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到九百六十五章
西遊:作死狂魔唐三藏 作者:誠實可靠小郎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九百六十二章金蟬子(4)
於是金蟬子轉世下界,成為了凡人。
雖然金蟬子肉身已毀,但是他仍有一絲殘魂降於人世,最終成功的化成凡人投胎到了人間。
天庭也不是吃素的,既然金蟬子的一絲靈魂都可以流落於世間,化為凡人進行投胎。那麽天庭一定是知道這個消息的,所以他們在暗中就已經得知了金蟬子投胎的消息,並且知道它投胎的是哪個人。一直在暗中觀察著金蟬子的動向,一旦金蟬子恢複了一絲記憶,那麽就將這個凡人誅殺。
天庭就像一個超級計算機一樣,把這世間所有人的命運都一步步的已經安排好了。
其實卷簾大將被打入凡間流沙河並不是一個巧合,他存在於此,都有他的目的。
第一次金蟬子,成為了一個和尚。一直在在這個顛沛流離的人間遊蕩,普渡眾生。
並且他不知道為什麽總有一些感覺,他一直認為自己到達這個世間,總有一些目的,但是究竟是為了什麽目的,他又實在想不起來。
因為殘魂的記憶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想不起來倒也是正常。
金蟬子的第一世的轉世,有利於這世間萬千見識了這世間的各種疾苦。他自己也寫了一本傳記,雖然他是和尚,但是他的傳記卻與佛家大不相同。甚至其中暗含了一些反對佛法的因素
“人間大旱,各種屍體遍地都是,植物被活活旱死,人們被活活餓死。整個國度也拯救不完這些災民。於是,大量的災民開始向天庭的眾神祈禱,希望眾神能夠天降甘露,使這個國家度過困難。但是仍無濟於事,這究竟是為什麽?難道佛祖沒有看到這一切嗎?”
“洪水泛濫,許多房屋瞬間被摧毀,無數的動物和人卷入了這場洪水。在這場災難中,有很多人失去了家園,也有很多人失去了親人。但是暴雨仍在下個不停,所有人都一直跪在地上,向著天神祈禱,他們虔誠的都已經將身子完全趴在了地上,但是雨水仍然沒有要停止的意思。人們的哭喊聲已經響徹雲霄了,想必遠在天邊的神靈也能夠聽聞了吧?但是為什麽他們就不出手幫助處於水火之中的人們呢?難道是因為因果關係嗎?師傅,告訴我不要想太多,但是看到這萬般皆苦,又怎麽不想起自己的信仰呢?”
“沙塵暴已經席卷了整個國度,我遊曆在這個小國之中,但是此時的天氣實在是太過於惡劣。出了門完全什麽都看不見,整個天空雖然是白日,但是仍是一片黑暗。並且在這沙塵暴中,還有些妖物出現,難道這些天神都還不管嗎?我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信仰了,我突然發現我這麽多年來所相信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雖然我知道天神是真的存在的,各種佛也是真的存在的。但是它們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普度眾生。要不然這人間疾苦,為什麽絲毫未減呢?我開始懷疑我的信仰。我與師傅發生了爭執,這一次,我的師傅卻默認了我的看法……”
金蟬子對滿天佛神的信仰發生了改變,他發現自己所相信的並不是想象的那樣。也許滿天的神靈並不是為了眾生才存在的,也許他們隻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香火,甚至不顧人們所經受的一切。甚至那些在人間所發生的災難,都有可能是神靈自己創造的。
因為有了這種思想,金蟬子的第一世轉世便不再供奉他的神靈,他開始自己解救這世間的苦難。
既然佛不渡人,那我就自己渡!
金蟬子的第一次轉世就開始遊曆於各處災難,拯救世界什麽的苦難,但是一介凡人的力量還終究隻是有限,但是他仍然想用自己這有限的力量去普度眾生。
雖然他隻是一介凡人,但他的思想已經超過了滿天的眾神。
不過好景不長,這也可能是天庭刻意的安排,最終,金蟬子一世還是死於非命。
它行駛到了流沙河,本來還想輔助流沙河河底的一位吃人的妖怪,但最終卻還是被妖怪給吃了。
金蟬子的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
一直到了第八世他們的命運都大相徑庭,都是最終發現滿天的神靈並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於是開始叛離佛門最終自成一派。但最後的命運都是死於非命,並且都是死於流沙河之中,更巧合的是,他們全部都被流沙河,河底的那個老妖怪給吃了。
這應該就是天庭的安排了。
因為金蟬子已經開始形成了反叛的思想,這種思想十分的可怕,甚至讓眾神都已經害怕了,並且金蟬子本身也有一些能力。天庭也害怕,如果照這麽下去,一旦讓金蟬子恢複所有生前的記憶,那麽到時候天界就已經無法阻止金蟬子了。甚至到時候如來也無法完全能夠掌握金蟬子。
到了第九世,金蟬子的命運才發生了改變!
在這一世,金蟬子從剛一出生就沒有見過他的父母,他從剛一記事就是在寺廟裏麵。
距照顧他的方丈說他是從江水一直漂流下來的,一直漂流到寺廟才被他發現,所以主持方丈給金蟬子第九世起名叫江流兒。
江流兒因為從一出生便沒有了父母,所以他就以寺廟為家,在寺廟過著起居的生活。原本來說金蟬子對寺廟的依靠應該是十分大的,因為金蟬子缺少父母對他的疼愛,而收留他的方丈每天又要掌管寺廟的各種任務,也沒有時間對他管教。金蟬子應該是一個十分缺愛的人。按照常理來說,他應該是十分依靠於他的同門師兄,甚至會跟他的同門師兄形影不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奇怪的是,江流兒並非這樣甚至和這樣的結果完全相反!
