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也愛國,建議看完第一章。如果您隻為有趣、好奇,請耐心的看完第一章後再從第二章看起,如果您隻對生活中的愛、感情等感興趣,請一直看到第三章,接著再看,都不會讓你們失望。
在美國洛杉磯某機場的候機大廳內,人們來來往往,聊天的、排隊候機的、一堆一堆簇擁到一起。在大廳的一偶,七八名著裝新潮、貌似嬉皮士的青年男女們東倒西歪的或坐或躺:有的昏昏欲睡;有的表情發呆;有的帶著耳機沉浸在音樂之中,他們好似剛經曆完一場疲憊的旅遊歸來。其中一對情侶互想依偎著,表情呆板的盯著電視屏幕。屏幕裏正播放著一場足球聯賽:球場上,球員們不停的迅速跑動,小小的皮球在球員的腳下,盤帶、過人、長傳短吊,兩方隊員激烈的拚搶,他們嫻熟的技術惹得觀眾席上人聲鼎沸、歡唿聲不斷——
電視屏幕的鏡頭一閃,切換到時事新聞頻道上:一名中年男子手拿新聞稿念著:“今天、我們收到國家環境保護署在過去一年裏對全球範圍內的環境狀態考察報告,這些尊敬的先生、女士們所記錄下的那些真實的資料,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可怕的、汙穢的、環境被廣遭破壞的世界,在那裏、人們的生活狀況是我們這個社會裏的人們難以忍受的。請大家跟隨他們的錄像,一路看一看這些快速發展中的亞洲國家人們是怎樣破壞自己家園的。”
電視上出現了一個灰蒙蒙的天空:畫麵慢慢的下移,一個城市的遠景映現在人們眼前。很多建築物是七八層高的灰色筒子樓。街道上的自行車流象蛇一樣的蜿蜒,長長的沒有起止。畫麵繼續平緩的移動,定格在一個有著彎曲的管子和錯落有致的四方建築物院裏,其中有三個高低不同的大煙筒筆直的聳立向天空,每個煙筒正排出濃濃的灰黑相間的煙柱。煙柱升的越高變得越粗越大,漸漸的不規則的淡化成一片,與灰色的雲朵融為一體。此時畫外解說的聲音響起:“這是亞洲某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的北方地區城市。現在這個城市的空氣汙染非常嚴重,在大氣壓很低的時候,便出現了這種到處彌漫二氧化硫氣味、並空氣灰蒙蒙的現象。而這段錄像是該國地方電視台的新聞采訪。”
此時鏡頭裏出現了一名亞洲男子手持話筒對著一婦女采訪。(傳來英文同步翻譯聲)婦人:“你看看我家的窗戶。”她用手一指,鏡頭隨之拉近,畫麵中的窗玻璃上滿是密密的黑點,而窗格及窗台上平鋪著一層黑黑的粉末。“快一年了,我們家窗戶都沒打開過啊,一開窗,家裏的床上、桌子上、飯菜裏都是黑色的粉塵,隻能天天關著,空氣憋悶死了,衣服洗了也沒處涼,沒法生活啊?”“大媽,那你們沒有去找當地政府上訪過麽?”“咋就沒找呢?居委會組織過,大家都在紙上簽過字,也找過報社幫忙,每次不是這個部門讓我們去找那個部門,就是那個部門又推到另一個部門,再不就是說研究研究,研究研究,讓我們迴去等好消息,這一等就等了七八年了。”“大媽,這些灰塵都是從哪裏來的啊?”“是眼前這些工廠的大煙筒裏冒出來的唄?”婦女把手掌罩在嘴前,頭湊近鏡頭、壓低聲音:“聽人家說了:這些廠裏的領導跟那些當官的鐵著呢?廠子能掙錢,能安排工人就業,領導靠著廠子有政績,有好處,咱們老百姓靠著廠子能有啥子啊?”
