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海蘭察率領一營遼東將士從廣東乘船迴京複命,準備領賞,順便接遼王迴遼東,當行至丹徒金山寺歇腳,卻發現遼王的貼身警衛海豹在此等候,仔細一問,才知道遼王竟然也在這裏。
原來明珠大搖大擺迴遼東隻是遼王的障眼法。
自從和建文帝和方孝孺起了隔閡之後,遼王不由多留了一個心眼。
盡管他主動放棄了大位,成全了朱允炆,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龍袍加身的建文帝和他身邊急於攀龍附鳳的狗腿子不一定會這麽想。一個高高在上的攝政王總是讓他們如鯁在喉,寢食難安。
他很清楚,曆史的殘酷性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戰國時期的“沙丘之變”中,一代雄主趙武靈王在禪位之後被活活餓死在沙丘主父宮中,出手的正是急於掌握實權的親生兒子和他的一幫狗腿子。
而事實上,早就對遼王恨之入骨的齊泰和山壽確實背著建文帝找了幾個心腹,在秘密去尋找遼王的行蹤,隨時準備來一個快刀斬亂麻。
但是,朱允炆的狗腿子想弄死狡猾的遼王爺也沒那麽容易。
在明珠出城的次日,遼王另一排警衛從浦口渡江北上,齊泰連忙派人尾隨了過去。
郭鈺還帶著一排警衛在應天城到處采購物品,齊泰也隻好派人四處盯著。
又過了一日,遼王才帶著海豹和海豚兩個普通警衛扮成和尚,從沈家的商號裏冒了出來,混出了京城。
應天天氣酷熱,遼王的那些赫哲警衛本來都是來自烏蘇裏江的斷發百姓,又有剃光頭的習慣,自然個個剃了個葫蘆瓢,跟和尚似的。
遼王靈機一動,幹脆讓人把自己的一頭秀發給哢嚓掉了,又偽造了幾份度牒,還真像一個秀氣儒雅的和尚。
為了混出京城,遼王這次算是機關算盡,威風掃地。
出城不久,遼王一行發行發現官道、碼頭都有官軍嚴格排查,為安全起見,隻好曉宿夜行,從江南小道輾轉到了丹徒金山寺,剛好等到了護送海蘭察等人迴京的“金州號”和“查幹湖號”。
海蘭察聽海豹講了遼王一路遇到的兇險,又見天神般的遼王爺被逼得當了和尚,氣得把朱允炆和他狗腿子的十八代問候了十八遍。
遼王也不阻攔,就在船上好好睡了一晚,反正海蘭察罵的不是他的親爹。
第二天,“金州號”軍艦掉頭順江東下,行了半天,發現江中一個小洲上似有人求救,駛過去一看,竟是海膽和明珠、海珠她們。
海膽向遼王哭訴道:
“王爺,當初我們護送王妃從龍江碼頭坐上一條大船,開始還是順風順水。”
“我們在丹徒金山寺停靠歇息後,再走時竟然莫名其妙地漏起水來,肯定是有人對這船做了手腳。”
“幸好我們大多會水,搶在船沉之前將明珠和海珠王妃救到江中小洲上。但是江水太急,還是有五個兄弟被江水卷走了。”
海蘭察聽了,更是怒火中燒,將懷中那道封侯的聖旨掏了出來,往江中一扔,說道:“遼王殿下如此為朝廷出力,他們卻是老想著對殿下下黑手!去他娘的瑞麗侯,老子再也不為這個破朝廷賣命了。”
遼王簡單安撫了明珠和海珠後,光著個腦袋,一個人站在“金州號”甲板上,像老僧入定似的,迎風而立,久久不能釋懷。
想當初自己像救世主似地進入應天,中間以攝政王居朝堂,最後竟不得不用對付敵人的手段,剃光了頭發,從京城中灰土灰臉地逃了出來,還差點丟掉了自己的女人。
難道自己讓賢真的做錯了?
