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峭的匆忙離開,算是徹底為蓬萊閣裏的這次道人們的集會畫上了句號。


    除了趙德昭這一行人還留在大堂之外,僅剩的道人們也都依次離開了。


    有幾名看著像是負責管理蓬萊閣的道人看著趙德昭他們一行人,似是想要上前來說點謝客的話之類的。


    可是看了看趙德昭身後的一大批下屬,尤其發現了是徐知縣也在其中以後,這幾名道人也就默默的退到了偏廳等待起來。


    周俊從窗口看去,遠處譚峭的身影已經變的有些模糊了。


    “殿下,你,你信那個老家夥的,額不是,那個…”


    周俊組織了許久,但說出來的還是一堆的零碎話,讓人有些聽不明白他的意思。


    趙德昭卻是明白了周俊想要說什麽,他擺了擺手直接按下了周俊的話頭。


    這次遇上譚峭,隻能算是一個意外的恰逢其會罷了。


    他選擇幫譚峭一把,隻是希望譚峭能夠完善他的理論知識。


    這樣就算自己沒能做到自己所想的地步,將來的子孫後代也能有一套相對成熟些的指導方針。


    至於目前,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裏,趙德昭都不會搞出太顛覆的舉動。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生產力以及基層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想要玩什麽公有製就是做白日夢。


    周俊還想說話,可是看著趙德昭的神情,最終還是悻悻的退下了。


    他很清楚,這個少年皇子內心堅定的可怕,根本不會為他人所左右。


    趙德昭在蓬萊閣的觀景台上轉了一圈,最後目光鎖定在了西北角的一個涼亭。


    那裏是這座矮山的製高點。


    “老周,你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在那裏修一座燈塔。”


    趙德昭指著那裏對周俊說道。


    “燈塔?”


    周俊有些疑惑。


    趙德昭點頭道:


    “對,燈塔。要建的結實耐用,盡可能的建高一些。”


    周俊疑惑的問道:


    “殿下,這個燈塔是用來做什麽的?”


    趙德昭指了指下麵的碼頭,解釋道:


    “燈塔建好以後,白天放煙,夜間舉火,為這些進出港口的船隻指明方向。”


    周俊似懂非懂,而高元林立刻就反應過來了,他可是經常出海遠航的,自然清楚這麽一座燈塔會給航行帶來多大的便利。


    “殿下果然英明,有這麽一個燈塔,對這些靠海謀生的百姓們來說,實乃一大善舉啊!”


    這時候,一直躲在角落裏當乖寶寶的徐知縣小聲的插話道:


    “這個,這個,殿下,那邊的山地都是劃給了蓬萊閣的,要想建那個燈塔的話,應當要和山上的道長們商量一下的吧?”


    趙德昭點頭道:


    “嗯,你應當和他們挺熟的,就由你去通知他們一聲吧。”


    “啊?我去?”


    徐知縣一下呆住了,他本來是想提醒一下趙德昭這些道人背後的關係比較麻煩的。


    然而看趙德昭的口氣,壓根就沒有商量的意思,而是已經做了決定了。


    要說趙德昭隻是要在蓬萊閣邊上建個高塔的話,相信那些道人們也不會說什麽。


    甚至於還會有些高興。


    可是趙德昭要建的是燈塔,白天放煙,夜晚舉火的那種。


    這樣一來,蓬萊閣的飄渺仙氣隻怕用不了幾天就得散光了。


    那山上的道人們能答應?


    徐知縣頓時覺得自己算是倒了血黴了。


    趙德昭是皇子,還是萊登兩地的權知州,自己的頂頭上司,就連黃高兩家都被趙德昭給打服了。


    自己一個泥塑的知縣肯定是得罪不起的。


    但是另一邊的道人們又哪裏是好惹的?


    這麽多年以來,徐知縣混跡在羽山上的各家道觀之間,對於他們之中大部分人的底細也是摸得比較清楚的。


    就這麽一座不大的羽山上,道門的幾個主要大流派,諸如正一派、上清派、靈寶派、清微派等主要分支都有分布。


    至於說各種不入流的小派係,各種半路出家的散修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力量,都足以影響時局了。


    泥塑知縣惹不起+1。


    徐知縣頓時就想給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你說你沒事多什麽嘴啊?


    這邊的徐知縣還在絞盡腦汁的想讓趙德昭改主意的辦法,那邊的趙德昭已經將目光轉向了東方的海麵上。


    遙遠的海平麵上,出現了幾個模糊的黑點。


    趙德昭的表現很快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眾人一齊看向了那邊的海麵。


    隨著時間推移,那幾個模糊的黑點逐漸清晰起來。


    那是幾艘巨大的海船。


    點了一下數量,趙德昭差不多也就能確定,這是黃建輝他們來了。


    倒是真湊巧了,兩邊在同一天抵達了蓬萊城。


    “走,去碼頭迎接他們。”


    趙德昭直接繞過了籌措了許久言辭的徐知縣,直接出了蓬萊閣向著山下的碼頭而去。


    一行人迅速的跟了過去。


    在偏廳裏等待了許久的道人們看著離去的人群,頓時送了一口氣,他們走進了大堂,準備收拾一下場地。


    然後,他們就看到了依舊站在大堂裏無語的徐知縣。


    ……


    趙德昭他們一行人牽馬執鞭的來到了碼頭,開始肅清港口準備接應即將到來的黃建輝他們。


    然而老話說得好:望山跑死馬。


    這個道理也適用於海上行船。


    在趙德昭他們肅清碼頭的一個多時辰以後,那七艘大海船才算是靠向了港口這邊。


    在蓬萊的港口見到趙德昭,黃建輝是有些驚訝的。


    更讓他驚訝的是,他還在這裏看到了自己的大兒子黃寶中。


    “你怎麽來了?”


    麵對黃建輝的問題,黃寶中隻是上前見了個禮之後就繼續跑迴去練趙德昭教給他的“易筋經”去了。


    對此,黃建輝到也沒有多麽意外的樣子。


    自己這個兒子情況特殊,身為父親的他自然是最清楚的。


    於是他很快就放下了兒子的事情,轉頭去向趙德昭匯報工作去了。


    在碼頭的茶鋪裏,黃建輝不緊不慢的把這一段路上的見聞簡要的說了一遍。


    黃建輝也很懂趙德昭的風格,除了自己的口述內容外,還拿出了幾本趙德昭要求記錄的航海日誌。


    一共七本,每艘船上都有專人對航行路上發生的各種情況進行記錄。


    看著這幾本航海日誌,趙德昭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些東西隻要再多來上一些,就能夠編成一份基礎航海教材了。


    趙德昭收好了這些航海日誌,起身看向了茶鋪外的海麵。


    “殿下,你在看什麽呢?”


    黃建輝看著半天不做聲的趙德昭,小心的問道。


    “我在看海的那邊。”


    “海的那邊?”


    趙德昭點頭道:


    “是啊,海的那邊,是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昭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嗒並收藏德昭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