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買賣,差價是最難取舍的,眼瞅著到嘴的肥肉如果還要吐出去,真的很不情願。


    加價是一個技術活,不好弄。


    老家的繭下來的時候,我們就又多了一種農產品可以賣,也就又多了一個利潤增長點,蛹有黑蛹和黃蛹兩種,其實都是一樣的,隻是生長的溫度不同變了顏色,口感比較起來差不到哪去,但是價格卻差了很多,黃蛹要比黑蛹貴很多的。


    最開始的時候是直接進蠶蛹成品,就是人家加工好了我們直接拿貨,這樣我們省勁,但是利潤很薄,於是就想著自己買大繭來割,尤其是在集市上割的時候視覺效果好,買菜的人看了會覺得這樣的產品新鮮,更願意買,其實跟成品是差不多的。


    我們也找了幾個賣大繭的地方,開始拿貨,但是因為是摸索,以前不了解這個行當,所以小吃了虧, 但也就吃了一次。


    其實自己割大繭, 掙的錢就是繭皮的,隻要保證蛹的成活率, 利潤還是較為可觀的,對得起那份辛苦,但是在選大繭方麵,我們是外行, 後來也是慢慢知道的。


    有一次, 我們通過中間商在農戶手裏買大繭,我們是充分信任中間商的,但是他其實也不是很懂這裏麵的道道,不會選, 拿了50斤貨, 產出率在70%左右,隻有過了90%才能夠賺到錢,70%的產出率不僅是白幹了, 還得往裏搭,後來一次也沒有采購過那一家農戶的,其實,對方心裏對大繭的好壞心裏跟明鏡似的,這就是小商小販的江湖,水不深,但也容易淹到人。


    做農產品行業,我們不能總抱怨農戶的種種不是, 最主要還是我們自己的把控, 我們也是從農民出來的,也知道農村的很多人都有“小農意識”, 就像是市裏的人也有“小市民意識”一樣, 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但隻要是能夠達到買賣雙方最大的契合, 就能夠把生意做好。


    農產品是一方麵, 中藥材也不能停, 客戶的訂單在等著呢, 這個過程太需要有自己的人了,“打仗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肯定是這樣的, 在一個公司的初創階段,必須是要自己家人的,不需要操心,不會偷懶,這才是起步階段最需要的。


    前一次,烘幹藥材糊了,白白損失了六七千,雖然不完全是我們自己的過錯,但是也怪不得別人, 隻能想辦法避免這樣的問題。


    父親六十多了,還在工地打下手, 他做了一輩子的泥瓦匠,就一直在這個行當。想想其實也挺慚愧的,這個年齡, 本該是享福的時候,可遇到了弟弟的情況,隻能是全家總動員, 再奮鬥幾年,家和萬事興,隻要是家和,一切事情就都會好起來的。


    我跟母親商量,讓父親到弟弟那幫忙,母親同意了,因為母親上半年也跟著弟弟迴到老家幾次買農產品,也認可弟弟的做法,現在我們做這些,她也是大力支持的,家裏母親說得算,母親點頭了才可以。


    我又聯係了遠在吉林的二叔, 二叔幹活絕對是一把好手,爺爺的幾個孩子當中,二叔幹活是最讓人放心的。當時我正在去bj開會往迴返的路上,跟弟弟溝通後, 就在高鐵車廂上給二叔打了三四十分鍾電話, 讓二叔先來看看試試。


    這些決定,後來證實都是正確的,但是卻也有不容易。


    做中藥材和農產品是很累的。


    沒有入這行前,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這些人的風光,但是入了這行再迴過頭看,還是有很多艱辛的,雖然那個行業錢都不是好掙的,但是做農業還是有著自己的特點的。


    想要做好這行,還是需要有情懷的,也需要有胸懷,否則肯定做不好。


    現在有很多人想著老了以後迴農村,過田園生活,那真的是很愜意的事情,但這畢竟是享受,如果想要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收益,那就需要付出很多了。


    軟棗子的采購渠道早就談好了,在果子成熟前差不多一個多月,我就給老家的一個農戶打了電話。老家那邊本來也就一個大的軟棗子基地的,但是一直找不到聯係的途徑,到最後也就沒有合作成。


    軟棗子快要成熟的時候,所聯係的農戶給我們打電話問是否要貨,弟弟正好在老家,就過去看了看,然後開始拿貨。對方也比較講究,給我們按照大客戶的價格,其實我們當時每天拉的貨很少,一次也就一二百斤,但是比較暢銷,每隔一天迴去拉一次,到最後算下來,一個月也是可以采購一噸多貨的,畢竟當時我們隻有早市一個攤位一個渠道,況且我們也不是專做,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品種。


    我們當時做農產品的定位,就是做好產品,做多樣性,後來我們也是一直遵循這樣的原則往下走的,因為這樣做可以“東方不亮西方亮”,保證有利潤。


    一邊做農產品,一邊做汽修,互不相幹的兩個行業出現在一個店裏,多少有些不倫不類,一邊保養車輛,一邊還可以順便買一些農產品,不知道是什麽感受,但卻是值得我們探索的,其實也就是異業聯盟的雛形,趁著年輕,還是可以好好折騰一下的。


    有一次,汽修店的一個老客戶想要一隻老母雞,我們犯愁了,去哪買?怎麽運輸?其實也簡單,在老家買隻雞給她帶迴去就是了。弟弟正好見到賣軟棗子的農戶家有溜達的母雞,就跟對方說買一隻,對方還有些奇怪,因為我們在當地什麽都買,樣數很雜,跟其他到農村收貨的人不同,但是也對我們的方式感興趣,後來的合作也就越來越順了,這一年,如果折算下來,我們在對方采購了差不多斤的軟棗子,算是大戶了,當然,還有一隻雞。


    鄉村振興,靠的是農民自己,也靠著外部把新的理念帶進去,這一點,並不是想得那麽容易,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做什麽事情,最怕跟風,尤其是沒有帶頭人的跟風,這一點,在農村卻是很常見的。盡管我們在農村可以看到很多的合作社,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有短板,那就是沒有定價權,雖然產品是有了,質量也不錯,但卻是不一定能夠賣上價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村藥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西湖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西湖畔並收藏鄉村藥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