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雞犬升天


    初戰告捷,朱家兄弟倆仿佛一夜之間聲名大噪,朱光耀心裏痛快,這富貴險中求的道理,算是在心裏紮了根。慶功宴上,兄弟倆喝得暢快淋漓。


    “光耀,你小子真行。哥哥投奔義軍多年,至今還是個小兵,無功無勞。沒想到,你這一來就立了這頭功。來,哥哥,好好敬你一杯。”


    “二哥,您這是哪裏的話。要敬,也是我敬你。我能當上兵,全是哥哥的引薦;今天能喝上這酒,也是哥哥的恩賜所得。你說,是不是應該我來敬你。”


    “好兄弟!好兄弟!以後我們兄弟兩好好混,難得黃頭領如此器重咱們,以後榮華富貴的日子還在後頭!來,兄弟,我們幹!”


    “好的,哥,幹!”


    轉眼之間,朱光耀和哥哥一起跟著黃道仙東征西討,由於勇猛屢建戰功,朱光耀的職位一躍升到了一個小頭領,手下帶兵有數千人之多。朱成貴沾著朱光耀的光,每次打勝仗,總會搶奪不少戰利品中飽私囊,甚至還霸占了幾個娘家婦女,娶了妻,納了妾,日子過得逍遙賽過神仙。


    “光耀,你看你,年紀也不小了。好歹你是這軍中的將領,算是事業有成了,也該給自己物色幾個女人,娶個妻,生幾個娃娃,好好伺候你,享受享受了呀!”


    “二哥,你就別操心了。弟弟心裏有數。我也不缺女人。”


    “我的好弟弟。哥知道,你出來打仗,不像哥哥這麽單純,你有更大的抱負,你將來是有大成就之人。你的心事,也該讓哥哥知道,也好讓哥哥給你分擔一點。”


    “實不相瞞,其實我早已心有所屬。娶妻當得陰麗華。我已經找到心中的陰麗華了。”


    “快說來哥哥聽,究竟是誰家的女子,這麽幸運,當哥的明兒就給你抓迴來。”


    “這個女人呢,就是我們老家,宋州刺史張超的千金張文慧。”


    “原來如此。好,這個女人,哥哥定給你搶迴來。隻不過,這宋州暫時還不是我們的。哥這就去報告黃頭領,領兵去打下宋州城。”


    “別急,哥。這仗就算要打,也該是我自己去。放心吧,讓我去,我會把弟妹給哥帶迴來的,也一道把母親和大哥都接過來,讓我們朱家團聚,共享富貴。”


    “好啊!哥哥在此預祝你馬到成功!”


    自郭州一役以來,朱光耀因天生的膽識過人又驍勇善戰贏得了黃道仙的格外器重,經常會去黃道仙賬內議事,商討軍事問題。這天,朱光耀再次來到大帳內。


    “黃頭領,屬下有要事奏報!”


    “光耀,來,有何事,快說!”


    “屬下家鄉宋州,物產豐盛,地處天險,如能奪取宋州,此地易守難攻,將來可作為我軍大本營所在,以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進一步擴大我義軍的勢力範圍,將來建國立業指日可待。”朱光耀內心打著搶妻的如意算盤,明麵上隻把軍事考慮和盤托出,卻正和黃道仙心意。


    “難得光耀你想的長遠啊。甚好。可如此重要的城池,必定會有猛將重兵把守,我義軍如何破敵呢?”黃道仙心裏犯嘀咕,始終有些擔心。


    “屬下隻有對策。懇請黃頭領,準我領兵出征。”朱光耀雙手握拳,向黃道仙作揖請求道。


    “好。既然如此,就由你帶領五千兵馬,奪取宋州。凱旋之日,我為你接風。”黃道仙對朱光耀深信不疑,對他的膽識也格外看重便沒有追問下去。


    “領命。屬下叩謝黃頭領。我這就去準備,明日出發。屬下先退下了。”朱光耀信誓旦旦地離開了大帳。


    朱光耀帶著人馬連夜急行,趕至宋州城下,浩浩蕩蕩地義軍隊伍擊鼓呐喊,“張超,開門。立刻投降,免你一死!”


