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與徐秀才閑聊
穿成女屠夫後,全村去逃荒 作者:西門七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秀才現在才知道這場關於“提神香”的始末,也非常驚訝程顧卿竟然知道這種香的危害。
發現她本身有著非常的奇遇。
不過程顧卿這個人本來就非常獨特,從小到大都遇到許多不同尋常的事,她的際遇就讓人覺得驚訝。
說完提神香,程顧卿問徐秀才這段時間上元縣有什麽事發生。
徐秀才說到:“上元縣跟以往一樣,沒什麽事發生,不過是越來越多人搬到城外住。”
徐秀才解釋之前來的難民,一開始是在城內租房子住或者買房子住,隻不過因為人多,所以城內的房子變貴了。
加上城內本來就房子少,房子變得更貴了。
有些買房後,發現房子太小了,有錢人家住得不舒服,於是紛紛在城外買地皮自己建房子。
所以弄得上元縣因為賣地皮而變得有錢了。
這可是上元縣百年難得的一件事,衙門大夥可高興了。
衙門有收入,衙門的人就能從中撈好處,所以最近衙內的人腰包鼓鼓,大家都開心不少。
連徐秀才這個文書助理都能有10兩的好處費,其他大佬更不要說了。
這段時間衙門的人可高興了。
程顧卿想不到竟然那麽多人會在城外建房子,怪不得進城的時候看到城外那麽多人在幹活了。
程顧卿心裏想著村長和七叔公可能進城看到別人都忙活,他們兩個耐不住性子,也想在城外建房子。
怎麽說那是村裏的地皮,不能空著。
程顧卿問道:“旭哥兒,你家的地建不建房子?”
當初程顧卿看準時間,買了兩畝地,徐秀才也買了兩畝地,許大夫,張夫子,江哥兒同樣也買了地。
當初程顧卿隻想著人一多,城內必須往外擴展,隻是想不到擴展得那麽快,大家都會來城外建房子。
許川芎兩兄弟還想著在城外建醫館,自己做大夫,自負盈虧,同時也賣草藥,徐蘆根擅長種草藥,賣草藥可比做大夫還賺錢。
特別有許大夫這個“敗家子”在,他們家賺到的錢不夠許大夫虧呢。
徐秀才想了想說:“房子肯定要建的。我們一直租住在這裏也不是辦法。雖然這邊住的不錯,但總歸要付租金,如果城外建好房子,可省錢。”
另外有一個原因就是城外住比較寬敞,住起來舒服,而且離城內其實非常近,隻不過是多了個進入城門的步驟。
徐秀才想著,先把徐家村的房子建好,再來上元縣這邊建房子。
不用建很大,夠住就行。之後慢慢再建,不著急。
而且徐秀才還多想一層,現在時勢不穩定,等穩定下來再說。
徐秀才害怕這裏也保不住,沒辦法安心生活,需要再次逃難,那麽他們建的房子也會付諸東流。
現在還是留些錢在手上好。
徐秀才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程顧卿點了點頭說:“你說得對,我們就簡簡單單地建幾間青磚屋,用圍欄圍起來,等真的天下太平了,再來建房也可以。”
程顧卿打算建成農家樂那種。
一大塊地,有幾間房子,其他不是用樹木就是竹子圍起來,反正這些不怎麽花錢。
這裏可以隨便砍樹木,人工嘛,村裏那麽多漢子,管頓飯就可以了。
等時勢明朗後,慢慢在旁邊加建房子,這樣一點一點地來建,將來跑路也不會心疼。
說完地皮怎麽處理。
程顧卿又問:“我們的地蛋子怎樣了?是不是越種越小,產量越來越低?”
