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在四合院
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 作者:湯穀楊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章人在四合院
1961年京城
商榷低著頭,懷裏抱著一個布口袋,麵色匆匆地往家走。
今天他運氣好,正好趕上派糧車卸貨,便用身上的五斤糧票買了三斤半的苞穀麵,還到鴿子市買了一斤豬肉。
五指厚的肥膘肉,不僅能吃頓好的,還能剔出些肥油煉些油渣。
想著這些,商榷的腳步更快了些。
他住的地方是四合院,三進外帶東西跨院的大院子,住著二十多戶一百多人。
周圍都是聾老太、三位管事大爺、傻柱、許大茂、秦淮茹這些熟悉的名字。
商榷是大宇宙源傳承司定下的銀河係第五季智慧文明傳承者,因為情感缺失問題正在接受快穿式治療。
他沒有看過情滿四合院這部電視劇,隻是在網上看過一些同人文對大家說的禽獸四合院頗感有趣。
如今來到這個充滿激情的歲月,商榷的情緒也並沒有太大的波動。
如今的商榷是紅星軋鋼廠的工人,因為改造機器提高產能,破格提拔為六級鉗工,每個月工資是七十一塊五角錢,另外還有五十斤糧票,五斤雜糧票,二斤肉票,一斤雞蛋票,半斤豆瓣醬票,半斤鹽票,半斤糖票,半斤油票,六十斤的煤球票,一張副食卷,一張化工卷,一張工業卷,一張煤油卷……每季度還有三尺的布票。
正常年份時三十斤糧票是二十五斤細糧,二十五斤粗糧,如果不要細糧,一斤細糧可以換成一斤二兩的粗糧。
豐沛的福利待遇,讓打這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記了一輩子。
可是這兩年連著幹旱,全國百分之八十都欠收,國庫連著發了六次紅線警報,如今這一斤糧票隻能買到四兩細糧或七兩粗糧,還得和紅薯幹搭配著買。三斤紅薯幹衝抵一斤糧票。
商榷的三十斤配額如今就能兌換出二十一斤粗糧,平均一天七兩,就這樣還常常是有票卻買不到糧食,因為糧站裏也沒有糧。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大環境下,商榷雖然有空間在手,也隻能按部就班地生活,畢竟這時候的人人人都是007。
看見大院的門就在眼前,商榷攏了攏身上的棉衣加快了腳步。
住在前院的三大爺正縮著手靠在門口,看見商榷迴來。
一看見他手裏的布口袋,三大爺就帶點磕巴地道:“商工,你買著糧食了?”
商榷在嘴邊豎起食指示意禁聲,湊近了才道:“糧站那邊正在卸貨,估計明天就能開市了。”
“那感情好,我家都連著喝了三天的麵湯水了,再不開市就真的揭不開鍋了。”
三大爺將雙手抄進袖子裏,往院門裏靠了靠,讓出了過道。
這年頭大家都缺糧,好算計的三大爺也沒好意思提出借糧的事,反正明天就開市了,三大爺想著再堅持一晚,明天一早就和媳婦去排隊買糧。
商榷沒和三大爺多聊,穿過中院,進了後院。
商榷住在後院的東廂房,旁邊還有兩個耳房也是他的。