畫麵轉換,出現一名戴眼鏡的白人男子,該男子講:“在亞洲,該國處於經濟發展突出的行列中,但其北方的大部分城市的工業加工還使用粗放的,簡陋型的設備,沒有任何環保設施。在加工廠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當地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持續的,漫延的汙染和破壞。當地也設有監管環境汙染的環保部門,但建造淨化工業廢氣,廢料,廢水的環保設備是需要一定投資的,因為企業和政府沒有這方麵的資金,或舍不得投入這筆產生不了效益的資金,所以、環境監管部門也徒喚奈何。還因為他們的工作編製隻能服從地方官的領導,為了飯碗,服從領導比服從良心和職業道德更重要。環境汙染會給人們造成可怕的後果,而更可怕的是該國的公民——大部分都沒有環保意識。現在讓我們的鏡頭帶領大家去看一看他們的具體生活……”
畫麵上:熙熙攘攘的街市裏,一輛輛正在行駛的公交汽車的尾部冒出滾滾黑煙,這些黑煙很快在空氣中消散的無影無蹤,同時、耳邊又響起刺耳的汽車喇叭聲。
畫麵轉換:在簡陋的鄉鎮街道上,窄窄的柏油路麵上不時的駛過一輛輛小拖拉機、機動三輪車和破舊的裝貨小卡車,它們在發出隆隆的噪音同時,車屁股也一路冒出滾滾的黑煙。此時畫外音伴隨著帶眼鏡男子的聲音:“人們之所以開著這些屁股冒煙的汽車,是因為這些是淘汰或即將淘汰的二手車,發動機老化,燃油不充分,雖然汙染大,但是購買的價錢很便宜,可以在給他們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節約最大的生產成本。”
眼睛男子繼續說:“在該國具備環境保護意識者很少,你們看。”畫麵轉換到一條河流上:從遠景到近景逐漸拉近:河的兩岸邊沿處、漂浮著一溜細碎的白色垃圾。鏡頭拉近:都是些紙餐盒及塑料袋,河水的表麵泛著黑綠色。鏡頭平移:一名提著一桶重物的婦女吃力的、身體一晃一晃的走向岸邊。她站定在河邊、略有兩秒鍾的停頓,彎腰努力的將桶推倒,桶裏似乎是湯菜類的液體隨之傾入到河中,兩個白色的餐盒順勢漂到水麵上。“離這婦人的旁邊大概五十米處有個垃圾桶(鏡頭隨著話音移動到附近一個磚泥砌成的四方小圍牆上),這婦人之所以把垃圾倒在河裏麵,也許是因為垃圾很重,她為了省力;也許是因為那個垃圾桶裏沒有給液體垃圾預備容器;也許是因為她認為把垃圾倒入河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的行為從來沒有人去幹涉過。”隨著話音,鏡頭移動,框定在河邊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流中,人們匆匆而過,沒有任何人的目光瞄向這邊。“我們來看看這位勞動婦女的想法”一名手持話筒的白人走到該婦女的身邊。話筒對著她:“請問夫人,您為什麽在這裏倒垃圾啊?”“在這裏倒?不在這裏倒,去哪裏倒啊?”“您沒覺得這會汙染環境麽?”“汙染?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倒的啊?你這人,真是神經了——”
畫麵裏連續出現了幾種不同景觀的城市河流圖片,河的岸邊都漂浮著各類垃圾。畫外音:“在這個國家的很多居民區附近的河流裏,大部分漂流著類似的各種生活垃圾。這種現象應該與該國人的普遍生活習慣有關。”此時畫麵裏出現一名年輕人匆匆行走在馬路上,他一手拿著一袋豆漿吸,一手拿著一個包子吃。很快、吃完吸完,隨手把塑料袋扔到路邊的花叢裏,而離其三米左右便有一個綠色的圓筒狀的垃圾桶。
