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風平浪靜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皮豹子率涼州軍返迴涼州,黑風軍和龍驤軍也相繼返迴,至於神箭軍則暫時留在扡泥城,等候新招募的一萬宋軍換防。
劉義隆在扡泥城建立西域都護府和都督府,都護府負責管理西域諸國的貿易等,至於都督府顯而易見,是協助都護府掌控西域的軍事力量,下轄一萬宋軍,調安西將軍、秦州都督為西域都督,負責統領一萬宋軍,王瑒則改任西域都護,其家人也將一同來到扡泥城。
同時,留下的樓蘭降卒負責擴建扡泥城,設置外城,將扡泥城打造成一座要塞,紮在西域的一座要塞。
王瑒此時坐在樓蘭王宮中,不過王座已經運走,就算不運走他也不敢坐,畢竟那是象征樓蘭最高權利。
以後,樓蘭王宮要改造成為都護府和都督府的,所以,王瑒暫時在這裏辦公。
原本王瑒是鴻臚寺少卿,正四品上的官職,而西域都護和州牧同級,從三品,也就是說,王瑒這一趟西域之行不但沒有失去性命,反而成為了封疆大吏。
雖然西域不比中原,但是對於宋國來說十分重要,所以,在王瑒接到任命聖旨的同時也接到一道密旨。
密旨的意思就是讓王瑒監視西域諸國,尤其大宛和龜茲,這兩個現在是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所以要防止他們和樓蘭一樣。
然後就是告訴王瑒,西域不同中原,要盡量協調西域諸國的關係,如今大宋還沒有力量徹底收服西域,所以隻能安撫。
王瑒這次西域之行可是了解到,西域諸國都不是省油的燈,畢竟,曆經數百年,能夠留到現在的國家都不一般。
王瑒也有他的想法,他的意思是利用西域諸國的矛盾,分化瓦解,不讓西域諸國團結一心。
想到這些,王瑒立刻上表,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劉義隆。
此時,樓蘭王淒慘無比,坐在囚車中衣衫襤褸,不複昔日的自信。
雖然宋軍士卒沒有虐待他,但是他自己此時已經徹底的絕望了,他知道,可能到了長安他必死無疑,甚至自己的親人也很難活下來。
進入了玉門關,青龍衛在這裏等候,接手了樓蘭王,而勞教司也接手了那些降卒。
蘭瀛這還是第一次見識宋國的強大,以往他隻是聽說,他並不盡信,因為他沒有親眼見到,如今,一路從玉門關經過涼州進入關中,涼州還好,關中就不是他可以想象得到的。
長安城的雄偉讓他自覺以前真是鼠目寸光,居然招惹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突然他想到樓蘭組訓,曾經的樓蘭同樣被漢朝發兵攻打,原因是他們在漢匈之間搖擺不定。
看來漢人依舊強大,哪怕經曆五胡亂華,漢人如今再次崛起,大有恢複大漢榮光的意思。
隨後,樓蘭王被帶出囚車。
劉鑠來到他麵前,“蘭瀛,父皇要見你。”
旁邊有人告訴他劉鑠的身份,於是他恭謙道:“多謝殿下。”
這時候,蘭瀛已經換上了幹淨的衣服,他也不用穿著那件破衣服去見皇帝。
很快,蘭瀛沐浴更衣,換上了一件幹淨的衣服,被內侍帶著來到了未央宮天祿閣。
蘭瀛站在下麵,而劉義隆在上麵看著一份份奏章,半天沒有理會蘭瀛,蘭瀛也不敢出聲,隻能等待。
大約半個時辰,劉義隆道:“你這一路走來,看到了我大宋,感覺如何?”
蘭瀛看劉義隆終於詢問,他才鬆了一口氣,道:“宋國強大,是罪臣鼠目寸光了。”
劉義隆道:“罪臣?”
蘭瀛此時姿態放的很低,道:“陛下,西域都是您的臣屬,罪臣身為樓蘭王當然是陛下臣子,如今罪臣身犯重罪,當然是罪臣。”
劉義隆道:“有意思,既然已經意到自己有罪,接下來就該受到懲罰了。”
蘭瀛道:“陛下,罪臣知罪,不過希望陛下能夠放過臣的家人和百姓。”
劉義隆道:“樓蘭百姓以後就是我大宋的百姓了,這個你不用擔心,至於你的家人,以後還是你自己好好照顧吧。”
蘭瀛一愣,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要放過自己?