一間耳房被商榷當成了倉庫,裏麵堆滿了煤球和柴火和冬菜。
另一間耳房被商榷改成間小臥室,裏麵打了火坑和灶台。
京城的冬天太冷,廂房裏太大就算是關了門也不保暖。現在什麽都是定量的,取暖太浪費煤球,所以一到冬天,商榷就搬進耳房住。
火坑連著灶台,一邊做飯一邊燒坑,空間小一晚上都是暖的。
廂房偶爾會用來燒一兩次火烘幹一下,防止透寒水氣腐壞了房子的梁柱。
商榷推門進了耳房,把房門從裏麵鎖上,從布口袋裏拿出了買的肉和苞穀麵。
給灶裏加了個煤球。
商榷把鍋裏的熱水裝進暖瓶,剩下的倒進灶旁的自製保溫桶裏。
將肥膘洗淨切成小塊,挑出帶著瘦肉的部分約有一兩,在鍋底倒入小半碗清水,把肥膘放入,先小火地攪動,待到燒開後再大火燒五分鍾左右,再轉小火慢煉,直到油渣微黃,油變得清亮就可以撈出油渣,出鍋冷卻了。
趁著煉油的時間,商榷舀出約有一斤的苞穀麵,又在櫥櫃裏拿出一個白麵口袋,從裏麵舀出一碗的粉麵,打算摻合一下做餅子。
粉麵是一種叫絲栗栲的果子麵,吃起來類似於板栗粉,有點甜。
年前商榷去了趟雲南,幫助那邊的機械場改造機器,那邊的工廠給了二十塊錢的補助,商榷就提出把錢換成這種叫絲栗栲的野果,結果在當地引起很大的哄動。
絲栗栲這種植物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結的果子個頭隻有成年人姆指肚大,外麵有一層帶刺的綠殼,在雲南那邊這種植物幾乎隨處可見。
商榷也是乘車路過時看到才想起來這也算是一種代餐食品,就和工廠負責人說了一下。
結果可想而知。
知道這果子能吃,工廠那邊不僅把補助給了商榷,還另外給了商榷一千斤絲栗栲。
一斤絲栗栲能出六兩二到七兩粉,一千斤就是將近七百斤果仁粉。商榷拿出了六百斤分給了四合院裏的其他住戶,一家分得二十幾斤,雖然不多,對困難的家庭來說卻是可以救命的幫助。
為了這事,商榷在四合院人緣好了許多,存在感也增強了不少。
和麵的時候想到今天煉油,院裏的孩子們肯定坐不住,就從空間裏取了半斤的黃豆粉和一斤的苞穀麵加在麵盆裏。
麵粉被商榷用開水燙了一半,然後再和勻,蓋上布放在灶台上。
這樣隻要醒麵十分鍾左右就可以用了。
隨後商榷又從倉庫裏拿了一棵白菜和七八個拳頭大小的土豆切成塊,取出早就出門前就泡上的半盆粉條。
九兩的肥膘出了約有六兩油,三兩渣。
商榷把油渣撈起放倒一旁,把油盛到油壺裏。
就著鍋底剩下的油把留出來的肉快速翻炒了一下,放上醬油,炒出香味再加入白菜、土豆翻炒,放入粉條,加鹽,加水,加蓋,大火燉起來。
幸好用的是大鐵鍋,否則還真燉不開這麽多東西。
等菜湯燒滾,把醒好的麵攥成麵團、拍扁,順著鍋沿貼上一圈,又放上蒸簾蒸上窩頭。
此時正在飯口,家家都在做飯,可商榷家煉油和燉菜的香味還是飄的滿院子都是。
中院的賈家,此時賈東旭還沒死,小當剛剛一歲,小槐花還沒有出生,棒梗正是嘴饞的時候。
聞著香味,棒梗放下手裏的窩窩頭,趴在門邊聞了聞,撒腿就往後院跑。
賈張氏連催著秦淮茹跟上:“你還坐著幹什麽,還不去看著我乖孫別摔了。”