他突然自言自語道:
“我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然後將自己最大的善意釋放出來。”
“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有人兇殘到這地步。”
聽著遼王說些莫名其妙的怪話,海蘭察以為遼王連續受了刺激,要走極端,緊張地站在遼王身後。
海膽、海豚、海豹等幾個水性好的警衛也隻穿著大褲衩子,作好下水的準備。
遼王轉身看見海蘭察幾個人的模樣,不禁啞然失笑,知道是自己現在的精神狀態引起了大家的誤會,於是又迴到船艙,思索著今後的事情。
沒有張玉、沈莊等人在一起商量,沒有曹楚材幫忙出謀劃策,他最終靠內心判斷,獨自作出了一個痛苦而果斷的決定:
和朝廷割舍,全力經營遼東、南洋,乃至全球。
痛定思痛之後,他給張輔寫了一封信,讓他帶兵速迴遼東,並把海蘭察原本送到交趾平叛的五百景頗兵送到富春城翦勝那裏。
至於交趾,他已經想開了,就交給方孝孺、齊泰那幫能人折騰去吧。
他給朱允炆也寫了一封信,信內隻有一首未填完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至於詞中真意,他也懶得多解釋,就讓朱允炆琢磨去吧。
他還給吳傑寫了一封信,信內隻有四字:“便宜行事!”
他一直想成立統一的海軍指揮機構:海軍部,並讓吳傑當這個首任尚書,代表遼東掌握這支海軍。
但是,大明朝堂一直沒有這個意思,建文帝遲遲不下詔確認,對遼東的防範之心不言自明。
現在和朝廷切割,他也不再奢望朝中這幫人會讓遼東掌控整個大明萬裏海疆了。
吳傑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白眼狼方孝孺呢?
遼王現在心裏也沒有底,也不想為難吳傑,一切讓吳傑遵從內心的決定吧。
大不了,南海艦隊就當作和大明的分手費,自己在遼東從頭再來,再重建一支更為強大的海軍。
畢竟當初在遼東開創基業的原始資金、原始兵力都來自內地,今後遼東發展的市場還要依賴內地。
好多事情打斷骨頭連著筋,總不能說像後世某些夫妻,一旦失去信任就枕戈待旦,一旦翻臉就不共戴天吧……
海蘭察很快派人分頭送信去了。
遼王就在艦上開始信心滿滿地規劃未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原來明珠大搖大擺迴遼東隻是遼王的障眼法。
自從和建文帝和方孝孺起了隔閡之後,遼王不由多留了一個心眼。
盡管他主動放棄了大位,成全了朱允炆,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龍袍加身的建文帝和他身邊急於攀龍附鳳的狗腿子不一定會這麽想。一個高高在上的攝政王總是讓他們如鯁在喉,寢食難安。
他很清楚,曆史的殘酷性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戰國時期的“沙丘之變”中,一代雄主趙武靈王在禪位之後被活活餓死在沙丘主父宮中,出手的正是急於掌握實權的親生兒子和他的一幫狗腿子。
而事實上,早就對遼王恨之入骨的齊泰和山壽確實背著建文帝找了幾個心腹,在秘密去尋找遼王的行蹤,隨時準備來一個快刀斬亂麻。
但是,朱允炆的狗腿子想弄死狡猾的遼王爺也沒那麽容易。
在明珠出城的次日,遼王另一排警衛從浦口渡江北上,齊泰連忙派人尾隨了過去。
郭鈺還帶著一排警衛在應天城到處采購物品,齊泰也隻好派人四處盯著。
又過了一日,遼王才帶著海豹和海豚兩個普通警衛扮成和尚,從沈家的商號裏冒了出來,混出了京城。
應天天氣酷熱,遼王的那些赫哲警衛本來都是來自烏蘇裏江的斷發百姓,又有剃光頭的習慣,自然個個剃了個葫蘆瓢,跟和尚似的。
遼王靈機一動,幹脆讓人把自己的一頭秀發給哢嚓掉了,又偽造了幾份度牒,還真像一個秀氣儒雅的和尚。
