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商容,拜見大王。”
“臣,比幹,拜見大王。”
……
一連串的拜見聲在造紙作坊響起。
他們也隻是聽說,最近紂王在和工匠,在研究一些什麽。
對他們這些大臣來說,紂王是在玩物喪誌,作為一個帝王,重要的是要怎麽樣治理國家。
“宰相和王叔來得正好,孤要給你們展示一樣好東西。”
紂王先下手為強。
看到這些大臣出現,都不用考慮那麽多,肯定又是來進諫的。
他可沒空和這些大臣講道理,展示最近這些天,所取得的成果,以事實來說話更加重要。
他們第一次造出的紙,隻能說非常原始。
無論是在色澤,還是在堅韌度,或者吸墨的程度,都沒有達到正常的書寫要求。
而紂王的意見之下,進行了一步又一步的提升。
先從色澤開始入手,改變了紙張的色澤,看起來造出的紙張變得更好。
而堅韌度,也就是能夠進行多次對折,而不會讓紙張破碎,或者紙張產生裂縫,這是讓紙張具備實用程度的。
“不知道大王,要給我們看的好東西是不是這些?”
商容指向一旁晾曬的紙張。
看著那些,看似來好像是布,又不是布的物品。
他們大致明白了,紂王這些天,應該就是在製造這些東西。
可是,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好像沒有什麽用處。
“去取筆墨來。”
紂王要讓商容和比幹他們親自試驗紙張的效果。
如今,已經製造出了,堪比一般宣紙的紙張。
這樣的紙張,是非常合適寫毛筆字的,相信等他們使用了之後,就會明白這種紙張的作用。
而紙張的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
“宰相、王叔,可試一試。”
紂王給兩人分配了一張紙。
這種紙張,還略顯微黃,尚未達到潔白如雪的程度。
墨水是黑色的,在略顯微黃的紙上書寫,倒也不會影響到閱讀的感覺。
商容、比幹很快就反應過來,這些東西的用途,先是用手觸摸了一下,這種物品的材質,是他們暫時不了解的。
有著一定柔韌度,很輕。
至於書寫效果,兩人相互看了一眼,按照寫在布帛的方式,開始書寫起來。
他們作為貴族,還不至於連布帛都沒使用過。
從筆尖觸碰到紙張上的感受,兩人感覺到這種似乎,比布帛的效果更好。
布帛用於書寫,有著很多問題,要解決滲墨的問題,也要考慮書寫的時候,保持足夠的平整。
“兩位覺得這種紙張,用於書寫的感覺如何?”
紂王等到兩人停筆之後才發出詢問。
商容和比幹,也知道這物品的名稱,紙。
紂王造的是一種,長約一米,寬約半米的紙張。
商容和比幹,所書寫的字體,也就正常在竹簡上邊寫下的字體,看著一張紙,就能寫下幾個竹簡才能承載的內容,他們兩人很清楚這種紙的意義。
布帛,成本太高。
連做衣服的布帛都不夠,還拿來當書寫工具,這就顯得相當奢侈了。
當然,作為大商之主的紂王,就是整天拿布來書寫,也是能支撐得起的,可別人支撐不起這個代價。
“大王,這種紙,量產幾何?”
“所用材料,又為何物?”
商容和比幹問起關鍵的問題。
產量、材料,這是非常關鍵的。
紙張用於書寫,那是非常好的,可造價不能太高。
否則,隻算是稀罕物品,那還不如繼續使用竹簡。
他們用竹簡,就在於竹簡易於保存,刻字還能控製文字的大小,不用擔心墨水滲出,導致字體模糊而認不得。
所以,很多人,除了書寫能力強大之外,在刻字方麵也有一手。
“造價如何,這就要問這些工匠了。”
紂王把問題扔給了工匠們。
他確實不懂,這些紙的造價如何。
反正,他認為比起竹簡,這些紙張的造價就算再高,也是有著限度的。
何況,造紙的成本,會隨著技術的提升而不斷地下降,對於造紙的成本,他沒有認為高到無法接受的程度。
工匠把用的材料,全部都說了出來。
紂王對於造紙,是不打算隱瞞的,這種小技術,他也不用憑著這個賺錢。
經過一番計算之後,一張半米寬、一米長的紙,造價和半個竹簡的價格相當,但一張紙的書寫字數,卻等於一個竹簡。
“孤感覺到竹簡書寫的奏章太過沉重,能記載的事務又少,這些天研究出了紙張,不知道諸位大臣前來王宮所謂何事?”
