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約翰順利地把這場莫名其妙的“間諜風波”甩鍋給了無辜的老肯尼迪,但他也不得不因此在倫敦多滯留了一個星期,算是把之前在約克郡躲過的那些轟炸又都補迴來了。
一開始,德國人對倫敦的轟炸還主要集中在港區和東部的工廠區。最先遭殃的是碼頭附近的保稅倉庫,大量燃燒的朗姆酒、染料和糖漂到了泰晤士河上,把整個河麵都變成了火場。
接下來則是東區。在一周多的時間裏,就有超過16000棟房屋在轟炸中受損,大批居民無家可歸。政府不得不暫時把他們安置到鐵路橋下的倉庫、教堂的地下室以及一些臨時設置的庇護所裏。
現在一到晚上,那些家裏沒有安德森式防空洞(因為他們沒有可以設置它們的花園)的東區平民,就蜂擁至倫敦的地鐵站過夜。他們通常會買一張一個半便士的最便宜的票,從一站坐到另一站,尋找站台上的空地宿營。
當地鐵列車在晚10:30停運,電流被切斷後,很多人甚至睡到了鐵軌上。位於利物浦街的一條地鐵隧道現在已經成為超過1萬人的長期掩體。《泰晤士報》的報道稱:總共有大約17萬7千人在79個不同的車站過晚,許多晚來的人甚至不得不睡在扶梯上。
最近,就連倫敦西區也沒能幸免。盡管防空高炮部隊和負責保護倫敦地區的第11戰鬥機大隊進行了殊死抵抗,但白金漢宮、唐寧街、法院和上議院等著名地標建築還是接連被高爆炸彈或者燃燒彈擊中。
喬治六世一家在吃晚飯的時候,一枚炸彈直接落到了白金漢宮的花園裏,餐廳大落地窗的玻璃被震得粉碎,所幸國王一家無人受傷。唐寧街10號要更慘一點,這棟建在沼澤地上的老房子被炸彈命中了廚房,3名首相官邸工作人員當場身亡。丘吉爾一家已經被迫搬進了附近的地堡指揮所。
不過人這種動物,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經過了最初一周的慌亂後,倫敦人現在已經開始適應了這種新的“生活方式”。雖然一到晚上,就要往地底下鑽,但他們仍舊在自家的房頂上高高掛起le英國國旗,商店、企業甚至劇院也依然打著“照常營業”的小牌子。
就連約翰,在陪著斯帕茨去“手術室”(第11戰鬥機大隊指揮部)現場觀摩了一場“慘烈”的空戰後,也已經能基本無視刺耳的防空警報和爆炸聲了。
一天下午,他還忙裏偷閑和托馬斯一起去國家藝術館欣賞了一場音樂會。隻要支付1先令就能欣賞到所羅門、丹尼斯·馬修斯和米拉·赫斯這樣的音樂家演奏兩個小時的巴赫和貝多芬。雖然演奏的曲目和那些從天而降的炸彈一樣都來自於德國,但這並不影響倫敦人享受生活的熱情。
當然了,約翰這一周過得並不都像那天下午一樣輕鬆。因為錯過了考察團歸國的日期,一樁令人頭大的工作落到了他的身上。
22號,也就是米迦勒節當天,13000多名5-14歲英國兒童將啟程前往加拿大和美國,其中有6000多名孩子將被寄養到美國家庭中。受美國國務院和英國政府的委托,約翰很不幸地成為了這6000個孩子的“保姆”。
沒辦法,誰讓他也想搭乘阿奎坦尼亞號郵船迴國呢。這艘泰坦尼克號的姐妹艦可比運輸船隊的那些商船快了近一倍。這不僅意味著可以幫約翰節省10天左右的時間,還意味著可以大大減少旅途中遭受德國潛艇和飛機攻擊的幾率。
英國政府也正是因此,才選擇了阿奎坦尼亞號來承擔運送這些孩子的艱巨任務。約翰知道,曆史上,阿奎坦尼亞號可比他的兩艘姐妹艦——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幸運得多。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毫發無損,順順利利地運營到了1950年,在航運界有個“幸運的白夫人”的美稱。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帶孩子出去旅行是件很麻煩的事。更何況,約翰這次足足要帶6000多個孩子做一次跨大西洋旅行。雖然有美國大使館、英國政府以及兒童海外接收管理委員會這樣的民間機構的配合,約翰還是忙了個四腳朝天。
自打他的名字出現在了此次疏散行動的政府公告上後,每天都有人通過各種關係找過來,請求約翰對他們的孩子給予照顧。甚至連阿蘭布魯克將軍都在百忙之中專門給他來過電話,請他幫忙照顧一位代理上尉的雙胞胎女兒。
據說,這名上星期六剛被追授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代理上尉是一名犧牲在索馬裏的戰鬥英雄,他的父親曾是阿蘭布魯克將軍在康貝裏參謀學院任教時的同事。