畫麵上又出現一群年輕人在綠草如茵,繁茂樹林裏蹦蹦跳跳,嘰嘰喳喳。轉眼間,年輕人們攤開一堆食品,圍坐到一起吃吃喝喝。此時、這些人的動作呈現出快鏡頭運動,年輕人們吃完後,紛紛離開,一路打打鬧鬧的走向停向遠處的汽車。畫麵定格在一片綠草地上:一堆淩亂的食品廢棄物拋棄在被蹂躪過的東倒西歪的草叢裏。
畫麵轉換:一中年男子西裝革履,胳膊上夾著公文包向遠處張望著,似乎是在等什麽人,他抬腕看了看手表,緊接著“啪!”一口濃痰吐在人行道上。鏡頭放大定格一秒鍾:灰藍色的地磚上一個不規則形狀的黃白色的濃痰分外醒目。
畫麵轉換:一對年輕的夫妻,領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在綠茸茸的草坪上走過。男孩咯咯笑著,邊走邊與身邊白色的京叭犬嬉戲。男孩停下,迴頭說:“媽媽,我要撒尿。”“寶貝,就在這撒吧。”年輕的媽媽走向前,蹲下身將男孩的褲子褪到膝蓋處。鏡頭拉高、轉為遠焦距的俯攝:在離這一家三口八九米遠的綠地上,附近的男男女女們或躺或坐,而男孩站在這其中便哧出一條閃亮的水線。畫麵又恢複到墨綠色的水麵上,定格在漂浮的白色餐盒及一些紅黃綠的塑料袋上,解說的聲音響起:“據調查,該國的食品包裝中有很多是非降解材料,有些甚至是用迴收的有毒塑料作為材質。有一部分人專門以收購倒賣國外垃圾來贏利。”
畫麵中出現兩名亞洲男子,遠遠地在堆積如山的垃圾堆旁與一名白人男子交談著。很快、白人掏出幾張鈔票遞給其中一男子,他拍了拍該男子的肩膀後離開,二人轉身指揮一輛翻鬥車裝載旁邊的垃圾山。畫麵轉換:裝滿垃圾的翻鬥車開上一輛敞篷的拖船,車廂翻轉,將整車垃圾傾倒在四邊圍著三四米高的鐵皮船艙裏。接著畫麵又轉換到一個巨大的垃圾場裏。花花綠綠的垃圾呈現出一個又一個的小山包形狀。眾多黃皮膚的男男女女們在裏麵拿著鐵耙子挑挑揀揀著,還有人將各種顏色的廢塑料填入袋中扔向一輛破舊的卡車上。從卡車的駕駛室裏下來一名矮粗肥胖的男子,他從兜裏掏出幾張鈔票來到之前收錢的那名男子麵前,將錢塞入其手裏,該男子收到錢後又伸出兩個手指晃動,二人擺動兩手、激烈的爭論著,稍後,付錢的男子又從兜裏掏出一張鈔票塞到那人手中,轉身走向卡車。
“利用這些進口的國外垃圾,製成生活易耗品,原因隻有一個:使用它的個體或企業可以節約很大的原料成本。為此,加強了市場競爭力,也加厚了他們錢包裏的鈔票。而這些有毒的汙染物,若進入土裏,會幾百年不腐爛,影響植物生長,破壞的是他們自己的家園。若流入海裏,大洋裏,損害魚類生存,破壞的是整個地球……”
“在這個國家,更嚴重的環境汙染還在後麵”
畫麵上出現一條數十米寬的河流,黑黑的水麵上零零散散的漂浮著一些白色、彩色的生活垃圾,鏡頭順著河麵伸向遠方,一眼望去暗沉沉的一片。在河段的較窄處,橫跨著一架人行羅鍋橋,橋上的人們紛紛捂著鼻子快速行走,下橋後走出去很遠了,才把捂著的手拿開。一名手持話筒的記者走向離河幾十米遠的幾棟老房子處,從老房子裏走出幾位頭發灰白的老人。記者問:“大爺,這條河怎麽這麽臭啊?”“我們也不知道哩,這幾年越來越臭,十年前這裏還有魚吃,現在,什麽都撈不到嘍?”另一位老人接過話茬:“我們小時候這河裏能看到底下的石子,那時候我們經常下去摸魚玩,全村人都靠這河裏的水過活,現在這麽臭的水會把人喝死的。”“這條河有多長啊?”“一百多裏長,到處都是黑漆漆、臭烘烘的,魚啊蝦啊之類的,你是找不到一條活的出來了。”
畫麵上出現那位白人解說員:“這條河在該國南方一個經濟發展著名的城市裏麵,象這種類似的黑死河在該國的眾多城市中還有很多。讓我們順著河的源頭找找看,它為什麽變黑變臭?”
