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李光地自己主動具請罪,那便是無冤可訴了,而對於李光地的處置,自然也由不得他一個貝勒做主,一切都要聽萬歲爺的處置。


    四爺看著眼前下跪伏地、須發花白的六旬老者,沉默半晌,然後道:“李大人請迴吧。”


    “謝貝勒爺,罪臣告退。”李光地這才總算從地上爬了起來,許是跪的久了,又許是體力不支,李光地一個踉蹌,險些沒有站穩,好在蘇培盛上前一把扶住了李光地。


    “有勞公公。”李光地衝蘇培盛點點頭,然後躬身退了下去。


    “蘇培盛,好好兒送李大人出去。”四爺道。


    “是,奴才遵命。”


    李光地走後,四爺又是沉默半晌,盯著李光地方才跪著的地方,一根白發就孤零零地落在那裏。


    明明上迴見到李光地,他還不是這樣的,那個時候,上了年紀的老人,固然滿臉皺紋,但是精神矍鑠,連白發都少見。


    河堤之上,一邊給他介紹情況,一邊陪他巡視,連說帶比劃的,走上一個時辰都不見絲毫疲憊。


    可是不到三個月的功夫,李光地卻像是變了個人一般,須發皆白,一派老態龍鍾,方才退下的時候,步履都帶著蹣跚。


    到底發生了什麽?


    就因為辦事不力,因而心生愧疚所致嗎?


    ……


    李光地的確心生愧疚,隻是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愧對的是誰。


    萬歲爺?黎明蒼生?還是……太子殿下?


    不,他愧對所有人,卻唯獨沒有愧對太子。


    身為漢臣,李光地天然地就站在太子這一邊,當初天下並不太平,三藩造反,一度讓康熙焦頭爛額,正是為了穩定朝堂、爭取漢臣漢人,萬歲爺才會按照前朝的傳統,冊立當時還在繈褓之中的、唯一嫡出皇子二阿哥為儲君。


    事實證明,萬歲爺的這一步無疑是正確無比,太子冊立之後,便就得到了漢臣漢人的擁戴,李光地這個漢臣領袖更是數十年如一日擁戴著太子。


    他從未公開站隊過太子,但是卻也實在不必站隊,太子相安無事也就罷了,若是真到了太子儲君地位不穩的哪一日,他自然會挺身而出、拚死力保太子。


    而他身後,是無數漢臣。


    李光地從未動搖過對太子的忠心,直到……十日之前。


    萬歲爺巡幸塞外,自然又是太子監國理政,李光地這邊為即將開始的治理永定河做準備,然後就收到了來自京師的密令。


    “什麽?太子殿下讓我暫停征召河工?”李光地得到消息的時候,整個人是既震驚又茫然,“可是開工就在眼前,若是這個時候暫停征討河工,豈非要耽誤大事?”


    是啊,耽誤一天,就得多花不少銀子呢,如今國庫緊張,為了治理永定河的事兒,四爺沒少跟戶部拉扯,好在萬歲爺一直明確支持四爺,所以戶部再不情願也隻能捏著鼻子配合,就這樣,戶部的官員每個銅板都盯得緊呢。


    這些李光地心裏也是有數的。


    這個時候冷不丁聽說太子的命令,李光地心裏第一個想法就是戶部肯定揪著不放。


    揪著他不放,也會揪著四爺跟工部不放,到時候龍顏震怒,他們沒一個能跑得了的。


    所以……太子到底是怎麽想的?


    好端端地為什麽要他暫停征討河工?


    “李大人,什麽叫大事?你當清楚,太子殿下的事兒,才叫大事兒,除此之外,都算不得什麽,”來人盯著李光地,一邊攏著茶一邊慢條斯理道,“太子殿下對李大人一直敬重有加,李大人也總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架勢,如今太子殿下需要瞧一瞧李大人您的這份忠心了,怎麽?李大人您這是不願意了嗎?”


    忠心?


    他對太子自然是忠心耿耿,但是……


    但是非要用這種方式證明嗎?


    而且太子好端端地為什麽要阻攔永定河治理?這對太子有什麽好處?


    李光地打量著麵前的人,頓了頓,才緩緩開口:“二公子,這真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索額圖的二兒子格爾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曉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曉書並收藏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