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眾人不停點頭,對遼王的分析表示佩服之時,刑部尚書錢唐卻突然說道:“遼王分析合情合理,臣十分佩服。但是此事如果真如遼王判斷,是帖木兒使節所為,尚有幾處疑點,請遼王為老臣解惑。”


    遼王說道:“錢尚書但說無妨。”


    錢唐就一股腦地把心中疑惑都說了出來:


    “一是帖木兒使節來到京城,停留不到二十日。期間,既要召集身手敏捷的刺客,收買府軍衛和金吾左衛軍士,還要準確知道錦衣衛換班時間,獲悉遼王殿下身邊侍衛剛剛撤迴遼東這一最佳時機。如果朝中、軍中無人作為內應,帖木兒使節根本無法悄然做好一切行刺準備。”


    “二是殿下手中這火銃雖是仿製,但臣聽說,普天之下,能造者寥寥無幾,而且均在遼王府中,恐怕還是和遼王府人員有關聯。”


    “三是錦衣衛平時在遼王府周圍布下值守人員不下二十人,晚上不下十人。但事發之時,接班人員遲遲未到,值守人員隻有四人,剛好給了刺客以可乘之機。這未免太過蹊蹺。”


    遼王好好瞅了瞅眼前這個當年誓死扞衛孟聖人牌位的老學究,心裏頓時又增加了一份敬意。


    不得不說,這錢唐不僅是位敢於硬剛老朱的猛男,也是位心思縝密的推理專家,真不愧是刑部出來的,在諸多證據中建立了關聯,還是同時關聯上了帖木兒汗國、遼王府和皇太孫三方。


    遼王認真理了理思路,答道:


    “錢尚書所言極是。本案不僅僅是針對本王,而是整個大明皇室。”


    “如果不查清楚,不解釋清楚,京城必是謠言四起。可能有人會說,此次刺殺是本王指使,搞的苦肉計,目的是搞臭搞倒太孫。也有人會說,這是太孫與帖木兒汗國勾結,想搞倒功高震主的本王。”


    “因此,本王建議,後麵案件所有證據,包括兩名活口,均交由刑部,由錢尚書親自辦理。同時,本王也可以讓遼王府配合你辦案。”


    “至於帖木兒為何在短短二十日內做好行刺準備,等抓獲帖木兒使節後,一切迎刃而解。”


    “但本王提醒諸位,帖木兒汗國自六年前進京獻馬獻玉,大明朝堂動向已盡在帖木兒細作掌握之中,那時候朝中是否就有內應,亦未可知。”


    “另外,我聽說此次帖木兒使節進京攜帶良馬千匹,攜帶的西域和田玉等珍寶玉石價值在五十萬兩銀子之上,恐怕也是另有所圖。隻是錦衣衛沒有注意罷了。”


    當聽到遼王把這次迪裏行刺事件指向自己平時一向最為信任的錦衣衛時,老朱立即吩咐郭英道:“將蔣獻那廝給關入大牢。派人以六百裏加急,通知沿途衛所駐軍,全力緝拿帖木兒使節。”


    老朱果然堅持了“無論涉及到誰,都一查到底”的原則。


    大明疆域遼闊萬裏,國力有限,驛站布局雖然達不到八百裏加急的設置標準,但是以六百裏加急的信息傳遞速度,還是可以在各個關隘要道堵住帖木兒使節和他的一幫手下的。


    老朱不相信帖木兒使節能飛出他的天羅地網。


    遼王卻說道:“帖木兒使節如果走陸路,怎麽也飛不出我大明手掌心。我就擔心,此時帖木兒使節以聲東擊西之計,已經乘船東下,進入茫茫大海,無跡可尋。”


    聽到遼王的提醒,大家心裏突然想起來,如果論聲東擊西,遼王應該是行家裏手了,十來歲出走鳳陽時,不就整了這一手麽?把一幫護衛都給耍了!


    老朱又道:“吳傑不是帶了水師來了麽?讓他帶水師馬上給朕追擊。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給朕抓獲歸案。”


    朱植一聽,心裏卻有了另一番計較,嘴上說道:


    “我馬上去和吳傑商議。還有,剛才錢尚書提醒我仿製火銃這一節,應是京城之內的原遼王府軍械工匠所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突破方向。”


    “錢尚書,你馬上派人去工部,將兩年前被工部召迴京城的蒯貴等工匠找來逐個排查。如果這些工匠和帖木兒奸細相互勾結,任憑你處置。如果隻是一般過失,一律交由本王發落。”


    “但是,本王提醒各位,此次帖木兒汗國行刺的目的不僅僅是刺殺本王,而是要搞亂大明君臣關係,搞亂大明朝堂。你們查辦案件,不要帶進私人恩怨和黨派之爭。否則,正好中了帖木兒的奸計。”


    “因此,錦衣衛、府軍衛、金吾左衛是否有內奸,分別交由三衛自己辦理。本王信得過營國公和李堅、耿璿兩位駙馬。”


    老朱一聽,也深以為然,說道:“大家都按遼王說的辦吧,不能奸細沒抓住,反倒自亂了陣腳。”


    遼王又說道: “我到龍江碼頭去一趟吧,交待吳傑去從海路追擊。”


    老朱連忙搖頭:“這個就算了吧,讓兵部尚書唐鐸派人去,到龍江碼頭給吳傑傳個話就行了。”


    他這時也想起來這臭屁兒子也有聲東擊西、瞞天過海的前科,還是怕遼王趁機跑路了。


    眾人也對遼王的主意不斷點頭稱是。


    一直沒有發言的兵部尚書唐鐸看著這個和太孫同年齡的遼王,怎麽都不象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其沉著、冷靜、理智、清醒,更像一個久經朝堂風雨的老臣。


    如果當年陛下象遼王這樣處理胡惟庸案、李善長等案,也許不會死那麽多無辜之人,皇帝也不會背著濫殺和嗜血的罵名和惡名!


    作為太子的死黨,他現在心裏也很猶豫,如果要讓這遼王掌舵今後的大明帝國,恐怕會將大明更加發揚光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