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這一次在縣裏徹底出名了,源於他的山地種植。
朱哥也搞種植,但他做的是大地,而天明一直在做山地。
隨著國家農田保護政策越來越嚴,山地種植潛藏著巨大的力量,孕育著強大的生機。
管理部門看重的是天明的做法能夠給當地各鄉鎮的農戶帶來經濟效益,盡管縣裏早就完成了脫貧的目標,但鄉村振興,帶領廣大村民共同致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玉石是縣內的支柱產業,但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采一噸就少一噸了。
蘑菇也是支柱產業,算是老產業了,有下滑的苗頭,種植戶也開始逐年減少了。
中藥材種植倒是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山地種植,各鄉鎮農戶有著強勁的意願。
這些農戶,往年從山地獲得的收益不足五百元,即便有一些好的項目,如林下種參、林下養雞等,做得也都是小規模,不成氣候。
聽說跟著天明一起種植的農戶每畝收益都超過五千塊錢,很多人看著眼紅,紛紛要加入天明的種植聯盟。他們都知道天明的服務好,整個流程一條龍,省勁、省心。
縣裏把天明的山地種植園確定為“中藥材山地種植發展示範園”,是縣裏唯一的一家,把天明任命為“中藥材發展帶頭人”,給予了很多政策方麵的支持,希望天明能夠把中藥材發展成當地的支柱產業。
一時間,天明成了明星人物。
天明感覺到身上的擔子頓時重了起來。
掙多少錢不說,如果在這件事情上做不好,掉了鏈子,那可就成了別人的笑話了,天明明白“飛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對他是一種警醒。
山地種植藥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鄉鎮有很多農戶看別人賺了錢,都熱情高漲地加入了進來。
天明反複跟這些人講不能盲目搞種植,需要結合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
很多人不聽勸,固執己見,都想種植利潤大的品種,這讓天明犯難了。
有一天,天明到一個農戶家了解情況。
這家經濟條件挺好的,五間大瓦房,院子新鋪的水泥地,一看就是富庶人家。
“趙大哥,聽說你們打算今年也要在山上種植藥材,不知道你們想選擇什麽品種?”農戶姓趙,是當地的種糧大戶,天明聽別人說他也打算在山上種植藥材,地都租好了,加上自己的山一共有五百多畝,大手筆。
趙大哥正在院子裏鼓搗新買的抽水機,想把這套設備安在山上:“你是天明吧?我在電視上看到過你,是咱們縣山地種植的帶頭人。我今年打算種兩百畝白鮮皮,兩百畝升麻,一百畝威靈仙。”
“您也太狠了,這得投入多少啊,我看著都羨慕。”天明一聽對方說這些藥材的名字和畝數,就望塵莫及,感覺人家屬實有錢。
“別說笑了,你不比我有錢多了。我這次算了一下,前前後後至少需要投入二百多萬,要幹就幹個大的,我也這把歲數,幹不了幾年了,種完這一茬就打算安心養老了。”趙大哥快六十了,打算再賺一筆就歇著了。
“趙大哥,不知道有句話當說不當說?”天明覺得這樣有些不妥,欲言又止。
“你說。”
“您這樣風險大。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是有其他問題,這些品種都是年頭長的,看著利潤高,但周期太長,還是建議增加一些一兩年生的品種,這樣每年的風險就會逐漸降低。”
天明搞山地種植一直有這樣的隱憂,雖然別人都說他種一年豐收一年,他自己知道那真的是撞大運了,來年的種植,他肯定還要更謹慎,這是從天光那學來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趙大哥對天明的話並不感冒,他把水泵裝上車,迴頭跟天明說:“我兄弟在省農科院,我諮詢他了,說是咱們山區這麽種沒有問題,平時精心些照顧,到最後收成會不錯的。”
天明聽對方這麽說,也就沒話往下接了,既然人家不願意聽他的提醒,那也就沒有必要非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天明悻悻而歸,心裏挺不痛快。
