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時間1941年6月25日12時。


    正午時分的烈日,炙烤著已經犯過一次大錯的,羅馬尼亞海岸防空警戒哨。


    一名剛剛入伍的哨兵突然大喊,


    “快看!”


    已經被這幾天邊境上空各種飛機大戰,搞得脫敏了的老哨兵,則有點不耐煩這個,看到飛機就要大喊的新兵了,


    “著什麽急?哎!警報!警報!”


    “空中劇院”的千裏突襲的震動,已經在短時間內席卷了羅馬尼亞。


    導致各種群體,在6月25日上午,都向海岸防空司令部發來了“慰問電”,要求嚴懲放蘇聯人進來的警戒哨。


    再加上其中夾雜著德國人的“集中營”邀請函,讓海岸防空警戒哨,可能是此刻整個羅馬尼亞中,對於奇怪造型大飛機最敏感的群體了。


    不過,麵對子母飛機中隊,當你看到母機出現的時候,才發出警報就已經晚了。


    羅馬尼亞海岸防空警戒哨,又一次沒有能發揮作用,不過好消息是,這次應該沒人能夠追查涉事的哨兵到底有沒有瀆職了。


    很快低空飛行的“太陽鯊”號,將全副武裝的兵人們直接丟進了多瑙河的入海口。


    對於蘇利納的突襲開始了。


    …………………………


    而考慮到蘇利納的羅馬尼亞守軍,是真·土雞瓦狗的水平,讓我們在“圖司機”指揮剛好一個班的兵人,執行一場小規模突擊行動的時候。


    先將目光轉移到羅馬尼亞戰線的北翼。


    在這裏,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正在接受德第54步兵軍的訓導。


    德國人對於,羅馬尼亞人一個集團軍,遲遲未能攻突破,在布科維納地區邊境的蘇聯防線十分費解。


    明明這邊的防線,是蘇聯空軍無力顧及的,而且這裏的進攻路線,也沒有需要羅馬尼亞人花費5天時間,才能渡過的河流。


    隻是等到,原本應該衝向敖德薩的德國人親自上陣,試圖完成突破時才發現,這裏的蘇聯守軍準備的,有些過於充分了。


    甚至,連德國人偷偷發揮傳統異能,在切爾諾夫策上遊渡過普魯特河,直接向切爾諾夫策背後發起的攻擊都有防備。


    蹲在附近許久的,完全出乎德國人預料的機械化第16軍,幾乎是在德國人渡河的\"一瞬間”,就衝上來對德國人抱以老拳。


    而麵對並沒有裝甲部隊掩護,主要突擊炮力量也全部交付中部戰線使用的德軍步兵。


    “老弱病殘”的機械化第16軍,僅僅依靠自身實力,就將剛剛過河立足未穩的德國人趕下了河。


    一血曆史中,被裹挾進大退卻,並最終團滅的悲慘結局。


    再一次向德國人證明了,如果給當前蘇聯本質虛浮,但規模龐大的裝甲部隊,充足的時間準備,即使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反坦克兵,也很難在短距離內據止蘇聯坦克的王八拳突擊。


    當然德國人始終沒有想明白的是,到底是因為什麽,讓這裏的蘇軍準備的如此充分,像是要抵擋一個集團軍群進攻一樣。


    (一些解釋


    1、蘇聯空軍無力顧及


    切爾諾夫策地區的是南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的連接處,按蘇聯空軍當前的,各方麵軍空軍,各管一攤的架構,剛好處於“三不管”地帶。


    當然,如果兩個方麵軍空軍,有一個有餘力還是可以照顧這個區域的。


    隻是現在西南方麵軍空軍已經隻剩不多的力量,正在西南方麵軍司令部的命令下,為了6月26日的反擊,向杜布諾附近的機場轉移。


    而實力保存較好的南方麵軍空軍,正在羅馬尼亞中央戰線上空和德國人搏命。


    兩者均無力顧及這一地區。


    2、“老弱病殘”的機械化第16軍


    作為戰前部署在西烏克蘭一線的五個機械化軍之一,該軍不僅坦克數量最少(649輛),也是唯一沒有裝備任何新型坦克的軍。


    當然這裏的數量少是和其他四個蘇聯主力機械化軍對比。


    而且該軍也是西南方麵軍的薯條君,在6月25日滿地圖給人加血時,唯一沒有到達的機械化軍。


    3、北翼蘇軍收到了多少備戰命令


    1剛剛開戰,按照《1941年國界掩護計劃》,機械化第16軍就被調動到這個方向,加強防備。(曆史中存在)


    而《1941年國界掩護計劃》是蘇聯總參謀部,依據1940年10月做出的最後一版,德軍進攻計劃設想搞出來的。


    在該設想中,已經在巴爾幹地區站穩腳跟的小胡子,必然從蘇聯的西南方向發動攻勢,以奪取烏克蘭的糧食與煤炭。


    因此該設想認為,德軍將以135-160個步兵師,外帶14個裝甲師,從普裏皮亞季沼澤以南發起主要攻勢。


    而在這場攻勢中,又以利沃夫地區為主要攻擊方向,切爾諾夫策地區為次要攻擊方向。


    所以這裏的蘇軍步兵第17軍和三個相互依托的築壘地域,至少在計劃上,確實是在防備一個集團軍群的進攻。


    因此,曆史上的羅馬尼亞人,根本沒有能力,在步兵第17軍,奉命向斯大林防線退卻前,完成突破。


    26月24日晚,第12集團軍司令部,收到了西南方麵軍司令部收縮防線的命令。(薯條君影響)


