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條君由於連續遭遇玄學事件,在兵人大會上一拍腦門痛定思痛式的,大幅推進薯條旅自身的自動化信息處理能力的操作,除了導致了前麵兩章提到的影響外。
還必然會帶來的連帶效應,便是自薯條君從北極戰區開始自行規劃行動後,就已經脫離的最高蘇維埃最初植入給薯條君的任務規劃係統的重新“迴歸”。
隻是這次,負責任務規劃和整合的,不再是當時偽裝成遊戲係統的薯條旅時空信念體原始節點,而是蘇軍總參謀部中,由舊軍官兵人組成的玄學側參謀部(繼承自薯條旅參謀部),以及從戰錘40k人類帝國進口的沉思者陣列。
並且隨著貝利亞的內務部,在時間束異常的幫助下終於基本完成了薯條旅,在蘇聯乃至斯拉夫人曆史中合法存在的“編織”後。
二戰乃至冷戰時期,最強大的間諜組織與薯條旅原本沒多少實質內容的戰略情報部的合作。
不止讓薯條君和薯條旅原本隻能算是黑戶轉正的內務部身份,徹底蓋棺定論。
更是讓薯條旅的存在,成了聯共(布)創業時期的原始股。
就是,薯條君最初看到蘇聯方麵提供的相關原始檔案之後,表情變的極為微妙。
特別是其中關於導師同誌與德國工人階級和德共共同鬥爭時期,與德國隱修會組織同樣有過合作,甚至在德皇暗中讚助導師黨時期,與德國某些親近俄國的隱修會關係莫逆的記錄。
除了讓薯條君立即意識到,為啥當時綁架“匕首”和“彼得”時,感覺應該比“匕首”更死硬的“彼得”,居然想通的速度那麽快之外。
也立即讓薯條君想起了,最早最高蘇維埃向他解釋德國魔怔人產生的可能原因時。
他產生的疑問(本卷第31章)——那就是如果德國會在薯條旅製造的時間束異常波動下,產生魔怔人,那麽其他國家,甚至蘇聯呢?
當時最高蘇維埃給出的預計是——“其他國家已經出現萌芽,但蘇聯不會出現實質的類似組織,不過其影響依然可能小範圍存在。”
被這種迴旋鏢打中的薯條君,在立即產生了一種比最初確認德軍特殊部隊力量來源時,更加強烈的“我打我自己”的錯亂感的同時。
也立即想到了當時疑問中的其他國家。
而這種想法,與此刻薯條旅更新換代的任務綜合係統相結合。
再加上雖然歐洲主戰場已經麵目全非,但其餘部分依然忠實的按照曆史劇本蔓延到了,整個薯條旅時空地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高潮的前奏。
讓薯條君此刻通過終端2號獲得的任務列表,以及配套的像罐頭式開放世界打開全部類型標記的地圖一樣的戰區地圖,直接變成了足以讓密恐患者犯病的樣子。
所幸,與主要由薯條君負責的外來勢力玄學事件預警與玩家型兵人管理部分不同,在薯條君“受困”於前兩者時。
忙的腳不沾地,無法給薯條君在前兩者方麵,提供更多幫助的其他薯條旅成員。
不僅已經將亂糟糟的任務重新梳理過,很多即使依靠戰區分割也無法規避的限時任務,也在最為擅長這類行動的成員組織下自行開始了。
比如,在卡利班叢林獲得了一處植物園,當前正依靠著這座植物園帶來的產出,在英吉利與新興的牧樹人修會一起,增加自身在丘胖子的政府中的影響力,以保障反法西斯聯盟穩固的“灰燼”。
“等等?”