這年頭大人吃不飽飯,自然沒有奶水,秦淮茹正給小當喂米湯,聞言隻好放下手裏的碗,把小當交給賈張氏,自己追了出去。
棒梗邁著小短腿蹬蹬地跑到商榷家門口,整個人都趴在門上,口水直流,嘴裏喊著:“商叔,商叔,肉,肉,吃肉肉,吃肉肉……”
這個時候的棒梗還沒有變得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壞,小小的一個人,沒多少肉,整個臉上瘦的就剩下眼睛了。
商榷打開門腳上就多了這麽個小人,抱著你的腿眼巴巴地看著你。
商榷拿過一旁的毛巾給棒梗擦了擦口水,把他領進屋,讓他坐在灶前小板凳上。
秦淮茹隨後走了進來,解釋道:“商工,你看這孩子聞著味就往你這跑,看都看不住。”
“沒事,小孩子哪有不饞肉的。”
商榷抬頭對秦淮茹說道:“秦姐,你先迴吧,棒梗跟我吃點再迴去。”
說話間,前院三大爺家的老三閻解曠也跑了過來,一手拿著一個空碗,一手拿著雙筷子。
“喲,這是連家夥事都準備好了。”
秦淮茹看的直笑,這種事也就三大爺家能幹的出來。
“解曠,把碗放老太太那屋,迴去把你二哥也叫來。”
商榷沒理會秦淮茹的調笑,對著往外跑的閻解曠喊道:“再把前院的秦秀娟和秦秀國叫上,告訴他們把碗帶上。”
“也就商工你舍得錢給這些孩子們弄吃的。”
秦淮茹也不著急走,依著門框說話。
“也就是運氣好,剛好趕上有賣的,不然我也沒辦法。”
商榷頭也不抬,把烀好的餅子、窩頭用竹鑷子夾到饅頭筐裏,又把燉好的菜盛進盆。
秦淮茹幫商榷把東西端到老太太的房間,自己迴了家。
這年頭,隻要人家不攆,孩子蹭囑蹭喝是正常的事,但大人就不好跟著留下了。
秦淮茹迴到家時,賈家母子已經吃完了飯,餐桌上就剩下半個窩頭,想也知道另外半個被這兩母子分吃了。
如果不是要讓秦淮茹幹活,隻怕這半個都不會給她留下。
秦淮茹撇了下嘴,沒說什麽,隻是簡單說了商榷叫了院子裏的孩子去他們吃飯。
賈張氏不滿地道:“本來就沒多少肉,還叫那麽多人過去,我乖孫得少吃多少肉,這商家小子真是窮大方。”
“媽,你行啦。”賈東旭靠在床邊上說道:“肉是人家商工買的,能想著院子裏的孩子就不錯了,沒他這院子裏的孩子至少得餓死四五個。”
“老太太真是有福氣。”賈張氏不甘心地嘀咕了一句,羨慕地盯著後院的方向。
老太太是五保戶,兒子死在戰爭年月,每個月靠街道發的救濟生活。
這兩年災年,大家吃糧都是摻著麩皮和玉米芯吃的,做的窩窩頭喇嗓子不說,還不好消化,雖然有傻柱照顧也受不少罪。
商榷自去年夏天搬進來開始,每天都會給老太太做點吃的,不多卻盛在精細。
閻解曠帶著閻解放和秦家姐弟進來的時候,二大爺家的老三劉天福早早就帶著碗筷跑了過來。
他聽到商榷讓閻解曠去喊人就知道今天晚上有肉吃,不用叫就自己帶著碗筷過來了,還跑到中院把林家兄妹倆一起拽了過來。
前院的秦家姐弟,大的十一歲是姐姐,小的才七歲。
父親是軋鋼廠的工人,在會戰中因工去逝。母親許氏接了班,但因為身體不好隻能幹些打掃衛生的活,一個月才十八塊錢的工資,領的也是最低的配額。
中院林家的兄妹,大的是哥哥叫林建國,十二歲,妹妹林建華隻有七歲,父母都去逝了,街道每個月給他們兄妹倆二十五斤的糧票,災年每個月是二十斤。
