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初,除了第二季土豆和晚種的雜糧,大遼東的秋收基本結束了。
根據張信的匯總,僅各地集中進行軍墾、民墾的麥、稻和大豆三項糧食總產量,就達到驚人的一百一十萬石,其中軍墾達到八十萬石,民墾為二十萬石,另外,軍墾菜籽一項也達到二十萬石。
至於那土豆、紅薯、玉米等稀奇之物,後期遼西來的移民種的小米、大豆、高粱等雜糧,原始遼東土著種的小麥,以及紅崖子、安東、金州等地駐軍臨時種的水稻,尚未計算在內。
遼東豐收之所以超出遼王的預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淩海的小麥和廣寧的水稻都獲得了大豐收。
淩海的春耕進行得最早,準備得最為充分,加上宋有才的指導,兩萬畝小麥畝產將近五百斤,這當於後世的畝產六百斤,而宋有才用朱植給他的後世小麥種子親自搞的十畝試驗田,更是達到駭人的畝產六百斤,相當於後世的畝產七百二十斤。
廣寧的夏種也比較及時。這裏地近大遼澤,河流縱橫,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更加適合水稻種植,李喜旺又指導廣寧衛士卒和移民們精耕細作,水稻產量達到畝產六百斤左右。
還有幾戶山東移民,本來就擅長水稻耕種,畝產竟然達到六百斤,相當於後世的七百二十斤。
在沒有後世化肥加持的情況下,這已經是非常駭人的產量了,而且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下麵,請趙疙瘩、李大個子……等十人上台。”
“請遼王殿下為十大種麥高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
“下麵,請黃二狗、劉羅鍋……等十人上台。”
“請靖江王殿下為十大種稻高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
秋收後,朱植專門讓張信在廣寧城組織召開了一個種糧勞模表彰大會。
在萬人矚目中,遼王和靖江王親自對淩海和廣寧評選出來的十大種麥高手和十大種稻高手進行頒獎。
到了晚上,遼王還邀請這些勞模們到遼王府共進晚餐。
這讓那些世世代代沒見過世麵的泥腿子們個個風光無限、受寵若驚。
曾幾何時,他們能夠如此近距離接觸到王爺,並和王爺一起把酒言歡?
“趙疙瘩,隻要你能保證明年村裏有十家以上鄉親和你一樣五穀豐登,你那個村子以後就叫趙家屯好了,你就是社長。”
“黃二狗,你那個村子還真是狗住的窩棚,你要是讓你村裏家家戶戶跟著種水稻,住上青磚瓦房,你就是社長。”
就在酒席間,遼王繼續給這些勞模們封官、打雞血,變著法子讓他們先進帶動後進,先富帶動後富。
移民們受此刺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來年也爭取搞個種田勞模當當。
獎勵不獎勵無所謂,光是能和王爺共進晚餐,就足夠自己吹上一輩子的。
朱植也更加堅定決心,來年一定要以長春為中心,搞好水稻軍墾。那裏才是真正的黑土地,土地更加肥沃。
到時候,大家都有經驗了,對種水稻也不抵觸了,水稻產量隻會更高。
第一年的遼東屯墾,雖然節奏有點快,活有點累。但是遼王也給了移民們豐厚的迴報,在幫助完成軍墾之後,民墾收獲大部分都是移民自己的。
相對於給當時其他將領幹活或給地主打長工的人來說,他們已經過上人上人的生活了。
換句後世的話說,第一年的努力,就讓這些移民已經脫離了溫飽,馬上要前進在小康生活的大道上了。
最初跟隨遼王到廣寧城的老張頭,要了十畝水田,四十畝旱地,雖然先幫官軍忙完軍墾,才最後進行自己的民墾,累了個半死,卻收了八十石稻麥和雜糧,留下口糧、種子,再去掉運費,按目前的糧價,少說也要賺上近二十兩銀子。
但是大部分移民隻要了五十畝旱地,因為種水稻是個精細活,實在太累人,那也能賺上十兩銀子。
大家都在商量,趁今年遼王免稅,要麽先把房事解決了,要麽把耕牛問題解決了。
李成桂聽說遼東豐收後,派人送來了十萬兩銀子,除了拿迴上次的購馬欠條外,另外購買了十萬石稻穀。
在豐年,一兩銀子是能換三石甚至四石大米的,平年能換兩石大米。但今年高麗也是災年,一兩銀子隻能換一石大米甚至隻能換一石稻穀。高麗人用七萬兩銀子換十萬石稻穀,雙方都覺得很劃算。
這時朱植又問張信:“張鎮長,我們還有七十萬石軍墾糧食怎麽辦?”