江流兒在這個寺廟之中,一直都是獨來獨往,很少與其他人交流。
在這個寺廟裏與她交流的最多的便是方丈,他有一些心裏話,也會和方丈談起。
第九百六十三章江流兒
但是絕對不會和同門師兄相互探討。
江流兒從小性格就十分孤僻,但是他的智慧也是十分超前的。
在江流兒小的時候同門師兄,都在十分聽話的在寺廟裏朗誦經文。但江流兒卻常常逃課,逃離寺廟,剛開始寺廟裏的和尚經常去尋找江流兒,但是次數越多,他們也懶得尋找江流兒了,反正江流兒也不會走丟,所以就不管江流兒了。倒是寺廟裏將它撿迴來的老方丈仍然去尋找他。並且老方丈知道江流兒常去的地方。
江流兒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把他帶到寺廟的那條河。正是因為這條河,他才能到這裏才和佛祖結下一段緣分。
有一次江流兒又逃課了,這次他並沒有到達河邊,而是在觀察著寺院中的一潭湖水。
這時候尋找江流兒的方丈也到了這裏,江流兒又沒有在寺廟裏聽那些老和尚講經。而是跑在這一潭湖水的旁邊。
方丈見到江流兒時便放下了心,他看到江流兒此時正在將水潭中的水放在手掌心,又將掌心中的水放迴水潭來迴,這樣好幾次,但是一直沉默不語。此時方丈已經走到了江流兒的身邊,但是江流兒仍然像沒看到方丈一樣,沒有搭理方丈。方丈也無所謂了,就一直在旁邊注視著江流兒的動作,也沒有任何言語。
倒是許久江流二開口道
“師傅,你說這潭中的水是從何而來?又會從何而去呢?它最終會流入大海?還是流入河流?或者是幹枯在別處呢?而我又是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呢?我最終的歸宿會像他一樣歸還於大海還是河流,又或者是幹枯於某一處呢?這團中的水又是誰掌心裏的水滴呢?而我又是誰掌心中的那個人呢?”
方丈聽完之後,良久沒有說話
“唉,江流兒不要思考太多。”
“你每次都是這麽說,但是我為什麽感到如此的空虛呢?我甚至都已經覺得我活過了上萬年之久,一直覺得我好像遺忘了什麽東西,我應該有些追求,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又該追求些什麽,方丈,你說我以後的路該何去何從呢?”
方丈聽完之後也不知道該如何解答
“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過完這一生,都會有上天安排好的。英國自然已經注定我們能做的隻是完成我們這一生,而不是去改變,江流兒,你的路還有很遠,很艱難,甚至在未來能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連我都是要仰仗的。所以你自然不用擔心自己的去路,自己的未來。”
江流兒想了想,又問道
“那又是何人升我將我降臨於這個世上呢?既然把我生了,又為什麽又將我丟棄呢?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麽隻覺得我應該追求於某些東西,或許是,應該尋找我的父母也或許是應該有更高的目標在等著我去發現。”
方丈聽完之後沉默不語,思考了很久之後便勸江流兒說到
“你的父母一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孩子剛一出生就丟棄,你要相信你的父母是迫不得已才將你瞬間而下的飄去。如果你們有緣的話,這一輩子會再相見的。”
江流兒聽完之後說
“弟子明白。”
……
日子就這麽一天,一天過去了
有一天方丈派江流兒出去買東西,因為整個寺院裏隻有江流兒,更願意向遠處走去。
於是江流兒就拿著五分錢向著山上走去,本來是讓江流兒去買些柴火,但是在路上,江流兒發現了一個人在賣一條金色的鯉魚。江流兒心性善良,她覺得這個魚如果被賣了,那絕對會死於刀下,不如自己將它拯救了。
於是江流兒就上去問了問價格,發現這條金色鯉魚需要12文錢。但此時的江流兒隻有這五文。江流兒的錢遠遠不夠買這條魚的。
但是江流兒十分想要救助這條魚的生命,於是他就開始求這個漁夫,他用真誠的眼神壁紙,誠懇的懇求漁夫將這條魚賣給他。
最終漁夫答應了他,也許漁夫是被他的真誠給打動了,最終將這條金色的鯉魚給了江流兒。
於是江流兒便十分開心的將這條金色的鯉魚從山上抱下,把這條鯉魚放生在了他曾經漂流過的河中。這條鯉魚在河水裏轉了好幾圈,才不舍得離去。江流放生的地方,正好也是當年江流兒飄來的地方,當年有人從這裏拯救了他,而現在他又從這裏將其他的生物給拯救了。
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好的因果。
江流兒因為從小就是在寺廟裏生活,所以他對這寺廟就好像自己的家一樣,每天勤勤懇懇的砍柴,打掃衛生之類的。對於寺院裏的經文,他一看就懂,一頓就會仿佛天生就是學習經文的。有人都神奇的稱唿他,前世一定是由哪位大佛的轉世而成。聽到這種稱唿,江流兒也隻是笑笑,但是江流兒自己知道,每當自己平靜下來,支持內心中都會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要追求一些什麽東西。但是這個聲音又太過於渺小,導致他聽不清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方丈知道寺廟太小,終究留不住江流兒。
所以方丈早就做了江流兒要離去的打算,她