    許久,城門未開,得來情報,方知張超早已卸任,這宋州由另一外英勇善戰的將軍駐守。事到如今,朱光耀隻得硬著頭皮率數千義軍圍攻城門。宋州守城官兵頑強抵抗,讓義軍久攻不下。


    夜幕將至,遠處濃煙滾滾,朝廷派來的援兵已經趕來,朱光耀不得不棄城撤退,吃了入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


    勝負本兵家常事。起義軍過著刀口舔血的的日子,幹著過命的買賣。朱光耀的敗仗,並沒有讓黃道仙有所失望,反倒是一位不速之客,帶來了天大的好消息。


    “報——,黃頭領,營外有人求見。”


    “來者何人?”


    “此人自稱是王仙芝義軍副將,姓尚名讓。”


    “快快有請。”


    尚讓疾步走進營帳,單膝跪地,雙手握拳向黃道仙作揖道,“尚讓拜見黃頭領。”


    “尚將軍,快請起。南方戰事吃緊,上將軍此次前來,所謂何事?”


    “黃頭領,我家主人王仙芝王頭領前日戰死沙場了!兄弟們群龍無首,特來投奔黃頭領。”


    “王英雄戰死了!”


    “王英頭領臨終前,交代屬下,此生大業未成,不幸撒手人寰。特命我等投奔黃頭領旗下,擁戴您為起義軍最高統帥。”


    “好。兩支起義軍能發展壯大,想必也是王英雄在天有靈。為這天道之舉再助上一把。”


    “黃頭領,既然您答應統領兩軍,屬下有個不情之請。”


    “尚將軍請講,切莫顧慮。”


    “您既為統領,駐守一方,理應像其他藩鎮王一樣,自立為王,震我義軍神威,號令天下。不如就對外宣稱黃王,司職衝天將軍。”


    “哈哈哈。尚將軍想得周全,你能來我方,此乃天助我也。今天開始,你就擔任我軍軍師,全權負責我軍戰略部署。”


    “甘為黃王鞠躬盡瘁!”


    兩支義軍會合後,勢力明顯增強。黃王率領數萬義軍沿黃河南岸向西進發,意圖乘勢而為攻打唐朝東都洛陽。出於托底考慮,這次黃道仙親自帥兵討伐,讓朱光耀留守營州以備不時之需。或許是尚讓的作戰計劃急功近利,加上大唐官軍緊急調兵遣將支援東都,黃王久攻不下,不得已改變作戰計劃,迅速揮軍南下,轉戰於浙江、福建一帶。


    好景不長,黃王的南下作戰,頻頻受創。官軍的四處圍剿,讓水土不服的北方漢子們死傷慘重。黃王在一次陣地對戰中,左臂被火箭擊中,流血不止,迴到營帳後突發高燒,一病不起。


    “黃王,您傷勢很重,屬下鬥膽諫言,暫時放棄南下,重新殺迴中原,奪迴屬於我們的地盤,日後再圖大業。”


    “準——。尚將軍,你快去安排吧。”


    黃王唯恐無謂喪命,率領起義軍沿湘江順流而下,實行戰略大轉移,經永州、衡州,攻占了潭州;乘勢從湘南渡過長江,隻撲襄陽。不幸在荊門的叢林地帶遇上了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榮的官軍埋伏圈。


    “劉將軍,向來聽聞山南東道治下是一支忠義之師。而今,當朝腐朽,朝綱敗壞,你何如執迷不悟。如能和我攜手,日後定當問鼎天下,重振朝綱。”


    “黃道仙,此話不假。百姓社稷,忠臣力挺。隻是這朝廷有急則撫存將士,事寧則棄之,此乃國之負我。今天我可以放你一馬。”


    “謝過劉將軍,日後定當報答今日之恩。告辭!”


    自此,黃道仙率領殘部沿江而逃,渡過長江,往東一直跑到江陵,總算是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一舉攻下鄂州外城,並轉掠饒、信、宣、杭等十五州,勢力又逐漸壯大起來。


    正當黃道仙一路高歌猛進,進入河南地界,劍指東都洛陽和京師長安。黃道仙吃了上次的敗仗,心存忌憚,擔心朝廷重兵駐紮在此,如果沒有萬全之策貿然進攻,又會重蹈覆轍,全身而退都困難。


    “黃王,我有一計,不必動用一兵一卒,隻需要一篇牒文,就可以搞定朝廷的各路兵馬。”軍師尚讓再次獻計。


    “什麽?”黃道仙大吃一驚,“一篇牒文?”


