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宸王一派都想到這一點,所以他們都沒有意見。
功績這東西說起來有些籠統,其實更準確一點應該說是軍功。可軍功這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畢竟戰場那是刀劍無眼的地方,天潢貴胄不會隨便去的。
在所有皇子當中要論軍功,誰也比不過信誠太子,所有皇子當中也就他和桓王真刀真槍在戰場上拚過。然後就是宸王,他去過戰場,不過隻是代表皇家去鼓舞士氣,真開打的時候他隻坐在主帥帳裏等結果罷了。
但論起來宸王好歹也是去過戰場的,其餘的皇子有的連皇城都沒有離開過,就更別提去戰場了。
如果不論軍績論政績,桓王、宸王可以說是旗鼓相當,桓王若是沒有天承帝病倒那些時日的監國之權,那論政績他也是沒法跟宸王比的。
想想就是了,當初宸王可是掌握了朝堂話語權十年有餘,那段時間都算成他的功績,誰能與之抗衡?
很快就有人反應了過來,這樣比似乎也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李國公不樂意了:“宸王殿下是實至名歸!你們可真有意思,剛才都覺得這樣很公平。怎麽一比下來宸王殿下勝出你們就不樂意了?就覺得這不公平了?”
這話讓很多人都低下了腦袋,當時低頭並不代表他們默認了李國公的話,隻是覺得之前讚許這主意草率了。可他們都是朝廷大員,總不能承認自己說話做事不過大腦吧?
安國公冷哼一聲:“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你們是想要大啟國無君主嗎?”
兵部尚書:“要我說,事關者大,應該請出各位娘娘才是。”
李國公冷笑起來,這兵部尚書真有意思,這是欺負貴妃沒了宸王在宮中沒有了後盾其他皇子就有機會了嗎?
“後宮不得幹政,薑尚書還真是越活越迴去了!”李國公冷嘲熱諷,宸王一派的人立馬附和,頓時就說的兵部尚書臉色鐵青。
“太傅、聶閣老,這事怎麽就繞不出去了呢?”齊國公搖搖頭,朝堂這一派亂象真是讓人頭疼。要是皇長孫沒死多好,明正言順就登基了,其他人壓根就沒有機會鬧騰。
第一天就這麽鬧騰著過去了,誰都沒有出手,隻是開口爭辯。
梁鶴禎相信這樣平和的狀態持續不了兩天,三天之內一定會有人出手!
正如梁鶴禎猜測的那樣,第一天、第二天都的氣氛還算是和氣,雖然言語中多有冷嘲熱諷也有明爭暗鬥,但這都隻很控製肢體隻是用言語表達各自的態度。
能不動口就不動手,畢竟是京官,在大殿上大打出手成何體統?麵子,還是要的。
但是第三天,情況就有了變化了。
“這樣爭論下去毫無意義,宸王殿下本就是實至名歸。本將軍擁護宸王殿下登基,隻有宸王殿下才是最合適的人選。欽天監,昨天不是讓你們推算各皇子中誰的命格最合適做新帝嗎?怎麽樣,可有結果了?”
想不到宸王手中的兵權被收迴之後,他在軍中還有殘留的勢力。果然,這個時候比拳頭硬就沒有必要再藏著掖著了。
李國公等人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宸王殿下。
李國公目光掃過去,沒站出來支持宸王的人他便開啟了暗戳戳的威脅模式:“張禦史,你家公子的腿傷可還好呀?”
張禦史臉上突變,立馬就避開與李國公對視,這心虛的模樣令人不得不猜測李國公話裏的意思。
梁鶴禎依舊站在角落冷眼旁觀這一出出鬧劇,宸王還真是勢在必得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算是在預料之中,那麽接下來有些人也該有動作了吧?
宸王在眾人的目光下慢慢走向台階,但他並沒有走到龍椅前,九階台階,他隻走了四階便停了下來。
縱然隻有四階,但這個高度也足以居高臨下看著朝臣:“諸位大人,大啟內憂外患已久,如今南北又是天災人禍。本王願意擔起這份重任,平息災禍、穩定朝局,護我大啟國祚昌恆!
本王並非想要一言堂壓製他人之口,隻是實事求是這重擔隻有本王扛得住!本王這話或許八弟心裏不服氣,可是如今天下局勢複雜,大啟忙著平定內憂,真的沒有辦法再去平外族的口舌了。”
這發言倒是激情澎湃,仿佛皇位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隻是對桓王的話不免有些刻薄了,怕被外人嘲笑皇帝是殘疾這個問題是過不去了。
“四哥,身體不好就該好好將養著。若這大啟天下太平,就是讓四哥來繼承大統本王也是沒有意見的。可是諸位,眼下大啟已經落入什麽樣的情境了?各位心裏難道沒有數嗎?”