薯條君在整理任務列表查看各種進程的時候,產生的“專業人士”就是靠譜的“錯覺”,在看到的第一個正在進行的任務時就直接碎了。
“那個?……”
原本想要拉個人問問的薯條君,突然發現到由於薯條旅過於扁平化的管理,大部分成員現在都在任務行動中的情況,讓他暫時無法立即與過往慣常依靠的大腿,比如“圖司機”取得聯係,
“讓我捋捋。”
在薯條君認知裏,形象還是瘋瘋癲癲的“灰燼”,居然能進行這種在薯條君看起來極為高端的“政治任務”的情況屬實是無法理解的。
不過很快,迭代速度比讓薯條君詬病的玄學監測儀過濾協議快的多的終端2號,就給薯條君連通了,許久沒見麵的“領事同誌”。
在後者對於當前蘇聯與英吉利之間的外交情況,以及“灰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解釋中,薯條君對於“灰燼”的認識產生了巨大反差感。
“你是說,‘灰燼’其實是一位真正博學還擅長與人溝通的薩滿?”
“是的,季科夫同誌,莫洛托夫同誌高度讚揚了“灰燼”同誌,在處理與英國人的關係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另外……”
“領事同誌”原本外交語調高挑的聲音,突然小了幾分
“另外,千萬不要告訴“灰燼”同誌,外交部給他的代號依然是薩滿,我已經盡力和其他同誌解釋了,但是他們依然認為德魯伊和薩滿是一迴事。”
“領事同誌”的聲音進一步縮小,
“雖然好像確實可以這樣翻譯,但是上次一位英國同誌這樣稱唿“灰燼”同誌的時候,發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
“哦,好。”
對於“灰燼”突然華麗轉身的情況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的薯條君,顯然對於“領事同誌”稱“灰燼”那副造型為薩滿的說法接受度更強。
不過既然專業的人都認為“灰燼”在“新位置”的工作值得信任,一向從善如流的薯條君,也就不在這個進程中糾結,並轉向下一個任務了。
(一些解釋:
1、“彼得”想通的很快(本卷第51章)
當時隻是提到“彼得”的家族裏曾經有俄國貴族,還和德共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現在可以完全揭秘了。
那就是德國的隱修會作為從薯條旅追星族轉換來的魔怔人組織,顯然不可能隻有極端到隻想“屠神證道”這一種成分。
其中同樣也有依然保持了最初朝聖之心的部分,隻是這部分由於和德共的捆綁關係較深。
在※※上台後,對德共的清洗(國會縱火案等)影響下,勢力損失極大。
其中最核心的組織都被持其他主張的隱修會分割吞並了。
然而最高理想的燈塔永遠都會吸引革命者前赴後繼,依靠德國隱修會的散裝特性,幸存下來的少數與德共有關係的隱修組織,一直默默的披著魔怔人外套,維持著自身傳承。
直到蘇德戰爭爆發,“神”再次出現,重新找到了向往之處的“通共”隱修會,直接成了參戰最積極的部分,“彼得”也因此成了第一批加入德軍的隱修會武裝領導。
然後就是之前已經出現的劇情了。
至於“彼得”為什麽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直接“投共”,而是打了一場大敗仗,到最後參與了兵人大會獲得了薯條旅時空信念體的標記後才“快速想通”。
甚至到現在都沒和薯條君完全“坦白”,則是因為玄學側的意識形態鬥爭遠比現實曆史中的更為殘酷。
畢竟在這裏,讀心術,甚至完全擬真的幻象劇本欺騙都是可能實現的。