畫麵中出現青蔥翠綠,重重疊疊的山嶺,並傳來婉轉啾鳴的鳥鳴聲。鏡頭拉近:清澈的小溪水順著山溝彎彎延延的潺潺流下。鏡頭拉高,快速移動俯視著拍攝:河流走過山川進入平原,鏡頭突然停頓:在清亮半透明的河岸邊,一條墨綠色的小溪水源源不斷的注入到河中。鏡頭順著這條顏色特殊的小溪逆流而上,很快、看到小溪來自一所工廠院裏,這個不算太大的工廠裏麵建造著一個個的水池,在水池邊上堆滿著一袋袋的金屬部件。在另一個房間的水池上麵掛著一排金光閃閃、一尺大小的金屬件,這些東西似乎是門鎖的部件類產品。此時畫外解說音響起:“這是一個電鍍加工車間,水池裏的電解水中含有毒氰化銀,用過一定次數,這些電解水便當作廢水排入河中。在這條河的上遊,分布著七八家類似規模的電鍍廠,這些私營企業已在當地形成了一定的經濟規模。”
在美國洛杉磯某機場的候機大廳內,人們來來往往,聊天的、排隊候機的、一堆一堆簇擁到一起。在大廳的一偶,七八名著裝新潮、貌似嬉皮士的青年男女們東倒西歪的或坐或躺:有的昏昏欲睡;有的表情發呆;有的帶著耳機沉浸在音樂之中,他們好似剛經曆完一場疲憊的旅遊歸來。其中一對情侶互想依偎著,表情呆板的盯著電視屏幕。屏幕裏正播放著一場足球聯賽:球場上,球員們不停的迅速跑動,小小的皮球在球員的腳下,盤帶、過人、長傳短吊,兩方隊員激烈的拚搶,他們嫻熟的技術惹得觀眾席上人聲鼎沸、歡唿聲不斷——
電視屏幕的鏡頭一閃,切換到時事新聞頻道上:一名中年男子手拿新聞稿念著:“今天、我們收到國家環境保護署在過去一年裏對全球範圍內的環境狀態考察報告,這些尊敬的先生、女士們所記錄下的那些真實的資料,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可怕的、汙穢的、環境被廣遭破壞的世界,在那裏、人們的生活狀況是我們這個社會裏的人們難以忍受的。請大家跟隨他們的錄像,一路看一看這些快速發展中的亞洲國家人們是怎樣破壞自己家園的。”
電視上出現了一個灰蒙蒙的天空:畫麵慢慢的下移,一個城市的遠景映現在人們眼前。很多建築物是七八層高的灰色筒子樓。街道上的自行車流象蛇一樣的蜿蜒,長長的沒有起止。畫麵繼續平緩的移動,定格在一個有著彎曲的管子和錯落有致的四方建築物院裏,其中有三個高低不同的大煙筒筆直的聳立向天空,每個煙筒正排出濃濃的灰黑相間的煙柱。煙柱升的越高變得越粗越大,漸漸的不規則的淡化成一片,與灰色的雲朵融為一體。此時畫外解說的聲音響起:“這是亞洲某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的北方地區城市。現在這個城市的空氣汙染非常嚴重,在大氣壓很低的時候,便出現了這種到處彌漫二氧化硫氣味、並空氣灰蒙蒙的現象。而這段錄像是該國地方電視台的新聞采訪。”
此時鏡頭裏出現了一名亞洲男子手持話筒對著一婦女采訪。(傳來英文同步翻譯聲)婦人:“你看看我家的窗戶。”她用手一指,鏡頭隨之拉近,畫麵中的窗玻璃上滿是密密的黑點,而窗格及窗台上平鋪著一層黑黑的粉末。“快一年了,我們家窗戶都沒打開過啊,一開窗,家裏的床上、桌子上、飯菜裏都是黑色的粉塵,隻能天天關著,空氣憋悶死了,衣服洗了也沒處涼,沒法生活啊?”“大媽,那你們沒有去找當地政府上訪過麽?”“咋就沒找呢?居委會組織過,大家都在紙上簽過字,也找過報社幫忙,每次不是這個部門讓我們去找那個部門,就是那個部門又推到另一個部門,再不就是說研究研究,研究研究,讓我們迴去等好消息,這一等就等了七八年了。”“大媽,這些灰塵都是從哪裏來的啊?”“是眼前這些工廠的大煙筒裏冒出來的唄?”婦女把手掌罩在嘴前,頭湊近鏡頭、壓低聲音:“聽人家說了:這些廠裏的領導跟那些當官的鐵著呢?廠子能掙錢,能安排工人就業,領導靠著廠子有政績,有好處,咱們老百姓靠著廠子能有啥子啊?”