去年夏天,林建國剛領完糧食從糧店出來就被前街的趙鐵柱搶了去,人還挨了一悶棒整個人昏死在街邊,晚上才被人送迴了四合院。
那時商榷剛搬過來,路過中院時聽到呻吟聲,推門進屋這才發現林建國被打後因為發現的晚發起了高燒,一直昏迷著。
年幼的林建華被餓的蜷縮在床上,不停地哭著叫哥哥。
等林建國清醒指認趙鐵柱,街道和公安再找到趙鐵柱的時候,糧食已經被吃了大半。
而且趙鐵柱家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爺爺,這事隻能不了了之。
秦家和林家都是四合院裏的困難戶。
見孩子到齊了,老太太也從屋子裏走出來坐到了主位,傻柱也端著一盆燉蘿卜走了進來。
三個大人八個孩子坐地滿滿一桌。
商榷先給老太太盛了一碗燉白菜,又把燉菜裏的肉挑了爛烀地盛給老太太,把貼的餅子拿給她。
然後,再給每一個孩子盛了一碗白菜,年紀大點的就多給盛些粉條和土豆。
把油渣平均地分個幾個孩子,一人遞給一個餅子。
這才和傻柱一起坐下,一人盛了一碗燉蘿卜配著土豆塊,啃起了窩頭。
商榷家的窩頭雖然也是粗糧做的,但裏麵麥麩少,大人吃起來不費勁。
老太太咬著鬆軟的餅子笑咪咪地看著這一屋子孩子,心裏美滋滋的。
“傻柱,明天早上早點起,把糧本帶上,去糧店那裏把剩下的供給領了,我今天遇到糧店運貨的說是下一次運糧的時間沒定,我估計得過年。”
傻術這廚藝不錯,清水煮蘿卜也挺好吃,商榷一邊往嘴裏劃拉著蘿卜一邊對傻柱說。
“過年?那就是說下個月的供給得拖到月中才能領了。”
傻柱這時也沒和秦淮茹攪和在一起,除了衝動,智商還在線。
一聽這話就知道缺糧的情況更嚴重了。
“商娃子,國家是不是供給不上了?”老太太擔憂地問道。
“老太太,你放心,有我呢,餓不著你。”
老太太不放心地說:“你可不能犯糊塗”。
商榷笑了笑沒再說話,低頭把飯。
劉天福十四五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正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沒有不餓的時候。
商榷見他吃完了碗裏菜正用餅子蹭碗底的油腥,就把盆裏剩下的土豆都盛給了他。
兩盆菜一饅頭筐主食吃個幹幹淨淨,連菜湯都被分著喝了。
把洗好的碗和筷分好,又囑咐了通知自己院裏的鄰居明天一早集體出去買糧的事,就讓孩子們迴了家。
給老太太生好爐子,打好洗臉的熱水,商榷和傻柱也各自迴家。
收拾完廚房,商榷拿著抹布把房間收拾了一下,因為煉油,屋子裏多少有些油氣,必須馬上收拾,不然容易集灰。
傻柱把東西送迴家,又跑過來。
“商工,有啥指示精神?”
剛剛從老太太屋裏出來的時候,商榷就讓他一會兒再過來一趟,傻柱怕他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迴家把東西放下就過來了。
商榷放下手裏的抹布,讓傻柱坐下,隨手拿過灶頭的切白菜時剩下的一塊菜梗對傻柱道:“傻柱,你說這東西能吃不?”