而在魔怔人組織裏隱藏了近十年的“彼得”,以及“彼得”背後的力量十分虛弱的“通共”隱修會,到底經曆了多少次類似的欺騙我們不得而知。
更何況,和“彼得”同時被抓的還有“匕首”,盡管後者與“彼得”的關係一度情同父子,但“彼得”最初也無法確信後者是否是又一個,德國隱修組織內部最神秘的派係派出來的臥底。
ps1:“匕首”的身世在之前提到的時候,被讀者稱為“左轉極左轉極右再轉革命者,什麽特麽的先天顛佬聖體”。
除了因為那個時期德國普通人確實因為經濟過山車,經曆了相似的,隻是程度沒有如此劇烈的傾向轉變外,也有“彼得”一係的隱修會,一直暗中在德國魔怔人組織擴招過程中,添加自身影響的原因。
ps2:德國作為大導師同誌的祖國,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一度是國際公運的核心地帶。
當時的神秘勢力旅歐支部的主要活動地點也是德國,所以神秘勢力有旅歐經曆的創始人們,是否與當時已經成為德國暗麵的隱修會組織有所交集。
作者就不明說了。
2、關於“灰燼”
最初與薯條君見麵時的“灰燼”,之所以瘋瘋癲癲的根本原因是,作為薯條旅成員中當前唯一一個,在接受邀請時,就有能力驗證撈人係統撈人時畫的大餅的成員(本卷第155章)。
當時被困於翡翠夢境的艾澤拉斯世界烈焰德魯伊教派長老,“灰燼”冒著被夢魘發現的風險進行了一次占卜。
其結果從好了講是,確認了大餅真實性的“灰燼”直接梭哈了自己在艾澤拉斯世界的實體,全部投入了薯條旅時空。
往壞了說就是,真相過於刺激再加上夢魘發現其占卜行為的情況,讓“灰燼”不得不做出了一些斷尾求生的操作,進入了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
ps:即使是這種狀態,“灰燼”同樣展現出了自身與人溝通(傳教)的能力,並在幾次劇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直到薯條旅時空信念體成型,重新開始為“灰燼”補全穿越時產生的損失,“灰燼”的意識才逐步恢複。
最終,在獅王的卡利班迷霧——與翡翠夢境類似的環境中(作者私設),部分意識恢複的“灰燼”,才借助混沌養出來的藤蔓重新尋迴了自己穿越時丟棄的全部記憶與知識。
這也是當時“灰燼”對於藤蔓極為重視的原因(本卷第145章)。
3、英國同誌稱唿“灰燼”薩滿引起一些不好事情的根本原因
德魯伊教派在曆史中,來源於歐洲古老民族凱爾特人,是該民族中掌握神權解釋權利的特權階級。
而凱爾特人在歐洲分布的主要區域,就包括不列顛諸島,據稱巨石陣的建立可能就與德魯伊教祭祀有關。
隻是後來羅馬在與歐洲三大蠻族(凱爾特、日耳曼、斯拉夫)的戰爭中,征服了不列顛諸島——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率領四萬大軍,用了三年時間征服了不列顛諸島的中部和南部,並占領不列顛長達四百年。
使得德魯伊教派走向衰弱,不過由於羅馬人從未真正占領過愛爾蘭與北蘇格蘭(英國的長城在這段時間建立),一直在這些地方保持存在的凱爾特人依然保留了德魯伊教派信仰。
並在日後日耳曼人(給羅馬帝國幹分裂的那批)成為又一批,試圖征服歐洲曆史上“人盡可夫”的不列顛諸島的外來者時(公元449年),製造了亞瑟王的傳說。
成為了本書中現如今英國第一批覺醒的隱修組織的淵源。
這也是此德魯伊非彼德魯伊的“灰燼”能在英國混的開的關鍵原因。
而在這種背景下,成了英國德魯伊派隱修組織領袖之一的“灰燼”,自然會認為英國人都能分清薩滿與德魯伊的區別。
隻是“灰燼”並不知道英吉利的散裝程度——愛爾蘭和蘇格蘭隻是此時英國的一部分,受到“外族”影響更嚴重的英格蘭人並沒有上述認知。