宸王的反問再次讓大家保持沉默。
這一點宸王說得沒錯,若是太平盛世自有大臣幫著皇帝處理。可如今是亂世,內憂外患,皇帝要是沒精力管,那這皇帝照樣是個擺設。
宸王又繼續說下去,這次說到了瑞平郡王了:“一向不管朝政隻顧著吃喝玩樂,你覺得你能扛得住這些問題嗎?”
瑞平郡王忽然就收起了往日那份吊兒郎當:“五哥怎就知道我扛不住?”
這話讓宸王臉色頓時就沉了下去,這個瑞平郡王是怎麽迴事?以前隻知道玩樂的人,從來都不敢跟他對著幹,這會怎麽腰杆子就挺直了?
宸王顯然是對瑞平郡王的迴答有些意外,不過李國公立馬堵懟了迴去。
“瑞平郡王,處理家國大事,可不是提籠遛鳥吃喝玩樂。這些年你在朝中可曾擔任過一個有實權的官職?皇上曾經就在朝堂上說殿下你是爛泥不扶上牆,殿下難道覺得皇上對你的評價不對?”
瑞平郡王竟然勾起嘴角笑了笑,這李國公的話可真是誅心。當初他無心朝政隻顧吃喝玩樂皇帝當著全朝堂的人訓斥他不思進取,當時沒反駁,現在又如何能反駁?一反駁,那可就是對天承帝大不敬了。
宸王懶得理會他,轉頭就望向了最小的十四皇子:“十四年紀尚小,更是難當此任。本王敢說,能平得了內亂鎮得住外敵的人,隻有本王!”
這話有些張狂了,但很多一直沒有站隊的人心裏其實也是讚同宸王的說法的。
眼下最合適的人選無非就是宸王和桓王,隻是流言蜚語中傷國之形象也是大忌,所以最後最合適的人選還是桓王。
“齊國公,你可讚同本王的話?”
齊國公內心一個激靈差點就要要罵出聲了,這個宸王真不是個東西,這麽多人他不問偏偏就問他。
明知道齊國公府早就淡出了權利中心,要不是因為兒子娶了忠勇將軍府的千金,估計朝中早就沒有他一席之地了。他隻想做個牆頭草隨大流,權利他不想了,隻要能保住爵位的富貴就足夠了。
齊國公頓時腦門都冒汗了,他一旦開口可就不隻是代表他自己,就連親家也會被他代表。
齊國公一時間是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這時候還是太傅站了出來:“諸位,宸王殿下說的沒錯,眼下大啟的形勢危急冊立新帝不宜在繼續拖下去。周某托大,想代內閣先問殿下幾位問題不知殿下可否願意?”
齊國公長籲了一口氣,太傅真是太夠意思了!
宸王一聽太傅這話心裏也高興了起來,這算是個好的開始了,是以態度立馬變得和藹可親起來:“太傅請問!”
太傅:“每位帝王都有自己奉承的信念治理天下,有以仁治天下,也有以孝治天下,不知殿下心中所奉承的信念為何?”
宸王明白太傅這算是讚同了他的想法,眼下隻是想以這樣對答的方式取得他的承諾。
無妨,隻有能名正言順坐上這個位置,有些承諾他可以給。
“我朝太祖以仁義治天下,本王亦願意效仿前人。然而眼下大啟江山動、亂,本王更願意以剛正不阿的雷霆手段治理天下。當然,這隻是根據情勢而定,本王更願意以仁孝治天下。”
太傅點點頭又道:“自古帝王之路多是兄弟鬩牆,皇上留下的皇子不多,其中更是有疾有弱。不知殿下登基後,打算如何安頓這些兄弟?”
果然,這才是太傅的真正目的。
這時候的宸王那真是要多誠懇有誠懇:“都是自家兄弟,本王自當愛護!剛才本王也說了,本王更願意效仿太祖以仁義治理天下。請太傅放心,本王登基絕不會做出殘害手足之舉。”除非……除非有人想反了。
太傅點點頭:“好,希望殿下能記住今日大殿前的問答,也希望諸位大臣都能記住。大啟的將來,都在帝王的一念之間。”
宸王表情肅穆,走下台階恭恭敬敬地對著諸位朝臣行了一禮:“本王定然時刻銘記自己的承諾!本王將以畢生精力,重現大啟繁昌!”
