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持續大旱小半年,那就像是個火藥桶,但凡有個火星子就一點就炸,但是偏生有四爺坐鎮,卻一直平安無事。


    直至甘肅總算迎來降雨,據說萬歲爺當時看四爺的折子除了連說三聲“好!”之外,更是說了兩遍“老四不錯!”


    更別說四爺還因公負傷,萬歲爺牽腸掛肚,除了派太醫前往甘肅為四爺醫傷之外,又派人前去送了幾迴賞賜。


    自然這些都是小巧,如今四爺還未迴京,可以想到的是,待四爺迴京,萬歲爺的大筆賞賜還在後頭呢。


    除了賞賜四爺,萬歲爺對生出四爺的德妃,最近也是不吝賞賜,三不五時就叫人朝永和宮送賞賜,萬歲爺百忙之中還來永和宮陪德妃用了一迴膳。


    比起緊挨著的延禧宮,永和宮那叫一個蒸蒸日上,德妃娘娘倒是比惠妃更有四妃之首的派頭了。


    宜妃一貫八麵玲瓏、不得罪人,從前跟惠妃交好,如今也能跟德妃談笑風生,倒是苦了榮妃。


    她跟德妃的新仇舊怨數都數不清,從前還能閉門不出,躲一躲德妃的風頭,可是這十二天,卻是避無可避,明裏暗裏沒少吃虧。


    榮妃一邊心裏暗恨德妃,一邊不由自主懷念起惠妃的好來。


    惠妃仗著膝下有直郡王這個皇長子,一向自視甚高、目下無塵,這高高在上的態度難免叫人不舒坦,但是卻也有一點好。


    既是高高在上,人家惠妃就懶得跟瞧不上眼的人計較,所以榮妃在惠妃手下其實也沒吃過虧。


    如今德妃也是高高在上,但是德妃的高高在上跟惠妃可不同,德妃這人且記仇呢。


    就拿這迴頒金節慶典的事兒來說,惠妃臥病壓根兒出不了門,太後的意思是,慶典的事兒由她們三人商量著來。


    什麽商量著來?總有主次之分。


    按說宜妃該占這個主,但是她卻不肯與最近風頭正盛的德妃爭鋒,主動放低身段,推說自己沒曆練,一切以德妃為主。


    榮妃能說什麽?又敢說什麽?


    所以,頒金節後宮慶典的安排主持,實際上都是德妃說了算。


    人家宜妃主動示好又送權,德妃自然不會為難人家,這些天宜妃負責的也都是輕省體麵的差事,比如與五公主一道陪侍太後左右、接見命婦什麽的。


    到了榮妃這裏,那情況可就不同了,大到慶典的布置安排,小到慶典的座次排序,都由榮妃過問。


    雜七雜八的,榮妃天天從睜眼忙到閉眼,連吃飯喝水的功夫都沒有。


    自然了,慶典的大小事宜,都由內務府負責,榮妃不過是聽個匯報點個頭蓋個章罷了,說起來也算輕鬆,但是榮妃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時刻警惕著。


    警惕什麽?


    自然是警惕,德妃給自己挖坑。


    這可是萬歲爺登基四十周年的頒金節慶典,若是因為自己的疏忽出了什麽岔子,她能擔待的起?


    這十二天,簡直是榮妃生命中最漫長的十二天。


    頒金節的慶典總算是結束了,榮妃幾乎累脫了一層皮,此時此刻,榮妃真的無比懷念惠妃。


    從前有惠妃在,大事小情都由惠妃打理,哪裏用得著她勞累?


    得虧她從前還埋怨惠妃太過霸道攥權,如今她才知道惠妃的好。


    不知道旁人是怎麽想的,反正榮妃現在是無比希望惠妃能夠趕緊好起來,連帶著對直郡王,榮妃都有了濾鏡了。


    從前直郡王跌跟頭,得虧她還跟兒子私下拍手叫好,可人家跌不跌跟頭的,跟他們母子又有什麽關係……


    不對,還真有關係。


    要不是惠妃母子不知怎麽又跌了跟頭,她如今能被德妃折騰成這樣?


    德妃抿了口茶,目光落在榮妃身上,好整以暇道:“既是榮妃妹妹這般憂心直郡王的傷情,不知妹妹可打發了三阿哥去暢春園探望兄長了嗎?”


    德妃這話一出,榮妃登時就是渾身一僵,差點兒沒被噎死。


    她打發老三去暢春園探望老大?


    她是瘋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曉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曉書並收藏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