於是在英國同誌稱“灰燼”為薩滿的時候,“灰燼”錯誤的把犯了如此“常識性”錯誤的英國同誌當成了某種“間諜”,然後進行了一係列藤蔓y。
直到“領事同誌”聽聞“灰燼”抓到了間諜緊急趕到,才終止了這場誤會。
並且因為現在蘇聯對於這類民俗問題的研究並不深刻——作為“曾經”的唯物主義史觀政黨,蘇聯對於宗教的壓製使得此時正在轉型的蘇聯,對於這類問題的研究百廢待興。
“領事同誌”也沒有意識到,造成這一誤會的根本原因是什麽,隻是誤以為“灰燼”不喜歡被人稱為薩滿。
ps1:蘇聯的宗教政策變化,在導師時代,蘇聯嚴格執行了“政教分離”原則,這一時期蘇聯的宗教情況較為“接近”如今的東大。
而到了大胡子進行“大清洗”的時期,宗教組織也被擴大為了打擊對象,經曆一係列鎮壓與打擊。
但到了世界緊張度爆炸,大胡子為了強化蘇聯對於最新並入國土的“緩衝地區”的影響,又放鬆,甚至違背了“政教分離”的原則,在一些地方重新推進東正教對於民眾的影響,希望以此緩和這些地區對蘇維埃的反對。
最終到了蘇德戰爭爆發,為了團結社會各階層人士,包括在蘇聯有絕對影響力的東正教。
在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東正教謝爾蓋總主教就發表告全國教徒書,聲明教會忠於蘇維埃祖國,堅決譴責德國侵略者,號召全體教徒捐錢捐物,甚至動員青年教徒參軍參戰的背景下。
蘇聯自導師時期開始的反宗教推行無神論政策暫時終止,無神論者與上帝的信徒為了保家衛國重新站在了一起。
俄羅斯武裝力量主教堂也是因為這一原因,在二戰勝利後修建。
至於現如今俄烏衝突時期,俄羅斯武裝力量主教堂居然成為俄軍士氣的來源之一,甚至開始生產3k時代純潔印記的行為。
隻能說,二戰之後蘇聯政府在一係列踩油門加速的奇葩領導人操作下。
在宗教政策上反複搞左右橫跳——換一個領導就會在全麵反宗教和放鬆宗教管製的政策之間搖擺幾次——的情況全責。
ps2:凱爾特人,作為民族主義敘事興起後,歐洲人根據語言的起源定義出來的存在,是否真的能被稱為一個民族其實並沒有定論。
因為有一種說法是,18世紀之前,在不列顛諸島上從未有人自稱凱爾特人。
不過其使用的凱爾特語,確實是不列顛諸島能找到的最早史料所使用的語言。)
還必然會帶來的連帶效應,便是自薯條君從北極戰區開始自行規劃行動後,就已經脫離的最高蘇維埃最初植入給薯條君的任務規劃係統的重新“迴歸”。
隻是這次,負責任務規劃和整合的,不再是當時偽裝成遊戲係統的薯條旅時空信念體原始節點,而是蘇軍總參謀部中,由舊軍官兵人組成的玄學側參謀部(繼承自薯條旅參謀部),以及從戰錘40k人類帝國進口的沉思者陣列。
並且隨著貝利亞的內務部,在時間束異常的幫助下終於基本完成了薯條旅,在蘇聯乃至斯拉夫人曆史中合法存在的“編織”後。
二戰乃至冷戰時期,最強大的間諜組織與薯條旅原本沒多少實質內容的戰略情報部的合作。
不止讓薯條君和薯條旅原本隻能算是黑戶轉正的內務部身份,徹底蓋棺定論。
更是讓薯條旅的存在,成了聯共(布)創業時期的原始股。
就是,薯條君最初看到蘇聯方麵提供的相關原始檔案之後,表情變的極為微妙。
特別是其中關於導師同誌與德國工人階級和德共共同鬥爭時期,與德國隱修會組織同樣有過合作,甚至在德皇暗中讚助導師黨時期,與德國某些親近俄國的隱修會關係莫逆的記錄。
除了讓薯條君立即意識到,為啥當時綁架“匕首”和“彼得”時,感覺應該比“匕首”更死硬的“彼得”,居然想通的速度那麽快之外。
也立即讓薯條君想起了,最早最高蘇維埃向他解釋德國魔怔人產生的可能原因時。
他產生的疑問(本卷第31章)——那就是如果德國會在薯條旅製造的時間束異常波動下,產生魔怔人,那麽其他國家,甚至蘇聯呢?