大臣們紛紛點頭,太傅都已經鬆口了,好像再繼續堅持下去也沒有意義了。
“臣讚同宸王殿下繼位!”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附議的聲音刺激比附,但依舊有人還是沒有吭聲。
功績這東西說起來有些籠統,其實更準確一點應該說是軍功。可軍功這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畢竟戰場那是刀劍無眼的地方,天潢貴胄不會隨便去的。
在所有皇子當中要論軍功,誰也比不過信誠太子,所有皇子當中也就他和桓王真刀真槍在戰場上拚過。然後就是宸王,他去過戰場,不過隻是代表皇家去鼓舞士氣,真開打的時候他隻坐在主帥帳裏等結果罷了。
但論起來宸王好歹也是去過戰場的,其餘的皇子有的連皇城都沒有離開過,就更別提去戰場了。
如果不論軍績論政績,桓王、宸王可以說是旗鼓相當,桓王若是沒有天承帝病倒那些時日的監國之權,那論政績他也是沒法跟宸王比的。
想想就是了,當初宸王可是掌握了朝堂話語權十年有餘,那段時間都算成他的功績,誰能與之抗衡?
很快就有人反應了過來,這樣比似乎也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李國公不樂意了:“宸王殿下是實至名歸!你們可真有意思,剛才都覺得這樣很公平。怎麽一比下來宸王殿下勝出你們就不樂意了?就覺得這不公平了?”
這話讓很多人都低下了腦袋,當時低頭並不代表他們默認了李國公的話,隻是覺得之前讚許這主意草率了。可他們都是朝廷大員,總不能承認自己說話做事不過大腦吧?
安國公冷哼一聲:“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你們是想要大啟國無君主嗎?”
兵部尚書:“要我說,事關者大,應該請出各位娘娘才是。”
李國公冷笑起來,這兵部尚書真有意思,這是欺負貴妃沒了宸王在宮中沒有了後盾其他皇子就有機會了嗎?
“後宮不得幹政,薑尚書還真是越活越迴去了!”李國公冷嘲熱諷,宸王一派的人立馬附和,頓時就說的兵部尚書臉色鐵青。
“太傅、聶閣老,這事怎麽就繞不出去了呢?”齊國公搖搖頭,朝堂這一派亂象真是讓人頭疼。要是皇長孫沒死多好,明正言順就登基了,其他人壓根就沒有機會鬧騰。
第一天就這麽鬧騰著過去了,誰都沒有出手,隻是開口爭辯。
梁鶴禎相信這樣平和的狀態持續不了兩天,三天之內一定會有人出手!
正如梁鶴禎猜測的那樣,第一天、第二天都的氣氛還算是和氣,雖然言語中多有冷嘲熱諷也有明爭暗鬥,但這都隻很控製肢體隻是用言語表達各自的態度。
能不動口就不動手,畢竟是京官,在大殿上大打出手成何體統?麵子,還是要的。
但是第三天,情況就有了變化了。
“這樣爭論下去毫無意義,宸王殿下本就是實至名歸。本將軍擁護宸王殿下登基,隻有宸王殿下才是最合適的人選。欽天監,昨天不是讓你們推算各皇子中誰的命格最合適做新帝嗎?怎麽樣,可有結果了?”
想不到宸王手中的兵權被收迴之後,他在軍中還有殘留的勢力。果然,這個時候比拳頭硬就沒有必要再藏著掖著了。
李國公等人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宸王殿下。
李國公目光掃過去,沒站出來支持宸王的人他便開啟了暗戳戳的威脅模式:“張禦史,你家公子的腿傷可還好呀?”
張禦史臉上突變,立馬就避開與李國公對視,這心虛的模樣令人不得不猜測李國公話裏的意思。
梁鶴禎依舊站在角落冷眼旁觀這一出出鬧劇,宸王還真是勢在必得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算是在預料之中,那麽接下來有些人也該有動作了吧?
宸王在眾人的目光下慢慢走向台階,但他並沒有走到龍椅前,九階台階,他隻走了四階便停了下來。
縱然隻有四階,但這個高度也足以居高臨下看著朝臣:“諸位大人,大啟內憂外患已久,如今南北又是天災人禍。本王願意擔起這份重任,平息災禍、穩定朝局,護我大啟國祚昌恆!
本王並非想要一言堂壓製他人之口,隻是實事求是這重擔隻有本王扛得住!本王這話或許八弟心裏不服氣,可是如今天下局勢複雜,大啟忙著平定內憂,真的沒有辦法再去平外族的口舌了。”
這發言倒是激情澎湃,仿佛皇位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隻是對桓王的話不免有些刻薄了,怕被外人嘲笑皇帝是殘疾這個問題是過不去了。
“四哥,身體不好就該好好將養著。若這大啟天下太平,就是讓四哥來繼承大統本王也是沒有意見的。可是諸位,眼下大啟已經落入什麽樣的情境了?各位心裏難道沒有數嗎?”
