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老朱的召見
寧貴妃是帶著小泰迪親親,親自過來探視遼王的。
朱植自離開皇宮後,天天盯在研發一線,很少到皇宮給寧貴妃問安。有時候到兵部要人或者找老朱批條子,他也忘了順便給她這個娘請安。
寧貴妃幾次派人喊他進宮吃飯,他也一次沒去。
她這次來遼王府,一是十來天沒見到這個兒子了,心裏確實惦記得不得了,二是剛從老朱那裏聽到親生兒子魯王朱檀的一些不好消息,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隻有瓜戀子,沒有子戀瓜的。
寧貴妃歎息一聲,滿麵愁容地來到了王府。
送走蒯富兄弟二人,朱植嘻皮笑臉扶著寧貴妃坐好,親自上茶陪罪:“我的個新娘額,什麽風把你老人家給吹來了!”
寧貴妃想著今天皇帝的怒喝,仍覺得心驚肉跳,但是看著朱植這孩子般的笑臉,又覺得說不出口,即使說了,一個還不到十二歲的孩子又能有什麽法子?
她匆匆閑聊幾句就迴宮了。
朱植這幾天也是累得連軸轉,隻以為母妃想自己了,沒有多想,很快就睡下了。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二上午,五十名兵部車駕工匠,也就是特殊的木匠前來報到。
蒯氏兄弟和其他老工匠果然又動員了家族裏二十來名工匠來上班。
恰在這時,老朱讓太監宣朱植進宮。
朱植對蒯氏兄弟扔了句話:“你們看著辦吧”,就忙著進宮去了。
他剛進西宮,就聽老朱大聲質問道:“聽說你這幾天躲在王府,是不是也在行荒唐之事?”
“我幹了什麽,你不都清楚麽?又是錦衣衛,又是屬官,又是太監,連舅舅都是你的眼線,我都懷疑我這眉毛也是你的眼線!”朱植被沒頭沒腦地罵了一頓,也沒好氣地迴答。
老朱黑著臉,摔給朱植兩本奏折:“這都是老十幹的好事!你兄弟倆最親。你看看該怎麽辦!”
朱植連忙撿起奏折,仔細看了看,這才得知了原委。
原來是魯王的長史以及山東地方官員,均狀告魯王及王妃行事荒唐,抓取數百民間童子,割去小雞雞下麵的兩個蛋蛋作煉丹之用。
難道這兩口子要搞什麽白日飛升?
朱植思忖半天,看在自己的前身與魯王交好,寧貴妃不是親媽卻勝似親媽的份上,決定還是保一保這個實際上並未謀麵的十哥。
隻聽他一本正經地信口開河:
“這個事情嘛,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如果魯王長史和山東官員偏聽偏信,以訛傳訛,或者二者相互勾結,欺負魯王善良,亦未可知。”
“當年我和允炆在鳳陽不和,不是也有人在外麵胡亂編排咱們皇室嗎?甚至還有人造謠說,是你故意讓狼把我給叼走了?”
老朱罵道:“這等放屁的話,你也信?”
朱植建議道:“好話不出門,屁話傳千裏。不如這樣,過幾天,我之國路過山東臨清軍營時,到魯王那裏看看,一探究竟真偽?”
遼王想早點之國,離開這個整天陰晴不定的皇帝,到山高皇帝遠的遼東當自己的土皇帝去。這樣,就可以來個我的地盤我做主。
老朱卻覺得這家夥倒算穩重,和太子想到一塊去了。
早在年前,老朱就收到許多西北狀告老二秦王朱樉的奏折,說他欺男霸女、大興土木、私設公堂、暴虐仆傭,甚至僭越禮製。
一句話,他秦王就是個西北的土皇帝。
老朱讓禮部會同駐守西北的左軍都督府僉事宋晟派人共同調查。
哪知禮部派的人去了西安後,正準備暗地走訪相關證人,卻聽說所有證人已在王府被殺人滅口。
調查人員是個慫貨,嚇得連秦王府的門都沒敢進,就匆匆迴來複命,連一個人證口供都沒有取到。
宋晟更是滑頭,一看是皇帝家務事,於是鞋底抹油,借口忙著平定西番造反,溜了。
每次給朝廷上折子,他隻談軍務,根本不提秦王之事。
在朱植閉門造槍的這幾天,老朱又收到山東方麵狀告魯王的奏折。
兩件事趕在一起,讓老朱開始動了廢黜老二和老十的心思,於是先問了問朱大也就是太子的意見。
朱大所說也和朱植差不多,鑒於老二的問題更嚴重一些,朱大建議他:“還是先召老二到京城詳問一番再說,對於老十,由遼王之國途中順便了解一番再說。”
所以,當朱植提出到山東順便探個真偽時,老朱覺得這個孩子倒算穩重。
老朱又問了問朱植這幾天幹了什麽事。
朱植也沒打算隱瞞,也隱瞞不住,老朱可是搞特務工作的祖宗。
他簡單匯報了開年後的幾件事,無非是找兵部買了點生鐵,又到市場上買了點木材,閉府造銃、閉門造車,和沈家合作,購買軍資和馬匹……
如果是別人,老朱絕對會把他砍了,這不是要造反嗎!