    36月24日晚,第18集團軍司令部,收到南方麵軍司令部加強邊境防線的命令。(薯條君影響)


    ps:23同時存在的原因是,步兵第17軍在這段時間,剛剛從第12集團軍(西南方麵軍),轉隸到正在建立的第18集團軍(南方麵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步兵第17軍,可能是整個“巴巴羅薩”開場時,準備最充分,並且真的有時間準備的步兵軍了。)


    …………………………


    而在德羅聯軍指揮部,收到北翼進攻受阻報告。


    怒噴不靠譜的情報機構,到底是如何才能忽視,他們正在麵對的三個蘇聯機械化軍的存在。


    並將短時間內改變局勢的期望,完全寄托在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時。


    提前教育德國人,不要相信仆從國軍戰鬥力的事件發生了。


    原本多少有些欣慰的,看著羅馬尼亞人按照自己的計劃,發動了頗有幾分德軍樣貌攻勢的德軍顧問團,在短短幾分鍾內,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首先是,他們根本不知道,羅馬尼亞人初期攻勢能夠順利的根本原因是,當麵的蘇聯步兵第14軍,不僅在開戰前就抽調了一部分兵力,趕往中部戰線支援。


    還在麵對羅馬尼亞人的攻勢時,將位於防禦一線的一些精銳力量,按照方麵軍司令部的命令抽調了出來,組建突擊部隊。


    然後是,他們根本想不到,隻是外形像德軍的羅馬尼亞軍隊,其組織體係,特別是至關重要的通信體係,根本無法和德軍相比。


    “圖司機”帶領的兵人,快速肅清蘇利納,並引導蘇聯傘兵在整個多瑙河三角洲實施空降,這種重大事情。


    居然延遲了至少兩個小時,才被上報到集團軍司令部。


    最後是,當德國顧問著急上火的,要求羅馬尼亞人,迅速組織部隊,抵禦蘇聯空降旅向縱深的突襲時。


    他們震驚的發現,原本應該在多瑙河三角洲外圍駐守的羅馬尼亞軍隊,已經跑路了。


    甚至對於這種情況,羅馬尼亞集團軍司令,居然沒有任何其他表示,反而向德國顧問“建議”,是否要撤退到多瑙河西岸的防線進行防禦。


    當然,“建議”之所以是“建議”,是因為羅馬尼亞司令,前腳剛和德國顧問通報了這一情況,後腳想要阻止羅馬尼亞人撤退的德國顧問,就找不到這位司令了。


    而羅馬尼亞人跑路速度之快,也讓收到命令,發動地麵攻勢,策應空降部隊的,蘇聯步兵第14軍十分震驚。


    原本在防線正麵,攻勢十分熱烈的羅馬尼亞人,幾乎在瞬間就完成了,拋棄第一線攻擊部隊跑路的操作。


    這讓根本不知道,羅馬尼亞人葫蘆裏賣什麽藥的突擊隊指揮官,在俘虜了被拋棄的幾百名羅馬尼亞士兵後,就立即按照軍指揮部,謹慎突擊的指令,終止了攻擊。


    (一些解釋:


    1、突然出現的蘇軍坦克


    事實上6月22日之前,德國人隻發現了蘇聯部署在烏克蘭的10個機械化軍中的3個,因此當6月底,大批蘇軍坦克冒出來攻擊南方集團軍群的時候,德國人的震驚遠比第一次遇到kv-1和t-34時大。


    並且相比於在杜布諾地區,擁有足夠力量反抗的第一裝甲集群。


    位於羅馬尼亞的第11集團軍,在麵對突然冒出來的蘇軍坦克時,顯得更為無力。


    2、羅馬尼亞軍隊的戰鬥力


    和大多數仆從國軍隊一樣,羅馬尼亞軍隊在有利可圖的時候,戰鬥力還是值得信任的。


    在曆史中,羅馬尼亞軍隊,作為敖德薩包圍戰的主力,表現可圈可點,在後續突破第聶伯河,攻占克裏木,乃至攻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區的攻勢中,也是各種出力(總兵力達到122萬人)。


    在這段攻勢中,為羅馬尼亞軍隊提供動力的是,收複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


    並獲得德涅斯特河和布格河之間,包括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在內的,蘇聯土地的管理權。


    隻是一旦局勢向著不利的地方發展,羅馬尼亞人跑路(崩潰)的速度也同樣很快。


    當斯大林格勒的德軍,麵臨被包圍的危險時,就是羅馬尼亞軍隊的迅速跑路(崩潰),直接釀成了德軍防線的崩潰。


    而對此一支采取顧問製度,而非直接指揮的德軍,也拿羅馬尼亞軍隊沒有一點辦法。


    ps:對於羅馬尼亞不斷投入兵力的情況,美國人還有一個“新奇”的解釋——“這是羅馬尼亞與宿敵匈牙利的病態競爭”。


    即羅馬尼亞人,希望通過投入更多兵力的方式討好小胡子,好讓小胡子將第二次維也納裁決中,劃給匈牙利的北特蘭西瓦尼亞,再還給羅馬尼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薯條,蘇聯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練失敗的科學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練失敗的科學家並收藏我,薯條,蘇聯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