程顧卿這次出行差不多三個月了,現在已經是11月了,秋收已經過了。
徐家村的漢子之所以那麽趕著迴來,完全是為了迴來秋收,害怕留村裏不夠人手,來不及收地裏的莊稼。
土地的糧食比金銀更重要,沒得吃,徐家村可要餓死了。
說到秋收,徐秀才可高興了,歡喜地說:“程嬸子,地裏的土豆比之前的並不小,產量也沒怎麽減少,跟之前的大差不差,有些給的肥料夠,比之前的產量更多。
謝天謝地,你之前警告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咱們村全都種上地蛋子,等秋收的時候,可轟動了。一堆一堆的土豆堆在那,我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糧食。
嬸子,我是萬萬想不到產量竟然那麽高,太驚喜了。”
不僅徐秀才高興,村裏人也高興,縣令薑大人更高興。
看著一堆一堆的土豆, 大家都不相信產量這麽高。
徐秀才心裏想著如果地裏能產那麽多地蛋子,他們就不會餓死,永遠不會的那種。
這次種植,徐家村種了,隔壁的蟠龍村也種了,大家一樣大豐收。
蟠龍村的郝村長老淚縱橫,對著一堆一堆的地蛋子哭,蟠龍村的鄉親們也跟著哭,那種場麵,真讓感動。
不過徐秀才又想,還是徐家村的鄉親見的場麵多,對著那麽多的糧食顯得雲淡風輕。
可能大家已經看過了,再次看就不覺得驚奇了。
程顧卿聽到地蛋子大豐收心裏也高興。
她是想不到地蛋子竟然不減產,這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呢。
至於什麽原因,她弄不懂,她又不是農業專家。
這種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士辦吧。
程顧卿又問徐秀才:“我家徐旺和鬥頭叔迴來沒?”
徐秀才搖了搖頭說:“還沒有呢。不過他們讓人捎了口信迴來,說在軍營裏一切都好。他們隻負責種地,不用做其他,叫我們不要擔心。還說過年前會迴來的。他們還需要留在軍地協助農學官研究土豆。”
程顧卿萬萬想不到徐老兒和徐鬥頭竟然還未被放迴來,還要留在軍隊幫忙。
畢竟糧食已經收起來了,留他們兩個在那裏也沒有用。
想不到還真留他們在那裏,原來他們還有用。
不過留在那就留在那了,過年前迴來就行了。
徐秀才又跟程顧卿交代村裏發生的一些事。
至於具體的細節,徐秀才也不怎麽知道。
他整日在縣城,村裏可少迴去,知道的事都是村裏人過來告之的,想要知道村裏發生什麽事,隻能迴去才知道了。
發現她本身有著非常的奇遇。
不過程顧卿這個人本來就非常獨特,從小到大都遇到許多不同尋常的事,她的際遇就讓人覺得驚訝。
說完提神香,程顧卿問徐秀才這段時間上元縣有什麽事發生。
徐秀才說到:“上元縣跟以往一樣,沒什麽事發生,不過是越來越多人搬到城外住。”
徐秀才解釋之前來的難民,一開始是在城內租房子住或者買房子住,隻不過因為人多,所以城內的房子變貴了。
加上城內本來就房子少,房子變得更貴了。
有些買房後,發現房子太小了,有錢人家住得不舒服,於是紛紛在城外買地皮自己建房子。
所以弄得上元縣因為賣地皮而變得有錢了。
這可是上元縣百年難得的一件事,衙門大夥可高興了。
衙門有收入,衙門的人就能從中撈好處,所以最近衙內的人腰包鼓鼓,大家都開心不少。
連徐秀才這個文書助理都能有10兩的好處費,其他大佬更不要說了。
這段時間衙門的人可高興了。
程顧卿想不到竟然那麽多人會在城外建房子,怪不得進城的時候看到城外那麽多人在幹活了。
程顧卿心裏想著村長和七叔公可能進城看到別人都忙活,他們兩個耐不住性子,也想在城外建房子。
怎麽說那是村裏的地皮,不能空著。
程顧卿問道:“旭哥兒,你家的地建不建房子?”