但現在是自己的兒子,他的看法又不同了。
最初的時候,對朱植的發明創造,老朱總覺得像小孩過家家,玩玩就行了,隻要不像魯王那樣小小年紀就尋仙問道就好。
後來,聽了旁人特別是武定侯的報告,大家都認為遼王年紀雖小,卻知練兵帶兵之要領,每一步決定都是當前廣寧建軍之急要。
老朱聽後,心中自是相當自豪,現在又經兒子親口確認,因老二和老十之事帶來的鬱悶也消散了不少,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那密密麻麻的褶子慢慢綻放出花樣的效果。
朱植一看,趕快順竿子爬:“陛下,沈家願意幫助朝廷往北方運送二百萬石軍糧,隻求朝廷批準給予四百萬石的鹽引,還有兵部允許沈家下海的批文。”
老朱認真考慮了一下,此次北伐,統軍的宋國公馮勝張口就要了二百萬石軍糧,目前大明水師正晝夜不息往北方運送軍糧,哪怕用二千料大船也得近三百船,兵部也是頗感船隻和人手都緊張。
如果讓沈家幫忙運送一半,水師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他最後表態道:“沈家可以幫助運送一百萬石軍糧,仍然給予四百萬石鹽引,但銷給百姓時不許漲價。否則,定不輕饒。”
老朱在朱植心中的形象頓時高大了許多。
他朱元璋畢竟是窮苦出身,雖說對文武大臣們狠了一些,但對窮苦百姓還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
朱植又說道:“陛下,沿海倭患嚴重,要不再從楚王那裏給我撥付五百人的水師戰船?我好加強沿海運糧船隊的護航。”
自騫義提醒朱植這事兒後,他一直在尋找機會給老朱說,畢竟是挖老六楚王朱楨的牆角,不大光彩。
自大明建國以來,兵部也曾經多次給老朱報告,倭寇在沿海時而不時的騷擾。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倭患,老朱派人到倭國進行警告,結果連使者都被殺了。倭國人甚至還和胡惟庸勾結,企圖作亂。
老朱想東征倭國,一幫文臣又以忽必烈遠征倭國的失敗教訓苦苦相諫。
武將們大多是陸戰高手,卻沒有遠海作戰經驗,一個個裝聾作啞,再加上大明現在的首要目標是賊心不死的蒙元勢力,他隻好在經濟上對倭國嚴厲封鎖,在沿海廣置衛所做好防範。
但是,千日防賊哪有千日做賊來得痛快!
倭國雖說此時剛剛結束南北分裂狀態,但各地軍閥照樣擁兵自重,一些失意武士像一群群流浪狗一樣,在大明沿海到處燒殺搶掠。
大明沿海處處設防,耗費兵力、財力巨大不說,對流竄作案的倭寇防不勝防,收效甚微。
所以,當朱植提出海上護航時,老朱倒覺得一試,欣然同意下旨從楚王水師抽調十艘千料戰船和五百名官兵聽遼王差遣。
朱植接著又建議:“既然北伐和遼東之國建藩的國策已定,我也應該早點到廣寧,熟悉吏民士兵,好做準備。正月十五一過,就請武定侯到臨清軍營挑人,提前進行訓練。”
老朱卻說:“練兵固然重要,開府也重要,大明親王總不能住豬窩馬棚吧?你就讓楊文去臨清主持練兵吧,郭英先到廣寧主持遼王宮的營建。”
老朱如此安排,也體現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朱植心裏一暖,隻好表示同意。
但是由於受後世史書的影響,老朱在他心中還是一個殘暴的代名詞,他覺得還是小心為是,能不起衝突的盡量不起衝突。
寧貴妃是帶著小泰迪親親,親自過來探視遼王的。
朱植自離開皇宮後,天天盯在研發一線,很少到皇宮給寧貴妃問安。有時候到兵部要人或者找老朱批條子,他也忘了順便給她這個娘請安。
寧貴妃幾次派人喊他進宮吃飯,他也一次沒去。
她這次來遼王府,一是十來天沒見到這個兒子了,心裏確實惦記得不得了,二是剛從老朱那裏聽到親生兒子魯王朱檀的一些不好消息,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隻有瓜戀子,沒有子戀瓜的。
寧貴妃歎息一聲,滿麵愁容地來到了王府。
送走蒯富兄弟二人,朱植嘻皮笑臉扶著寧貴妃坐好,親自上茶陪罪:“我的個新娘額,什麽風把你老人家給吹來了!”