宸王的反問再次讓大家保持沉默。
這一點宸王說得沒錯,若是太平盛世自有大臣幫著皇帝處理。可如今是亂世,內憂外患,皇帝要是沒精力管,那這皇帝照樣是個擺設。
宸王又繼續說下去,這次說到了瑞平郡王了:“一向不管朝政隻顧著吃喝玩樂,你覺得你能扛得住這些問題嗎?”
瑞平郡王忽然就收起了往日那份吊兒郎當:“五哥怎就知道我扛不住?”
這話讓宸王臉色頓時就沉了下去,這個瑞平郡王是怎麽迴事?以前隻知道玩樂的人,從來都不敢跟他對著幹,這會怎麽腰杆子就挺直了?
宸王顯然是對瑞平郡王的迴答有些意外,不過李國公立馬堵懟了迴去。
“瑞平郡王,處理家國大事,可不是提籠遛鳥吃喝玩樂。這些年你在朝中可曾擔任過一個有實權的官職?皇上曾經就在朝堂上說殿下你是爛泥不扶上牆,殿下難道覺得皇上對你的評價不對?”
瑞平郡王竟然勾起嘴角笑了笑,這李國公的話可真是誅心。當初他無心朝政隻顧吃喝玩樂皇帝當著全朝堂的人訓斥他不思進取,當時沒反駁,現在又如何能反駁?一反駁,那可就是對天承帝大不敬了。
宸王懶得理會他,轉頭就望向了最小的十四皇子:“十四年紀尚小,更是難當此任。本王敢說,能平得了內亂鎮得住外敵的人,隻有本王!”
這話有些張狂了,但很多一直沒有站隊的人心裏其實也是讚同宸王的說法的。
眼下最合適的人選無非就是宸王和桓王,隻是流言蜚語中傷國之形象也是大忌,所以最後最合適的人選還是桓王。
“齊國公,你可讚同本王的話?”
齊國公內心一個激靈差點就要要罵出聲了,這個宸王真不是個東西,這麽多人他不問偏偏就問他。
明知道齊國公府早就淡出了權利中心,要不是因為兒子娶了忠勇將軍府的千金,估計朝中早就沒有他一席之地了。他隻想做個牆頭草隨大流,權利他不想了,隻要能保住爵位的富貴就足夠了。
齊國公頓時腦門都冒汗了,他一旦開口可就不隻是代表他自己,就連親家也會被他代表。
齊國公一時間是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這時候還是太傅站了出來:“諸位,宸王殿下說的沒錯,眼下大啟的形勢危急冊立新帝不宜在繼續拖下去。周某托大,想代內閣先問殿下幾位問題不知殿下可否願意?”
齊國公長籲了一口氣,太傅真是太夠意思了!
宸王一聽太傅這話心裏也高興了起來,這算是個好的開始了,是以態度立馬變得和藹可親起來:“太傅請問!”
太傅:“每位帝王都有自己奉承的信念治理天下,有以仁治天下,也有以孝治天下,不知殿下心中所奉承的信念為何?”
宸王明白太傅這算是讚同了他的想法,眼下隻是想以這樣對答的方式取得他的承諾。
無妨,隻有能名正言順坐上這個位置,有些承諾他可以給。
“我朝太祖以仁義治天下,本王亦願意效仿前人。然而眼下大啟江山動、亂,本王更願意以剛正不阿的雷霆手段治理天下。當然,這隻是根據情勢而定,本王更願意以仁孝治天下。”
太傅點點頭又道:“自古帝王之路多是兄弟鬩牆,皇上留下的皇子不多,其中更是有疾有弱。不知殿下登基後,打算如何安頓這些兄弟?”
果然,這才是太傅的真正目的。
這時候的宸王那真是要多誠懇有誠懇:“都是自家兄弟,本王自當愛護!剛才本王也說了,本王更願意效仿太祖以仁義治理天下。請太傅放心,本王登基絕不會做出殘害手足之舉。”除非……除非有人想反了。
太傅點點頭:“好,希望殿下能記住今日大殿前的問答,也希望諸位大臣都能記住。大啟的將來,都在帝王的一念之間。”
宸王表情肅穆,走下台階恭恭敬敬地對著諸位朝臣行了一禮:“本王定然時刻銘記自己的承諾!本王將以畢生精力,重現大啟繁昌!”
大臣們紛紛點頭,太傅都已經鬆口了,好像再繼續堅持下去也沒有意義了。
“臣讚同宸王殿下繼位!”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附議的聲音刺激比附,但依舊有人還是沒有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