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六世訪問加拿大和美國的行程並沒有像人們預料的那樣迅速開始。【零↑九△小↓說△網】首先,國王陛下得先忙著安置好那些跑到英國來尋求幫助的“親戚們”。越來越多的歐洲王室和大貴族拖家帶口地跑到倫敦來“避難”,這些人絕大部分都與英國王室存在著血緣關係。
那些王室成員和他們所謂的流亡政府可以交給內閣去處理,但數量更為龐大的大貴族們卻是屬於王室家族的私人客人。英國王室雖然有錢,那些親戚們在“逃難”的時候也沒少帶金銀珠寶,但要一下子為這麽多人安排符合身份的居所,按照貴族禮儀妥善安置好他們的生活也是件頗費周折的事情。71歲高齡的王室總管胡德子爵累得連哮喘病都發作了。
每天,喬治六世除了要和伊麗莎白王後一起接見和安撫各路“親戚”們,還要為內閣與議會的紛爭操心。雖然英國是君主立憲製國家,王室並不具備實質性權力。但喬治六世畢竟名義上還是英國的最高統治者和三軍總司令。
如今張伯倫的首相寶座已經搖搖欲墜,從捷克斯洛伐克到波蘭、芬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位首相犯下的一係列錯誤已經引起了議會的嚴重不滿。如果喬治六世這時候出訪,議會選出的新內閣由誰來簽字生效呢。所以,國王陛下隻得耐著性子繼續等待下去。【零↑九△小↓說△網】
好在英國國會的議員並沒有讓喬治六世等太久。在威斯敏斯特宮裏,一場罷免首相的政治風暴已經來臨。這一次,吹響進攻號角的不是工黨和自由黨反對派,而恰恰是張伯倫所領導的保守黨成員。
一戰英雄,海軍元帥羅傑·凱斯爵士穿著整套製服並在胸前佩帶了滿滿六排勳章綬帶來到了議會,他猛烈地抨擊了張伯倫的軍事外交政策,並表示個人自願率領海軍前往挪威海域對德國人展開攻擊。這位老資格保守黨人的演說贏得了張伯倫反對派們的陣陣喝彩。
這個時候,前來議會接受質詢的張伯倫已經感覺到事情不妙了。一直以來,雖然反對黨在議會對他多有抨擊,但他作為保守黨黨魁,把黨內基本盤守得還是很穩的,多次信任投票都是有驚無險。
但是這一次,情況似乎不太妙。起來造反的都是他一度非常信賴的保守黨議員。當議會辯論進行到第二天的時候,資格最老的保守黨下議員利奧·艾默裏(leoamery)甚至引用了17世紀克倫威爾對長期議會所說的那句名言來抨擊張伯倫內閣:“你們在這裏坐得太久了,再也不會幹出什麽好事。我說,你們走開!讓我們和你們從此一刀兩斷。看在上帝的份上,走罷!”
起初海軍大臣丘吉爾還想挺身而出,宣布他對挪威戰役的失敗負全部責任。【零↑九△小↓說△網】但上次世界大戰時的首相勞合·喬治(保守黨人)告誡他要看清形勢,“不要讓你自己變成一個防空掩體來為你的同事遮擋碎片。”
這位前首相還以辛辣的語調嘲諷張伯倫:“首相曾經唿籲大家要作出犧牲,但是首相應該以身作則,首先作出犧牲。因為在這次戰爭中,沒有比首相犧牲自己的職位,更能對勝利作出頁獻了。”
在最終的投票中,張伯倫內閣的支持票從正常的超過200票下降到了81票。大約40名保守黨員,包括一些前內閣成員,同反對黨一起投票反對張伯倫首相,還有大量的保守黨人故意棄權不參與投票。
盡管張伯倫在下議院受到了巨大的羞辱,但他並非沒有再次翻盤的機會。隻要他能夠做出一些讓步爭取到工黨的支持,他還是有可能重新組建一個聯合政府的。但是這次,丘吉爾的反映速度比他快多了。下議院信任投票的當天晚上,工黨領袖艾德禮和副領袖格林伍德就出現在了海軍部。
晚了一步的張伯倫在得知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已經決定該黨隻在有一個新首相的情況下才參加聯合政府後,不得不召集了一個內閣特別會議,表示考慮到德國入侵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致使戰局進一步惡化,他決定立即辭職。
張伯倫雖然丟掉了首相的位置,但他仍然是國會第一大黨保守黨的黨魁。關於新一屆政府的首相人選,他更傾向於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但是他的提議再一次遭到了拒絕,艾德禮明確表示工黨隻願意參加由丘吉爾領導的聯合政府。
兩天後,張伯倫正式向喬治六世建議召喚溫斯頓·丘吉爾組建新政府。已經成為戰時內閣首相唯一候選人的丘吉爾被召到了王宮,向國王陛下報告了他的組閣計劃。丘吉爾計劃組建一個小規模的戰時內閣,除了成為首相外,他本人還將接任國防大臣。工黨領袖艾德禮和阿瑟·格林伍德以及一些商業聯盟領導人將被吸納進新一屆政府。
至於張伯倫本人,雖然工黨和自由黨都慫恿丘吉爾將其從政府中開除,但丘吉爾仍然請他留在戰時內閣,任命他為樞密院議長,並掌管“重要”的樞密院議長委員會。
