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迪一聽,就使勁搖頭,歎氣道:“第一本書你怎麽能印那麽多呢?最多印兩百本就差不多了。”
孫雪慌了神,趕緊問:“那現在怎麽辦呢?”
蘇迪調侃道:“隻能涼拌了!”
孫雪苦笑道:“我的大詩人,都到這個時候了,你還有心情開玩笑呀?”
蘇迪認真的想了想說:“你現在還沒有知名度,要把這些書賣出去恐怕難度很大。
你寫的是勵誌類的小說,讀者群體應該是在校的大中專學生,你可以在泉城市各大中專學校進行宣傳推廣。”
孫雪覺得這也是個好辦法,不過去學校進行推廣對於她來說是第一次,也是一頭的霧水。
經過多方的打聽,她總算是了解到了大概的程序。
想要在學校裏進行推廣,就要找到學校主管宣傳的相關領導進行協商。
孫雪找到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領導,然後提出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她的這個要求卻遭到對方的一致拒絕。拒絕的理由很直接:牽扯到賣東西的活動,學校一律不允許。
後來孫雪才知道,像她這樣的萌新作者,人家根本就不會搭理你。
學校推廣這條路看來是行不通了,孫雪又陷入了無助中。
看到學校推廣這條路行不通,蘇迪也替她著急。
蘇迪給自己在上海的很多出版社的朋友打電話請教,希望能有好的辦法去幫到孫雪。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孫雪的新書還是沒有找到好的銷售渠道。
為此,孫雪急的上了火,嘴巴旁起了一大串的水泡。
.....
有天晚上吃飯時,蘇迪對孫雪說:“孫雪,你會上網嗎?”
孫雪搖搖頭。
“聽說現在好多人都玩論壇,論壇上有很多的寫手,要不你也試試。把你的這本小說發到論壇上,進行宣傳一下試試有沒有效果。”
“論壇?什麽論壇?”
孫雪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蘇迪搖搖頭,說:“這個我也不是太懂,你自己上網弄弄!”
孫雪應了一聲,雖然她覺得這個辦法很是不靠譜,不過目前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了。隻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網上注冊了賬號,把自己小說的前三章發在了上麵。
過了幾天,孫雪又去了網吧,當她打開論壇時,發現有很多人跟帖說她的小說寫的挺不錯的,催她繼續發文。
於是孫雪又在上麵發了三章,第二天打開一看,竟然發現好多網友跟帖誇她的文章寫的好。
孫雪突然就興奮了起來,於是每天晚上,她趁上晚自習的時候,偷偷溜到網吧去混論壇。
孫雪發現,論壇上有很多的文學愛好者,他們在上麵聊關於文學的話題,聊的非常的火熱。
她也在上麵和他們談論自己對於文學的一些看法。
由於她的打字速度非常快,還有自己的作品,很快就成了論壇裏的活躍分子。
孫雪每天都在論壇上把自己的小說連載一章,她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追捧,好多網友每天都在期待她小說的更新。
在論壇上混了一個月後,孫雪就在論壇上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並且擁有了很多的粉絲,粉絲們每天都期待她小說的更新。
孫雪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宣傳自己新書的機會。孫雪在論壇上把自己出版了紙質書的消息發了上去,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好多的網友都提出要購買實體書的要求。
那是論壇剛剛興起沒多長時間,但注冊的用戶卻有了很大的規模。而且混論壇的要麽是學生黨,要麽就是文學青年。
孫雪意識到,這些網友才是自己真正的精準客戶。
她當即決定在線上進行自己的新書銷售。
這個決定一出,孫雪就收到了大量網友的購書需求。
短短一周之內,她手裏的幾百本書就被網友們預定一空。
這些書根本就滿足不了大量網友的需求,在網友的一再要求下,她又加急印刷了1000冊,很快又銷售一空。
她在論壇上的名氣越來越大,應網友的要求,她組織了網友的線下見麵會。
見麵會上,她也的到了網友們的追捧,甚至有網友不遠千裏來參加線下活動,就是為了能見她一麵。
在線下見麵會上,一大群文學愛好者敞開心扉,聊文學,聊夢想,活動舉辦的非常成功。
孫雪作為線下活動的籌辦者,分享了自己在文學創作方麵的一些經驗,蘇迪也在這次的活動中分享了自己對於文學獨到的見解,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她還趁機宣傳了自己和蘇迪創辦的雜誌,她做了一個決定:凡是來參加線下活動的網友,都可以免費得到一本雜誌,還可以得到她新書的親筆簽名。
就這樣,通過線上和線下活動,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孫雪的新書加印了四次,銷售數量突破了五千冊。
這個成績對一個剛出書的新人來說,已經相當厲害了。
就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卻給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
她的第一本作品仍在網絡上熱賣著,她在論壇上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
新書大賣,給她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
這個收入遠遠高於之前自己寫文章得到的稿費。她這才明白了蘇迪當時對自己說的話:如果一旦自己的書大賣,將給她帶來豐厚的利潤。
也是這次偶然的機會,讓孫雪意識到,國內剛剛興起的互聯網,將會是接下來的一個風口和機會。
她突然就明白了那句話:你私下每一份看不見的努力,總會在某一個時刻加倍的迴報你。
要是自己不會電腦知識,要是自己沒有日積月累的筆耕不輟,要是自己當時沒有堅定的出書信念和堅持,那麽就沒有今天獲得的這些成績。
隨著小說的熱賣和自己在論壇上的知名度日漸提升。她和蘇迪創辦的雜誌也開始逐漸走上了軌道。
她和蘇迪仔細核算了一下,雜誌從一開始的虧損,慢慢的開始迴本了。
這是一個好的勢頭,至少雜誌可以生存下去了。
讓她沒想到的是,還有更大的驚喜在等著她。
孫雪慌了神,趕緊問:“那現在怎麽辦呢?”