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大家還是願意聽好話。
“這幫人啊,真是見錢眼開,我好心提醒,人家根本不當迴事兒。”天明跟天光抱怨。
“這不挺正常嗎?你當時不也不聽我的想法和意見,隻有經曆了,吃過虧了,才知道別人說得對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以前比你還倔強,現在我好多了。”關於這方麵,天光有著切身的體會。
“我想到你們長三角那邊看看,學習一些種植管理的方法。隨著攤子越鋪越大,我突然覺得挺有這個必要的。”
“可以啊,你過來我帶你到處看看,這邊都是上萬畝的種植,但也有弊端,咱們可以學他們好的東西。”
“等我幫那些想種藥材的農戶把事情協調完了就過去。”天明一邊給天光打電話,一邊吃飯。吃完飯,他就又要去一個農戶家指導種植的事情。
“怎麽?這樣的事情很多嗎?”天光以為隻要告訴這些農戶怎麽種植,他們自己買種子按照要求做就行了。
“你以為我那五塊錢那麽容易賺的,很辛苦,每天都得東跑西跑,你給他們講明白了還不行,得等他們都種到地裏了才安心。這裏麵有不少技術的,可不是你現在看到的這麽輕鬆。”
“我爸和二叔他們不能幹這些事情嗎?”天光覺得天明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沒有必要。
“他們幹活行,協調方麵不是很懂,也教不會。種的時候我麵對這些農戶,收的時候我也麵對,這樣有些事情好說。費勁倒是不費勁,就是東跑西跑。”天明已經吃完了飯,發動了車準備往農戶家去了。
“我以為你這個帶頭人在家等著農戶上門就行了。”
“那是想得美,我就這麽上門指導,人家有的還不領情呢,背後說咱們賺了他們多少錢,不容易著呢。”天明掰了掰後視鏡,把車開出了院子大門,“不跟你說了,我忙去了,你別忘了幫我找找我說的種植管理的資料。”
天光更深地體會到農村創業的不容易了,風裏來雨裏去,起早貪黑,還不一定穩賺錢,哪一個環節考慮不到就可能出問題,也是一部辛酸史。
有多大的本事幹多大的事情。
朱哥也搞種植,但他做的是大地,而天明一直在做山地。
隨著國家農田保護政策越來越嚴,山地種植潛藏著巨大的力量,孕育著強大的生機。
管理部門看重的是天明的做法能夠給當地各鄉鎮的農戶帶來經濟效益,盡管縣裏早就完成了脫貧的目標,但鄉村振興,帶領廣大村民共同致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玉石是縣內的支柱產業,但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采一噸就少一噸了。
蘑菇也是支柱產業,算是老產業了,有下滑的苗頭,種植戶也開始逐年減少了。
中藥材種植倒是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山地種植,各鄉鎮農戶有著強勁的意願。
這些農戶,往年從山地獲得的收益不足五百元,即便有一些好的項目,如林下種參、林下養雞等,做得也都是小規模,不成氣候。
聽說跟著天明一起種植的農戶每畝收益都超過五千塊錢,很多人看著眼紅,紛紛要加入天明的種植聯盟。他們都知道天明的服務好,整個流程一條龍,省勁、省心。
縣裏把天明的山地種植園確定為“中藥材山地種植發展示範園”,是縣裏唯一的一家,把天明任命為“中藥材發展帶頭人”,給予了很多政策方麵的支持,希望天明能夠把中藥材發展成當地的支柱產業。
一時間,天明成了明星人物。
天明感覺到身上的擔子頓時重了起來。
掙多少錢不說,如果在這件事情上做不好,掉了鏈子,那可就成了別人的笑話了,天明明白“飛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對他是一種警醒。
山地種植藥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鄉鎮有很多農戶看別人賺了錢,都熱情高漲地加入了進來。
天明反複跟這些人講不能盲目搞種植,需要結合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