他知道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身上的羽翼太過於豐滿,把它們關住,就是一個罪惡,天空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屬。
確實把它們關進籠子裏是一種罪惡,但是將它們歸還於天空的那一刻,便會感覺心裏失去了很大的一部分,變得空落落,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失落感。
方丈也會有這種感覺,他一直知道江流兒終究有離別的一天,他也一直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不過他是多麽想讓江流兒留下來,他是看著江流成長,從小他就把江流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他也希望將來以後在他的身邊,他甚至都已經跟江流兒說過,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
第九百六十四章開啟西遊
但是江流兒都巧妙的迴絕了,因為江流兒的誌向和追求,遠遠不止於此。
這個寺廟是遠近聞名的金山寺,在這個寺廟裏,方丈主持的位置是很多人都眼紅的位置,甚至有些和尚拚盡自己一生的修行,就是想要做到金山寺方丈主持的位置隻要坐在這個位置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就是這樣的位置,江流兒卻毫不在意。
是因為江流兒內心的一種聲音在不停的告訴她,他要去經曆和麵對更為廣闊的天地,所以不能苟且於這裏的一潭水窪之中,他要去麵對的是未來整片大海。
在寺廟的生活並非隻是這麽無聊,甚至會有一些意外發生。
有一天在一個下雨的夜中,有一個落魄的人逃進了金山寺中,此時他正在逃避著追殺已經沒有任何地方願意收留這個人,但是金山寺卻將他留了下來。
金蟬子給他開了扇門,讓他進入了寺廟之中。
這個人就是李世民,此時她正在被官兵追殺者是金蟬子救了他。他們二人一直聊到了深夜,聊到了天亮,他們有很多共同的話題,他們對這個世界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與看法,於是他們就像見到了知音一樣,聊了好幾天。
李世民,他說如果有一天他做迴了大唐的皇帝,那麽他還會像現在一樣保持和金蟬子相同的友誼,將江流兒召見迴宮,經常與他聊天他們的友誼會永久堅固。
但是江流兒卻搖了搖頭,對這種看法表示不讚同,這是他們第一次產生分裂,產生不同的看法。
江流兒告訴雄心壯誌的李世民說,一旦她成為了皇帝,那麽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便永遠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就算是有意的維護,也永遠不可能如現在這樣,因為到那個時候,李世民的心境就會發生極大的改變。那時候兩人並不是像現在一樣,以平等的身份在交流著,而是以皇帝和平民的身份在談話,所以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變不可能不會改變。
李世民聽完之後仍不相信,但也表示了讚同
於是,李世民說出自己的想法,一旦自己當位皇帝,就封江流兒為護國大法師,到時候為這個國家效力。
護國大法師,當時已經是十分崇高的地位了。是所有的和尚都想要追求的一種身份。也是在和尚和僧人之間最高的地位!一旦成了護國大法師,那便是整個國家最優秀的象征!
但是江流兒聽到這一條件,還是搖了搖頭
江流兒表示自己不願意當護國大法師,自己的意願並不止於此。
其實李世民也感到很奇怪,江油二的意願連護國大法師都不止,那麽他的意願該有多廣大呀。等到江流兒說出了自己的意願,李世民便得到了震驚。
江流兒的意願是普度眾生,讓這個世界都充滿歡樂。他的目標在於西天的極樂世界。
後來他們又聊了幾日,李世民便迴到了朝廷
正如李世民所想的,他也成為了大唐的主人最終李世民當上了皇帝。
從李世民當上皇帝那一天,江流兒也知道自己也該快離開了,也該踏上自己尋找的旅途了。
李世民確實兌現了他的承諾,她照見江流兒,想讓江流兒成為他的護國大法師,但是對於這一豐厚的條件,江流兒卻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提出了拒絕。
江流兒提出自己要尋找自己所追求的佛法真義,他要去西天極樂世界尋求哪裏的真經。
但是李世民還是想要將江流兒留在大唐的國土之中,於是李世民就帶著江兒參觀自己的國土,讓他見識自己的國力是如此的強盛!甚至可以鞏固萬世之久。
江流兒還是不同意做護國大法師,江流兒還對李世民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沒有人可以永遠的做統治者,凡是盛時期之後便是衰敗。現在的大唐是巔峰,那麽就應該在巔峰的時候死去,隻有這樣,人們便會永遠記住那巔峰時期的大唐,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不出500年世人便會唾棄你,便會罵你,你為什麽還在做皇帝?為什麽還不下台?到時候江山也會被泯滅。
李世民就問江流兒有什麽方法可以阻止這一事情的發生?
江流兒給李世民的迴答就是,等他求取真經歸來之後就會尋找出鞏固萬世江山的方法。
於是,李世民終於答應了江流兒出關的要求,並且對江流兒承諾自己會一直等待著江流兒將納萬千佛法真義帶迴大唐盛世。到那個時候自己會親自迎接江流兒的歸來!