當初程顧卿看準時間,買了兩畝地,徐秀才也買了兩畝地,許大夫,張夫子,江哥兒同樣也買了地。
當初程顧卿隻想著人一多,城內必須往外擴展,隻是想不到擴展得那麽快,大家都會來城外建房子。
許川芎兩兄弟還想著在城外建醫館,自己做大夫,自負盈虧,同時也賣草藥,徐蘆根擅長種草藥,賣草藥可比做大夫還賺錢。
特別有許大夫這個“敗家子”在,他們家賺到的錢不夠許大夫虧呢。
徐秀才想了想說:“房子肯定要建的。我們一直租住在這裏也不是辦法。雖然這邊住的不錯,但總歸要付租金,如果城外建好房子,可省錢。”
另外有一個原因就是城外住比較寬敞,住起來舒服,而且離城內其實非常近,隻不過是多了個進入城門的步驟。
徐秀才想著,先把徐家村的房子建好,再來上元縣這邊建房子。
不用建很大,夠住就行。之後慢慢再建,不著急。
而且徐秀才還多想一層,現在時勢不穩定,等穩定下來再說。
徐秀才害怕這裏也保不住,沒辦法安心生活,需要再次逃難,那麽他們建的房子也會付諸東流。
現在還是留些錢在手上好。
徐秀才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程顧卿點了點頭說:“你說得對,我們就簡簡單單地建幾間青磚屋,用圍欄圍起來,等真的天下太平了,再來建房也可以。”
程顧卿打算建成農家樂那種。
一大塊地,有幾間房子,其他不是用樹木就是竹子圍起來,反正這些不怎麽花錢。
這裏可以隨便砍樹木,人工嘛,村裏那麽多漢子,管頓飯就可以了。
等時勢明朗後,慢慢在旁邊加建房子,這樣一點一點地來建,將來跑路也不會心疼。
說完地皮怎麽處理。
程顧卿又問:“我們的地蛋子怎樣了?是不是越種越小,產量越來越低?”
程顧卿這次出行差不多三個月了,現在已經是11月了,秋收已經過了。
徐家村的漢子之所以那麽趕著迴來,完全是為了迴來秋收,害怕留村裏不夠人手,來不及收地裏的莊稼。
土地的糧食比金銀更重要,沒得吃,徐家村可要餓死了。
說到秋收,徐秀才可高興了,歡喜地說:“程嬸子,地裏的土豆比之前的並不小,產量也沒怎麽減少,跟之前的大差不差,有些給的肥料夠,比之前的產量更多。
謝天謝地,你之前警告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咱們村全都種上地蛋子,等秋收的時候,可轟動了。一堆一堆的土豆堆在那,我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糧食。
嬸子,我是萬萬想不到產量竟然那麽高,太驚喜了。”
不僅徐秀才高興,村裏人也高興,縣令薑大人更高興。
看著一堆一堆的土豆, 大家都不相信產量這麽高。
徐秀才心裏想著如果地裏能產那麽多地蛋子,他們就不會餓死,永遠不會的那種。
這次種植,徐家村種了,隔壁的蟠龍村也種了,大家一樣大豐收。
蟠龍村的郝村長老淚縱橫,對著一堆一堆的地蛋子哭,蟠龍村的鄉親們也跟著哭,那種場麵,真讓感動。
不過徐秀才又想,還是徐家村的鄉親見的場麵多,對著那麽多的糧食顯得雲淡風輕。
可能大家已經看過了,再次看就不覺得驚奇了。
程顧卿聽到地蛋子大豐收心裏也高興。
她是想不到地蛋子竟然不減產,這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呢。
至於什麽原因,她弄不懂,她又不是農業專家。
這種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士辦吧。
程顧卿又問徐秀才:“我家徐旺和鬥頭叔迴來沒?”
徐秀才搖了搖頭說:“還沒有呢。不過他們讓人捎了口信迴來,說在軍營裏一切都好。他們隻負責種地,不用做其他,叫我們不要擔心。還說過年前會迴來的。他們還需要留在軍地協助農學官研究土豆。”
程顧卿萬萬想不到徐老兒和徐鬥頭竟然還未被放迴來,還要留在軍隊幫忙。
畢竟糧食已經收起來了,留他們兩個在那裏也沒有用。
想不到還真留他們在那裏,原來他們還有用。
不過留在那就留在那了,過年前迴來就行了。
徐秀才又跟程顧卿交代村裏發生的一些事。
至於具體的細節,徐秀才也不怎麽知道。
他整日在縣城,村裏可少迴去,知道的事都是村裏人過來告之的,想要知道村裏發生什麽事,隻能迴去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