有意思的是,丘吉爾這位保守黨首相在議會裏更受工黨和自由黨議員的擁護,大部份保守黨議員則仍然團結在張伯倫身邊。雖然,張伯倫在各種場合鼓勵保守黨議員支持丘吉爾,以免影響戰事,但他也一直把丘吉爾內閣看做是戰時臨時政府,相信自己戰後可以重新迴來掌權。(可惜這位政治家“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剛卸任沒過多久,就因為胃癌不得不辭去了保守黨黨魁和樞密院議長的職務,並很快就去世了。)
5月13日,丘吉爾內閣正式上台的那天,約翰和很多關心歐洲政局的美國人一樣,收聽了他在議會施政演說的直播。丘吉爾告訴全世界,他將依照“議會和國家的期望和意願”,在“最廣泛的基礎上”組建“一個五人戰時內閣,同反對黨自由黨一起體現國家的團結”。
雖然有成千上萬的人同他一樣收聽了這次廣播,但與他們隻關心英國新一屆政府的人選和對戰爭的態度不同,約翰是抱著見證曆史的心態來聽得。在後世,丘吉爾的這段經典演講曾被人們反複引用,甚至寫入了很多英文教課書。約翰前世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還專門背誦過。
“你們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麽?我說:我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給予我們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陸地上和空中進行戰爭;同一個在邪惡悲慘的人類罪惡史上還從來沒有見過的窮兇極惡的暴政進行戰爭。這就是我們的政策。”
“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麽?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複: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麽恐怖也要去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麽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
約翰在心裏跟著丘吉爾默念著這段曆史名篇,這一刻他突然發覺自己的內心與這個時代產生了某種奇妙的情感共鳴。以前,他隻是把自己當成了這出曆史大戲的看客。現在,丘吉爾激昂慷慨的演說卻讓他的心底泛起了一絲衝動,想要投身到這股波瀾壯闊的時代洪流中去的衝動。
那些王室成員和他們所謂的流亡政府可以交給內閣去處理,但數量更為龐大的大貴族們卻是屬於王室家族的私人客人。英國王室雖然有錢,那些親戚們在“逃難”的時候也沒少帶金銀珠寶,但要一下子為這麽多人安排符合身份的居所,按照貴族禮儀妥善安置好他們的生活也是件頗費周折的事情。71歲高齡的王室總管胡德子爵累得連哮喘病都發作了。
每天,喬治六世除了要和伊麗莎白王後一起接見和安撫各路“親戚”們,還要為內閣與議會的紛爭操心。雖然英國是君主立憲製國家,王室並不具備實質性權力。但喬治六世畢竟名義上還是英國的最高統治者和三軍總司令。
如今張伯倫的首相寶座已經搖搖欲墜,從捷克斯洛伐克到波蘭、芬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位首相犯下的一係列錯誤已經引起了議會的嚴重不滿。如果喬治六世這時候出訪,議會選出的新內閣由誰來簽字生效呢。所以,國王陛下隻得耐著性子繼續等待下去。【零↑九△小↓說△網】
好在英國國會的議員並沒有讓喬治六世等太久。在威斯敏斯特宮裏,一場罷免首相的政治風暴已經來臨。這一次,吹響進攻號角的不是工黨和自由黨反對派,而恰恰是張伯倫所領導的保守黨成員。
一戰英雄,海軍元帥羅傑·凱斯爵士穿著整套製服並在胸前佩帶了滿滿六排勳章綬帶來到了議會,他猛烈地抨擊了張伯倫的軍事外交政策,並表示個人自願率領海軍前往挪威海域對德國人展開攻擊。這位老資格保守黨人的演說贏得了張伯倫反對派們的陣陣喝彩。
這個時候,前來議會接受質詢的張伯倫已經感覺到事情不妙了。一直以來,雖然反對黨在議會對他多有抨擊,但他作為保守黨黨魁,把黨內基本盤守得還是很穩的,多次信任投票都是有驚無險。
但是這一次,情況似乎不太妙。起來造反的都是他一度非常信賴的保守黨議員。當議會辯論進行到第二天的時候,資格最老的保守黨下議員利奧·艾默裏(leoamery)甚至引用了17世紀克倫威爾對長期議會所說的那句名言來抨擊張伯倫內閣:“你們在這裏坐得太久了,再也不會幹出什麽好事。我說,你們走開!讓我們和你們從此一刀兩斷。看在上帝的份上,走罷!”
