當前數量極少的蘇聯工兵,在多瑙河三角洲進行的一次快速建橋實驗。
“挖河的,你覺得方案怎麽樣?”
“唷,挖坑的,這不是您的專業嗎?還是說你隻會炸橋,不會修橋。”
“行了,我們時間不多,挖苦先停一停。”
“是,還是您開山的有覺悟。”
對於“狂熱”三人組的習慣性嘴臭,同樣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的,外來係兵人“魔術師”直接給三位,一人變了一個木製口罩帶上。
並最終引來了,薯條君的注意力,
“好了,不要鬧了!”
轟隆隆……
負責運送材料的“太陽鯊”號,在低空向河灘投擲了兩捆木料。
“行動!”
薯條君大手一揮,“魔術師”與蘇聯工兵一起動手。
依托於木製簡易碼頭藍圖,和偽裝船模型藍圖的浮橋,迅速在河麵上出現。
隨即薯條君,給被木製口罩限製了發言的,爆破三人組一個眼色。
“狂熱”掏出起爆器,狠狠按下去。
玄學的事情發生了,河岸邊的泥土,在爆破後,完美的實現了向木製棧橋的填充,將原本並不穩固的浮橋固定了下來。
一座足以承載一些輕型車輛的,臨時橋梁被建成。
隻是對於橋梁能否建成,並沒有什麽疑問的薯條君,更關心這樣的橋,能在多瑙河的衝擊下維持多久,
“強度怎麽樣?”
嗚嗚嗚……
無法說話的“狂熱”在“魔術師”打了個響指之後開口,
“我想,我們還是需要一些水泥的,隻靠填充了泥沙的木箱,這破橋最多隻能支撐一兩個小時。”
“所以,短時間內去哪搞,足夠的速效水泥呢?”
對此“狂熱”隻能攤攤手表示,如果古拉格工程院能來幾個人,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但暫時對於古拉格係兵人有點過敏的薯條君,還是覺得先緩緩更好。
最終,在諮詢過準備依靠這些橋完成計劃的“圖司機”後,土木泥沙臨時棧橋項目驗收通過。
對此“圖司機”的原話是,
“如果我們不能在一個小時內搞定問題,橋還在不在也就不重要了。”
(一些解釋:
1、蘇德戰爭初期的蘇聯工程兵情況
此時的蘇聯工兵與炮兵一樣,同樣分為直接隸屬於各作戰部隊的隊屬工兵,與屬於大本營預備隊的預備隊工兵。
對於前者,因為軍改等原因,就和之前作者提到過的,高射炮兵這種配屬兵種一樣,在各個戰鬥部隊,都處於大量缺編,且缺少專業裝備的狀態。
這是西南方麵軍坦克部隊,會輕易因為小河而非戰鬥減員的,客觀原因之一。
而對於後者,雖然規模尚可,但卻在6月22日時,因為主要駐紮在西部邊境修建防禦工事,直接被德軍幹掉了。
這直接導致了,在戰爭開始後,蘇軍部隊基本徹底失去了工兵保障。
ps:6月22日,正在邊境修工事的工程部隊,包括全部10個大本營預備隊工程團中的9個,和所有190個軍屬、師屬工兵營,屬實是一波將工程支援營全送了。
而留下的少量工兵,和新組建的工兵部隊,因為工兵動員體製沒有發揮作用,不僅僅人員缺乏訓練,連帶工程裝備也更為稀少。
而平均隻有50%的,裝備到位情況,讓這些部隊根本無法執行布雷、架橋、修築防禦工事,保障機械化軍部隊發起發衝擊等,一些係列任務。
這也是蘇聯人被迫在莫斯科戰役,專門組建戰役工兵集群,並在未來組建工兵集團軍的根本原因。
ps:蘇聯所有技術後勤兵種的動員體係,都是按德國人需要至少10天集結才能發動攻勢,而建立的,並且大部分都依托各邊境地區的政府組織。
所以,可想而知的便是,在麵對德國人突襲時,這些動員體係不僅速度不夠,有時,甚至連帶本身存在也一起報銷了。
而杜布諾戰役時,薯條君需要專門去幫助,地方組織的後勤部隊,通過火線,的根本原因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