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淩楓和嶽飛一起去了燕門關,嶽飛有軍職,協助守護燕門關。
張淩楓自由慣了,隻想做個閑人,他並沒有接受楚徽宗的官職。
來到雁門關之後,隻在軍中呆了幾天,張淩楓就和嶽飛分道揚鑣了。
張淩楓手持布幡,上書“鐵口直斷”四個字。
張淩楓得到了許仙贈送的斬仙飛刀,實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離證道又近了一步。
但是,因為實力有限,如果不借助外力,他是無法驅動斬仙飛刀的。
斬仙飛刀並沒有改變張淩楓的境遇。
怕造成無法挽迴的損失,隻能為窮苦百姓趨吉避兇,對富人難以暢所欲言,也不願結交權貴,他還是一樣的落魄。
在京城的時候,張淩楓得到過諸葛半山的指點,有了新的感悟。
但是,當張淩楓問諸葛半山如何避免泄露天機帶來的影響的時候。
諸葛半山並沒有迴答,隻是說,自己的道要自己去悟。
因此,張淩楓深入民間,去悟他的道。
某天,張淩楓心有所感,遂掐指一算,不由得一喜,他知道該做什麽了。
張淩楓再一次迴到了雁門關,與嶽飛聚了幾天,臨別時道:
“二哥,據我推演,大哥很快就會成為真正的燕雲王,我要過去祝賀大哥。”
嶽飛遺憾地說道:
“真羨慕三弟,隻可惜,我有軍職在身,雖然隻是一位副將,卻也不能私自離開軍營。”
嶽飛要離開軍營,手續非常複雜,搞不好,會被當作逃兵處理。
因許仙的震懾,就算嶽飛離開雁門關,不管是朝廷,還是雁門關的將領,都不會將嶽飛怎麽樣,但肯定會影響嶽飛的前途。
嶽飛潛伏多年,終於得到報國的機會,也知道國事為重,不會因為兄弟情義而做出違背軍紀之事。
張淩楓笑道:
“二哥有什麽話要和大哥說,三弟可以代為轉告。”
嶽飛沉吟了一會兒,道:
“替我向大哥道聲賀。”
辭別嶽飛後,張淩楓找人重新做了一塊布幡後,就離開了雁門關,往雲州而去。
雁門關外是遼人的領地,為免引起麻煩,張淩楓並沒有用新的布幡,還是打著“鐵口直斷”的旗幟。
直到來到寰州和雲州的交界處,看到駐紮在山野中的十萬遼軍,張淩楓收起舊布幡,將新布幡掛了上去,隻見上書:
“先收雲州,再取燕京,妙手醫聖,燕雲稱王。”
張淩楓想去雲州見許仙,完全可以避開遼國的軍隊,從別的地方去。
張淩楓此行,不隻是要去祝賀許仙,最重要的是,他想打擊一下遼軍的銳氣。
憑張淩楓的實力,就算有沒有實力驅動的斬仙飛刀,真的隻身闖入遼國軍營,那也隻是死路一條。
如果換了平時,張淩楓肯定不會做如此傻事。
張淩楓雖然能通過先天術數窺見天機,卻並沒有感應到天道的存在。
可是,這次不一樣,他竟然與天道產生了感應,天道告訴張淩楓,會在某時某地,天空會出現異象。
要想證道,僅靠自己悟是不夠的,還要能與天道產生感應。
張淩楓活了三十年,第一次與天道產生了感應。
他覺得,他應該做點什麽,才不辜負天道對他的提示。
因此,張淩楓才決定來寰州闖軍營,萬一表現得好,能再一次與天道產生感應,他的證道之路又會近一點。
當張淩楓背著葫蘆,手持大逆不道的布幡闖入軍營的時候,立即被衝出來的數十位遼軍包圍。
“大膽妖道,膽敢持此妖言惑眾布幡?你可知罪?”