終於等到江流兒出關的那天了。
江流兒提前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他沒有告知任何人因為她知道所有人的挽留都將是虛偽的,隻是告訴了收養他的方丈主持,他知道隻有方丈是真正留戀他的人。
方丈知道之後表示十分輕鬆,就好像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十分的不在意。隻是在江流兒離去的時候,對江流兒囑咐了幾句。江流兒仍然在臨走之前對著主持方丈磕了幾個頭才轉身離去。
其實他們二人在心裏都明白,方丈是多麽舍不得江流兒,江流兒是知道的。方丈隻是從很早之前就把這份離別之意開始慢慢消磨,因為方丈就害怕自己無法承受這種離別。
江流兒在離去之前也遵守了承諾,他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也決定開一場大會,護送江流兒。
在這場大會之中,幾乎聚集了所有有頭有臉的和尚。
並且在大會的高潮時刻觀音大士也降臨了,觀音大士這時候幫江流兒指出了一條路,他告訴了江流兒,一條去西天的道路。也點明了他在這路上需要注意的事情。
所有人都盼望著江流兒的迴歸,江流兒帶上所有人的期望,開始了西天之旅。
這一刻終於到了,江流兒的內心感到無比的滿足,自己內心的那個聲音他終於清晰地聽到了,就是讓他進行這條西遊之路,隻有西天才能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第九百六十五章天庭消失
如今江流兒已經完成了西遊的業果,但是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真經,雖然說那些真經已被天庭換成了印滿字跡的書籍,但是在翻看的時候江流兒仍覺得內心空虛無比,他覺得這求取到的佛法真義並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好,他覺得自己的內心所追問的仍然沒有得到解答。
江流兒內心的疑問,反倒更加的沉重。
但甚至想要重走一遍西天之路,他覺得西天之路才是最重要的,而這些方法真意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在求取真經的過程中才是他最享受最歡樂的時光。雖然說這一路上經常遇到很多不能預測的危險,但是每一次師徒四人都能夠有驚無險的逢兇化吉。她甚至不想結束這一條西天之路。甚至希望西方世界的帶雷音寺永無止境。
這一切會到來的。
現在他的大徒弟孫悟空,已經對天庭充滿了憤恨,他的二徒弟豬八戒也激起了對天庭的仇恨,他的三徒弟沙悟淨也明白了自己想要追求的真諦,就是為了擊敗天庭。
而他自己作為他們三個徒弟的老師,也覺定要幫助自己的徒弟,一起反抗天庭。江流兒現在明白了,原來重要的並非是終點,而是沿途的風景,他覺得隻要和三個徒弟能再次在一起做事情,哪怕是反抗天庭,也無需擔心。
他們已經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之路,已經被天庭當做棋子耍了16年。就連最終給他們的剛開始也隻是無字真經。江流兒也認清了滿天佛神的真正麵目。他的信仰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他覺得自己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自己追求的並非隻是成佛!
至少不是當今世上人們所信仰的那個佛!
因為如今世上的佛不在以普渡眾生為己任,而是以收斂香火為目標。江流兒的意願是希望普天之下再無疾苦,每個人都能夠過上自由而又幸福的生活,再也不用受當管教。這個世界上將不會有戰爭,疾病,和各種天災人禍,每個人都能夠坦誠的對待自己身邊的人。世間再沒有疾苦,這正是他所希望的極樂世界。也是江流兒所追求的目標。
但是他發現如今滿天佛山追求的意願並不是他想要的,所以將有點便不再想要成佛。
於是師徒四人便準備反抗天庭,雖然是因為不同的目的,但都是向著一個目標去的,他們十多四人,又能在一起共事了。他們四個人都相信,隻要他們幾人團結一心,便沒有什麽事情是能夠阻擋他們的,因為在西遊之路上就是這樣,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怎樣的艱難險阻?最終他們都會齊心協力的克服,所以他們覺得這次反抗天庭也會像西遊之路中的磨難一樣,都會被他們給客服的,他們會成功的反抗天庭。
於是他們四個人便匯集了實力,朝著天庭趕去
但是又有些新的意外發生了
原本的天庭和靈山漫山的諸佛,此時都已煙消雲散。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痕跡,甚至如果不是他們見過天庭的存在,他們此時都不會相信曾經會有叫天庭這個地方存在。
天庭和靈山就此消失!
孫悟空他們的憤怒無從宣泄
“師傅,這天庭為什麽會突然消失呢?”
“為師也不知道,我們先勘察一下,看看是否還有天庭的痕跡,萬一是他們用什麽障眼法隱跡於其中了呢。”
於是師徒四人就開始仔細的查找天庭之前所存在過的地方,甚至沒有放過每一片角落。有些地方他們都能夠在自己的記憶中存在著,他們能夠無比準確的指出,當年在這裏發生過的事情,準確的指出,當年這裏放著什麽樣的建築?但是現在除了空氣,什麽都沒有!
師徒四人都不死心,尤其是孫悟空,他更加不相信天庭,就此消失了!
於是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尋找著天庭存在的痕跡,但是最終都無功於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庭真的消失了!
於是他們四人就產生了一些疑惑
天庭真的就這麽消失了嗎?
天庭,到底有沒有消失呢?如果是隱藏於其中,自己也能找得到,但是為什麽連一絲痕跡都沒有了呢?
此時四人都有的十分大的疑惑。
不過這時候站出來了一個人,他在天庭,還有一些勢力,覺得應該能夠得知天庭的下落
那個人就是豬八戒!
豬八戒曾經是天蓬元帥,統領著天庭的鐵騎。天庭的鐵騎當時對天蓬元帥可謂是忠心耿耿!
當時天蓬元帥被王母娘娘賜罪下凡人間,他們的鐵騎得知自己的元帥要被打落,人間之時甚至還密謀著造反天庭。因為士兵和自己的將領有著出生入死的交情,再說天蓬元帥本人就是十分重義氣的人,對待自己的手下,就如同自己的兄弟一樣所以他的士兵對待他也肯將自己的命豁出去。也正是因為如此,天蓬元帥在三界之中的地位才十分的高!