張信反問道:“那看王爺想怎麽辦?”
朱植說道:“糧食多了也讓人發愁。要不,我們再拿個十萬、二十萬石的去賣點錢?”
張信答道:“王爺,這點糧食一點也不多。首先要留下十萬石作為明年的種子,如果十八屯衛同時屯種,對種子的需求也相當驚人;十八衛軍卒及家屬人數也要達到二十萬人以上,至少留下五十萬石口糧;如果要打仗,要另行備下十萬石軍糧。如果遇到天災,救濟災民,還得找朝廷要二十萬石糧食以防萬一……”
朱植不由吐槽起來:“我發現自己怎麽又成了窮光蛋呢?我這投入的兩百萬兩銀子什麽時候才能見到影兒?”
“王爺放心,今年應該會留下一些地家底的。”
張信就給他掰指頭算起賬來:
“兄弟們幫你打仗種糧,光賣給高麗軍馬和水稻就掙了十萬兩。賣到江南的菜籽油估計也至少賺了十萬兩以上。”
“至於賣農具、農具、房子、商鋪,到底賺了多少?隻有你遼王爺、沈家和郭家人清楚。這生意是你們三家做的。”
“東征北伐俘獲至少兩萬匹馬,一部分人送給各衛作了人情,一部分裝備了騎兵,現在至少可以騰出一萬匹馬來,再賣他一五萬千兩銀子。問題是賣給誰?還得由遼王您想辦法。”
“那前後送迴來的四、五千俘虜雖然不會種地,挖煤燒磚到個個是好手,廣寧的煤已經堆到天上去了,也許隻有你遼王爺可以想辦法換成錢。”
“那上百萬斤鹽茶和香料,雖然前期為了拉攏蒙古女真各部,送出去一小部分,但後麵用來貿易,絕對是天價。倉庫堆積的好幾萬張羊皮剛送到沈家,又堆滿了從各個部落換迴來的土特產。這些東西處理好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還有,現在民墾存糧加上雜糧實際達到四十萬石以上,老百姓放在家裏又吃不完,可以讓他們勻出三十萬石來出售。王府雖然承諾不收農業稅,但可以收百分之五的交易稅。”
“城裏的商鋪越來越多,也可以收取百分之五的營業稅,稅點雖然不高,但是基數大,持續時間長,收入最為可靠。關鍵是你遼王爺要把這遼東打造成真正的天府之國,人間樂土,商業機會多的是……”
果然,就在張信幫朱植分析完沒幾天,李成桂又派人來請求賣二十萬石糧食給高麗。
朱植就讓張信轉告民戶,可以自行把餘糧送到盤山碼頭去賣給高麗人,官民兩利,隻是高麗這次收購的價格比以前稍稍高了一點,大家也能接受。
華夏的農民們都很純樸,不願意老是欠著遼王爺的錢。這錢一到手,就陸陸續續還了向王府租借或賒欠的耕牛、農具、種子等錢,遼王府開始見到效益了。
什麽是金山銀山?能生產糧食的黑土地就是金山銀山。
朱植暗暗決定,無論朝廷最後同不同意他的屯墾計劃,他明年都要完全挺進黑土地,至少保證軍墾一百萬畝,收三百萬石糧食。哪怕隻賣一半,明年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一天,張信興衝衝找到遼王,建議道:“王爺,現在已經進入農閑,人手這麽多,不如按後世的經驗把廣寧城好好整治一下,大街上鋪設一下石板,一下雨盡是泥,周邊的鄉村也可以重新規劃,統一民居樣式。那東一窩、西一坨的實在有礙觀瞻。”
一聽張信要搞形象工程,朱植馬上警惕起來,提醒道:
“老天爺不會年年都眷顧遼東的,當下民政首要任務還是組織富餘民力在土壤徹底封凍之前,興修水利,規劃新的民墾鎮點,丈量土地,為明年農業生產作準備,挖煤燒磚建房子,為漫長的冬季作準備。”
“你真應該學學後世那個姓閻的軍閥,這家夥說過一句話,‘老百姓都知道要過好日子’。現在,廣寧大政方針已定,隻要有飯吃,無論蕃漢,都會十分聽話。倉廩實而知禮節,隻要經濟水平上去了,老百姓的文化層次自然也會相應提升……”
朱植現在很擔心,張信和他的手下會像後世某些領導那樣,今天搞個一萬畝高產水稻試驗田,明天又換成一萬畝小龍蝦示範基地,後天又變成什麽高新產業示範區。今天搞個廁所革命,明天搞個最美鄉村評選。今天搞個森林進機關,明天搞個水稻上山……
他覺得,這實際上都是為了急功近利、撈取政績,擾民、浪費民力不說,還會毀掉政府的公信力。
古人為什麽有人提倡無為而治,不擾民,不折騰?還是有大量曆史教訓的。
所以,他一再提醒張信:“不要搞那些麵子工程,形象工程,不要過度幹涉移民的生產和生活。民間自有智慧在,隻有愚蠢的官員才會總覺得民眾需要自己的指導……”
統一思想後,廣寧開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基建運動,繼續以生產建設為中心。
伐木的伐木,采煤的采煤,燒磚的燒磚,挖渠的挖渠,建房的建房,清理屯田的清理屯田。
在這忙忙碌碌中,遼王爺還忙中偷閑,帶著明月、明珠,還有豹韜將軍到醫巫閭山打獵去了。
明月和明珠都是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豹韜將軍走路還有點搖搖晃晃哩。
郭英放心不下,隻好親自帶了幾個護衛跟在後麵貼身保護。
可這女婿打起仗來是一副樣子,指揮千軍萬馬,運籌帷幄,從容淡定。這要是瘋起來,又是另一副樣子,放蕩不羈,整天和幾個小丫頭沒大沒小,一點正經人形都沒有,更別提王爺的威嚴了。
“王爺,我要再和你比比槍法。”
“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怎麽沒有?你看不起女人!”
“那好吧,等你投胎,下輩子當個男人,有了槍再說。”
這是明月和遼王的對話。
雙遼城比試之後,明月還是沒聽懂遼王的意思,此槍非彼槍!郭英和手下幾個護衛在後麵早就聽明白了,想笑又不敢笑。
“王爺,我們打獵用弓箭。你不會用弓箭,用槍也行。我們不會笑話你的。”
“笑話?本王打獵一不用弓,二不用槍,照樣神勇無比。”
“那你用什麽?”
“我用套套。”
“什麽套套?厲害嗎?”
“咳,咳……厲害,非常厲害,老母豬戴胸罩,一套一套又一套的那種。”
這是明珠和遼王的對話。
等遼王帶人沿著一個小山坡布下兩百米長的鐵絲連環套後,明珠恍然大悟:“遼王,你把兵法都用到打獵上來了。隻是這胸罩是什麽東西啊?”
遼王說道;“你去問婉清和婉君吧。”
到了清點收獲的時候,遼王這個陰險的家夥,果然又是像釣魚一樣,出盡了風頭,他下的連環套上套滿了野雞、兔子、狐狸等物,體型雖然不大,可架不住量多啊!