寧貴妃想著今天皇帝的怒喝,仍覺得心驚肉跳,但是看著朱植這孩子般的笑臉,又覺得說不出口,即使說了,一個還不到十二歲的孩子又能有什麽法子?
她匆匆閑聊幾句就迴宮了。
朱植這幾天也是累得連軸轉,隻以為母妃想自己了,沒有多想,很快就睡下了。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二上午,五十名兵部車駕工匠,也就是特殊的木匠前來報到。
蒯氏兄弟和其他老工匠果然又動員了家族裏二十來名工匠來上班。
恰在這時,老朱讓太監宣朱植進宮。
朱植對蒯氏兄弟扔了句話:“你們看著辦吧”,就忙著進宮去了。
他剛進西宮,就聽老朱大聲質問道:“聽說你這幾天躲在王府,是不是也在行荒唐之事?”
“我幹了什麽,你不都清楚麽?又是錦衣衛,又是屬官,又是太監,連舅舅都是你的眼線,我都懷疑我這眉毛也是你的眼線!”朱植被沒頭沒腦地罵了一頓,也沒好氣地迴答。
老朱黑著臉,摔給朱植兩本奏折:“這都是老十幹的好事!你兄弟倆最親。你看看該怎麽辦!”
朱植連忙撿起奏折,仔細看了看,這才得知了原委。
原來是魯王的長史以及山東地方官員,均狀告魯王及王妃行事荒唐,抓取數百民間童子,割去小雞雞下麵的兩個蛋蛋作煉丹之用。
難道這兩口子要搞什麽白日飛升?
朱植思忖半天,看在自己的前身與魯王交好,寧貴妃不是親媽卻勝似親媽的份上,決定還是保一保這個實際上並未謀麵的十哥。
隻聽他一本正經地信口開河:
“這個事情嘛,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如果魯王長史和山東官員偏聽偏信,以訛傳訛,或者二者相互勾結,欺負魯王善良,亦未可知。”
“當年我和允炆在鳳陽不和,不是也有人在外麵胡亂編排咱們皇室嗎?甚至還有人造謠說,是你故意讓狼把我給叼走了?”
老朱罵道:“這等放屁的話,你也信?”
朱植建議道:“好話不出門,屁話傳千裏。不如這樣,過幾天,我之國路過山東臨清軍營時,到魯王那裏看看,一探究竟真偽?”
遼王想早點之國,離開這個整天陰晴不定的皇帝,到山高皇帝遠的遼東當自己的土皇帝去。這樣,就可以來個我的地盤我做主。
老朱卻覺得這家夥倒算穩重,和太子想到一塊去了。
早在年前,老朱就收到許多西北狀告老二秦王朱樉的奏折,說他欺男霸女、大興土木、私設公堂、暴虐仆傭,甚至僭越禮製。
一句話,他秦王就是個西北的土皇帝。
老朱讓禮部會同駐守西北的左軍都督府僉事宋晟派人共同調查。
哪知禮部派的人去了西安後,正準備暗地走訪相關證人,卻聽說所有證人已在王府被殺人滅口。
調查人員是個慫貨,嚇得連秦王府的門都沒敢進,就匆匆迴來複命,連一個人證口供都沒有取到。
宋晟更是滑頭,一看是皇帝家務事,於是鞋底抹油,借口忙著平定西番造反,溜了。
每次給朝廷上折子,他隻談軍務,根本不提秦王之事。
在朱植閉門造槍的這幾天,老朱又收到山東方麵狀告魯王的奏折。
兩件事趕在一起,讓老朱開始動了廢黜老二和老十的心思,於是先問了問朱大也就是太子的意見。
朱大所說也和朱植差不多,鑒於老二的問題更嚴重一些,朱大建議他:“還是先召老二到京城詳問一番再說,對於老十,由遼王之國途中順便了解一番再說。”
所以,當朱植提出到山東順便探個真偽時,老朱覺得這個孩子倒算穩重。
老朱又問了問朱植這幾天幹了什麽事。
朱植也沒打算隱瞞,也隱瞞不住,老朱可是搞特務工作的祖宗。
他簡單匯報了開年後的幾件事,無非是找兵部買了點生鐵,又到市場上買了點木材,閉府造銃、閉門造車,和沈家合作,購買軍資和馬匹……
如果是別人,老朱絕對會把他砍了,這不是要造反嗎!