傻柱接過菜根說:“這菜梗能吃,做泡菜、燉著吃、炒著吃都行,想做的好吃就有點配料了,如果就是為了吃,除了口感硬了點沒啥,再說現在連糧都快沒得吃了,哪還管那些,有的吃就不錯了。”
“說的也是。”商榷點點頭又道:“明天領完糧你跟我去一趟火車站,雲南機械廠子那邊給我寄來一些東西,說是不少讓我去貨站領,我怕一個人弄不迴來。”
“成,沒問題,要不叫上許大茂?這小子人頭熟能幫上忙。”
“你不是和他不對付嗎?”商榷聞言笑了起來,說道:“我還以為你們倆有仇呢。”
“啥仇不仇的,都是一個院的。”傻柱縮了縮脖了,說道:“許大茂那小子就是嘴欠,嘚瑟還愛記仇,隻要你別招惹他,他就不會招惹你。”
“行啊,那就叫上他。”
(本章完)
1961年京城
商榷低著頭,懷裏抱著一個布口袋,麵色匆匆地往家走。
今天他運氣好,正好趕上派糧車卸貨,便用身上的五斤糧票買了三斤半的苞穀麵,還到鴿子市買了一斤豬肉。
五指厚的肥膘肉,不僅能吃頓好的,還能剔出些肥油煉些油渣。
想著這些,商榷的腳步更快了些。
他住的地方是四合院,三進外帶東西跨院的大院子,住著二十多戶一百多人。
周圍都是聾老太、三位管事大爺、傻柱、許大茂、秦淮茹這些熟悉的名字。
商榷是大宇宙源傳承司定下的銀河係第五季智慧文明傳承者,因為情感缺失問題正在接受快穿式治療。
他沒有看過情滿四合院這部電視劇,隻是在網上看過一些同人文對大家說的禽獸四合院頗感有趣。
如今來到這個充滿激情的歲月,商榷的情緒也並沒有太大的波動。
如今的商榷是紅星軋鋼廠的工人,因為改造機器提高產能,破格提拔為六級鉗工,每個月工資是七十一塊五角錢,另外還有五十斤糧票,五斤雜糧票,二斤肉票,一斤雞蛋票,半斤豆瓣醬票,半斤鹽票,半斤糖票,半斤油票,六十斤的煤球票,一張副食卷,一張化工卷,一張工業卷,一張煤油卷……每季度還有三尺的布票。
正常年份時三十斤糧票是二十五斤細糧,二十五斤粗糧,如果不要細糧,一斤細糧可以換成一斤二兩的粗糧。
豐沛的福利待遇,讓打這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記了一輩子。
可是這兩年連著幹旱,全國百分之八十都欠收,國庫連著發了六次紅線警報,如今這一斤糧票隻能買到四兩細糧或七兩粗糧,還得和紅薯幹搭配著買。三斤紅薯幹衝抵一斤糧票。
商榷的三十斤配額如今就能兌換出二十一斤粗糧,平均一天七兩,就這樣還常常是有票卻買不到糧食,因為糧站裏也沒有糧。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大環境下,商榷雖然有空間在手,也隻能按部就班地生活,畢竟這時候的人人人都是007。
看見大院的門就在眼前,商榷攏了攏身上的棉衣加快了腳步。
住在前院的三大爺正縮著手靠在門口,看見商榷迴來。
一看見他手裏的布口袋,三大爺就帶點磕巴地道:“商工,你買著糧食了?”
商榷在嘴邊豎起食指示意禁聲,湊近了才道:“糧站那邊正在卸貨,估計明天就能開市了。”
“那感情好,我家都連著喝了三天的麵湯水了,再不開市就真的揭不開鍋了。”
三大爺將雙手抄進袖子裏,往院門裏靠了靠,讓出了過道。
這年頭大家都缺糧,好算計的三大爺也沒好意思提出借糧的事,反正明天就開市了,三大爺想著再堅持一晚,明天一早就和媳婦去排隊買糧。
商榷沒和三大爺多聊,穿過中院,進了後院。