小豹韜將軍又是跟著遼王天天大快朵頤,快速地成長,從此對遼王這個長期飯票也更加依賴、更加信賴、更加信仰了。
根據張信的匯總,僅各地集中進行軍墾、民墾的麥、稻和大豆三項糧食總產量,就達到驚人的一百一十萬石,其中軍墾達到八十萬石,民墾為二十萬石,另外,軍墾菜籽一項也達到二十萬石。
至於那土豆、紅薯、玉米等稀奇之物,後期遼西來的移民種的小米、大豆、高粱等雜糧,原始遼東土著種的小麥,以及紅崖子、安東、金州等地駐軍臨時種的水稻,尚未計算在內。
遼東豐收之所以超出遼王的預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淩海的小麥和廣寧的水稻都獲得了大豐收。
淩海的春耕進行得最早,準備得最為充分,加上宋有才的指導,兩萬畝小麥畝產將近五百斤,這當於後世的畝產六百斤,而宋有才用朱植給他的後世小麥種子親自搞的十畝試驗田,更是達到駭人的畝產六百斤,相當於後世的畝產七百二十斤。
廣寧的夏種也比較及時。這裏地近大遼澤,河流縱橫,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更加適合水稻種植,李喜旺又指導廣寧衛士卒和移民們精耕細作,水稻產量達到畝產六百斤左右。
還有幾戶山東移民,本來就擅長水稻耕種,畝產竟然達到六百斤,相當於後世的七百二十斤。
在沒有後世化肥加持的情況下,這已經是非常駭人的產量了,而且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下麵,請趙疙瘩、李大個子……等十人上台。”
“請遼王殿下為十大種麥高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
“下麵,請黃二狗、劉羅鍋……等十人上台。”
“請靖江王殿下為十大種稻高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
秋收後,朱植專門讓張信在廣寧城組織召開了一個種糧勞模表彰大會。
在萬人矚目中,遼王和靖江王親自對淩海和廣寧評選出來的十大種麥高手和十大種稻高手進行頒獎。
到了晚上,遼王還邀請這些勞模們到遼王府共進晚餐。
這讓那些世世代代沒見過世麵的泥腿子們個個風光無限、受寵若驚。
曾幾何時,他們能夠如此近距離接觸到王爺,並和王爺一起把酒言歡?
“趙疙瘩,隻要你能保證明年村裏有十家以上鄉親和你一樣五穀豐登,你那個村子以後就叫趙家屯好了,你就是社長。”
“黃二狗,你那個村子還真是狗住的窩棚,你要是讓你村裏家家戶戶跟著種水稻,住上青磚瓦房,你就是社長。”
就在酒席間,遼王繼續給這些勞模們封官、打雞血,變著法子讓他們先進帶動後進,先富帶動後富。
移民們受此刺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來年也爭取搞個種田勞模當當。
獎勵不獎勵無所謂,光是能和王爺共進晚餐,就足夠自己吹上一輩子的。
朱植也更加堅定決心,來年一定要以長春為中心,搞好水稻軍墾。那裏才是真正的黑土地,土地更加肥沃。
到時候,大家都有經驗了,對種水稻也不抵觸了,水稻產量隻會更高。
第一年的遼東屯墾,雖然節奏有點快,活有點累。但是遼王也給了移民們豐厚的迴報,在幫助完成軍墾之後,民墾收獲大部分都是移民自己的。
相對於給當時其他將領幹活或給地主打長工的人來說,他們已經過上人上人的生活了。
換句後世的話說,第一年的努力,就讓這些移民已經脫離了溫飽,馬上要前進在小康生活的大道上了。
最初跟隨遼王到廣寧城的老張頭,要了十畝水田,四十畝旱地,雖然先幫官軍忙完軍墾,才最後進行自己的民墾,累了個半死,卻收了八十石稻麥和雜糧,留下口糧、種子,再去掉運費,按目前的糧價,少說也要賺上近二十兩銀子。
但是大部分移民隻要了五十畝旱地,因為種水稻是個精細活,實在太累人,那也能賺上十兩銀子。
大家都在商量,趁今年遼王免稅,要麽先把房事解決了,要麽把耕牛問題解決了。
李成桂聽說遼東豐收後,派人送來了十萬兩銀子,除了拿迴上次的購馬欠條外,另外購買了十萬石稻穀。
在豐年,一兩銀子是能換三石甚至四石大米的,平年能換兩石大米。但今年高麗也是災年,一兩銀子隻能換一石大米甚至隻能換一石稻穀。高麗人用七萬兩銀子換十萬石稻穀,雙方都覺得很劃算。
這時朱植又問張信:“張鎮長,我們還有七十萬石軍墾糧食怎麽辦?”