因為他對士兵的統領能力十分強悍!在他的軍隊,忠軍心十分的穩固,全軍上下都保持著一條心。因此,每次出站做任務他們都是效率完成最高的,他們的戰鬥力也是整個天庭中最為出色的一支軍隊。所以也獲得了天庭鐵騎之稱。
在天蓬元帥還統領著天庭鐵騎的時候,天蓬元帥的士兵從來都是隻聽從於天蓬元帥自己的命令!因為天蓬元帥要下凡,如果不是天蓬元帥,臨走之前用自己的性命要挾自己的手下不要造反,要不然這天庭鐵騎早已把天庭攪得天翻地覆了。
在天蓬元帥下凡之後,天蓬元帥之前帶領的鐵騎果然如天蓬元帥所說的那樣,沒有做出任何造反的動作,但是他們也沒有了其他的動作,甚至連天庭下達的命令,他們也都不去完成。時間久了,就連玉帝他們也似乎都忘記了,還有這一群鐵騎的存在。
於是金蟬子轉世下界,成為了凡人。
雖然金蟬子肉身已毀,但是他仍有一絲殘魂降於人世,最終成功的化成凡人投胎到了人間。
天庭也不是吃素的,既然金蟬子的一絲靈魂都可以流落於世間,化為凡人進行投胎。那麽天庭一定是知道這個消息的,所以他們在暗中就已經得知了金蟬子投胎的消息,並且知道它投胎的是哪個人。一直在暗中觀察著金蟬子的動向,一旦金蟬子恢複了一絲記憶,那麽就將這個凡人誅殺。
天庭就像一個超級計算機一樣,把這世間所有人的命運都一步步的已經安排好了。
其實卷簾大將被打入凡間流沙河並不是一個巧合,他存在於此,都有他的目的。
第一次金蟬子,成為了一個和尚。一直在在這個顛沛流離的人間遊蕩,普渡眾生。
並且他不知道為什麽總有一些感覺,他一直認為自己到達這個世間,總有一些目的,但是究竟是為了什麽目的,他又實在想不起來。
因為殘魂的記憶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想不起來倒也是正常。
金蟬子的第一世的轉世,有利於這世間萬千見識了這世間的各種疾苦。他自己也寫了一本傳記,雖然他是和尚,但是他的傳記卻與佛家大不相同。甚至其中暗含了一些反對佛法的因素
“人間大旱,各種屍體遍地都是,植物被活活旱死,人們被活活餓死。整個國度也拯救不完這些災民。於是,大量的災民開始向天庭的眾神祈禱,希望眾神能夠天降甘露,使這個國家度過困難。但是仍無濟於事,這究竟是為什麽?難道佛祖沒有看到這一切嗎?”
“洪水泛濫,許多房屋瞬間被摧毀,無數的動物和人卷入了這場洪水。在這場災難中,有很多人失去了家園,也有很多人失去了親人。但是暴雨仍在下個不停,所有人都一直跪在地上,向著天神祈禱,他們虔誠的都已經將身子完全趴在了地上,但是雨水仍然沒有要停止的意思。人們的哭喊聲已經響徹雲霄了,想必遠在天邊的神靈也能夠聽聞了吧?但是為什麽他們就不出手幫助處於水火之中的人們呢?難道是因為因果關係嗎?師傅,告訴我不要想太多,但是看到這萬般皆苦,又怎麽不想起自己的信仰呢?”
“沙塵暴已經席卷了整個國度,我遊曆在這個小國之中,但是此時的天氣實在是太過於惡劣。出了門完全什麽都看不見,整個天空雖然是白日,但是仍是一片黑暗。並且在這沙塵暴中,還有些妖物出現,難道這些天神都還不管嗎?我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信仰了,我突然發現我這麽多年來所相信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雖然我知道天神是真的存在的,各種佛也是真的存在的。但是它們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普度眾生。要不然這人間疾苦,為什麽絲毫未減呢?我開始懷疑我的信仰。我與師傅發生了爭執,這一次,我的師傅卻默認了我的看法……”
金蟬子對滿天佛神的信仰發生了改變,他發現自己所相信的並不是想象的那樣。也許滿天的神靈並不是為了眾生才存在的,也許他們隻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香火,甚至不顧人們所經受的一切。甚至那些在人間所發生的災難,都有可能是神靈自己創造的。
因為有了這種思想,金蟬子的第一世轉世便不再供奉他的神靈,他開始自己解救這世間的苦難。
既然佛不渡人,那我就自己渡!
金蟬子的第一次轉世就開始遊曆於各處災難,拯救世界什麽的苦難,但是一介凡人的力量還終究隻是有限,但是他仍然想用自己這有限的力量去普度眾生。
雖然他隻是一介凡人,但他的思想已經超過了滿天的眾神。
不過好景不長,這也可能是天庭刻意的安排,最終,金蟬子一世還是死於非命。
它行駛到了流沙河,本來還想輔助流沙河河底的一位吃人的妖怪,但最終卻還是被妖怪給吃了。
金蟬子的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
一直到了第八世他們的命運都大相徑庭,都是最終發現滿天的神靈並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於是開始叛離佛門最終自成一派。但最後的命運都是死於非命,並且都是死於流沙河之中,更巧合的是,他們全部都被流沙河,河底的那個老妖怪給吃了。
這應該就是天庭的安排了。
因為金蟬子已經開始形成了反叛的思想,這種思想十分的可怕,甚至讓眾神都已經害怕了,並且金蟬子本身也有一些能力。天庭也害怕,如果照這麽下去,一旦讓金蟬子恢複所有生前的記憶,那麽到時候天界就已經無法阻止金蟬子了。甚至到時候如來也無法完全能夠掌握金蟬子。
到了第九世,金蟬子的命運才發生了改變!
在這一世,金蟬子從剛一出生就沒有見過他的父母,他從剛一記事就是在寺廟裏麵。
距照顧他的方丈說他是從江水一直漂流下來的,一直漂流到寺廟才被他發現,所以主持方丈給金蟬子第九世起名叫江流兒。
江流兒因為從一出生便沒有了父母,所以他就以寺廟為家,在寺廟過著起居的生活。原本來說金蟬子對寺廟的依靠應該是十分大的,因為金蟬子缺少父母對他的疼愛,而收留他的方丈每天又要掌管寺廟的各種任務,也沒有時間對他管教。金蟬子應該是一個十分缺愛的人。按照常理來說,他應該是十分依靠於他的同門師兄,甚至會跟他的同門師兄形影不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奇怪的是,江流兒並非這樣甚至和這樣的結果完全相反!