商榷住在後院的東廂房,旁邊還有兩個耳房也是他的。
一間耳房被商榷當成了倉庫,裏麵堆滿了煤球和柴火和冬菜。
另一間耳房被商榷改成間小臥室,裏麵打了火坑和灶台。
京城的冬天太冷,廂房裏太大就算是關了門也不保暖。現在什麽都是定量的,取暖太浪費煤球,所以一到冬天,商榷就搬進耳房住。
火坑連著灶台,一邊做飯一邊燒坑,空間小一晚上都是暖的。
廂房偶爾會用來燒一兩次火烘幹一下,防止透寒水氣腐壞了房子的梁柱。
商榷推門進了耳房,把房門從裏麵鎖上,從布口袋裏拿出了買的肉和苞穀麵。
給灶裏加了個煤球。
商榷把鍋裏的熱水裝進暖瓶,剩下的倒進灶旁的自製保溫桶裏。
將肥膘洗淨切成小塊,挑出帶著瘦肉的部分約有一兩,在鍋底倒入小半碗清水,把肥膘放入,先小火地攪動,待到燒開後再大火燒五分鍾左右,再轉小火慢煉,直到油渣微黃,油變得清亮就可以撈出油渣,出鍋冷卻了。
趁著煉油的時間,商榷舀出約有一斤的苞穀麵,又在櫥櫃裏拿出一個白麵口袋,從裏麵舀出一碗的粉麵,打算摻合一下做餅子。
粉麵是一種叫絲栗栲的果子麵,吃起來類似於板栗粉,有點甜。
年前商榷去了趟雲南,幫助那邊的機械場改造機器,那邊的工廠給了二十塊錢的補助,商榷就提出把錢換成這種叫絲栗栲的野果,結果在當地引起很大的哄動。
絲栗栲這種植物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結的果子個頭隻有成年人姆指肚大,外麵有一層帶刺的綠殼,在雲南那邊這種植物幾乎隨處可見。
商榷也是乘車路過時看到才想起來這也算是一種代餐食品,就和工廠負責人說了一下。
結果可想而知。
知道這果子能吃,工廠那邊不僅把補助給了商榷,還另外給了商榷一千斤絲栗栲。
一斤絲栗栲能出六兩二到七兩粉,一千斤就是將近七百斤果仁粉。商榷拿出了六百斤分給了四合院裏的其他住戶,一家分得二十幾斤,雖然不多,對困難的家庭來說卻是可以救命的幫助。
為了這事,商榷在四合院人緣好了許多,存在感也增強了不少。
和麵的時候想到今天煉油,院裏的孩子們肯定坐不住,就從空間裏取了半斤的黃豆粉和一斤的苞穀麵加在麵盆裏。
麵粉被商榷用開水燙了一半,然後再和勻,蓋上布放在灶台上。
這樣隻要醒麵十分鍾左右就可以用了。
隨後商榷又從倉庫裏拿了一棵白菜和七八個拳頭大小的土豆切成塊,取出早就出門前就泡上的半盆粉條。
九兩的肥膘出了約有六兩油,三兩渣。
商榷把油渣撈起放倒一旁,把油盛到油壺裏。
就著鍋底剩下的油把留出來的肉快速翻炒了一下,放上醬油,炒出香味再加入白菜、土豆翻炒,放入粉條,加鹽,加水,加蓋,大火燉起來。
幸好用的是大鐵鍋,否則還真燉不開這麽多東西。
等菜湯燒滾,把醒好的麵攥成麵團、拍扁,順著鍋沿貼上一圈,又放上蒸簾蒸上窩頭。
此時正在飯口,家家都在做飯,可商榷家煉油和燉菜的香味還是飄的滿院子都是。
中院的賈家,此時賈東旭還沒死,小當剛剛一歲,小槐花還沒有出生,棒梗正是嘴饞的時候。
聞著香味,棒梗放下手裏的窩窩頭,趴在門邊聞了聞,撒腿就往後院跑。
賈張氏連催著秦淮茹跟上:“你還坐著幹什麽,還不去看著我乖孫別摔了。”
這年頭大人吃不飽飯,自然沒有奶水,秦淮茹正給小當喂米湯,聞言隻好放下手裏的碗,把小當交給賈張氏,自己追了出去。
棒梗邁著小短腿蹬蹬地跑到商榷家門口,整個人都趴在門上,口水直流,嘴裏喊著:“商叔,商叔,肉,肉,吃肉肉,吃肉肉……”