但現在是自己的兒子,他的看法又不同了。
最初的時候,對朱植的發明創造,老朱總覺得像小孩過家家,玩玩就行了,隻要不像魯王那樣小小年紀就尋仙問道就好。
後來,聽了旁人特別是武定侯的報告,大家都認為遼王年紀雖小,卻知練兵帶兵之要領,每一步決定都是當前廣寧建軍之急要。
老朱聽後,心中自是相當自豪,現在又經兒子親口確認,因老二和老十之事帶來的鬱悶也消散了不少,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那密密麻麻的褶子慢慢綻放出花樣的效果。
朱植一看,趕快順竿子爬:“陛下,沈家願意幫助朝廷往北方運送二百萬石軍糧,隻求朝廷批準給予四百萬石的鹽引,還有兵部允許沈家下海的批文。”
老朱認真考慮了一下,此次北伐,統軍的宋國公馮勝張口就要了二百萬石軍糧,目前大明水師正晝夜不息往北方運送軍糧,哪怕用二千料大船也得近三百船,兵部也是頗感船隻和人手都緊張。
如果讓沈家幫忙運送一半,水師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他最後表態道:“沈家可以幫助運送一百萬石軍糧,仍然給予四百萬石鹽引,但銷給百姓時不許漲價。否則,定不輕饒。”
老朱在朱植心中的形象頓時高大了許多。
他朱元璋畢竟是窮苦出身,雖說對文武大臣們狠了一些,但對窮苦百姓還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
朱植又說道:“陛下,沿海倭患嚴重,要不再從楚王那裏給我撥付五百人的水師戰船?我好加強沿海運糧船隊的護航。”
自騫義提醒朱植這事兒後,他一直在尋找機會給老朱說,畢竟是挖老六楚王朱楨的牆角,不大光彩。
自大明建國以來,兵部也曾經多次給老朱報告,倭寇在沿海時而不時的騷擾。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倭患,老朱派人到倭國進行警告,結果連使者都被殺了。倭國人甚至還和胡惟庸勾結,企圖作亂。
老朱想東征倭國,一幫文臣又以忽必烈遠征倭國的失敗教訓苦苦相諫。
武將們大多是陸戰高手,卻沒有遠海作戰經驗,一個個裝聾作啞,再加上大明現在的首要目標是賊心不死的蒙元勢力,他隻好在經濟上對倭國嚴厲封鎖,在沿海廣置衛所做好防範。
但是,千日防賊哪有千日做賊來得痛快!
倭國雖說此時剛剛結束南北分裂狀態,但各地軍閥照樣擁兵自重,一些失意武士像一群群流浪狗一樣,在大明沿海到處燒殺搶掠。
大明沿海處處設防,耗費兵力、財力巨大不說,對流竄作案的倭寇防不勝防,收效甚微。
所以,當朱植提出海上護航時,老朱倒覺得一試,欣然同意下旨從楚王水師抽調十艘千料戰船和五百名官兵聽遼王差遣。
朱植接著又建議:“既然北伐和遼東之國建藩的國策已定,我也應該早點到廣寧,熟悉吏民士兵,好做準備。正月十五一過,就請武定侯到臨清軍營挑人,提前進行訓練。”
老朱卻說:“練兵固然重要,開府也重要,大明親王總不能住豬窩馬棚吧?你就讓楊文去臨清主持練兵吧,郭英先到廣寧主持遼王宮的營建。”
老朱如此安排,也體現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朱植心裏一暖,隻好表示同意。
但是由於受後世史書的影響,老朱在他心中還是一個殘暴的代名詞,他覺得還是小心為是,能不起衝突的盡量不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