江流兒在這個寺廟之中,一直都是獨來獨往,很少與其他人交流。
在這個寺廟裏與她交流的最多的便是方丈,他有一些心裏話,也會和方丈談起。
第九百六十三章江流兒
但是絕對不會和同門師兄相互探討。
江流兒從小性格就十分孤僻,但是他的智慧也是十分超前的。
在江流兒小的時候同門師兄,都在十分聽話的在寺廟裏朗誦經文。但江流兒卻常常逃課,逃離寺廟,剛開始寺廟裏的和尚經常去尋找江流兒,但是次數越多,他們也懶得尋找江流兒了,反正江流兒也不會走丟,所以就不管江流兒了。倒是寺廟裏將它撿迴來的老方丈仍然去尋找他。並且老方丈知道江流兒常去的地方。
江流兒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把他帶到寺廟的那條河。正是因為這條河,他才能到這裏才和佛祖結下一段緣分。
有一次江流兒又逃課了,這次他並沒有到達河邊,而是在觀察著寺院中的一潭湖水。
這時候尋找江流兒的方丈也到了這裏,江流兒又沒有在寺廟裏聽那些老和尚講經。而是跑在這一潭湖水的旁邊。
方丈見到江流兒時便放下了心,他看到江流兒此時正在將水潭中的水放在手掌心,又將掌心中的水放迴水潭來迴,這樣好幾次,但是一直沉默不語。此時方丈已經走到了江流兒的身邊,但是江流兒仍然像沒看到方丈一樣,沒有搭理方丈。方丈也無所謂了,就一直在旁邊注視著江流兒的動作,也沒有任何言語。
倒是許久江流二開口道
“師傅,你說這潭中的水是從何而來?又會從何而去呢?它最終會流入大海?還是流入河流?或者是幹枯在別處呢?而我又是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呢?我最終的歸宿會像他一樣歸還於大海還是河流,又或者是幹枯於某一處呢?這團中的水又是誰掌心裏的水滴呢?而我又是誰掌心中的那個人呢?”
方丈聽完之後,良久沒有說話
“唉,江流兒不要思考太多。”
“你每次都是這麽說,但是我為什麽感到如此的空虛呢?我甚至都已經覺得我活過了上萬年之久,一直覺得我好像遺忘了什麽東西,我應該有些追求,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又該追求些什麽,方丈,你說我以後的路該何去何從呢?”
方丈聽完之後也不知道該如何解答
“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過完這一生,都會有上天安排好的。英國自然已經注定我們能做的隻是完成我們這一生,而不是去改變,江流兒,你的路還有很遠,很艱難,甚至在未來能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連我都是要仰仗的。所以你自然不用擔心自己的去路,自己的未來。”
江流兒想了想,又問道
“那又是何人升我將我降臨於這個世上呢?既然把我生了,又為什麽又將我丟棄呢?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麽隻覺得我應該追求於某些東西,或許是,應該尋找我的父母也或許是應該有更高的目標在等著我去發現。”
方丈聽完之後沉默不語,思考了很久之後便勸江流兒說到
“你的父母一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孩子剛一出生就丟棄,你要相信你的父母是迫不得已才將你瞬間而下的飄去。如果你們有緣的話,這一輩子會再相見的。”
江流兒聽完之後說
“弟子明白。”
……
日子就這麽一天,一天過去了
有一天方丈派江流兒出去買東西,因為整個寺院裏隻有江流兒,更願意向遠處走去。
於是江流兒就拿著五分錢向著山上走去,本來是讓江流兒去買些柴火,但是在路上,江流兒發現了一個人在賣一條金色的鯉魚。江流兒心性善良,她覺得這個魚如果被賣了,那絕對會死於刀下,不如自己將它拯救了。
於是江流兒就上去問了問價格,發現這條金色鯉魚需要12文錢。但此時的江流兒隻有這五文。江流兒的錢遠遠不夠買這條魚的。
但是江流兒十分想要救助這條魚的生命,於是他就開始求這個漁夫,他用真誠的眼神壁紙,誠懇的懇求漁夫將這條魚賣給他。
最終漁夫答應了他,也許漁夫是被他的真誠給打動了,最終將這條金色的鯉魚給了江流兒。
於是江流兒便十分開心的將這條金色的鯉魚從山上抱下,把這條鯉魚放生在了他曾經漂流過的河中。這條鯉魚在河水裏轉了好幾圈,才不舍得離去。江流放生的地方,正好也是當年江流兒飄來的地方,當年有人從這裏拯救了他,而現在他又從這裏將其他的生物給拯救了。
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好的因果。
江流兒因為從小就是在寺廟裏生活,所以他對這寺廟就好像自己的家一樣,每天勤勤懇懇的砍柴,打掃衛生之類的。對於寺院裏的經文,他一看就懂,一頓就會仿佛天生就是學習經文的。有人都神奇的稱唿他,前世一定是由哪位大佛的轉世而成。聽到這種稱唿,江流兒也隻是笑笑,但是江流兒自己知道,每當自己平靜下來,支持內心中都會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要追求一些什麽東西。但是這個聲音又太過於渺小,導致他聽不清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方丈知道寺廟太小,終究留不住江流兒。
所以方丈早就做了江流兒要離去的打算,她
