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非常英俊的和尚,濃眉大眼,臉如刀削,大約二十來歲的樣子。
他穿著月白色僧袍,身前掛在一串佛珠,看上去本應該是個出塵的出家人,此刻卻滿嘴流油,形成了極強烈的反差。
“莫非,他就是覺情和尚?”
林瑄暗自嘀咕。
大唐和尚少見,再加上昨天虞長庭說過,覺情和尚直奔江南西道而來,而進入江南西道,江州是最有可能的途徑地之一。
隻是覺情和尚可是少林寺高僧,怎麽酒肉不忌?
他與昨天殺入江州大牢的人,又有什麽聯係?
林瑄皺眉,直直地看著覺情和尚。
或許是察覺到了林瑄的目光,覺情和尚抬頭,眼中閃過疑惑之色,隨後就是燦爛一笑,單掌豎立朝林瑄微微點頭,似乎宣了句佛號。
林瑄見此也笑著點了迴應,沒有多做停留,繼續朝刺史府走。
他心中有些疑惑,若覺情和尚真是與北朝的策劃有關,對方不大應該如此光明正大地入城,恐怕是另有他事情。
就算是真有關,他也奈何不了。
以覺情和尚的修為,除非是宗師,否則先天境沒有多少人可以留住他。
目前,還是查清楚周明之事為重。
迴到刺史府,他立馬找到了孫瑋。
“孫大人,前段時間朝廷派遣水師,押送三百萬兩銀子前往洪州,這艦隊可有在江州靠岸停歇?亦或者說,你知不知道這艦隊可有進入鄱陽湖?”
孫瑋搖頭說道:“不知道,這也是我最疑惑的地方。
按理來說,從京城來的艦隊八成會在江州靠岸,但如今已經過去了十天。
唯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艦隊進入鄱陽湖後,徑直前往洪州了。”
林瑄眼神凝練,沉聲道:“若是艦隊還沒有達到洪州呢?”
“沒有到洪州,這怎麽可能!”
孫瑋被嚇得一跳,臉色驟變。
他明白林瑄的言下之意,若是艦隊還沒有抵達洪州,這就意味著艦隊肯定出事了。
從京城到洪州,路上航程最多六天。
他上次上報節度府,請求撥款,節度府的迴信是災銀還未送達。
那個時候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從時間上算,是有可能沒到的。
可若是現在還沒到,那問題就大了。
要知道這可是一支艦隊啊,各種戰艦十數艘,水師上千人,足以縱橫大唐所有水域。
何人膽敢,又何人有能力劫持整支艦隊?
此事一旦爆出來,那簡直就是石破天驚,整個大唐都得鬧翻天。
林瑄沉聲道:“有沒有到,詢問節度府就知道了。”
孫瑋沉重點頭,他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準備派人快馬加鞭趕往洪州,最多明晚就能夠得到消息。
噠!噠!
一個中年文吏快步走了進來,手中拿著兩封信:“啟稟刺史大人,朝廷和節度府同時各傳來一份加急信件。其中朝廷信件是給巡撫使的,節度府的信件是給您的。”
林瑄和孫瑋連忙接過信件,他們先是看了看紅漆,再發現火漆完好無損後,才連忙拆開看了起來。
朝廷的信件並不長,就是告訴林瑄,應他的要求,朝廷已經決定派遣一支千人左右的水師朝江州趕來,與此同時,三千神武軍也在加速趕來。
因為江州局勢不明,這三千神武軍和千人水師,暫且有他統領。
林瑄看完信件是心中大定。
但孫瑋看完信件確實渾身打擺子,臉色蒼白,眼中透著驚恐之色。
他轉頭看著林瑄,聲音沙啞道:“林大人,出大事了。節度使派人送信來詢問我,朝廷押送災銀的水師還未抵達洪州,是不是在江州休整,或是被什麽事情耽擱了。”
林瑄眼神一凝,他心中雖然依舊震驚,但好在早有心理準備,倒沒有亂了分寸。
押送災銀的水師,果然出事了!
僅僅是鄱陽幫,肯定奈何不了朝廷水師,可若是江州有內奸配合呢?
兵曹主事周明負責港口之事,肯定是察覺到了什麽,所以才會留下線索,讓妻子帶著妻弟連夜轉移,等待朝廷欽差到來。
根據時間推算,周明出事的那天,差不多就是朝廷水師押送災銀途徑江州之時。
看著沉吟不語的林瑄,孫瑋急了。
他現在就如熱鍋上的螞蟻,慌亂急切地說道:“林大人,你倒是說話呀。
你的猜測應驗了,災銀果然出事了。
隻是他們怎麽敢,他們怎麽敢!