    “對,一篇牒文。”尚讓分析道,“黃王隻要發布一篇牒文,昭告四方,聲稱黃王親率六十萬天兵直入東都,順道京師。此行之目的,隻是向皇帝老二問罪,不與各鎮兵馬為敵。各鎮兵馬隻要不阻擋天兵的去路,天兵將不會用兵,井水不犯河水。”


    “能行嗎?”黃道仙有些不放心。


    “唐朝廷的君臣,本來就已經離心離德,劉巨榮就是典型。各鎮節度使也是互相猜忌,聽說天兵有如此多的兵力,為了保存實力,誰還敢鋌而走險,此招就叫險中求勝。”


    黃王聽從尚讓計策,命書吏擬了一篇牒文通稿,發往各州郡。


    數日後,黃道仙起義大軍進抵洛陽城下,唐將齊克讓退守天險潼關,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眾出城迎接義軍進城,東都不攻自破。


    義軍進城後,黃道仙發布安民告示,約法三章已取民心,在洛陽休整兩天之後,便接續發兵潼關,並朱光耀帥兵進入河南攻打同州,借以策應大軍西進。


    潼關守將齊克讓稍作抵抗後,棄關而去。這次,黃道仙攻占了潼關,留將鎮守的同時,一路進發直逼長安。


    潼關失守,長安城上下震動。唐皇僖宗緊急召開禦前會議,商議應對之策。滿朝文武百官麵麵相覷,束手無策。


    尚書右丞王鐸看著陛下麵露懼色,趕忙上前提議道,“陛下,臣有一計,不知當否?”


    “愛卿,快於朕道來。”


    “軍臨城下,等待援兵已來不及。不妨采用緩兵之策,先冊封黃道仙為節度使,以示招安,讓他穩住退兵,再等各鎮兵馬趕至京師護駕擒賊。”


    “好。愛卿良策,就依計行事。”


    唐僖宗當庭冊封黃道仙為節度使,還派人將委任聖旨快馬送去給黃道仙。


    如今的黃道仙已不同往日,一個小小的節度使根本不會放在眼裏,當著信使麵就把聖旨撕得粉碎,讓在地上反複踩踏。侍中田令孜聽聞黃道仙不接詔書,料想長安危在旦夕,奏請聖駕撤出長安,前往興元已避鋒芒。唐僖宗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毫無主張,隻得帶著嬪妃、宗族以及左右近臣數百人,在五百神策軍護送下,連夜逃亡四川避難去了。


    黃道仙攻下長安,占領京師,登基太極殿,自己當起了皇帝。


    站在大殿之上,勝利的喜悅讓黃道仙想起了往事。出身私鹽販子的黃道仙,曾經也是一個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秀才,在應試科舉名落孫山後,滿懷激情地寫過一首《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一人飛仙雞犬升天。黃道仙當了大齊金統皇帝,手下的兄弟封賞了一大串。朱光耀留守策應有功,官職水漲船高,一步步被提拔為東南麵行營先鋒。


    不久,黃道仙指派朱光耀率領一幹人馬繼續攻打南陽。朱光耀這一趟,或許是老天庇佑,或許是大齊威風震懾,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在南陽城投順利插上了起義軍的大旗,凱旋而歸。黃道仙在灞上迎接朱光耀凱旋,大擺宴席慰勞他的部隊。


    隨後一段時日,朱光耀連續轉戰邠州、岐州、鄜州、夏州等地,各路節度使為了保存實力,不是不戰而逃就是假打做樣,朱光耀故而屢戰屢勝,立下汗馬功勞。


    有功就要賞。黃道仙打算往東擴張,首要目標就是同州,於是乎冊封朱光耀為同州刺史。可是,一向唯命是從的朱光耀,因為這次冊封卻和黃道仙之間產生了一絲裂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火之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艾202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艾2022並收藏戰火之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