畫麵轉換,出現一名戴眼鏡的白人男子,該男子講:“在亞洲,該國處於經濟發展突出的行列中,但其北方的大部分城市的工業加工還使用粗放的,簡陋型的設備,沒有任何環保設施。在加工廠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當地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持續的,漫延的汙染和破壞。當地也設有監管環境汙染的環保部門,但建造淨化工業廢氣,廢料,廢水的環保設備是需要一定投資的,因為企業和政府沒有這方麵的資金,或舍不得投入這筆產生不了效益的資金,所以、環境監管部門也徒喚奈何。還因為他們的工作編製隻能服從地方官的領導,為了飯碗,服從領導比服從良心和職業道德更重要。環境汙染會給人們造成可怕的後果,而更可怕的是該國的公民——大部分都沒有環保意識。現在讓我們的鏡頭帶領大家去看一看他們的具體生活……”
畫麵上:熙熙攘攘的街市裏,一輛輛正在行駛的公交汽車的尾部冒出滾滾黑煙,這些黑煙很快在空氣中消散的無影無蹤,同時、耳邊又響起刺耳的汽車喇叭聲。
畫麵轉換:在簡陋的鄉鎮街道上,窄窄的柏油路麵上不時的駛過一輛輛小拖拉機、機動三輪車和破舊的裝貨小卡車,它們在發出隆隆的噪音同時,車屁股也一路冒出滾滾的黑煙。此時畫外音伴隨著帶眼鏡男子的聲音:“人們之所以開著這些屁股冒煙的汽車,是因為這些是淘汰或即將淘汰的二手車,發動機老化,燃油不充分,雖然汙染大,但是購買的價錢很便宜,可以在給他們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節約最大的生產成本。”
眼睛男子繼續說:“在該國具備環境保護意識者很少,你們看。”畫麵轉換到一條河流上:從遠景到近景逐漸拉近:河的兩岸邊沿處、漂浮著一溜細碎的白色垃圾。鏡頭拉近:都是些紙餐盒及塑料袋,河水的表麵泛著黑綠色。鏡頭平移:一名提著一桶重物的婦女吃力的、身體一晃一晃的走向岸邊。她站定在河邊、略有兩秒鍾的停頓,彎腰努力的將桶推倒,桶裏似乎是湯菜類的液體隨之傾入到河中,兩個白色的餐盒順勢漂到水麵上。“離這婦人的旁邊大概五十米處有個垃圾桶(鏡頭隨著話音移動到附近一個磚泥砌成的四方小圍牆上),這婦人之所以把垃圾倒在河裏麵,也許是因為垃圾很重,她為了省力;也許是因為那個垃圾桶裏沒有給液體垃圾預備容器;也許是因為她認為把垃圾倒入河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的行為從來沒有人去幹涉過。”隨著話音,鏡頭移動,框定在河邊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流中,人們匆匆而過,沒有任何人的目光瞄向這邊。“我們來看看這位勞動婦女的想法”一名手持話筒的白人走到該婦女的身邊。話筒對著她:“請問夫人,您為什麽在這裏倒垃圾啊?”“在這裏倒?不在這裏倒,去哪裏倒啊?”“您沒覺得這會汙染環境麽?”“汙染?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倒的啊?你這人,真是神經了——”
畫麵裏連續出現了幾種不同景觀的城市河流圖片,河的岸邊都漂浮著各類垃圾。畫外音:“在這個國家的很多居民區附近的河流裏,大部分漂流著類似的各種生活垃圾。這種現象應該與該國人的普遍生活習慣有關。”此時畫麵裏出現一名年輕人匆匆行走在馬路上,他一手拿著一袋豆漿吸,一手拿著一個包子吃。很快、吃完吸完,隨手把塑料袋扔到路邊的花叢裏,而離其三米左右便有一個綠色的圓筒狀的垃圾桶。
畫麵上又出現一群年輕人在綠草如茵,繁茂樹林裏蹦蹦跳跳,嘰嘰喳喳。轉眼間,年輕人們攤開一堆食品,圍坐到一起吃吃喝喝。此時、這些人的動作呈現出快鏡頭運動,年輕人們吃完後,紛紛離開,一路打打鬧鬧的走向停向遠處的汽車。畫麵定格在一片綠草地上:一堆淩亂的食品廢棄物拋棄在被蹂躪過的東倒西歪的草叢裏。