那可是三百萬兩災銀啊,還有水師護送。
他們這是要做什麽?
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
一支水師押送,江南西道哪有勢力可以對付得了,而且沒有走漏任何消息?
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會朝廷震動麽?
就算是天師府,也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這是挑戰朝廷權威。
林瑄看著孫瑋,冷靜地說道:“他們怎麽敢?
孫大人不是猜到了麽,他們為什麽不敢?
至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別忘了災糧被轉運一事!”
孫瑋一個哆嗦,驚恐地看著林瑄。
他能夠坐到刺史的位置,固然有背景的原因,但肯定也不是傻子。
他自然知道這件事情背後意味著什麽,聯想到流民暴動,一個答案唿之欲出:這是有人要密謀造反,並且刺史府內還有內奸。
難怪林瑄讓自己加強江州防禦,恐怕對方早就察覺到了吧。
一想到造反,孫瑋就感覺手腳冰涼,心中絕望。
一旦江州發生造反之事,他就算不被叛軍殺死,朝廷也會追究責任殺了他。
那怕他後台通天,也肯定會一貶到底。
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在造反之前找出內奸,圍殺造反策劃者,將造反之事平息於無形之中,那樣他不但無過,反而還有大功。
想到這裏,他看著林瑄就像是看著唯一的救命稻草。
孫瑋拉著林瑄的手臂,急切道:“林大人,你是不是早就察覺到了什麽?我們現在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林瑄隻能安撫道:“我確實知道些東西,並且已經做了準備,接下來你全力配合我就是。”
“可以,可以,接下來我聽林大人的命令就是!”
孫瑋眼睛大亮,連連點頭表示願意配合。
他現在就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水草也會牢牢抓住不放手。
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孫瑋也鎮定了下來。
他看著林瑄手中的信件,疑惑道:“林大人,朝廷可有什麽指示?”
林瑄想了想,還是選擇告訴對方:“三日前的晚上我在高州江麵上遇襲,翌日便加急上報朝廷,請求朝廷派遣一支水師前來,並且催促三千神武軍也在加速趕來。”
他接下來還要孫瑋配合,得先安他的心,以免對方昏了頭做出某些錯事。
“水師和三千神武軍!”
孫瑋心中頓時大定,他佩服說道:“林大人深謀遠慮,孫某佩服。”
他穿著月白色僧袍,身前掛在一串佛珠,看上去本應該是個出塵的出家人,此刻卻滿嘴流油,形成了極強烈的反差。
“莫非,他就是覺情和尚?”
林瑄暗自嘀咕。
大唐和尚少見,再加上昨天虞長庭說過,覺情和尚直奔江南西道而來,而進入江南西道,江州是最有可能的途徑地之一。
隻是覺情和尚可是少林寺高僧,怎麽酒肉不忌?
他與昨天殺入江州大牢的人,又有什麽聯係?
林瑄皺眉,直直地看著覺情和尚。
或許是察覺到了林瑄的目光,覺情和尚抬頭,眼中閃過疑惑之色,隨後就是燦爛一笑,單掌豎立朝林瑄微微點頭,似乎宣了句佛號。
林瑄見此也笑著點了迴應,沒有多做停留,繼續朝刺史府走。
他心中有些疑惑,若覺情和尚真是與北朝的策劃有關,對方不大應該如此光明正大地入城,恐怕是另有他事情。
就算是真有關,他也奈何不了。
以覺情和尚的修為,除非是宗師,否則先天境沒有多少人可以留住他。
目前,還是查清楚周明之事為重。
迴到刺史府,他立馬找到了孫瑋。
“孫大人,前段時間朝廷派遣水師,押送三百萬兩銀子前往洪州,這艦隊可有在江州靠岸停歇?亦或者說,你知不知道這艦隊可有進入鄱陽湖?”
孫瑋搖頭說道:“不知道,這也是我最疑惑的地方。
按理來說,從京城來的艦隊八成會在江州靠岸,但如今已經過去了十天。
唯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艦隊進入鄱陽湖後,徑直前往洪州了。”
林瑄眼神凝練,沉聲道:“若是艦隊還沒有達到洪州呢?”
“沒有到洪州,這怎麽可能!”
孫瑋被嚇得一跳,臉色驟變。
他明白林瑄的言下之意,若是艦隊還沒有抵達洪州,這就意味著艦隊肯定出事了。
從京城到洪州,路上航程最多六天。
他上次上報節度府,請求撥款,節度府的迴信是災銀還未送達。
那個時候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從時間上算,是有可能沒到的。
可若是現在還沒到,那問題就大了。
要知道這可是一支艦隊啊,各種戰艦十數艘,水師上千人,足以縱橫大唐所有水域。
何人膽敢,又何人有能力劫持整支艦隊?