起初海軍大臣丘吉爾還想挺身而出,宣布他對挪威戰役的失敗負全部責任。【零↑九△小↓說△網】但上次世界大戰時的首相勞合·喬治(保守黨人)告誡他要看清形勢,“不要讓你自己變成一個防空掩體來為你的同事遮擋碎片。”
這位前首相還以辛辣的語調嘲諷張伯倫:“首相曾經唿籲大家要作出犧牲,但是首相應該以身作則,首先作出犧牲。因為在這次戰爭中,沒有比首相犧牲自己的職位,更能對勝利作出頁獻了。”
在最終的投票中,張伯倫內閣的支持票從正常的超過200票下降到了81票。大約40名保守黨員,包括一些前內閣成員,同反對黨一起投票反對張伯倫首相,還有大量的保守黨人故意棄權不參與投票。
盡管張伯倫在下議院受到了巨大的羞辱,但他並非沒有再次翻盤的機會。隻要他能夠做出一些讓步爭取到工黨的支持,他還是有可能重新組建一個聯合政府的。但是這次,丘吉爾的反映速度比他快多了。下議院信任投票的當天晚上,工黨領袖艾德禮和副領袖格林伍德就出現在了海軍部。
晚了一步的張伯倫在得知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已經決定該黨隻在有一個新首相的情況下才參加聯合政府後,不得不召集了一個內閣特別會議,表示考慮到德國入侵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致使戰局進一步惡化,他決定立即辭職。
張伯倫雖然丟掉了首相的位置,但他仍然是國會第一大黨保守黨的黨魁。關於新一屆政府的首相人選,他更傾向於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但是他的提議再一次遭到了拒絕,艾德禮明確表示工黨隻願意參加由丘吉爾領導的聯合政府。
兩天後,張伯倫正式向喬治六世建議召喚溫斯頓·丘吉爾組建新政府。已經成為戰時內閣首相唯一候選人的丘吉爾被召到了王宮,向國王陛下報告了他的組閣計劃。丘吉爾計劃組建一個小規模的戰時內閣,除了成為首相外,他本人還將接任國防大臣。工黨領袖艾德禮和阿瑟·格林伍德以及一些商業聯盟領導人將被吸納進新一屆政府。
至於張伯倫本人,雖然工黨和自由黨都慫恿丘吉爾將其從政府中開除,但丘吉爾仍然請他留在戰時內閣,任命他為樞密院議長,並掌管“重要”的樞密院議長委員會。
有意思的是,丘吉爾這位保守黨首相在議會裏更受工黨和自由黨議員的擁護,大部份保守黨議員則仍然團結在張伯倫身邊。雖然,張伯倫在各種場合鼓勵保守黨議員支持丘吉爾,以免影響戰事,但他也一直把丘吉爾內閣看做是戰時臨時政府,相信自己戰後可以重新迴來掌權。(可惜這位政治家“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剛卸任沒過多久,就因為胃癌不得不辭去了保守黨黨魁和樞密院議長的職務,並很快就去世了。)
5月13日,丘吉爾內閣正式上台的那天,約翰和很多關心歐洲政局的美國人一樣,收聽了他在議會施政演說的直播。丘吉爾告訴全世界,他將依照“議會和國家的期望和意願”,在“最廣泛的基礎上”組建“一個五人戰時內閣,同反對黨自由黨一起體現國家的團結”。
雖然有成千上萬的人同他一樣收聽了這次廣播,但與他們隻關心英國新一屆政府的人選和對戰爭的態度不同,約翰是抱著見證曆史的心態來聽得。在後世,丘吉爾的這段經典演講曾被人們反複引用,甚至寫入了很多英文教課書。約翰前世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還專門背誦過。
“你們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麽?我說:我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給予我們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陸地上和空中進行戰爭;同一個在邪惡悲慘的人類罪惡史上還從來沒有見過的窮兇極惡的暴政進行戰爭。這就是我們的政策。”
“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麽?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複: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麽恐怖也要去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麽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
約翰在心裏跟著丘吉爾默念著這段曆史名篇,這一刻他突然發覺自己的內心與這個時代產生了某種奇妙的情感共鳴。以前,他隻是把自己當成了這出曆史大戲的看客。現在,丘吉爾激昂慷慨的演說卻讓他的心底泛起了一絲衝動,想要投身到這股波瀾壯闊的時代洪流中去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