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宋文,林瑄走進了一座小院。


    小院沒有廂房,僅有一間正屋,倒是頗為寬敞,被一扇紅木屏風隔成了兩部分。


    宋文說道:“林大人,你看這間官房如何?這外間可以辦公,裏間可以午休,午飯本官會吩咐人按時送來。”


    林瑄點頭道:“就這一間,接下來半個月就嘮叨宋大人了。”


    宋文笑眯眯地說道:“應該的,都是為陛下效力。林大人,本官還有公務要忙,就先告辭了,稍後會讓人送來所有的卷宗和賬簿。你有什麽需要,直接吩咐下人就是。”


    “宋大人,您忙!”


    林瑄將宋文送出小院,來到官房的案桌前坐著。


    沒有多久,就有一個中年文吏搬來大堆的書籍,擺放在了案桌上。


    中年文吏從書籍上拿出七本,介紹說道:“林大人,這是七份卷宗,包括六起命案的,剩下的這些都是龍口倉的賬簿。”


    “嗯,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下官告退。”


    揮手讓中年文吏退下,林瑄先是將七份卷宗翻看了遍。


    其中一份為總卷宗,記錄了案件的各方麵信息;


    六份為命案的,也就是自殺的戶部主事,以及五位‘意外’身亡的查案者。


    事情發生在兩個月前,當發現龍口倉五百萬石糧食不翼而飛後,整個龍口倉城就被羽林軍控製了起來,上百人被打入刑部大牢。


    當晚,負責龍口倉的戶部主事在家中服毒自盡。


    單從卷宗上看,幾乎沒有什麽有用的信息,因為下麵的人都是聽命行事,隻記錄進出庫數量,其他的都是戶部主事一手把持。


    像龍口倉這樣的戰略儲備庫,轉走糧食自然不可能是偷偷摸摸的,因為龍口倉乃是一座小城,裏麵有軍隊駐紮。


    想要轉走五百萬石糧食,唯有光明正大的運糧,暗中在賬簿上做手腳。


    看完總卷宗,有下人送來午飯。


    吃過午飯後,林瑄繼續看六起命案的卷宗。


    在自殺的戶部主事家中,刑部搜查出了黃金千於兩,白銀超過了三萬兩,另外還有大量的珍珠古玩,但其與他人交往的信件全部被燒毀了。


    也就是說,線索到這裏基本上斷了。


    其他五分卷宗,記錄了五位‘意外’身亡的查案者。


    其一名為張澹,侍禦史,也就是林瑄的前任,被人發現醉酒溺死於河中。


    其二名為陳元華,大理寺少卿,家裏失火被燒死。


    其三………


    看完五分卷宗,林瑄暗暗膽寒,這幕後集團簡直是無法無天,為了阻擾辦案,已經是不管不顧了,完全是在跟女帝對著幹。


    如果不是擔心被女帝借口殺掉,他都想自汙清白,讓幕後集團彈劾算了。


    罷官,總比沒命的好。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五位都是‘意外’身亡的,這說明幕後集團還沒有明目張膽到刺殺的地步,隻要他小心謹慎些,應該問題不大。


    看完卷宗,林瑄翻看其賬簿。


    賬簿足有三十二本,每本賬簿上都寫著密密麻麻的出入庫記錄,前後時間跨度足有五年。


    按照朝廷規定,龍口倉儲備糧必須五年一換,以免儲存過久而發黴爛掉。


    龍口倉有近千萬石儲備糧,是不可能集中到一年中換掉的,因此每年都有入庫的新糧,也有出庫的陳糧,總體保持在千萬石左右。


    一般來說陳糧出庫後會直接賣給京城的各大糧商,而各大糧商又會以新糧的價格賣給百姓,從中賺取巨額差價。


    那不翼而飛的五百萬石糧食,就是在這麽一進一出之間,一點點地消失了。


    林瑄現在要做的就是從這些賬簿中,找到被人抹除痕跡的糧食去向。


    到時候順藤摸瓜,很容易就找到幕後集團。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林瑄迴憶著當初學的會計知識,他準備將這些賬簿上的賬目,按照複式記賬法抄錄一遍,到時候查賬就一目了然了。


    否則這些賬簿流水賬式,並且數字還都是文字,光看就讓人眼花繚亂。


    想要從這三十二本賬簿上找出漏洞可不簡單,否則各部衙聯合查賬,早就把問題查出來了,很明顯這做賬的是個高手。


    案桌上有筆墨紙硯,林瑄拿起毛筆蘸了蘸墨水,又放了下來。


    用毛筆記賬,這一張紙才能寫多少字?


    雖然他繼承了前身的記憶,但毛筆握在手中還是有些別扭,而且速度也提不上去,否則光是抄錄完這些賬簿就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來人!”


    林瑄朝外麵喊了句,很快就有個小廝快步走了進來。


    這小廝十三四歲的樣子,在刑部打雜,連小吏都算不上。


    小廝恭聲道:“大人有何吩咐?”


    林瑄說道:“去給本官找一些鵝毛來,要翅膀上最長的那些。”


    “啊!”


    小廝抬頭,滿臉懵逼地看著林瑄。


    要鵝毛幹什麽?


    林瑄沉色道:“叫你去你就去,啊什麽啊。”


    小廝臉色一白,他慌亂道:“是是是,大人,小的這就去。”


    話落,他轉身連忙離開。


    在南方,鵝並不少見,因此小廝很快就拿了大把的鵝毛過來,有三十多根。


    “大人,您看這些可以麽?”


    “唔,可以,你下去吧。”


    “是,大人。”


    小廝離開後,林瑄拿起一根鵝毛簡單處理了下,就製成了鵝毛筆。


    鵝毛筆的製作過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斜著削掉一頭,然後在尖尖的部分從中間劃開,一支鵝毛筆就算是做成了,蘸墨就可以寫。


    當然,這樣簡單處理的鵝毛筆壽命極短,估計用一天就會報廢。


    上等的鵝毛筆還需要脫脂和硬化,但也就七八天的壽命。


    拿著鵝毛筆,林瑄蘸著墨在紙上試寫了幾個字。


    字跡頗為清晰,手感也還好。


    林瑄微微一笑,翻開第一本賬簿開始抄錄。


    他要按照複式記賬法的方式記賬,同時將文字的數字,轉寫成了阿拉伯數字,如此賬目就一目了然了。


    “三十二本賬簿,這可是個大工程,要是有台電腦就好了。”


    “可惜,這工作又不能請人,隻能我自己做。”


    他接下此案,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會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因此他不能夠表現出任何‘攻擊性’,以免被幕後集團給‘意外’和諧了。


    他用阿拉伯數字抄寫賬簿,不怕別人看得懂。


    …………


    “鵝毛,他要鵝毛做什麽?”


    宋文皺眉。


    他放下手中的茶盞,看著站在堂間的小廝。


    林瑄選擇在刑部辦公,他猜不透對方的企圖。


    但既然有條件,他自然要監督一二。


    小廝搖頭道:“小的也不知。”


    “本官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大人。”


    小廝走後,宋文也站了起來,朝外走去。


    他臉上露出譏諷地笑意,眼神卻有些微冷,冷哼道:“鵝毛,過家家用麽?本官倒要看看,你接下陛下的命令,現在究竟在做什麽。”


    …………


    正在簽約,還有一更放在晚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禦史:女帝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藜蒿銀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藜蒿銀魚並收藏大唐禦史:女帝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