張信反問道:“那看王爺想怎麽辦?”
朱植說道:“糧食多了也讓人發愁。要不,我們再拿個十萬、二十萬石的去賣點錢?”
張信答道:“王爺,這點糧食一點也不多。首先要留下十萬石作為明年的種子,如果十八屯衛同時屯種,對種子的需求也相當驚人;十八衛軍卒及家屬人數也要達到二十萬人以上,至少留下五十萬石口糧;如果要打仗,要另行備下十萬石軍糧。如果遇到天災,救濟災民,還得找朝廷要二十萬石糧食以防萬一……”
朱植不由吐槽起來:“我發現自己怎麽又成了窮光蛋呢?我這投入的兩百萬兩銀子什麽時候才能見到影兒?”
“王爺放心,今年應該會留下一些地家底的。”
張信就給他掰指頭算起賬來:
“兄弟們幫你打仗種糧,光賣給高麗軍馬和水稻就掙了十萬兩。賣到江南的菜籽油估計也至少賺了十萬兩以上。”
“至於賣農具、農具、房子、商鋪,到底賺了多少?隻有你遼王爺、沈家和郭家人清楚。這生意是你們三家做的。”
“東征北伐俘獲至少兩萬匹馬,一部分人送給各衛作了人情,一部分裝備了騎兵,現在至少可以騰出一萬匹馬來,再賣他一五萬千兩銀子。問題是賣給誰?還得由遼王您想辦法。”
“那前後送迴來的四、五千俘虜雖然不會種地,挖煤燒磚到個個是好手,廣寧的煤已經堆到天上去了,也許隻有你遼王爺可以想辦法換成錢。”
“那上百萬斤鹽茶和香料,雖然前期為了拉攏蒙古女真各部,送出去一小部分,但後麵用來貿易,絕對是天價。倉庫堆積的好幾萬張羊皮剛送到沈家,又堆滿了從各個部落換迴來的土特產。這些東西處理好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還有,現在民墾存糧加上雜糧實際達到四十萬石以上,老百姓放在家裏又吃不完,可以讓他們勻出三十萬石來出售。王府雖然承諾不收農業稅,但可以收百分之五的交易稅。”
“城裏的商鋪越來越多,也可以收取百分之五的營業稅,稅點雖然不高,但是基數大,持續時間長,收入最為可靠。關鍵是你遼王爺要把這遼東打造成真正的天府之國,人間樂土,商業機會多的是……”
果然,就在張信幫朱植分析完沒幾天,李成桂又派人來請求賣二十萬石糧食給高麗。
朱植就讓張信轉告民戶,可以自行把餘糧送到盤山碼頭去賣給高麗人,官民兩利,隻是高麗這次收購的價格比以前稍稍高了一點,大家也能接受。
華夏的農民們都很純樸,不願意老是欠著遼王爺的錢。這錢一到手,就陸陸續續還了向王府租借或賒欠的耕牛、農具、種子等錢,遼王府開始見到效益了。
什麽是金山銀山?能生產糧食的黑土地就是金山銀山。
朱植暗暗決定,無論朝廷最後同不同意他的屯墾計劃,他明年都要完全挺進黑土地,至少保證軍墾一百萬畝,收三百萬石糧食。哪怕隻賣一半,明年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一天,張信興衝衝找到遼王,建議道:“王爺,現在已經進入農閑,人手這麽多,不如按後世的經驗把廣寧城好好整治一下,大街上鋪設一下石板,一下雨盡是泥,周邊的鄉村也可以重新規劃,統一民居樣式。那東一窩、西一坨的實在有礙觀瞻。”
一聽張信要搞形象工程,朱植馬上警惕起來,提醒道:
“老天爺不會年年都眷顧遼東的,當下民政首要任務還是組織富餘民力在土壤徹底封凍之前,興修水利,規劃新的民墾鎮點,丈量土地,為明年農業生產作準備,挖煤燒磚建房子,為漫長的冬季作準備。”