畫麵轉換:一中年男子西裝革履,胳膊上夾著公文包向遠處張望著,似乎是在等什麽人,他抬腕看了看手表,緊接著“啪!”一口濃痰吐在人行道上。鏡頭放大定格一秒鍾:灰藍色的地磚上一個不規則形狀的黃白色的濃痰分外醒目。
畫麵轉換:一對年輕的夫妻,領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在綠茸茸的草坪上走過。男孩咯咯笑著,邊走邊與身邊白色的京叭犬嬉戲。男孩停下,迴頭說:“媽媽,我要撒尿。”“寶貝,就在這撒吧。”年輕的媽媽走向前,蹲下身將男孩的褲子褪到膝蓋處。鏡頭拉高、轉為遠焦距的俯攝:在離這一家三口八九米遠的綠地上,附近的男男女女們或躺或坐,而男孩站在這其中便哧出一條閃亮的水線。畫麵又恢複到墨綠色的水麵上,定格在漂浮的白色餐盒及一些紅黃綠的塑料袋上,解說的聲音響起:“據調查,該國的食品包裝中有很多是非降解材料,有些甚至是用迴收的有毒塑料作為材質。有一部分人專門以收購倒賣國外垃圾來贏利。”
畫麵中出現兩名亞洲男子,遠遠地在堆積如山的垃圾堆旁與一名白人男子交談著。很快、白人掏出幾張鈔票遞給其中一男子,他拍了拍該男子的肩膀後離開,二人轉身指揮一輛翻鬥車裝載旁邊的垃圾山。畫麵轉換:裝滿垃圾的翻鬥車開上一輛敞篷的拖船,車廂翻轉,將整車垃圾傾倒在四邊圍著三四米高的鐵皮船艙裏。接著畫麵又轉換到一個巨大的垃圾場裏。花花綠綠的垃圾呈現出一個又一個的小山包形狀。眾多黃皮膚的男男女女們在裏麵拿著鐵耙子挑挑揀揀著,還有人將各種顏色的廢塑料填入袋中扔向一輛破舊的卡車上。從卡車的駕駛室裏下來一名矮粗肥胖的男子,他從兜裏掏出幾張鈔票來到之前收錢的那名男子麵前,將錢塞入其手裏,該男子收到錢後又伸出兩個手指晃動,二人擺動兩手、激烈的爭論著,稍後,付錢的男子又從兜裏掏出一張鈔票塞到那人手中,轉身走向卡車。
“利用這些進口的國外垃圾,製成生活易耗品,原因隻有一個:使用它的個體或企業可以節約很大的原料成本。為此,加強了市場競爭力,也加厚了他們錢包裏的鈔票。而這些有毒的汙染物,若進入土裏,會幾百年不腐爛,影響植物生長,破壞的是他們自己的家園。若流入海裏,大洋裏,損害魚類生存,破壞的是整個地球……”
“在這個國家,更嚴重的環境汙染還在後麵”
畫麵上出現一條數十米寬的河流,黑黑的水麵上零零散散的漂浮著一些白色、彩色的生活垃圾,鏡頭順著河麵伸向遠方,一眼望去暗沉沉的一片。在河段的較窄處,橫跨著一架人行羅鍋橋,橋上的人們紛紛捂著鼻子快速行走,下橋後走出去很遠了,才把捂著的手拿開。一名手持話筒的記者走向離河幾十米遠的幾棟老房子處,從老房子裏走出幾位頭發灰白的老人。記者問:“大爺,這條河怎麽這麽臭啊?”“我們也不知道哩,這幾年越來越臭,十年前這裏還有魚吃,現在,什麽都撈不到嘍?”另一位老人接過話茬:“我們小時候這河裏能看到底下的石子,那時候我們經常下去摸魚玩,全村人都靠這河裏的水過活,現在這麽臭的水會把人喝死的。”“這條河有多長啊?”“一百多裏長,到處都是黑漆漆、臭烘烘的,魚啊蝦啊之類的,你是找不到一條活的出來了。”
畫麵上出現那位白人解說員:“這條河在該國南方一個經濟發展著名的城市裏麵,象這種類似的黑死河在該國的眾多城市中還有很多。讓我們順著河的源頭找找看,它為什麽變黑變臭?”
畫麵中出現青蔥翠綠,重重疊疊的山嶺,並傳來婉轉啾鳴的鳥鳴聲。鏡頭拉近:清澈的小溪水順著山溝彎彎延延的潺潺流下。鏡頭拉高,快速移動俯視著拍攝:河流走過山川進入平原,鏡頭突然停頓:在清亮半透明的河岸邊,一條墨綠色的小溪水源源不斷的注入到河中。鏡頭順著這條顏色特殊的小溪逆流而上,很快、看到小溪來自一所工廠院裏,這個不算太大的工廠裏麵建造著一個個的水池,在水池邊上堆滿著一袋袋的金屬部件。在另一個房間的水池上麵掛著一排金光閃閃、一尺大小的金屬件,這些東西似乎是門鎖的部件類產品。此時畫外解說音響起:“這是一個電鍍加工車間,水池裏的電解水中含有毒氰化銀,用過一定次數,這些電解水便當作廢水排入河中。在這條河的上遊,分布著七八家類似規模的電鍍廠,這些私營企業已在當地形成了一定的經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