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時間的打土豪、分田地,基本上完成了對雲州城的改革。


    這個改革不隻是浮於表麵,而是一場實實在在的革命,也可以說是一場變法。


    許仙讓那些沒田、沒地的貧民得到了好處,那些富裕的家庭不但沒有得到好處,反而受到了影響,土地被充公了。


    許仙的改革比較溫和,隻懲治那些為富不仁,作惡多端的富人。


    一些富人,並沒有為惡,反而素有善名,時常救濟窮苦百姓,許仙隻是收了他們的田地,並沒有動他們的家產。


    華夏軍每完成一個地方的改革,就在當地開辦學習班,讓百姓們免費讀書識字。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也能讓人明理,還能讓百姓們知道許仙為什麽要改革。


    許仙能改變一時,不可能永遠都留在縹緲界,待他證道飛升,他推行的一切,需要有人去繼承他的意誌。


    隻有將現代思想植根在人們的心中,才能讓縹緲界快速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理想時代。


    當人們明白封建社會的弊端,知道什麽是理想時代,自然會有人去繼承他的意誌。


    眾誌成城,當理想時代的火種被點燃,就算有人想逆時代而行,重返封建社會,也會被時代的巨輪輾成齏粉。


    而要讓大家明理,要從讀書識字開始。


    除了改變百姓們的思想,華夏軍也需要擴軍。


    許仙要的華夏軍是一群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願意為了華夏的振興拋頭顱、灑熱血的新時代好青年。


    因此,華夏軍的擴軍非常的謹慎,首先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然後是麵試,通過後才能加入華夏軍。


    華夏軍的要求極嚴,進入華夏軍後,不但要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除了一日三餐之外,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福利。


    在群雄爭霸的年代,加入華夏軍,隨時可能犧牲生命。


    但是,華夏軍是一支有理想、有抱負的軍隊,它的使命是守護華夏子民。


    百姓們都很實在,許仙讓他們有田種、有飯吃,他們為了守護得之不易的幸福,願意加入華夏軍。


    在完成對雲州的改革時,華夏軍擴展到了三千人。


    經過層層篩選,許仙選出九十九位資質比較好的華夏軍,讓他們每人吃一顆道樹上的果實,成為覺醒者。


    許仙也想華夏軍中多些覺醒者,甚至想讓三千華夏軍全都成為覺醒者。


    不過,九棵道樹是係統送給許仙的,也不能無限製地摘取果實。


    許仙詢問係統,係統隻讓許仙摘九十九顆果實,這是道樹的極限。


    以後,如果有華夏軍表現特別好,或立了功,也可以得到道樹的果實成為覺醒者。


    當九十九位華夏軍吃了果實覺醒後,係統冰冷的機械聲音響起:


    “宿主完成對雲州的改革,組建華夏軍,為收複燕雲十六州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係統給予許仙的獎勵是助許仙對付雲州的三萬駐軍和雲州城外的十萬遼軍。


    接下來的一切都比較魔幻,先是天現異象,奇異的道韻影響了遼軍中的契丹人和漢人的心智。


    奇異的道韻像是暮鼓晨鍾,敲打在華夏子民的心田,喚醒了華夏子民的民族記憶,讓大家有了願意為了振興華夏,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念頭。


    遼軍中的契丹人隻感到迷惘,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華夏子民清除掉了。


    這一戰,不但讓華夏軍感到如有神助,就算是許仙,也感到非常的魔幻,簡直像做夢一樣。


    轉念一想,這一切都是係統,也就是天道的安排,也就不應該感到奇怪了。


    上天安排的最大,上天想讓遼軍輸,遼軍隻有乖乖引頸就戮的份兒。


    蕭天寰伏誅,他的十萬遼軍中的契丹人被誅殺殆盡,漢人被天啟影響,有了民族心。


    當戰爭落幕,天啟消失,遼軍中的漢人終於麵對現實的問題。


    他們的家人分布在各大州,因為他們的背叛,消息如果傳出去,遼人肯定會對他們的家人展開報複。


    許仙給大家一個機會,真心歸順,願意為華夏民族而戰,許仙承諾讓他們的家人一起去雲州。


    大家將信將疑,一些人意誌比較堅定的,表態比較早,許仙打開時空門,將他們的家人都接了過來。


    時空門的出現,給了大家信心,大家再無顧慮,紛紛表示願意歸順華夏軍。


    到最後,除了一部分人選擇離開,真正歸順華夏軍的約有六萬大軍。


    歸順的雖然隻有六萬大軍,當六萬人把家人也接過來,足足有三十餘萬人。


    雲州城原本隻有十餘萬人,突然湧入數十萬人,確實是讓大家有點擔心,小小的雲州能養活這麽多人嗎?


    許仙在係統的幫助下,在雲州推廣良種水稻、土豆、玉米、紅薯……等高產量農作物,總算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許仙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精兵,歸順的六萬遼軍經過重重篩選,隻留下了六千人。


    那些不符合華夏軍要求的遼軍,無法編入華夏軍,許仙讓他們暫時卸甲歸田。


    經此一仗,華夏軍發展到九千餘人,許仙以七殺、破軍、貪狼、張淩楓、天殘、地缺、陳二狗、衛遠、三毛等九人為將。


    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


    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


    八陣中,天、地、風、雲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蛇)為“四奇”。


    另外,尚有二十四陣布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


    華夏九將、每人統領一千人,許仙傳授八陣圖,讓九將各自負責一個大陣,為即將到來的征遼之戰做準備。


    雲州城外的十萬軍隊莫名其妙地失蹤,現場留下的痕跡被許仙一把火燒得精光,一切都化作飛灰。


    遼國的探子得知此事,立即報了上去。


    蕭天寰和十萬遼軍一起失蹤,就連遼軍的數十萬家人也莫名其妙失蹤的事,讓遼國君臣感到恐怖。


    他們不覺得小小的去州容納得了近五十餘萬人,也不相信許仙會好心收留戰俘。


    有人提到杭州三萬武威軍在許府失蹤之事,許仙也因此有了血魔之名。


    天祚帝和遼國群臣覺得,那些遼軍和他們的家人,肯定是被許仙殺害了。


    為防再有人投降華夏軍,天祚帝下旨,在整個遼國宣揚血魔許仙的暴行,並對許仙的行為進行譴責和抗議。


    從那以後,許仙的血魔之名,在雲州以外的燕雲十五州,能止嬰兒啼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蛇問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傲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傲乾坤並收藏白蛇問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