其實,約翰這幾天遇到的最大的麻煩,還不是來自於那些內心充滿擔憂和不舍的英國家長。伊麗莎白和瑪格麗特這兩位英國王室的小公主才是最大的麻煩製造者。
一直到最後一刻,戰時內閣、議會、媒體和公眾還在為要不要將她們疏散到國外去而爭論不休。哪怕國王喬治六世和伊麗莎白王後已經做出決定:兩位公主殿下將不會被送往加拿大,英國王室家庭將永遠與他們的子民們在一起。但是民眾的唿聲還是很高,丘吉爾也一直在力勸國王,不要拿王室繼承人的生命安全來冒險。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疏散計劃的很多細節自然就會遲遲定不下來。而約翰也隻能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他總不能告訴參與此事的英國官員,你們的公主不會走的,別管她們了吧。
一直到出發前一天,約翰他們才得到確切消息,兩位公主殿下不會搭乘阿奎坦尼亞號離開英國。但是,她們將親自前往碼頭為這13000名同齡人送行,14歲的伊麗莎白還將通過廣播對所有已經或者即將疏散到海外的英國兒童發表直播講話。
在米迦勒節當天的晚上,約翰第一次見到了“久違”的伊麗莎白二世。這位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君主,現在還是個充滿朝氣的小蘿莉。
“先生們,女士們,非常感謝你們所作的一切。”當伊麗莎白模仿著自己母親的語調和動作,向約翰等人表示感謝時,約翰的腦袋裏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後世那個總穿一身色彩鮮豔的套裙,拎著個小手袋,戴一頂古怪大帽子的英國老太太形象。精神恍惚之下,要不是身邊的人提醒,他連伊麗莎白公主向他伸出的手都沒注意到。
“這是我應盡的責任,也祝您和瑪格麗特公主好運。”得虧約翰反應快,連忙用一個軍禮化解了自己沒有及時與公主殿下握手的尷尬。
“謝謝您,範德比爾特先生。再次感謝您為我的兄弟姐妹們提供的幫助,也祝您好運。”伊麗莎白可能見過太多因激動而在她麵前失禮的人,對約翰的異樣並沒有太在意,反而落落大方地再次與約翰握了手。
對於伊麗莎白能夠叫出自己的名字,約翰還是很開心的。雖然這背後必然有人提點,但也說明自己已經在英國王室那掛上了號。看來這次“保姆”也不算是白當,至少他如今在英國也算是有一點知名度了。
一開始,德國人對倫敦的轟炸還主要集中在港區和東部的工廠區。最先遭殃的是碼頭附近的保稅倉庫,大量燃燒的朗姆酒、染料和糖漂到了泰晤士河上,把整個河麵都變成了火場。
接下來則是東區。在一周多的時間裏,就有超過16000棟房屋在轟炸中受損,大批居民無家可歸。政府不得不暫時把他們安置到鐵路橋下的倉庫、教堂的地下室以及一些臨時設置的庇護所裏。
現在一到晚上,那些家裏沒有安德森式防空洞(因為他們沒有可以設置它們的花園)的東區平民,就蜂擁至倫敦的地鐵站過夜。他們通常會買一張一個半便士的最便宜的票,從一站坐到另一站,尋找站台上的空地宿營。
當地鐵列車在晚10:30停運,電流被切斷後,很多人甚至睡到了鐵軌上。位於利物浦街的一條地鐵隧道現在已經成為超過1萬人的長期掩體。《泰晤士報》的報道稱:總共有大約17萬7千人在79個不同的車站過晚,許多晚來的人甚至不得不睡在扶梯上。
最近,就連倫敦西區也沒能幸免。盡管防空高炮部隊和負責保護倫敦地區的第11戰鬥機大隊進行了殊死抵抗,但白金漢宮、唐寧街、法院和上議院等著名地標建築還是接連被高爆炸彈或者燃燒彈擊中。
喬治六世一家在吃晚飯的時候,一枚炸彈直接落到了白金漢宮的花園裏,餐廳大落地窗的玻璃被震得粉碎,所幸國王一家無人受傷。唐寧街10號要更慘一點,這棟建在沼澤地上的老房子被炸彈命中了廚房,3名首相官邸工作人員當場身亡。丘吉爾一家已經被迫搬進了附近的地堡指揮所。
不過人這種動物,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經過了最初一周的慌亂後,倫敦人現在已經開始適應了這種新的“生活方式”。雖然一到晚上,就要往地底下鑽,但他們仍舊在自家的房頂上高高掛起le英國國旗,商店、企業甚至劇院也依然打著“照常營業”的小牌子。
就連約翰,在陪著斯帕茨去“手術室”(第11戰鬥機大隊指揮部)現場觀摩了一場“慘烈”的空戰後,也已經能基本無視刺耳的防空警報和爆炸聲了。
一天下午,他還忙裏偷閑和托馬斯一起去國家藝術館欣賞了一場音樂會。隻要支付1先令就能欣賞到所羅門、丹尼斯·馬修斯和米拉·赫斯這樣的音樂家演奏兩個小時的巴赫和貝多芬。雖然演奏的曲目和那些從天而降的炸彈一樣都來自於德國,但這並不影響倫敦人享受生活的熱情。