蘇迪調侃道:“隻能涼拌了!”
孫雪苦笑道:“我的大詩人,都到這個時候了,你還有心情開玩笑呀?”
蘇迪認真的想了想說:“你現在還沒有知名度,要把這些書賣出去恐怕難度很大。
你寫的是勵誌類的小說,讀者群體應該是在校的大中專學生,你可以在泉城市各大中專學校進行宣傳推廣。”
孫雪覺得這也是個好辦法,不過去學校進行推廣對於她來說是第一次,也是一頭的霧水。
經過多方的打聽,她總算是了解到了大概的程序。
想要在學校裏進行推廣,就要找到學校主管宣傳的相關領導進行協商。
孫雪找到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領導,然後提出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她的這個要求卻遭到對方的一致拒絕。拒絕的理由很直接:牽扯到賣東西的活動,學校一律不允許。
後來孫雪才知道,像她這樣的萌新作者,人家根本就不會搭理你。
學校推廣這條路看來是行不通了,孫雪又陷入了無助中。
看到學校推廣這條路行不通,蘇迪也替她著急。
蘇迪給自己在上海的很多出版社的朋友打電話請教,希望能有好的辦法去幫到孫雪。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孫雪的新書還是沒有找到好的銷售渠道。
為此,孫雪急的上了火,嘴巴旁起了一大串的水泡。
.....
有天晚上吃飯時,蘇迪對孫雪說:“孫雪,你會上網嗎?”
孫雪搖搖頭。
“聽說現在好多人都玩論壇,論壇上有很多的寫手,要不你也試試。把你的這本小說發到論壇上,進行宣傳一下試試有沒有效果。”
“論壇?什麽論壇?”
孫雪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蘇迪搖搖頭,說:“這個我也不是太懂,你自己上網弄弄!”
孫雪應了一聲,雖然她覺得這個辦法很是不靠譜,不過目前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了。隻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網上注冊了賬號,把自己小說的前三章發在了上麵。
過了幾天,孫雪又去了網吧,當她打開論壇時,發現有很多人跟帖說她的小說寫的挺不錯的,催她繼續發文。
於是孫雪又在上麵發了三章,第二天打開一看,竟然發現好多網友跟帖誇她的文章寫的好。
孫雪突然就興奮了起來,於是每天晚上,她趁上晚自習的時候,偷偷溜到網吧去混論壇。
孫雪發現,論壇上有很多的文學愛好者,他們在上麵聊關於文學的話題,聊的非常的火熱。
她也在上麵和他們談論自己對於文學的一些看法。
由於她的打字速度非常快,還有自己的作品,很快就成了論壇裏的活躍分子。
孫雪每天都在論壇上把自己的小說連載一章,她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追捧,好多網友每天都在期待她小說的更新。
在論壇上混了一個月後,孫雪就在論壇上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並且擁有了很多的粉絲,粉絲們每天都期待她小說的更新。
孫雪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宣傳自己新書的機會。孫雪在論壇上把自己出版了紙質書的消息發了上去,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好多的網友都提出要購買實體書的要求。
那是論壇剛剛興起沒多長時間,但注冊的用戶卻有了很大的規模。而且混論壇的要麽是學生黨,要麽就是文學青年。
孫雪意識到,這些網友才是自己真正的精準客戶。
她當即決定在線上進行自己的新書銷售。
這個決定一出,孫雪就收到了大量網友的購書需求。
短短一周之內,她手裏的幾百本書就被網友們預定一空。
這些書根本就滿足不了大量網友的需求,在網友的一再要求下,她又加急印刷了1000冊,很快又銷售一空。
她在論壇上的名氣越來越大,應網友的要求,她組織了網友的線下見麵會。
見麵會上,她也的到了網友們的追捧,甚至有網友不遠千裏來參加線下活動,就是為了能見她一麵。
在線下見麵會上,一大群文學愛好者敞開心扉,聊文學,聊夢想,活動舉辦的非常成功。
孫雪作為線下活動的籌辦者,分享了自己在文學創作方麵的一些經驗,蘇迪也在這次的活動中分享了自己對於文學獨到的見解,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她還趁機宣傳了自己和蘇迪創辦的雜誌,她做了一個決定:凡是來參加線下活動的網友,都可以免費得到一本雜誌,還可以得到她新書的親筆簽名。
就這樣,通過線上和線下活動,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孫雪的新書加印了四次,銷售數量突破了五千冊。
這個成績對一個剛出書的新人來說,已經相當厲害了。
就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卻給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
她的第一本作品仍在網絡上熱賣著,她在論壇上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
新書大賣,給她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
這個收入遠遠高於之前自己寫文章得到的稿費。她這才明白了蘇迪當時對自己說的話:如果一旦自己的書大賣,將給她帶來豐厚的利潤。
也是這次偶然的機會,讓孫雪意識到,國內剛剛興起的互聯網,將會是接下來的一個風口和機會。
她突然就明白了那句話:你私下每一份看不見的努力,總會在某一個時刻加倍的迴報你。
要是自己不會電腦知識,要是自己沒有日積月累的筆耕不輟,要是自己當時沒有堅定的出書信念和堅持,那麽就沒有今天獲得的這些成績。
隨著小說的熱賣和自己在論壇上的知名度日漸提升。她和蘇迪創辦的雜誌也開始逐漸走上了軌道。
她和蘇迪仔細核算了一下,雜誌從一開始的虧損,慢慢的開始迴本了。
這是一個好的勢頭,至少雜誌可以生存下去了。
讓她沒想到的是,還有更大的驚喜在等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