當時最高蘇維埃給出的預計是——“其他國家已經出現萌芽,但蘇聯不會出現實質的類似組織,不過其影響依然可能小範圍存在。”
被這種迴旋鏢打中的薯條君,在立即產生了一種比最初確認德軍特殊部隊力量來源時,更加強烈的“我打我自己”的錯亂感的同時。
也立即想到了當時疑問中的其他國家。
而這種想法,與此刻薯條旅更新換代的任務綜合係統相結合。
再加上雖然歐洲主戰場已經麵目全非,但其餘部分依然忠實的按照曆史劇本蔓延到了,整個薯條旅時空地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高潮的前奏。
讓薯條君此刻通過終端2號獲得的任務列表,以及配套的像罐頭式開放世界打開全部類型標記的地圖一樣的戰區地圖,直接變成了足以讓密恐患者犯病的樣子。
所幸,與主要由薯條君負責的外來勢力玄學事件預警與玩家型兵人管理部分不同,在薯條君“受困”於前兩者時。
忙的腳不沾地,無法給薯條君在前兩者方麵,提供更多幫助的其他薯條旅成員。
不僅已經將亂糟糟的任務重新梳理過,很多即使依靠戰區分割也無法規避的限時任務,也在最為擅長這類行動的成員組織下自行開始了。
比如,在卡利班叢林獲得了一處植物園,當前正依靠著這座植物園帶來的產出,在英吉利與新興的牧樹人修會一起,增加自身在丘胖子的政府中的影響力,以保障反法西斯聯盟穩固的“灰燼”。
“等等?”
薯條君在整理任務列表查看各種進程的時候,產生的“專業人士”就是靠譜的“錯覺”,在看到的第一個正在進行的任務時就直接碎了。
“那個?……”
原本想要拉個人問問的薯條君,突然發現到由於薯條旅過於扁平化的管理,大部分成員現在都在任務行動中的情況,讓他暫時無法立即與過往慣常依靠的大腿,比如“圖司機”取得聯係,
“讓我捋捋。”
在薯條君認知裏,形象還是瘋瘋癲癲的“灰燼”,居然能進行這種在薯條君看起來極為高端的“政治任務”的情況屬實是無法理解的。
不過很快,迭代速度比讓薯條君詬病的玄學監測儀過濾協議快的多的終端2號,就給薯條君連通了,許久沒見麵的“領事同誌”。
在後者對於當前蘇聯與英吉利之間的外交情況,以及“灰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解釋中,薯條君對於“灰燼”的認識產生了巨大反差感。
“你是說,‘灰燼’其實是一位真正博學還擅長與人溝通的薩滿?”
“是的,季科夫同誌,莫洛托夫同誌高度讚揚了“灰燼”同誌,在處理與英國人的關係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另外……”
“領事同誌”原本外交語調高挑的聲音,突然小了幾分
“另外,千萬不要告訴“灰燼”同誌,外交部給他的代號依然是薩滿,我已經盡力和其他同誌解釋了,但是他們依然認為德魯伊和薩滿是一迴事。”
“領事同誌”的聲音進一步縮小,
“雖然好像確實可以這樣翻譯,但是上次一位英國同誌這樣稱唿“灰燼”同誌的時候,發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
“哦,好。”
對於“灰燼”突然華麗轉身的情況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的薯條君,顯然對於“領事同誌”稱“灰燼”那副造型為薩滿的說法接受度更強。
不過既然專業的人都認為“灰燼”在“新位置”的工作值得信任,一向從善如流的薯條君,也就不在這個進程中糾結,並轉向下一個任務了。
(一些解釋:
1、“彼得”想通的很快(本卷第51章)
當時隻是提到“彼得”的家族裏曾經有俄國貴族,還和德共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現在可以完全揭秘了。
