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大明日報》首日發行,隻要兩文錢。”


    “賣報,賣報,東江軍遊擊作戰,再斬建奴百餘人。”


    這一天,京城的大街小巷上,出現了一陣陣的報童吆喝聲,同時一個個賣報點也遍布京城各個商鋪。


    皇家資本經營的酒樓、糧鋪之類的商鋪外麵,都設立了一個小小的賣報點。行人紛紛趕到驚奇,大明日報?


    仔細一看,原來是報紙。


    這倒是不稀奇,民間報業在明代本就存在,而且很多都實現了盈利。隻是《大明日報》作為官方報紙,卻是讓人們感到稀奇了,於是紛紛掏錢購買。


    隻是一些文人買了之後,不由紛紛罵娘。


    “這大明日報,怎麽如此排版?文字竟是從左到右?而且還是橫向書寫。”一些人看得極不習慣。


    “雖然不是很適應,不過這些分段符號還是頗為實用的,看起來方便不少。”一些人看過報紙後同樣也發現了其中的優點,那就是標點符號。


    古代人為什麽要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書寫方式呢?西方人為什麽又是從左到右的書寫方式呢?


    這其中是有些玄機的。


    中國是以道家文化作為基礎的文明,道家的主要理論是用於修仙的。人要成仙,那麽就是逆水行舟,正常人出生後是從先天步入後天,而道家做的事情是從後天返迴先天。


    左手代表先天,右手代表後天。


    進而形成從右到左的段落排列方式,總體來說,中國的文化是一種精英文化,不適合全民普及。


    西方人發展的則是平民文化,則是遵循人道規律,從左到右。


    朱由校采用後世的排版方式,主要是決定發展平民文化。這種平民文化的用處,基本上僅限於讓老百姓識字,依舊是不如中國傳統的精英文化。


    後世基本上人們都能認字,但是愚昧之人不依舊遍地都是,全世界皆是如此。本質上,後世的普通民眾,就算能認字,但是和古代的文盲是沒有太大的層次區別的。世界各國的統治者,都不會想讓人民變得太聰明,最好是政府說什麽,人民就信什麽的那種。


    可是學了中國傳統的精英文化之後,將形成辯證和類比的思維方式,這種人看待事物本容易看透本質,統治者想要忽悠這群人,實在是有些勉強。特別是漢代在漢武帝之前,是用道家的黃老之術進行治國,導致文化份子都快成精了。所以漢武帝開始搞獨尊儒術,將儒家寄生在道家文化之上。漢武帝的嚐試讓後來的統治者感覺挺成功的,於是曆代就繼續沿用。


    發展到明代,儒家已經走火入魔了。


    朱由校現在要把儒家踹到一邊,同時發展出一些平民文化,進行全民教育什麽的,這文字排版自然要改,所以先再《大明日報》上進行嚐試,如果不成功,大不了把排版改迴去。


    然而《大明日報》的發行,還是十分順利的。


    僅僅當天就在京城賣出了將近5萬餘份,雖然讀者對於排版有諸多吐槽,但是《大明日報》卻憑借著比民間報業更加低廉的售價,以及能加豐富的內容,還有更加直白的文字,以及更加讓人一目了然的標點符號,成功的抓住了讀者。


    民間報紙,首先不可能做成如《大明日報》這麽大的信息量,這年頭盡管存在民間報業,但是普遍具有地域限製,信息量大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那麽一個區域的銷售上不去,那就要蝕本了,本身報業就不是什麽太暴利的行業。民間報業的很多信息,實際上就是來源於朝廷官場,規模性普遍較小。


    再有一個,民代的民間報業並不是走廉價多銷的模式,一份報紙最便宜也要三五文錢,版麵普遍較小。而且大部分民間報紙實際上是手抄報,並非是用活字印刷技術。因為規模小,確實可以手抄。他們賣的報紙,更多的是在賣信息。


    人總會對外界有一種求知欲望,特別是文化人。這個時候三文錢一份報紙也好,十分錢一份報紙也好,在信息缺乏的環境下,他們都可以接受,隻是說價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購買頻率。


    而且明代的民間報業,實際上也不敢把規模做得太大,誰願意被朝廷盯上?畢竟朝廷又沒有相關法律,萬一做得太大惹上官司,那可就不是開玩笑的了。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麽民間報業選擇把規模做得非常大,從而進行廣告盈利。


    既然手抄報能賺到錢,而且還比較安全,為什麽要搞廉價報紙呢?


    結果《大明日報》一出現,僅僅首日發行量就突破了5萬份,因為低廉的價格,而且內容還比較多,從而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特別是那些關心政治新聞的群體,《大明日報》上麵,報道的內容很多都和皇帝有關,想要了解皇帝的動向,買一份《大明日報》就行了。


    第一天的《大明日報》,並沒有太多的猛料,但是信息量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對於那些謠言的駁斥,還是對輿論的引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普通老百姓,即有分辨能力,實際上也沒有分辨能力,隻看信息掌握在誰手上,以及傳播的信息是否太離譜了。


    然而就算是比較離譜的信息,如果隻要官方進行反複宣傳,那也能三人成虎,謊言重複一萬遍就是真理。


    《大明日報》的出現,無疑是那些官員極為關注的。當天東林黨那些官員,基本上是人手一份《大明日報》,對於排版紛紛罵娘,然後又仔細的看完了報紙。


    皇帝突然辦報進行輿論引導,葉向高這些人精,自然看到了皇帝的用意。不由感覺到了危機,如果皇帝與普通百姓的民意相結合,雙方擰成一股繩的話,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正在葉向高等人商討對策的時候,第二天《大明日報》丟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大明日報》第00002號刊,顯目的頭版版麵上,拋出了‘大明稅收’的報道主題,客觀的分析了大明開國兩百多年下來,人口繁衍生息,工商不斷發展,結果稅收不增反減的事實。過去朝廷每年在田賦上的收入,甚至達到三千萬石以上,可如今大明的田賦規模已經下降到了兩千萬石。同時過去軍戶不僅不需要調撥軍餉,反而每年還能上繳兩千多萬石的糧食,如今朝廷不僅失去了這部分的收入,反而每年還要向九邊補貼200萬兩軍餉,同時遼東軍餉已經增至500萬兩的財政窘境。


    同時還羅列出了朝廷一年下來的財政開支項目,以及財政赤字規模,以及皇家一年用度的花費清單。


    從清單上看,朝廷一年下來,財政赤字竟高達400餘萬兩白銀。


    當天《大明日報》在京城銷售量暴增到了八萬份,頭版所報道的大明稅收問題,頓時引起了民間強烈的反響和議論。


    皇帝和東林黨講不通這個道理,那和老百姓講這個道理呢?


    ps:第二更到,晚上0點衝榜,還會更新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烽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烽原並收藏重生明末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