此事一旦爆出來,那簡直就是石破天驚,整個大唐都得鬧翻天。
林瑄沉聲道:“有沒有到,詢問節度府就知道了。”
孫瑋沉重點頭,他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準備派人快馬加鞭趕往洪州,最多明晚就能夠得到消息。
噠!噠!
一個中年文吏快步走了進來,手中拿著兩封信:“啟稟刺史大人,朝廷和節度府同時各傳來一份加急信件。其中朝廷信件是給巡撫使的,節度府的信件是給您的。”
林瑄和孫瑋連忙接過信件,他們先是看了看紅漆,再發現火漆完好無損後,才連忙拆開看了起來。
朝廷的信件並不長,就是告訴林瑄,應他的要求,朝廷已經決定派遣一支千人左右的水師朝江州趕來,與此同時,三千神武軍也在加速趕來。
因為江州局勢不明,這三千神武軍和千人水師,暫且有他統領。
林瑄看完信件是心中大定。
但孫瑋看完信件確實渾身打擺子,臉色蒼白,眼中透著驚恐之色。
他轉頭看著林瑄,聲音沙啞道:“林大人,出大事了。節度使派人送信來詢問我,朝廷押送災銀的水師還未抵達洪州,是不是在江州休整,或是被什麽事情耽擱了。”
林瑄眼神一凝,他心中雖然依舊震驚,但好在早有心理準備,倒沒有亂了分寸。
押送災銀的水師,果然出事了!
僅僅是鄱陽幫,肯定奈何不了朝廷水師,可若是江州有內奸配合呢?
兵曹主事周明負責港口之事,肯定是察覺到了什麽,所以才會留下線索,讓妻子帶著妻弟連夜轉移,等待朝廷欽差到來。
根據時間推算,周明出事的那天,差不多就是朝廷水師押送災銀途徑江州之時。
看著沉吟不語的林瑄,孫瑋急了。
他現在就如熱鍋上的螞蟻,慌亂急切地說道:“林大人,你倒是說話呀。
你的猜測應驗了,災銀果然出事了。
隻是他們怎麽敢,他們怎麽敢!
那可是三百萬兩災銀啊,還有水師護送。
他們這是要做什麽?
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
一支水師押送,江南西道哪有勢力可以對付得了,而且沒有走漏任何消息?
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會朝廷震動麽?
就算是天師府,也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這是挑戰朝廷權威。
林瑄看著孫瑋,冷靜地說道:“他們怎麽敢?
孫大人不是猜到了麽,他們為什麽不敢?
至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別忘了災糧被轉運一事!”
孫瑋一個哆嗦,驚恐地看著林瑄。
他能夠坐到刺史的位置,固然有背景的原因,但肯定也不是傻子。
他自然知道這件事情背後意味著什麽,聯想到流民暴動,一個答案唿之欲出:這是有人要密謀造反,並且刺史府內還有內奸。
難怪林瑄讓自己加強江州防禦,恐怕對方早就察覺到了吧。
一想到造反,孫瑋就感覺手腳冰涼,心中絕望。
一旦江州發生造反之事,他就算不被叛軍殺死,朝廷也會追究責任殺了他。
那怕他後台通天,也肯定會一貶到底。
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在造反之前找出內奸,圍殺造反策劃者,將造反之事平息於無形之中,那樣他不但無過,反而還有大功。
想到這裏,他看著林瑄就像是看著唯一的救命稻草。
孫瑋拉著林瑄的手臂,急切道:“林大人,你是不是早就察覺到了什麽?我們現在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林瑄隻能安撫道:“我確實知道些東西,並且已經做了準備,接下來你全力配合我就是。”
“可以,可以,接下來我聽林大人的命令就是!”
孫瑋眼睛大亮,連連點頭表示願意配合。
他現在就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水草也會牢牢抓住不放手。
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孫瑋也鎮定了下來。
他看著林瑄手中的信件,疑惑道:“林大人,朝廷可有什麽指示?”
林瑄想了想,還是選擇告訴對方:“三日前的晚上我在高州江麵上遇襲,翌日便加急上報朝廷,請求朝廷派遣一支水師前來,並且催促三千神武軍也在加速趕來。”
他接下來還要孫瑋配合,得先安他的心,以免對方昏了頭做出某些錯事。
“水師和三千神武軍!”
孫瑋心中頓時大定,他佩服說道:“林大人深謀遠慮,孫某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