一道威嚴的聲音響起,那是一位身穿黑色盔甲,高大而神武,手持黑色的長矛,黑發如瀑,眼眸深邃,雄姿挺拔,有懾服天地之姿。
他正是遼國的兵馬大元帥蕭天寰。
蕭天寰的先祖是鼎鼎大名的蕭天佐。
說起蕭天佐的威名,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遼國在飛虎峪設置了天門大陣,蕭天佐成為了迷魂陣的陣主。
穆桂英知道蕭天佐難纏,為了對付他,隻能派孟良前往五台山請求楊五郎的幫助。
楊五郎下山,帶兵攻打迷魂陣,在陣中使用由降龍木製成的長斧,一斧將蕭天佐砍成兩段,才終於破陣。
蕭天佐遇到了穆桂英,雖敗猶榮,絲毫不影響他在遼國的威名。
自從蕭天佐敗亡,他這一脈沉寂了數十年,直到驚才絕豔的蕭天寰出現。
蕭天寰七歲習騎射,被譽為天生將才,成為遼帝禦選重點培養的十大將才之一。
蕭天寰十三歲隨軍出征,被人暗地裏嘲笑乳臭未幹,真見到敵人,聞到血腥味了,肯定會被嚇得從馬上跌下來,希望別摔太慘了。
卻不料,蕭天寰小小的身體爆發出令人驚奇的能量,衝向敵人的那道瘦削的身影竟然第一個撕開了敵軍陣中的一道缺口。
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敢嘲笑他。
從那以後,蕭天寰步步高升,二十歲成為將軍,三十歲成為兵馬大元帥。
蕭天寰活了三十三年,還從沒打個敗仗,也從未受過挫折。
卻不料,這一次的馳援,竟然連敵人的麵都見不到,憑他精心訓練的十萬無敵精兵竟然破不開雲州城的大陣。
蕭天寰非常的鬱悶,簡直是寢食難安,卻又無可奈何。
為了緩解心中的鬱悶,蕭天寰常常巡營,搞得士卒們非常的緊張,生怕不小心惹怒蕭天寰,被當作典型處決掉了。
大元帥有大元帥的位置,無名小卒也有無名小卒的生活空間。
蕭天寰的瘋狂巡營,已經嚴重影響到十萬遼軍的狀態。
遼軍還沒崩潰,他卻看到了張淩楓。
蕭天寰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心中暗忖:
“好想殺殺人來減輕心中的鬱悶,你就送上來了,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張淩楓能遇到蕭天寰,可以少繞許多彎路,更好地進行後續的計劃。
聽到蕭天寰威嚴而充滿壓迫感的聲暗,卻是凜然不懼,道:
“貧道此行,是為大元帥指點迷津,助大元帥逢兇化吉而來,這就是大元帥的待客之道?
早知如此,貧道就不跑這一趟,任由大元帥自生自滅了。”
張淩楓自由慣了,隻想做個閑人,他並沒有接受楚徽宗的官職。
來到雁門關之後,隻在軍中呆了幾天,張淩楓就和嶽飛分道揚鑣了。
張淩楓手持布幡,上書“鐵口直斷”四個字。
張淩楓得到了許仙贈送的斬仙飛刀,實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離證道又近了一步。
但是,因為實力有限,如果不借助外力,他是無法驅動斬仙飛刀的。
斬仙飛刀並沒有改變張淩楓的境遇。
怕造成無法挽迴的損失,隻能為窮苦百姓趨吉避兇,對富人難以暢所欲言,也不願結交權貴,他還是一樣的落魄。
在京城的時候,張淩楓得到過諸葛半山的指點,有了新的感悟。
但是,當張淩楓問諸葛半山如何避免泄露天機帶來的影響的時候。
諸葛半山並沒有迴答,隻是說,自己的道要自己去悟。
因此,張淩楓深入民間,去悟他的道。
某天,張淩楓心有所感,遂掐指一算,不由得一喜,他知道該做什麽了。
張淩楓再一次迴到了雁門關,與嶽飛聚了幾天,臨別時道:
“二哥,據我推演,大哥很快就會成為真正的燕雲王,我要過去祝賀大哥。”
嶽飛遺憾地說道:
“真羨慕三弟,隻可惜,我有軍職在身,雖然隻是一位副將,卻也不能私自離開軍營。”
嶽飛要離開軍營,手續非常複雜,搞不好,會被當作逃兵處理。
因許仙的震懾,就算嶽飛離開雁門關,不管是朝廷,還是雁門關的將領,都不會將嶽飛怎麽樣,但肯定會影響嶽飛的前途。
嶽飛潛伏多年,終於得到報國的機會,也知道國事為重,不會因為兄弟情義而做出違背軍紀之事。
張淩楓笑道:
“二哥有什麽話要和大哥說,三弟可以代為轉告。”
嶽飛沉吟了一會兒,道:
“替我向大哥道聲賀。”
辭別嶽飛後,張淩楓找人重新做了一塊布幡後,就離開了雁門關,往雲州而去。
雁門關外是遼人的領地,為免引起麻煩,張淩楓並沒有用新的布幡,還是打著“鐵口直斷”的旗幟。
直到來到寰州和雲州的交界處,看到駐紮在山野中的十萬遼軍,張淩楓收起舊布幡,將新布幡掛了上去,隻見上書:
“先收雲州,再取燕京,妙手醫聖,燕雲稱王。”
張淩楓想去雲州見許仙,完全可以避開遼國的軍隊,從別的地方去。
張淩楓此行,不隻是要去祝賀許仙,最重要的是,他想打擊一下遼軍的銳氣。
憑張淩楓的實力,就算有沒有實力驅動的斬仙飛刀,真的隻身闖入遼國軍營,那也隻是死路一條。
如果換了平時,張淩楓肯定不會做如此傻事。
張淩楓雖然能通過先天術數窺見天機,卻並沒有感應到天道的存在。
可是,這次不一樣,他竟然與天道產生了感應,天道告訴張淩楓,會在某時某地,天空會出現異象。
要想證道,僅靠自己悟是不夠的,還要能與天道產生感應。
張淩楓活了三十年,第一次與天道產生了感應。
他覺得,他應該做點什麽,才不辜負天道對他的提示。
因此,張淩楓才決定來寰州闖軍營,萬一表現得好,能再一次與天道產生感應,他的證道之路又會近一點。
當張淩楓背著葫蘆,手持大逆不道的布幡闖入軍營的時候,立即被衝出來的數十位遼軍包圍。
“大膽妖道,膽敢持此妖言惑眾布幡?你可知罪?”
一道威嚴的聲音響起,那是一位身穿黑色盔甲,高大而神武,手持黑色的長矛,黑發如瀑,眼眸深邃,雄姿挺拔,有懾服天地之姿。
他正是遼國的兵馬大元帥蕭天寰。
蕭天寰的先祖是鼎鼎大名的蕭天佐。
說起蕭天佐的威名,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遼國在飛虎峪設置了天門大陣,蕭天佐成為了迷魂陣的陣主。
穆桂英知道蕭天佐難纏,為了對付他,隻能派孟良前往五台山請求楊五郎的幫助。
楊五郎下山,帶兵攻打迷魂陣,在陣中使用由降龍木製成的長斧,一斧將蕭天佐砍成兩段,才終於破陣。
蕭天佐遇到了穆桂英,雖敗猶榮,絲毫不影響他在遼國的威名。
自從蕭天佐敗亡,他這一脈沉寂了數十年,直到驚才絕豔的蕭天寰出現。
蕭天寰七歲習騎射,被譽為天生將才,成為遼帝禦選重點培養的十大將才之一。
蕭天寰十三歲隨軍出征,被人暗地裏嘲笑乳臭未幹,真見到敵人,聞到血腥味了,肯定會被嚇得從馬上跌下來,希望別摔太慘了。
卻不料,蕭天寰小小的身體爆發出令人驚奇的能量,衝向敵人的那道瘦削的身影竟然第一個撕開了敵軍陣中的一道缺口。
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敢嘲笑他。
從那以後,蕭天寰步步高升,二十歲成為將軍,三十歲成為兵馬大元帥。
蕭天寰活了三十三年,還從沒打個敗仗,也從未受過挫折。
卻不料,這一次的馳援,竟然連敵人的麵都見不到,憑他精心訓練的十萬無敵精兵竟然破不開雲州城的大陣。
蕭天寰非常的鬱悶,簡直是寢食難安,卻又無可奈何。
為了緩解心中的鬱悶,蕭天寰常常巡營,搞得士卒們非常的緊張,生怕不小心惹怒蕭天寰,被當作典型處決掉了。
大元帥有大元帥的位置,無名小卒也有無名小卒的生活空間。
蕭天寰的瘋狂巡營,已經嚴重影響到十萬遼軍的狀態。
遼軍還沒崩潰,他卻看到了張淩楓。
蕭天寰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心中暗忖:
“好想殺殺人來減輕心中的鬱悶,你就送上來了,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張淩楓能遇到蕭天寰,可以少繞許多彎路,更好地進行後續的計劃。
聽到蕭天寰威嚴而充滿壓迫感的聲暗,卻是凜然不懼,道:
“貧道此行,是為大元帥指點迷津,助大元帥逢兇化吉而來,這就是大元帥的待客之道?
早知如此,貧道就不跑這一趟,任由大元帥自生自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