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清這才明白孫穎打這個電話的含義,是想通過他來要這個即將推行的政策,或者是打聽一下政策的具體細節,好提前做準備。


    “領導,具體的政策條款還沒定下來,但這次對半導體行業的扶持力度空前的強大。”


    “我記得廬市那邊有做液晶麵板的企業,也有做led燈的企業,還有做存儲設備的企業,可以讓這些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不要圖省錢。”


    “另外這次對合資企業有格外的優待,尤其是國資參股的企業。”


    張恪清沒有詳細說,一些政策細節還沒定下來,他說了也不準,所以隻能告訴一些大方向。


    但孫穎也聽懂了他的暗示,知道該怎麽做了。


    “恪清,太謝謝你了。其實中安省這邊有不少優秀的企業,但缺少機會。”


    “他們一直對技術的研發都很熱情,但也有不少要扛不住了。不過今天之後,我會讓省裏給予他們一些扶持,希望能幫助那些企業成長起來吧。”


    孫穎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感謝了張恪清兩句,又閑聊了一會兒,掛斷了電話。


    張恪清掛了電話,靠在車裏抽煙。


    孫穎幫了他很多,如今能給孫穎一些幫助,他也很高興。


    他也清楚的明白,為什麽許多地方的幹部,都希望在部委有人脈,因為可以提前打探到一些消息,預知到一些政策的動向。


    這次他雖然隻是借調來部委,但目前跟同事們相處還不錯,一些大忙這些人未必願意幫,但將來也能多一些打探消息的渠道。


    而且還有之前的一些黨校同學,包括之前通過周磊等二代認識的部委的人,其中不少還隻是司長、副司長,但將來成長起來,都能在關鍵的時刻給予張恪清極大的幫助。


    這次借調來部委,不隻是補足了沒有部委經曆的短板,也極大的擴充了他的人脈。


    在車上眯了一會兒,張恪清下午準時來到了辦公室。


    才沒一會兒,就聽見了有人在爭論。


    但意外的是,並非保守派與激進派的爭論,而是謝琦臻跟兩個教授在爭執。


    謝琦臻大聲說道:“怎麽就不能自主研發光刻機?非得從蝕刻、封裝方麵尋求突破?光刻機不是核心設備嗎?”


    “領導都說了要給予最大的扶持力度,你們兩個高校做不到,其他高校怎麽就做不到?”


    胡教授解釋道:“謝主任,真不是我們潑冷水,是因為這裏麵涉及到的技術被太多企業所申請了專利。”


    “目前光刻機最好的企業阿斯麥,他們是上百家企業的技術整合而成,哪怕是霓虹的那兩家也有多家企業的技術授權,而這些我們都沒有。”


    “哪怕是一個紫外線光源的技術,我們都沒有。”


    實驗室倒是能做出來光刻機,可無法商用,因為一些技術侵權了。


    而且做出來的產品,也遠不如市場上正在銷售的產品質量好,良品率都無法保證,又怎麽商用,怎麽賺錢?


    謝琦臻怒了:“上百家企業又如何,我們國內有多少家企業?這麽多企業裏,就沒有能替代的技術?”


    “沒有最好的,先選擇次一檔的,能用就行。”


    “我們的目標是不再被卡脖子,連最核心的設備都不研發,將來不賣給我們設備了,其他技術有再多突破又有什麽用?”


    崔宏虎走過來勸說道:“老謝,你別這麽激動。胡教授是在闡述事實。”


    謝琦臻沒好氣的說道:“他就是在潑冷水。我們技術落後,這個不需要他提醒,大家都知道。”


    “我們要做的事情,不就是縮短技術差距,不再被卡脖子嗎?”


    “我們單位下麵就有研究所在做相關的技術研發,缺少研發資金,我說應該給予大力扶持,他居然說扶持也沒用!”


    要不是人多,謝琦臻都想破口大罵了。


    什麽破教授,這點誌氣都沒有,也能被選進這個領導小組辦公室?


    看到張恪清過來,謝琦臻扭頭問道:“恪清同誌,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我們要不要大力研發光刻機?”


    張恪清勸說道:“謝主任,您坐下說。”


    “光刻機是集成電路的核心設備,也是我們最大的短板之一。”


    “從現在來看,確實是造不如買,我們至少可以從霓虹那邊購買duv光刻機,足夠滿足目前國內市場的需求。”


    “一台設備便宜的隻要幾千萬,而我們要研發,所投入的資金需要數百上千倍。”


    胡教授看著謝琦臻:“謝主任,聽見了沒?我們的市場需求都沒這麽大,研發了賣給誰?連成本都收不迴來。”


    張恪清繼續說道:“胡教授,但我還是支持研發的。”


    “一個是我們采購的duv光刻機也都是老舊型號,最新最好的都不會賣給我們,這就限製了我們的集成電路發展。”


    “另外現在全球最好的是euv光刻機,理論上可以生產七納米以下的芯片,而這個的核心技術有不少是漂亮國的,對方一定不會賣給我們,這就讓我們在未來會繼續被卡脖子,技術提升有上限。”


    “而那時候他們全力推行七納米以下芯片,我們之前的努力也將付之東流,所以我們必須開始做研發。”


    “從duv光刻機入手,積攢理論,之後研發euv光刻機,徹底打破封鎖,才能不再被卡脖子,完成我們自主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的產業閉環。”


    胡教授嘟囔著:“我們可以不生產,隻做設計,請那些能生產的企業代工就行了,比如積電公司。”


    張恪清反問道:“那胡教授考慮過積電公司的立場嗎?他們目前在國內都沒有工廠,別說是頂尖的,連一流的代工企業在國內都沒有任何一家工廠,如果他們拒絕代工,或者是受到漂亮國的壓力不給我們代工呢,我們怎麽辦?”


    前世這種情況,可是真實的發生了。


    胡教授也坐在椅子上:“張書記,確實形勢不容樂觀,可我們的技術差距也是很明確的,我看自主研發,不如想著怎麽從國外購買現成的技術,然後再進行整合。”


    也有人附和著點頭,確實這樣看來最好,還省錢省時間。


    張恪清搖著頭:“對方賣給我們的技術,也一定不是頂尖的,後續我們做出突破,會發現再次跟他們原有的專利撞上了。”


    “非核心技術可以購買,核心技術必須自主研發,比如一些光學方麵的技術,這個不隻是可以做光刻機,還可以應用在其他方麵。”


    “而且我們國內的技術儲備也沒有胡教授想象中那麽差,隻不過一些技術知道的人不多罷了。”


    “崔主任,其實這些天大家都在調查相關的企業技術,那我們能不能借助這次機會,將這個調查擴大到全行業?”


    崔宏虎詫異的看著張恪清:“擴大到全行業,什麽意思?”


    張恪清解釋道:“就是對所有的企業技術進行一些調查,搜集全國各行業最好的企業,調查他們的相關技術,許多民企的技術,未必就差,也許有許多都是世界頂尖的。”


    “我將這個計劃稱之為——工業大摸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術:拯救女市長後,我步步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北小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北小錦鯉並收藏官術:拯救女市長後,我步步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