當然了,約翰這一周過得並不都像那天下午一樣輕鬆。因為錯過了考察團歸國的日期,一樁令人頭大的工作落到了他的身上。
22號,也就是米迦勒節當天,13000多名5-14歲英國兒童將啟程前往加拿大和美國,其中有6000多名孩子將被寄養到美國家庭中。受美國國務院和英國政府的委托,約翰很不幸地成為了這6000個孩子的“保姆”。
沒辦法,誰讓他也想搭乘阿奎坦尼亞號郵船迴國呢。這艘泰坦尼克號的姐妹艦可比運輸船隊的那些商船快了近一倍。這不僅意味著可以幫約翰節省10天左右的時間,還意味著可以大大減少旅途中遭受德國潛艇和飛機攻擊的幾率。
英國政府也正是因此,才選擇了阿奎坦尼亞號來承擔運送這些孩子的艱巨任務。約翰知道,曆史上,阿奎坦尼亞號可比他的兩艘姐妹艦——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幸運得多。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毫發無損,順順利利地運營到了1950年,在航運界有個“幸運的白夫人”的美稱。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帶孩子出去旅行是件很麻煩的事。更何況,約翰這次足足要帶6000多個孩子做一次跨大西洋旅行。雖然有美國大使館、英國政府以及兒童海外接收管理委員會這樣的民間機構的配合,約翰還是忙了個四腳朝天。
自打他的名字出現在了此次疏散行動的政府公告上後,每天都有人通過各種關係找過來,請求約翰對他們的孩子給予照顧。甚至連阿蘭布魯克將軍都在百忙之中專門給他來過電話,請他幫忙照顧一位代理上尉的雙胞胎女兒。
據說,這名上星期六剛被追授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代理上尉是一名犧牲在索馬裏的戰鬥英雄,他的父親曾是阿蘭布魯克將軍在康貝裏參謀學院任教時的同事。
其實,約翰這幾天遇到的最大的麻煩,還不是來自於那些內心充滿擔憂和不舍的英國家長。伊麗莎白和瑪格麗特這兩位英國王室的小公主才是最大的麻煩製造者。
一直到最後一刻,戰時內閣、議會、媒體和公眾還在為要不要將她們疏散到國外去而爭論不休。哪怕國王喬治六世和伊麗莎白王後已經做出決定:兩位公主殿下將不會被送往加拿大,英國王室家庭將永遠與他們的子民們在一起。但是民眾的唿聲還是很高,丘吉爾也一直在力勸國王,不要拿王室繼承人的生命安全來冒險。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疏散計劃的很多細節自然就會遲遲定不下來。而約翰也隻能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他總不能告訴參與此事的英國官員,你們的公主不會走的,別管她們了吧。
一直到出發前一天,約翰他們才得到確切消息,兩位公主殿下不會搭乘阿奎坦尼亞號離開英國。但是,她們將親自前往碼頭為這13000名同齡人送行,14歲的伊麗莎白還將通過廣播對所有已經或者即將疏散到海外的英國兒童發表直播講話。
在米迦勒節當天的晚上,約翰第一次見到了“久違”的伊麗莎白二世。這位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君主,現在還是個充滿朝氣的小蘿莉。
“先生們,女士們,非常感謝你們所作的一切。”當伊麗莎白模仿著自己母親的語調和動作,向約翰等人表示感謝時,約翰的腦袋裏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後世那個總穿一身色彩鮮豔的套裙,拎著個小手袋,戴一頂古怪大帽子的英國老太太形象。精神恍惚之下,要不是身邊的人提醒,他連伊麗莎白公主向他伸出的手都沒注意到。
“這是我應盡的責任,也祝您和瑪格麗特公主好運。”得虧約翰反應快,連忙用一個軍禮化解了自己沒有及時與公主殿下握手的尷尬。
“謝謝您,範德比爾特先生。再次感謝您為我的兄弟姐妹們提供的幫助,也祝您好運。”伊麗莎白可能見過太多因激動而在她麵前失禮的人,對約翰的異樣並沒有太在意,反而落落大方地再次與約翰握了手。
對於伊麗莎白能夠叫出自己的名字,約翰還是很開心的。雖然這背後必然有人提點,但也說明自己已經在英國王室那掛上了號。看來這次“保姆”也不算是白當,至少他如今在英國也算是有一點知名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