他知道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身上的羽翼太過於豐滿,把它們關住,就是一個罪惡,天空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屬。
確實把它們關進籠子裏是一種罪惡,但是將它們歸還於天空的那一刻,便會感覺心裏失去了很大的一部分,變得空落落,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失落感。
方丈也會有這種感覺,他一直知道江流兒終究有離別的一天,他也一直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不過他是多麽想讓江流兒留下來,他是看著江流成長,從小他就把江流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他也希望將來以後在他的身邊,他甚至都已經跟江流兒說過,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
第九百六十四章開啟西遊
但是江流兒都巧妙的迴絕了,因為江流兒的誌向和追求,遠遠不止於此。
這個寺廟是遠近聞名的金山寺,在這個寺廟裏,方丈主持的位置是很多人都眼紅的位置,甚至有些和尚拚盡自己一生的修行,就是想要做到金山寺方丈主持的位置隻要坐在這個位置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就是這樣的位置,江流兒卻毫不在意。
是因為江流兒內心的一種聲音在不停的告訴她,他要去經曆和麵對更為廣闊的天地,所以不能苟且於這裏的一潭水窪之中,他要去麵對的是未來整片大海。
在寺廟的生活並非隻是這麽無聊,甚至會有一些意外發生。
有一天在一個下雨的夜中,有一個落魄的人逃進了金山寺中,此時他正在逃避著追殺已經沒有任何地方願意收留這個人,但是金山寺卻將他留了下來。
金蟬子給他開了扇門,讓他進入了寺廟之中。
這個人就是李世民,此時她正在被官兵追殺者是金蟬子救了他。他們二人一直聊到了深夜,聊到了天亮,他們有很多共同的話題,他們對這個世界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與看法,於是他們就像見到了知音一樣,聊了好幾天。
李世民,他說如果有一天他做迴了大唐的皇帝,那麽他還會像現在一樣保持和金蟬子相同的友誼,將江流兒召見迴宮,經常與他聊天他們的友誼會永久堅固。
但是江流兒卻搖了搖頭,對這種看法表示不讚同,這是他們第一次產生分裂,產生不同的看法。
江流兒告訴雄心壯誌的李世民說,一旦她成為了皇帝,那麽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便永遠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就算是有意的維護,也永遠不可能如現在這樣,因為到那個時候,李世民的心境就會發生極大的改變。那時候兩人並不是像現在一樣,以平等的身份在交流著,而是以皇帝和平民的身份在談話,所以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變不可能不會改變。
李世民聽完之後仍不相信,但也表示了讚同
於是,李世民說出自己的想法,一旦自己當位皇帝,就封江流兒為護國大法師,到時候為這個國家效力。
護國大法師,當時已經是十分崇高的地位了。是所有的和尚都想要追求的一種身份。也是在和尚和僧人之間最高的地位!一旦成了護國大法師,那便是整個國家最優秀的象征!
但是江流兒聽到這一條件,還是搖了搖頭
江流兒表示自己不願意當護國大法師,自己的意願並不止於此。
其實李世民也感到很奇怪,江油二的意願連護國大法師都不止,那麽他的意願該有多廣大呀。等到江流兒說出了自己的意願,李世民便得到了震驚。
江流兒的意願是普度眾生,讓這個世界都充滿歡樂。他的目標在於西天的極樂世界。
後來他們又聊了幾日,李世民便迴到了朝廷
正如李世民所想的,他也成為了大唐的主人最終李世民當上了皇帝。
從李世民當上皇帝那一天,江流兒也知道自己也該快離開了,也該踏上自己尋找的旅途了。
李世民確實兌現了他的承諾,她照見江流兒,想讓江流兒成為他的護國大法師,但是對於這一豐厚的條件,江流兒卻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提出了拒絕。
江流兒提出自己要尋找自己所追求的佛法真義,他要去西天極樂世界尋求哪裏的真經。
但是李世民還是想要將江流兒留在大唐的國土之中,於是李世民就帶著江兒參觀自己的國土,讓他見識自己的國力是如此的強盛!甚至可以鞏固萬世之久。
江流兒還是不同意做護國大法師,江流兒還對李世民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沒有人可以永遠的做統治者,凡是盛時期之後便是衰敗。現在的大唐是巔峰,那麽就應該在巔峰的時候死去,隻有這樣,人們便會永遠記住那巔峰時期的大唐,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不出500年世人便會唾棄你,便會罵你,你為什麽還在做皇帝?為什麽還不下台?到時候江山也會被泯滅。
李世民就問江流兒有什麽方法可以阻止這一事情的發生?
江流兒給李世民的迴答就是,等他求取真經歸來之後就會尋找出鞏固萬世江山的方法。
於是,李世民終於答應了江流兒出關的要求,並且對江流兒承諾自己會一直等待著江流兒將納萬千佛法真義帶迴大唐盛世。到那個時候自己會親自迎接江流兒的歸來!