隨後,劉義隆放下一本奏章,道:“坐吧,朕有很多事情問你。”
蘭瀛道:“謝陛下。”
蘭瀛坐下,道:“陛下想問什麽,罪臣知無不言。”
劉義隆道:“西域諸國有哪些對我大宋不滿?”
蘭瀛此時知道,自己很可能不用死了,於是道:“據臣所知,大宛一直都有吞並西域的想法,還有就是莎車國,莎車國從一開始就不服大宋,曾經多次打壓宋國商人。”
劉義隆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也聽說過,隻不過隻是聽書,如今蘭瀛應當更加了解西域。
於是,劉義隆繼續問道:“其他呢?”
蘭瀛道:“陛下,臣不知了,隻有這兩個國家表現比較明顯,其他國家恐怕隱藏的很深,不過臣所知,精絕、疏勒、姑墨、車師、西夜等國對宋國可是十分崇拜的。”
劉義隆道:“很好,朕給你這個機會,就是想讓你活下來,看著朕征服整個西域。”
蘭瀛震驚不已,看來他想的過於簡單了,宋國根本就不會放過他這種挑釁宋國的小國。
蘭瀛道:“陛下但有所用,蘭瀛一定盡力而為。”
劉義隆道:“很好,你暫且先在長安住下,不過你要約束你的家人,不得離開長安,否則別怪朕不客氣。”
“諾。”
蘭瀛走後,劉義隆叫來影子,然後道:“看住蘭瀛,一旦其有二心,可先斬後奏,記住斬草除根。”
“諾。”
要不是蘭瀛還有些用處,劉義隆早就將其殺死,不過一路上蘭瀛也遭了很多罪,所以也算是給他的懲罰了。
如今西域諸國的事情也算是了結了,劉義隆對結果還算滿意,同時,魏國和柔然居然沒插手,看來宋國如今已經一家獨大了。
這次從西域,尤其康居,得到了大量錢財,還有就是康居的馬匹,這就讓劉義隆再次動了北伐的念頭。
劉義隆在扡泥城建立西域都護府和都督府,都護府負責管理西域諸國的貿易等,至於都督府顯而易見,是協助都護府掌控西域的軍事力量,下轄一萬宋軍,調安西將軍、秦州都督為西域都督,負責統領一萬宋軍,王瑒則改任西域都護,其家人也將一同來到扡泥城。
同時,留下的樓蘭降卒負責擴建扡泥城,設置外城,將扡泥城打造成一座要塞,紮在西域的一座要塞。
王瑒此時坐在樓蘭王宮中,不過王座已經運走,就算不運走他也不敢坐,畢竟那是象征樓蘭最高權利。
以後,樓蘭王宮要改造成為都護府和都督府的,所以,王瑒暫時在這裏辦公。
原本王瑒是鴻臚寺少卿,正四品上的官職,而西域都護和州牧同級,從三品,也就是說,王瑒這一趟西域之行不但沒有失去性命,反而成為了封疆大吏。
雖然西域不比中原,但是對於宋國來說十分重要,所以,在王瑒接到任命聖旨的同時也接到一道密旨。
密旨的意思就是讓王瑒監視西域諸國,尤其大宛和龜茲,這兩個現在是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所以要防止他們和樓蘭一樣。
然後就是告訴王瑒,西域不同中原,要盡量協調西域諸國的關係,如今大宋還沒有力量徹底收服西域,所以隻能安撫。
王瑒這次西域之行可是了解到,西域諸國都不是省油的燈,畢竟,曆經數百年,能夠留到現在的國家都不一般。
王瑒也有他的想法,他的意思是利用西域諸國的矛盾,分化瓦解,不讓西域諸國團結一心。
想到這些,王瑒立刻上表,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劉義隆。
此時,樓蘭王淒慘無比,坐在囚車中衣衫襤褸,不複昔日的自信。
雖然宋軍士卒沒有虐待他,但是他自己此時已經徹底的絕望了,他知道,可能到了長安他必死無疑,甚至自己的親人也很難活下來。
進入了玉門關,青龍衛在這裏等候,接手了樓蘭王,而勞教司也接手了那些降卒。