那就是德國的隱修會作為從薯條旅追星族轉換來的魔怔人組織,顯然不可能隻有極端到隻想“屠神證道”這一種成分。
其中同樣也有依然保持了最初朝聖之心的部分,隻是這部分由於和德共的捆綁關係較深。
在※※上台後,對德共的清洗(國會縱火案等)影響下,勢力損失極大。
其中最核心的組織都被持其他主張的隱修會分割吞並了。
然而最高理想的燈塔永遠都會吸引革命者前赴後繼,依靠德國隱修會的散裝特性,幸存下來的少數與德共有關係的隱修組織,一直默默的披著魔怔人外套,維持著自身傳承。
直到蘇德戰爭爆發,“神”再次出現,重新找到了向往之處的“通共”隱修會,直接成了參戰最積極的部分,“彼得”也因此成了第一批加入德軍的隱修會武裝領導。
然後就是之前已經出現的劇情了。
至於“彼得”為什麽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直接“投共”,而是打了一場大敗仗,到最後參與了兵人大會獲得了薯條旅時空信念體的標記後才“快速想通”。
甚至到現在都沒和薯條君完全“坦白”,則是因為玄學側的意識形態鬥爭遠比現實曆史中的更為殘酷。
畢竟在這裏,讀心術,甚至完全擬真的幻象劇本欺騙都是可能實現的。
而在魔怔人組織裏隱藏了近十年的“彼得”,以及“彼得”背後的力量十分虛弱的“通共”隱修會,到底經曆了多少次類似的欺騙我們不得而知。
更何況,和“彼得”同時被抓的還有“匕首”,盡管後者與“彼得”的關係一度情同父子,但“彼得”最初也無法確信後者是否是又一個,德國隱修組織內部最神秘的派係派出來的臥底。
ps1:“匕首”的身世在之前提到的時候,被讀者稱為“左轉極左轉極右再轉革命者,什麽特麽的先天顛佬聖體”。
除了因為那個時期德國普通人確實因為經濟過山車,經曆了相似的,隻是程度沒有如此劇烈的傾向轉變外,也有“彼得”一係的隱修會,一直暗中在德國魔怔人組織擴招過程中,添加自身影響的原因。
ps2:德國作為大導師同誌的祖國,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一度是國際公運的核心地帶。
當時的神秘勢力旅歐支部的主要活動地點也是德國,所以神秘勢力有旅歐經曆的創始人們,是否與當時已經成為德國暗麵的隱修會組織有所交集。
作者就不明說了。
2、關於“灰燼”
最初與薯條君見麵時的“灰燼”,之所以瘋瘋癲癲的根本原因是,作為薯條旅成員中當前唯一一個,在接受邀請時,就有能力驗證撈人係統撈人時畫的大餅的成員(本卷第155章)。
當時被困於翡翠夢境的艾澤拉斯世界烈焰德魯伊教派長老,“灰燼”冒著被夢魘發現的風險進行了一次占卜。
其結果從好了講是,確認了大餅真實性的“灰燼”直接梭哈了自己在艾澤拉斯世界的實體,全部投入了薯條旅時空。
往壞了說就是,真相過於刺激再加上夢魘發現其占卜行為的情況,讓“灰燼”不得不做出了一些斷尾求生的操作,進入了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
ps:即使是這種狀態,“灰燼”同樣展現出了自身與人溝通(傳教)的能力,並在幾次劇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直到薯條旅時空信念體成型,重新開始為“灰燼”補全穿越時產生的損失,“灰燼”的意識才逐步恢複。
最終,在獅王的卡利班迷霧——與翡翠夢境類似的環境中(作者私設),部分意識恢複的“灰燼”,才借助混沌養出來的藤蔓重新尋迴了自己穿越時丟棄的全部記憶與知識。
這也是當時“灰燼”對於藤蔓極為重視的原因(本卷第145章)。
3、英國同誌稱唿“灰燼”薩滿引起一些不好事情的根本原因
