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鬧劇並沒有影響拜祭儀式,順利進行完後,鞭炮齊鳴,大門口王寶來和小豆子在次往外撒銅錢,這是人旺財旺家宅旺的預示。


    方知吐槽:好兆頭都是用錢堆砌出來的。


    等小孩哄搶完銅錢後,王老太再次揮舞大手,於是,王家媳婦子們,浩浩蕩蕩地第一波進入新院子新房中,她們不僅先參觀,還要幫著方知把守各個屋子,以防那些不懷好意之人占點便宜啥的。


    男人們隻是看看外觀,以及後院建造的長廊啥的,屋裏有女人進去,便都不在進,看完後,就都在院子裏擺好的桌子旁坐下。


    女人便帶著孩子蜂擁而來,老天啊,不管怎麽看著,窗簾和炕上的帳幔還是被摸髒了,也是,村裏人不講究,別說小孩手髒,就是大人的手也幹淨不到哪兒去。


    不過,許多婦人對方知兩個廚房很感興趣,尤其是灶台上也鋪著青磚,加上地上鋪著的青磚,不僅幹淨整潔,整體看著也很漂亮。


    趙霞也來了,看到這樣的布置,嫉妒的眼睛都綠了,可是她沒敢動手,一方麵因為她公婆威脅過她,如果在讓村裏族老們嫌棄,胡家就將她休了,另一方麵,剛才王家女人們那厲害勁兒,她實在是不敢招惹,自己身單力薄的,哪裏能打得過這麽多的潑婦?所以隻能幹看著,裝老實。


    小包子帶著妹妹忙活的滿頭大汗,因為伸手摸他家東西的人太多了,櫃子摸摸還行,可是為啥要摸新被子和妹妹的帳幔啊?為啥還要打開衣櫃門往裏看啊,為啥還要上炕翻翻炕櫃啊?


    所以他急了,與小花開始默契的配合,凡是打開櫃門看的,小花用大力阻止,想上炕翻櫃子的,小花用速度上前擋住,摸牆圍子的,小花伸出小手阻攔,而他則在後麵幫著小花解釋,說一些道歉的話,或是說一些恭維的話,這樣不僅能保住自家的東西不被人亂翻騰,還不會得罪村裏的人,更不會影響今天的喬遷之喜。


    王大娘一看這樣不行,好好的家弄得是亂七八糟,便朝方知要了鎖,將幾間臥室的門都鎖上了。


    村民們有的沒看見的開始生氣,王大娘便陪著笑臉道:“咱們先吃飯,吃完後再看,吃完後再看,哎呀,瓜子都快搶完了,還有那糖,你要是不去,可就搶不著了。”


    這時,村長帶著族老們過來了,屋子裏開始清場,那些婦人孩子隻能老實的往外走去。


    重要的客人,都安排在後院吃飯,不僅安靜,景色也算是優美,外院都是跟趙根生關係好的村民,還有就是方知的娘家人,院子外,就是給村民準備的流水席了。


    做飯沒有用屋裏廚房,而是在院外麵搭了個臨時灶台,因為突然來了這麽多的人,五嬸子將她娘家妹妹和弟媳都叫過來幫忙。


    來吃飯的客人,都要送點賀禮的,村長讓村裏的楊夫子幫忙記賬,方知第一次見到這位趙家村最高學曆的老頭,應該在五十多歲,中等個子身材消瘦,穿的秀才長衫洗的有些發白,但是精神頭十足,神采奕奕的,隻是不苟言笑,一看就是嚴師。


    村民送的禮很少,可能生活過的都清苦,所以有拿一籃子菜的,有拿十幾個雞蛋的,還有拿一塊布的,更有的,還扛著一捆劈柴來的。


    而鎮上的鄉紳,送的禮那就是大手筆了,少說也是六七兩銀子,多的則是二十來兩銀子,讓村民們一個勁兒的驚唿。


    亂哄哄地頭席終於吃完,將朱亭長他們送走,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村民,隻要吃流水席就行。


    方知急忙迴到許晚那裏,小一點的孩子都在這裏沒讓過去,包括豆包兒。


    豆包兒很委屈,尤其是聽說玉娘竟然欺負老娘,心裏更是難過,他不懂為什麽,但憑著直覺知道,玉娘是要跟老娘搶老爹,於是,對玉娘的感情便慢慢地淡去。


    見到老娘迴來,立刻撲進方知的懷裏,緊緊摟住她的脖子,哽咽地道:“娘不生氣,都是玉姨的錯,玉姨變壞了,娘不生氣。”


    哎呀,兒子竟然這麽貼心,方知心中那點鬱結立刻煙消雲散,自己有這麽好的孩子,其他的都是浮雲。


    “娘不生氣,娘有寶貝疼,才不會跟那些不相幹的人生氣呢,好寶貝,來,讓娘好好親親,”方知邊說邊哈豆包兒的癢,豆包兒轉啼為笑。


    晴兒跑到方知身邊小聲道:“方知姐,你那招扔的真漂亮,太解氣了。”


    “咦,你也去看了?”方知扭頭問道。


    “晴姨偷偷跑去看的,看完後迴來給許姨和古姥姥講呢,”豆包兒道。


    方知忍不住笑起來,晴兒臉紅紅的,用手掐了掐豆包兒的小臉便跑了。


    三嫂扶著腰笑著走過來道:“那邊怎麽樣了?忙的差不多了吧?”


    “差不多了,三嫂你這樣怎麽也跟著來了?”方知問道,新房的儀式是不準許孕婦參加的,三嫂來了也是白來。


    “是你三哥不放心我自己在家,便也將我拉著來了,這一天可累吧?”三嫂道。


    方知揉揉腰道:“累唄,誰想到鎮子上的人都來了,原來買的肉和菜都不夠,多虧芳露帶過來一頭豬,隻買點菜就行了。”


    王芳露一家沒有在這吃飯,送完禮就迴去了,說是家裏生意離不開人,也許是王芳露有孕在身,也許是不願意讓人見識她丈夫的缺心眼兒,便跟王家長輩見一麵,說了會兒話,又趕著牛車走了。


    而謝老頭則混跡在鎮子上來的人裏麵,如魚得水,不僅以招待人自居,還幫著給倒水倒酒,倒是讓王家人省了不少的心。


    隻是王芳荷,當見到玉娘被扔到馬車上後,便不好了,鬱鬱地自己迴到許晚這裏,倚在被垛上不說話,誰也不知她是怎麽了。


    方知明白她的心情,為妾是很壓抑的,不僅要守規矩,還要想辦法爭寵,尤其是懷上孩子後,更提心吊膽,唯恐被誰暗算了,在前世,那些做小三的心裏也是扭曲的,也是,不扭曲,誰會選擇做小三兒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養兒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閱並收藏田園養兒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