蘭瀛這還是第一次見識宋國的強大,以往他隻是聽說,他並不盡信,因為他沒有親眼見到,如今,一路從玉門關經過涼州進入關中,涼州還好,關中就不是他可以想象得到的。
長安城的雄偉讓他自覺以前真是鼠目寸光,居然招惹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突然他想到樓蘭組訓,曾經的樓蘭同樣被漢朝發兵攻打,原因是他們在漢匈之間搖擺不定。
看來漢人依舊強大,哪怕經曆五胡亂華,漢人如今再次崛起,大有恢複大漢榮光的意思。
隨後,樓蘭王被帶出囚車。
劉鑠來到他麵前,“蘭瀛,父皇要見你。”
旁邊有人告訴他劉鑠的身份,於是他恭謙道:“多謝殿下。”
這時候,蘭瀛已經換上了幹淨的衣服,他也不用穿著那件破衣服去見皇帝。
很快,蘭瀛沐浴更衣,換上了一件幹淨的衣服,被內侍帶著來到了未央宮天祿閣。
蘭瀛站在下麵,而劉義隆在上麵看著一份份奏章,半天沒有理會蘭瀛,蘭瀛也不敢出聲,隻能等待。
大約半個時辰,劉義隆道:“你這一路走來,看到了我大宋,感覺如何?”
蘭瀛看劉義隆終於詢問,他才鬆了一口氣,道:“宋國強大,是罪臣鼠目寸光了。”
劉義隆道:“罪臣?”
蘭瀛此時姿態放的很低,道:“陛下,西域都是您的臣屬,罪臣身為樓蘭王當然是陛下臣子,如今罪臣身犯重罪,當然是罪臣。”
劉義隆道:“有意思,既然已經意到自己有罪,接下來就該受到懲罰了。”
蘭瀛道:“陛下,罪臣知罪,不過希望陛下能夠放過臣的家人和百姓。”
劉義隆道:“樓蘭百姓以後就是我大宋的百姓了,這個你不用擔心,至於你的家人,以後還是你自己好好照顧吧。”
蘭瀛一愣,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要放過自己?
隨後,劉義隆放下一本奏章,道:“坐吧,朕有很多事情問你。”
蘭瀛道:“謝陛下。”
蘭瀛坐下,道:“陛下想問什麽,罪臣知無不言。”
劉義隆道:“西域諸國有哪些對我大宋不滿?”
蘭瀛此時知道,自己很可能不用死了,於是道:“據臣所知,大宛一直都有吞並西域的想法,還有就是莎車國,莎車國從一開始就不服大宋,曾經多次打壓宋國商人。”
劉義隆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也聽說過,隻不過隻是聽書,如今蘭瀛應當更加了解西域。
於是,劉義隆繼續問道:“其他呢?”
蘭瀛道:“陛下,臣不知了,隻有這兩個國家表現比較明顯,其他國家恐怕隱藏的很深,不過臣所知,精絕、疏勒、姑墨、車師、西夜等國對宋國可是十分崇拜的。”
劉義隆道:“很好,朕給你這個機會,就是想讓你活下來,看著朕征服整個西域。”
蘭瀛震驚不已,看來他想的過於簡單了,宋國根本就不會放過他這種挑釁宋國的小國。
蘭瀛道:“陛下但有所用,蘭瀛一定盡力而為。”
劉義隆道:“很好,你暫且先在長安住下,不過你要約束你的家人,不得離開長安,否則別怪朕不客氣。”
“諾。”
蘭瀛走後,劉義隆叫來影子,然後道:“看住蘭瀛,一旦其有二心,可先斬後奏,記住斬草除根。”
“諾。”
要不是蘭瀛還有些用處,劉義隆早就將其殺死,不過一路上蘭瀛也遭了很多罪,所以也算是給他的懲罰了。
如今西域諸國的事情也算是了結了,劉義隆對結果還算滿意,同時,魏國和柔然居然沒插手,看來宋國如今已經一家獨大了。
這次從西域,尤其康居,得到了大量錢財,還有就是康居的馬匹,這就讓劉義隆再次動了北伐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