“你真應該學學後世那個姓閻的軍閥,這家夥說過一句話,‘老百姓都知道要過好日子’。現在,廣寧大政方針已定,隻要有飯吃,無論蕃漢,都會十分聽話。倉廩實而知禮節,隻要經濟水平上去了,老百姓的文化層次自然也會相應提升……”
朱植現在很擔心,張信和他的手下會像後世某些領導那樣,今天搞個一萬畝高產水稻試驗田,明天又換成一萬畝小龍蝦示範基地,後天又變成什麽高新產業示範區。今天搞個廁所革命,明天搞個最美鄉村評選。今天搞個森林進機關,明天搞個水稻上山……
他覺得,這實際上都是為了急功近利、撈取政績,擾民、浪費民力不說,還會毀掉政府的公信力。
古人為什麽有人提倡無為而治,不擾民,不折騰?還是有大量曆史教訓的。
所以,他一再提醒張信:“不要搞那些麵子工程,形象工程,不要過度幹涉移民的生產和生活。民間自有智慧在,隻有愚蠢的官員才會總覺得民眾需要自己的指導……”
統一思想後,廣寧開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基建運動,繼續以生產建設為中心。
伐木的伐木,采煤的采煤,燒磚的燒磚,挖渠的挖渠,建房的建房,清理屯田的清理屯田。
在這忙忙碌碌中,遼王爺還忙中偷閑,帶著明月、明珠,還有豹韜將軍到醫巫閭山打獵去了。
明月和明珠都是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豹韜將軍走路還有點搖搖晃晃哩。
郭英放心不下,隻好親自帶了幾個護衛跟在後麵貼身保護。
可這女婿打起仗來是一副樣子,指揮千軍萬馬,運籌帷幄,從容淡定。這要是瘋起來,又是另一副樣子,放蕩不羈,整天和幾個小丫頭沒大沒小,一點正經人形都沒有,更別提王爺的威嚴了。
“王爺,我要再和你比比槍法。”
“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怎麽沒有?你看不起女人!”
“那好吧,等你投胎,下輩子當個男人,有了槍再說。”
這是明月和遼王的對話。
雙遼城比試之後,明月還是沒聽懂遼王的意思,此槍非彼槍!郭英和手下幾個護衛在後麵早就聽明白了,想笑又不敢笑。
“王爺,我們打獵用弓箭。你不會用弓箭,用槍也行。我們不會笑話你的。”
“笑話?本王打獵一不用弓,二不用槍,照樣神勇無比。”
“那你用什麽?”
“我用套套。”
“什麽套套?厲害嗎?”
“咳,咳……厲害,非常厲害,老母豬戴胸罩,一套一套又一套的那種。”
這是明珠和遼王的對話。
等遼王帶人沿著一個小山坡布下兩百米長的鐵絲連環套後,明珠恍然大悟:“遼王,你把兵法都用到打獵上來了。隻是這胸罩是什麽東西啊?”
遼王說道;“你去問婉清和婉君吧。”
到了清點收獲的時候,遼王這個陰險的家夥,果然又是像釣魚一樣,出盡了風頭,他下的連環套上套滿了野雞、兔子、狐狸等物,體型雖然不大,可架不住量多啊!
小豹韜將軍又是跟著遼王天天大快朵頤,快速地成長,從此對遼王這個長期飯票也更加依賴、更加信賴、更加信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