為了混出京城,遼王這次算是機關算盡,威風掃地。
出城不久,遼王一行發行發現官道、碼頭都有官軍嚴格排查,為安全起見,隻好曉宿夜行,從江南小道輾轉到了丹徒金山寺,剛好等到了護送海蘭察等人迴京的“金州號”和“查幹湖號”。
海蘭察聽海豹講了遼王一路遇到的兇險,又見天神般的遼王爺被逼得當了和尚,氣得把朱允炆和他狗腿子的十八代問候了十八遍。
遼王也不阻攔,就在船上好好睡了一晚,反正海蘭察罵的不是他的親爹。
第二天,“金州號”軍艦掉頭順江東下,行了半天,發現江中一個小洲上似有人求救,駛過去一看,竟是海膽和明珠、海珠她們。
海膽向遼王哭訴道:
“王爺,當初我們護送王妃從龍江碼頭坐上一條大船,開始還是順風順水。”
“我們在丹徒金山寺停靠歇息後,再走時竟然莫名其妙地漏起水來,肯定是有人對這船做了手腳。”
“幸好我們大多會水,搶在船沉之前將明珠和海珠王妃救到江中小洲上。但是江水太急,還是有五個兄弟被江水卷走了。”
海蘭察聽了,更是怒火中燒,將懷中那道封侯的聖旨掏了出來,往江中一扔,說道:“遼王殿下如此為朝廷出力,他們卻是老想著對殿下下黑手!去他娘的瑞麗侯,老子再也不為這個破朝廷賣命了。”
遼王簡單安撫了明珠和海珠後,光著個腦袋,一個人站在“金州號”甲板上,像老僧入定似的,迎風而立,久久不能釋懷。
想當初自己像救世主似地進入應天,中間以攝政王居朝堂,最後竟不得不用對付敵人的手段,剃光了頭發,從京城中灰土灰臉地逃了出來,還差點丟掉了自己的女人。
難道自己讓賢真的做錯了?
他突然自言自語道:
“我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然後將自己最大的善意釋放出來。”
“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有人兇殘到這地步。”
聽著遼王說些莫名其妙的怪話,海蘭察以為遼王連續受了刺激,要走極端,緊張地站在遼王身後。
海膽、海豚、海豹等幾個水性好的警衛也隻穿著大褲衩子,作好下水的準備。
遼王轉身看見海蘭察幾個人的模樣,不禁啞然失笑,知道是自己現在的精神狀態引起了大家的誤會,於是又迴到船艙,思索著今後的事情。
沒有張玉、沈莊等人在一起商量,沒有曹楚材幫忙出謀劃策,他最終靠內心判斷,獨自作出了一個痛苦而果斷的決定:
和朝廷割舍,全力經營遼東、南洋,乃至全球。
痛定思痛之後,他給張輔寫了一封信,讓他帶兵速迴遼東,並把海蘭察原本送到交趾平叛的五百景頗兵送到富春城翦勝那裏。
至於交趾,他已經想開了,就交給方孝孺、齊泰那幫能人折騰去吧。
他給朱允炆也寫了一封信,信內隻有一首未填完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至於詞中真意,他也懶得多解釋,就讓朱允炆琢磨去吧。
他還給吳傑寫了一封信,信內隻有四字:“便宜行事!”
他一直想成立統一的海軍指揮機構:海軍部,並讓吳傑當這個首任尚書,代表遼東掌握這支海軍。
但是,大明朝堂一直沒有這個意思,建文帝遲遲不下詔確認,對遼東的防範之心不言自明。
現在和朝廷切割,他也不再奢望朝中這幫人會讓遼東掌控整個大明萬裏海疆了。
吳傑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白眼狼方孝孺呢?
遼王現在心裏也沒有底,也不想為難吳傑,一切讓吳傑遵從內心的決定吧。
大不了,南海艦隊就當作和大明的分手費,自己在遼東從頭再來,再重建一支更為強大的海軍。
畢竟當初在遼東開創基業的原始資金、原始兵力都來自內地,今後遼東發展的市場還要依賴內地。
好多事情打斷骨頭連著筋,總不能說像後世某些夫妻,一旦失去信任就枕戈待旦,一旦翻臉就不共戴天吧……
海蘭察很快派人分頭送信去了。
遼王就在艦上開始信心滿滿地規劃未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