很多人不聽勸,固執己見,都想種植利潤大的品種,這讓天明犯難了。
有一天,天明到一個農戶家了解情況。
這家經濟條件挺好的,五間大瓦房,院子新鋪的水泥地,一看就是富庶人家。
“趙大哥,聽說你們打算今年也要在山上種植藥材,不知道你們想選擇什麽品種?”農戶姓趙,是當地的種糧大戶,天明聽別人說他也打算在山上種植藥材,地都租好了,加上自己的山一共有五百多畝,大手筆。
趙大哥正在院子裏鼓搗新買的抽水機,想把這套設備安在山上:“你是天明吧?我在電視上看到過你,是咱們縣山地種植的帶頭人。我今年打算種兩百畝白鮮皮,兩百畝升麻,一百畝威靈仙。”
“您也太狠了,這得投入多少啊,我看著都羨慕。”天明一聽對方說這些藥材的名字和畝數,就望塵莫及,感覺人家屬實有錢。
“別說笑了,你不比我有錢多了。我這次算了一下,前前後後至少需要投入二百多萬,要幹就幹個大的,我也這把歲數,幹不了幾年了,種完這一茬就打算安心養老了。”趙大哥快六十了,打算再賺一筆就歇著了。
“趙大哥,不知道有句話當說不當說?”天明覺得這樣有些不妥,欲言又止。
“你說。”
“您這樣風險大。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是有其他問題,這些品種都是年頭長的,看著利潤高,但周期太長,還是建議增加一些一兩年生的品種,這樣每年的風險就會逐漸降低。”
天明搞山地種植一直有這樣的隱憂,雖然別人都說他種一年豐收一年,他自己知道那真的是撞大運了,來年的種植,他肯定還要更謹慎,這是從天光那學來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趙大哥對天明的話並不感冒,他把水泵裝上車,迴頭跟天明說:“我兄弟在省農科院,我諮詢他了,說是咱們山區這麽種沒有問題,平時精心些照顧,到最後收成會不錯的。”
天明聽對方這麽說,也就沒話往下接了,既然人家不願意聽他的提醒,那也就沒有必要非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天明悻悻而歸,心裏挺不痛快。
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大家還是願意聽好話。
“這幫人啊,真是見錢眼開,我好心提醒,人家根本不當迴事兒。”天明跟天光抱怨。
“這不挺正常嗎?你當時不也不聽我的想法和意見,隻有經曆了,吃過虧了,才知道別人說得對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以前比你還倔強,現在我好多了。”關於這方麵,天光有著切身的體會。
“我想到你們長三角那邊看看,學習一些種植管理的方法。隨著攤子越鋪越大,我突然覺得挺有這個必要的。”
“可以啊,你過來我帶你到處看看,這邊都是上萬畝的種植,但也有弊端,咱們可以學他們好的東西。”
“等我幫那些想種藥材的農戶把事情協調完了就過去。”天明一邊給天光打電話,一邊吃飯。吃完飯,他就又要去一個農戶家指導種植的事情。
“怎麽?這樣的事情很多嗎?”天光以為隻要告訴這些農戶怎麽種植,他們自己買種子按照要求做就行了。
“你以為我那五塊錢那麽容易賺的,很辛苦,每天都得東跑西跑,你給他們講明白了還不行,得等他們都種到地裏了才安心。這裏麵有不少技術的,可不是你現在看到的這麽輕鬆。”
“我爸和二叔他們不能幹這些事情嗎?”天光覺得天明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沒有必要。
“他們幹活行,協調方麵不是很懂,也教不會。種的時候我麵對這些農戶,收的時候我也麵對,這樣有些事情好說。費勁倒是不費勁,就是東跑西跑。”天明已經吃完了飯,發動了車準備往農戶家去了。
“我以為你這個帶頭人在家等著農戶上門就行了。”
“那是想得美,我就這麽上門指導,人家有的還不領情呢,背後說咱們賺了他們多少錢,不容易著呢。”天明掰了掰後視鏡,把車開出了院子大門,“不跟你說了,我忙去了,你別忘了幫我找找我說的種植管理的資料。”
天光更深地體會到農村創業的不容易了,風裏來雨裏去,起早貪黑,還不一定穩賺錢,哪一個環節考慮不到就可能出問題,也是一部辛酸史。
有多大的本事幹多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