德魯伊教派在曆史中,來源於歐洲古老民族凱爾特人,是該民族中掌握神權解釋權利的特權階級。
而凱爾特人在歐洲分布的主要區域,就包括不列顛諸島,據稱巨石陣的建立可能就與德魯伊教祭祀有關。
隻是後來羅馬在與歐洲三大蠻族(凱爾特、日耳曼、斯拉夫)的戰爭中,征服了不列顛諸島——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率領四萬大軍,用了三年時間征服了不列顛諸島的中部和南部,並占領不列顛長達四百年。
使得德魯伊教派走向衰弱,不過由於羅馬人從未真正占領過愛爾蘭與北蘇格蘭(英國的長城在這段時間建立),一直在這些地方保持存在的凱爾特人依然保留了德魯伊教派信仰。
並在日後日耳曼人(給羅馬帝國幹分裂的那批)成為又一批,試圖征服歐洲曆史上“人盡可夫”的不列顛諸島的外來者時(公元449年),製造了亞瑟王的傳說。
成為了本書中現如今英國第一批覺醒的隱修組織的淵源。
這也是此德魯伊非彼德魯伊的“灰燼”能在英國混的開的關鍵原因。
而在這種背景下,成了英國德魯伊派隱修組織領袖之一的“灰燼”,自然會認為英國人都能分清薩滿與德魯伊的區別。
隻是“灰燼”並不知道英吉利的散裝程度——愛爾蘭和蘇格蘭隻是此時英國的一部分,受到“外族”影響更嚴重的英格蘭人並沒有上述認知。
於是在英國同誌稱“灰燼”為薩滿的時候,“灰燼”錯誤的把犯了如此“常識性”錯誤的英國同誌當成了某種“間諜”,然後進行了一係列藤蔓y。
直到“領事同誌”聽聞“灰燼”抓到了間諜緊急趕到,才終止了這場誤會。
並且因為現在蘇聯對於這類民俗問題的研究並不深刻——作為“曾經”的唯物主義史觀政黨,蘇聯對於宗教的壓製使得此時正在轉型的蘇聯,對於這類問題的研究百廢待興。
“領事同誌”也沒有意識到,造成這一誤會的根本原因是什麽,隻是誤以為“灰燼”不喜歡被人稱為薩滿。
ps1:蘇聯的宗教政策變化,在導師時代,蘇聯嚴格執行了“政教分離”原則,這一時期蘇聯的宗教情況較為“接近”如今的東大。
而到了大胡子進行“大清洗”的時期,宗教組織也被擴大為了打擊對象,經曆一係列鎮壓與打擊。
但到了世界緊張度爆炸,大胡子為了強化蘇聯對於最新並入國土的“緩衝地區”的影響,又放鬆,甚至違背了“政教分離”的原則,在一些地方重新推進東正教對於民眾的影響,希望以此緩和這些地區對蘇維埃的反對。
最終到了蘇德戰爭爆發,為了團結社會各階層人士,包括在蘇聯有絕對影響力的東正教。
在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東正教謝爾蓋總主教就發表告全國教徒書,聲明教會忠於蘇維埃祖國,堅決譴責德國侵略者,號召全體教徒捐錢捐物,甚至動員青年教徒參軍參戰的背景下。
蘇聯自導師時期開始的反宗教推行無神論政策暫時終止,無神論者與上帝的信徒為了保家衛國重新站在了一起。
俄羅斯武裝力量主教堂也是因為這一原因,在二戰勝利後修建。
至於現如今俄烏衝突時期,俄羅斯武裝力量主教堂居然成為俄軍士氣的來源之一,甚至開始生產3k時代純潔印記的行為。
隻能說,二戰之後蘇聯政府在一係列踩油門加速的奇葩領導人操作下。
在宗教政策上反複搞左右橫跳——換一個領導就會在全麵反宗教和放鬆宗教管製的政策之間搖擺幾次——的情況全責。
ps2:凱爾特人,作為民族主義敘事興起後,歐洲人根據語言的起源定義出來的存在,是否真的能被稱為一個民族其實並沒有定論。
因為有一種說法是,18世紀之前,在不列顛諸島上從未有人自稱凱爾特人。
不過其使用的凱爾特語,確實是不列顛諸島能找到的最早史料所使用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