紂王明知故問。
知道這些家夥,是為了來諫言的。
紙的效果,他已經展現過了一遍,相信這些大臣明白,他研究的東西,並非是無用的。
“臣等聽信讒言,險些誤會了大王。”
“大王所做之事,有功於天下,臣等不該懷疑大王。”
……
群臣直接認錯。
從一起來問罪,轉眼間變成了,一起來認錯,這場麵紂王心情很舒暢。
“臣,比幹,拜見大王。”
……
一連串的拜見聲在造紙作坊響起。
他們也隻是聽說,最近紂王在和工匠,在研究一些什麽。
對他們這些大臣來說,紂王是在玩物喪誌,作為一個帝王,重要的是要怎麽樣治理國家。
“宰相和王叔來得正好,孤要給你們展示一樣好東西。”
紂王先下手為強。
看到這些大臣出現,都不用考慮那麽多,肯定又是來進諫的。
他可沒空和這些大臣講道理,展示最近這些天,所取得的成果,以事實來說話更加重要。
他們第一次造出的紙,隻能說非常原始。
無論是在色澤,還是在堅韌度,或者吸墨的程度,都沒有達到正常的書寫要求。
而紂王的意見之下,進行了一步又一步的提升。
先從色澤開始入手,改變了紙張的色澤,看起來造出的紙張變得更好。
而堅韌度,也就是能夠進行多次對折,而不會讓紙張破碎,或者紙張產生裂縫,這是讓紙張具備實用程度的。
“不知道大王,要給我們看的好東西是不是這些?”
商容指向一旁晾曬的紙張。
看著那些,看似來好像是布,又不是布的物品。
他們大致明白了,紂王這些天,應該就是在製造這些東西。
可是,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好像沒有什麽用處。
“去取筆墨來。”
紂王要讓商容和比幹他們親自試驗紙張的效果。
如今,已經製造出了,堪比一般宣紙的紙張。
這樣的紙張,是非常合適寫毛筆字的,相信等他們使用了之後,就會明白這種紙張的作用。
而紙張的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
“宰相、王叔,可試一試。”
紂王給兩人分配了一張紙。
這種紙張,還略顯微黃,尚未達到潔白如雪的程度。
墨水是黑色的,在略顯微黃的紙上書寫,倒也不會影響到閱讀的感覺。
商容、比幹很快就反應過來,這些東西的用途,先是用手觸摸了一下,這種物品的材質,是他們暫時不了解的。
有著一定柔韌度,很輕。
至於書寫效果,兩人相互看了一眼,按照寫在布帛的方式,開始書寫起來。
他們作為貴族,還不至於連布帛都沒使用過。
從筆尖觸碰到紙張上的感受,兩人感覺到這種似乎,比布帛的效果更好。
布帛用於書寫,有著很多問題,要解決滲墨的問題,也要考慮書寫的時候,保持足夠的平整。
“兩位覺得這種紙張,用於書寫的感覺如何?”
紂王等到兩人停筆之後才發出詢問。
商容和比幹,也知道這物品的名稱,紙。
紂王造的是一種,長約一米,寬約半米的紙張。
商容和比幹,所書寫的字體,也就正常在竹簡上邊寫下的字體,看著一張紙,就能寫下幾個竹簡才能承載的內容,他們兩人很清楚這種紙的意義。
布帛,成本太高。
連做衣服的布帛都不夠,還拿來當書寫工具,這就顯得相當奢侈了。
當然,作為大商之主的紂王,就是整天拿布來書寫,也是能支撐得起的,可別人支撐不起這個代價。
“大王,這種紙,量產幾何?”
“所用材料,又為何物?”
商容和比幹問起關鍵的問題。
產量、材料,這是非常關鍵的。
紙張用於書寫,那是非常好的,可造價不能太高。
否則,隻算是稀罕物品,那還不如繼續使用竹簡。
他們用竹簡,就在於竹簡易於保存,刻字還能控製文字的大小,不用擔心墨水滲出,導致字體模糊而認不得。
所以,很多人,除了書寫能力強大之外,在刻字方麵也有一手。
“造價如何,這就要問這些工匠了。”
紂王把問題扔給了工匠們。
他確實不懂,這些紙的造價如何。
反正,他認為比起竹簡,這些紙張的造價就算再高,也是有著限度的。
何況,造紙的成本,會隨著技術的提升而不斷地下降,對於造紙的成本,他沒有認為高到無法接受的程度。
工匠把用的材料,全部都說了出來。
紂王對於造紙,是不打算隱瞞的,這種小技術,他也不用憑著這個賺錢。
經過一番計算之後,一張半米寬、一米長的紙,造價和半個竹簡的價格相當,但一張紙的書寫字數,卻等於一個竹簡。
“孤感覺到竹簡書寫的奏章太過沉重,能記載的事務又少,這些天研究出了紙張,不知道諸位大臣前來王宮所謂何事?”
紂王明知故問。
知道這些家夥,是為了來諫言的。
紙的效果,他已經展現過了一遍,相信這些大臣明白,他研究的東西,並非是無用的。
“臣等聽信讒言,險些誤會了大王。”
“大王所做之事,有功於天下,臣等不該懷疑大王。”
……
群臣直接認錯。
從一起來問罪,轉眼間變成了,一起來認錯,這場麵紂王心情很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