終於等到江流兒出關的那天了。
江流兒提前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他沒有告知任何人因為她知道所有人的挽留都將是虛偽的,隻是告訴了收養他的方丈主持,他知道隻有方丈是真正留戀他的人。
方丈知道之後表示十分輕鬆,就好像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十分的不在意。隻是在江流兒離去的時候,對江流兒囑咐了幾句。江流兒仍然在臨走之前對著主持方丈磕了幾個頭才轉身離去。
其實他們二人在心裏都明白,方丈是多麽舍不得江流兒,江流兒是知道的。方丈隻是從很早之前就把這份離別之意開始慢慢消磨,因為方丈就害怕自己無法承受這種離別。
江流兒在離去之前也遵守了承諾,他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也決定開一場大會,護送江流兒。
在這場大會之中,幾乎聚集了所有有頭有臉的和尚。
並且在大會的高潮時刻觀音大士也降臨了,觀音大士這時候幫江流兒指出了一條路,他告訴了江流兒,一條去西天的道路。也點明了他在這路上需要注意的事情。
所有人都盼望著江流兒的迴歸,江流兒帶上所有人的期望,開始了西天之旅。
這一刻終於到了,江流兒的內心感到無比的滿足,自己內心的那個聲音他終於清晰地聽到了,就是讓他進行這條西遊之路,隻有西天才能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第九百六十五章天庭消失
如今江流兒已經完成了西遊的業果,但是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真經,雖然說那些真經已被天庭換成了印滿字跡的書籍,但是在翻看的時候江流兒仍覺得內心空虛無比,他覺得這求取到的佛法真義並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好,他覺得自己的內心所追問的仍然沒有得到解答。
江流兒內心的疑問,反倒更加的沉重。
但甚至想要重走一遍西天之路,他覺得西天之路才是最重要的,而這些方法真意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在求取真經的過程中才是他最享受最歡樂的時光。雖然說這一路上經常遇到很多不能預測的危險,但是每一次師徒四人都能夠有驚無險的逢兇化吉。她甚至不想結束這一條西天之路。甚至希望西方世界的帶雷音寺永無止境。
這一切會到來的。
現在他的大徒弟孫悟空,已經對天庭充滿了憤恨,他的二徒弟豬八戒也激起了對天庭的仇恨,他的三徒弟沙悟淨也明白了自己想要追求的真諦,就是為了擊敗天庭。
而他自己作為他們三個徒弟的老師,也覺定要幫助自己的徒弟,一起反抗天庭。江流兒現在明白了,原來重要的並非是終點,而是沿途的風景,他覺得隻要和三個徒弟能再次在一起做事情,哪怕是反抗天庭,也無需擔心。
他們已經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之路,已經被天庭當做棋子耍了16年。就連最終給他們的剛開始也隻是無字真經。江流兒也認清了滿天佛神的真正麵目。他的信仰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他覺得自己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自己追求的並非隻是成佛!
至少不是當今世上人們所信仰的那個佛!
因為如今世上的佛不在以普渡眾生為己任,而是以收斂香火為目標。江流兒的意願是希望普天之下再無疾苦,每個人都能夠過上自由而又幸福的生活,再也不用受當管教。這個世界上將不會有戰爭,疾病,和各種天災人禍,每個人都能夠坦誠的對待自己身邊的人。世間再沒有疾苦,這正是他所希望的極樂世界。也是江流兒所追求的目標。
但是他發現如今滿天佛山追求的意願並不是他想要的,所以將有點便不再想要成佛。
於是師徒四人便準備反抗天庭,雖然是因為不同的目的,但都是向著一個目標去的,他們十多四人,又能在一起共事了。他們四個人都相信,隻要他們幾人團結一心,便沒有什麽事情是能夠阻擋他們的,因為在西遊之路上就是這樣,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怎樣的艱難險阻?最終他們都會齊心協力的克服,所以他們覺得這次反抗天庭也會像西遊之路中的磨難一樣,都會被他們給客服的,他們會成功的反抗天庭。
於是他們四個人便匯集了實力,朝著天庭趕去
但是又有些新的意外發生了
原本的天庭和靈山漫山的諸佛,此時都已煙消雲散。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痕跡,甚至如果不是他們見過天庭的存在,他們此時都不會相信曾經會有叫天庭這個地方存在。
天庭和靈山就此消失!
孫悟空他們的憤怒無從宣泄
“師傅,這天庭為什麽會突然消失呢?”
“為師也不知道,我們先勘察一下,看看是否還有天庭的痕跡,萬一是他們用什麽障眼法隱跡於其中了呢。”
於是師徒四人就開始仔細的查找天庭之前所存在過的地方,甚至沒有放過每一片角落。有些地方他們都能夠在自己的記憶中存在著,他們能夠無比準確的指出,當年在這裏發生過的事情,準確的指出,當年這裏放著什麽樣的建築?但是現在除了空氣,什麽都沒有!
師徒四人都不死心,尤其是孫悟空,他更加不相信天庭,就此消失了!
於是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尋找著天庭存在的痕跡,但是最終都無功於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庭真的消失了!
於是他們四人就產生了一些疑惑
天庭真的就這麽消失了嗎?
天庭,到底有沒有消失呢?如果是隱藏於其中,自己也能找得到,但是為什麽連一絲痕跡都沒有了呢?
此時四人都有的十分大的疑惑。
不過這時候站出來了一個人,他在天庭,還有一些勢力,覺得應該能夠得知天庭的下落
那個人就是豬八戒!
豬八戒曾經是天蓬元帥,統領著天庭的鐵騎。天庭的鐵騎當時對天蓬元帥可謂是忠心耿耿!
當時天蓬元帥被王母娘娘賜罪下凡人間,他們的鐵騎得知自己的元帥要被打落,人間之時甚至還密謀著造反天庭。因為士兵和自己的將領有著出生入死的交情,再說天蓬元帥本人就是十分重義氣的人,對待自己的手下,就如同自己的兄弟一樣所以他的士兵對待他也肯將自己的命豁出去。也正是因為如此,天蓬元帥在三界之中的地位才十分的高!
因為他對士兵的統領能力十分強悍!在他的軍隊,忠軍心十分的穩固,全軍上下都保持著一條心。因此,每次出站做任務他們都是效率完成最高的,他們的戰鬥力也是整個天庭中最為出色的一支軍隊。所以也獲得了天庭鐵騎之稱。
在天蓬元帥還統領著天庭鐵騎的時候,天蓬元帥的士兵從來都是隻聽從於天蓬元帥自己的命令!因為天蓬元帥要下凡,如果不是天蓬元帥,臨走之前用自己的性命要挾自己的手下不要造反,要不然這天庭鐵騎早已把天庭攪得天翻地覆了。
在天蓬元帥下凡之後,天蓬元帥之前帶領的鐵騎果然如天蓬元帥所說的那樣,沒有做出任何造反的動作,但是他們也沒有了其他的動作,甚至連天庭下達的命令,他們也都不去完成。時間久了,就連玉帝他們也似乎都忘記了,還有這一群鐵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