這個時候的棒梗還沒有變得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壞,小小的一個人,沒多少肉,整個臉上瘦的就剩下眼睛了。
商榷打開門腳上就多了這麽個小人,抱著你的腿眼巴巴地看著你。
商榷拿過一旁的毛巾給棒梗擦了擦口水,把他領進屋,讓他坐在灶前小板凳上。
秦淮茹隨後走了進來,解釋道:“商工,你看這孩子聞著味就往你這跑,看都看不住。”
“沒事,小孩子哪有不饞肉的。”
商榷抬頭對秦淮茹說道:“秦姐,你先迴吧,棒梗跟我吃點再迴去。”
說話間,前院三大爺家的老三閻解曠也跑了過來,一手拿著一個空碗,一手拿著雙筷子。
“喲,這是連家夥事都準備好了。”
秦淮茹看的直笑,這種事也就三大爺家能幹的出來。
“解曠,把碗放老太太那屋,迴去把你二哥也叫來。”
商榷沒理會秦淮茹的調笑,對著往外跑的閻解曠喊道:“再把前院的秦秀娟和秦秀國叫上,告訴他們把碗帶上。”
“也就商工你舍得錢給這些孩子們弄吃的。”
秦淮茹也不著急走,依著門框說話。
“也就是運氣好,剛好趕上有賣的,不然我也沒辦法。”
商榷頭也不抬,把烀好的餅子、窩頭用竹鑷子夾到饅頭筐裏,又把燉好的菜盛進盆。
秦淮茹幫商榷把東西端到老太太的房間,自己迴了家。
這年頭,隻要人家不攆,孩子蹭囑蹭喝是正常的事,但大人就不好跟著留下了。
秦淮茹迴到家時,賈家母子已經吃完了飯,餐桌上就剩下半個窩頭,想也知道另外半個被這兩母子分吃了。
如果不是要讓秦淮茹幹活,隻怕這半個都不會給她留下。
秦淮茹撇了下嘴,沒說什麽,隻是簡單說了商榷叫了院子裏的孩子去他們吃飯。
賈張氏不滿地道:“本來就沒多少肉,還叫那麽多人過去,我乖孫得少吃多少肉,這商家小子真是窮大方。”
“媽,你行啦。”賈東旭靠在床邊上說道:“肉是人家商工買的,能想著院子裏的孩子就不錯了,沒他這院子裏的孩子至少得餓死四五個。”
“老太太真是有福氣。”賈張氏不甘心地嘀咕了一句,羨慕地盯著後院的方向。
老太太是五保戶,兒子死在戰爭年月,每個月靠街道發的救濟生活。
這兩年災年,大家吃糧都是摻著麩皮和玉米芯吃的,做的窩窩頭喇嗓子不說,還不好消化,雖然有傻柱照顧也受不少罪。
商榷自去年夏天搬進來開始,每天都會給老太太做點吃的,不多卻盛在精細。
閻解曠帶著閻解放和秦家姐弟進來的時候,二大爺家的老三劉天福早早就帶著碗筷跑了過來。
他聽到商榷讓閻解曠去喊人就知道今天晚上有肉吃,不用叫就自己帶著碗筷過來了,還跑到中院把林家兄妹倆一起拽了過來。
前院的秦家姐弟,大的十一歲是姐姐,小的才七歲。
父親是軋鋼廠的工人,在會戰中因工去逝。母親許氏接了班,但因為身體不好隻能幹些打掃衛生的活,一個月才十八塊錢的工資,領的也是最低的配額。
中院林家的兄妹,大的是哥哥叫林建國,十二歲,妹妹林建華隻有七歲,父母都去逝了,街道每個月給他們兄妹倆二十五斤的糧票,災年每個月是二十斤。
去年夏天,林建國剛領完糧食從糧店出來就被前街的趙鐵柱搶了去,人還挨了一悶棒整個人昏死在街邊,晚上才被人送迴了四合院。
那時商榷剛搬過來,路過中院時聽到呻吟聲,推門進屋這才發現林建國被打後因為發現的晚發起了高燒,一直昏迷著。
年幼的林建華被餓的蜷縮在床上,不停地哭著叫哥哥。
等林建國清醒指認趙鐵柱,街道和公安再找到趙鐵柱的時候,糧食已經被吃了大半。
而且趙鐵柱家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爺爺,這事隻能不了了之。
秦家和林家都是四合院裏的困難戶。
見孩子到齊了,老太太也從屋子裏走出來坐到了主位,傻柱也端著一盆燉蘿卜走了進來。
三個大人八個孩子坐地滿滿一桌。
商榷先給老太太盛了一碗燉白菜,又把燉菜裏的肉挑了爛烀地盛給老太太,把貼的餅子拿給她。
然後,再給每一個孩子盛了一碗白菜,年紀大點的就多給盛些粉條和土豆。
把油渣平均地分個幾個孩子,一人遞給一個餅子。
這才和傻柱一起坐下,一人盛了一碗燉蘿卜配著土豆塊,啃起了窩頭。
商榷家的窩頭雖然也是粗糧做的,但裏麵麥麩少,大人吃起來不費勁。
老太太咬著鬆軟的餅子笑咪咪地看著這一屋子孩子,心裏美滋滋的。
“傻柱,明天早上早點起,把糧本帶上,去糧店那裏把剩下的供給領了,我今天遇到糧店運貨的說是下一次運糧的時間沒定,我估計得過年。”
傻術這廚藝不錯,清水煮蘿卜也挺好吃,商榷一邊往嘴裏劃拉著蘿卜一邊對傻柱說。
“過年?那就是說下個月的供給得拖到月中才能領了。”
傻柱這時也沒和秦淮茹攪和在一起,除了衝動,智商還在線。
一聽這話就知道缺糧的情況更嚴重了。
“商娃子,國家是不是供給不上了?”老太太擔憂地問道。
“老太太,你放心,有我呢,餓不著你。”
老太太不放心地說:“你可不能犯糊塗”。
商榷笑了笑沒再說話,低頭把飯。
劉天福十四五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正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沒有不餓的時候。
商榷見他吃完了碗裏菜正用餅子蹭碗底的油腥,就把盆裏剩下的土豆都盛給了他。
兩盆菜一饅頭筐主食吃個幹幹淨淨,連菜湯都被分著喝了。
把洗好的碗和筷分好,又囑咐了通知自己院裏的鄰居明天一早集體出去買糧的事,就讓孩子們迴了家。
給老太太生好爐子,打好洗臉的熱水,商榷和傻柱也各自迴家。
收拾完廚房,商榷拿著抹布把房間收拾了一下,因為煉油,屋子裏多少有些油氣,必須馬上收拾,不然容易集灰。
傻柱把東西送迴家,又跑過來。
“商工,有啥指示精神?”
剛剛從老太太屋裏出來的時候,商榷就讓他一會兒再過來一趟,傻柱怕他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迴家把東西放下就過來了。
商榷放下手裏的抹布,讓傻柱坐下,隨手拿過灶頭的切白菜時剩下的一塊菜梗對傻柱道:“傻柱,你說這東西能吃不?”
傻柱接過菜根說:“這菜梗能吃,做泡菜、燉著吃、炒著吃都行,想做的好吃就有點配料了,如果就是為了吃,除了口感硬了點沒啥,再說現在連糧都快沒得吃了,哪還管那些,有的吃就不錯了。”
“說的也是。”商榷點點頭又道:“明天領完糧你跟我去一趟火車站,雲南機械廠子那邊給我寄來一些東西,說是不少讓我去貨站領,我怕一個人弄不迴來。”
“成,沒問題,要不叫上許大茂?這小子人頭熟能幫上忙。”
“你不是和他不對付嗎?”商榷聞言笑了起來,說道:“我還以為你們倆有仇呢。”
“啥仇不仇的,都是一個院的。”傻柱縮了縮脖了,說道:“許大茂那小子就是嘴欠,嘚瑟還愛記仇,隻要你別招惹他,他就不會招惹你。”
“行啊,那就叫上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