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壩的水還在不停歇的流淌著,有時嘩嘩聲響,有時細若淙淙。壩上是水波澹澹,壩下是林木蔥翠。
記得小的時候,大河壩下遊是不曾有什麽樹木的,隻有水流衝擊後的泥沙河床,和偌大低凹的空穀裏長著的各種草本植被。那時,壩下的河床兩邊之所以長不起來樹木,現在想想,應該是之前攔截河水的滾水壩修的不夠寬闊,水勢洶湧的上漲時就泄不了洪,土質壩體承受不住水位持續抬高的壓力,決堤就勢必難免;年年決堤,也就年年修水壩;這就是當時下遊低凹的空穀裏隻長著草而見不著樹的所在吧。說起每次堤壩被毀,也僅是由附近兩個生產隊的人,按照每戶人口多少來領受被分配到的挑土方任務。那時的我們,因為年齡還小,大生產隊集體勞動的場麵,對於孩童來講也就是圖個人多的熱鬧,當然也能感受到大人們的辛勞。在那個年月,大河壩即是攔截河水的堤壩,也是山坳村子裏的人們,走向集市的主要通道。因此這裏是人流不斷,也是孩子們上下學逗留玩耍的地方。大河壩裏的水在沒下雨時是很清澈的,口渴了是能夠蹲在岸邊直接用手捧起來喝的那種幹淨。
隨著時光的飛矢,當我們可以獨自的在大河壩的河裏遊泳的時候,家鄉原野的風貌是漸趨的有所改變了。顯著的變化是從修建一條土公路開始的。這條土公路,而今是地基很堅實的水泥路,是承載數個行政村進出的主要通道了。有了這條公路,人們的出行就無需在阡陌小道上七彎八拐了,是縮短了很多行程和時間的。這條便利的通途,是當初雷大圩的村民們,自發的用自家的農田給壘積起來的。路修的筆直,是直接貫穿了本是四麵環水的雷大圩,以及是擦著邊的從林小圩和已經是改圩為田了的原趙小圩那麽個地段通過的。
趙小圩,從我記事時起就已經是沒住人了,雖是四周依舊環著水,隻有兩條小徑可以進出的圩子,卻是早已經是種著汗莊稼的水中之耕地了。當我家由雷大圩搬到趙小圩邊上的房子居住後,趙小圩的水和圩子上的樹,也就成了我們少年時期很多樂趣的所在。而今,這處臨近趙小圩的老房子,是早在十年前就不曾住人了。那時之所以另遷新居,是因為這個由茅草屋翻建起來的磚石平房,還沒住上幾年其牆體就出現了裂紋,這是地基沒夯實的結果吧。在這裏是又住了上十年的樣子,就搬到了交通更便利的臨近林小圩的新居了。老房子至今還完好的立在那裏,隻是年久失修,原本幹淨潔白的牆體上,已被風雨剝蝕得斑駁陸離,好多地方都留下了雨漬的痕跡和青苔的滋生,宅子的四周是雜草和小樹橫生的頗見荒蕪。原先栽植的李子、柿子、蘋果、葡萄等果樹都已不見了,隻有白楊和柳樹,在曆經風雨中越發高大的枝繁葉茂。屋後的數顆竹子,也已長成了一片竹林,並由屋後還延伸到了前麵。那口清澈甘冽的水井,在荒草的蔓延及浮遊的淤積下,業已是快消逝了。時過境遷兮,故地是越發酣醇了矣。老房子這裏,留下了我小時太多的迴憶和不能忘卻的美好。每每來到這片漸趨疏遠的故地,觸景生情徜徉於此,心中總是很溫暖很親切。
趙小圩的池塘在被填沒時,還留下了一塊我家自用的小池塘,池塘上的木碼頭至今還沒有腐蝕掉的橫在那裏。蹲在碼頭上,用手去浸那清可洗菜的塘水,意識中的感覺,即會是在昨昔、在憧憬未來的雨季。我能學會遊泳,當然是在趙小圩的池塘裏泡出來的。遊泳最帶勁的地方,當屬是離我家比較近的雷大堰和本村子最東邊的大河壩了。因為這兩處的水麵是寬闊的、也是很深的,遊泳是需要力氣的,想遊到彼岸卻是力不從心的。每次是能夠遊到河中間露出水麵的土墩子,就覺得很不錯了。雷大堰的河和大河壩上的張小河,在靠近滾水壩的地方,都是比它原來的河道要寬上個十幾倍的,就像是一顆還掛在藤子上的葫蘆。藤子是河道,葫蘆就是那屯集河水的壩子處了。因此當地人,稱靠近壩子處的水泊,是湖或河都是說的通的。當然,雷大堰的河水也僅是流向大河壩張小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因此大河壩裏的屯水量是比雷大堰裏的水要多的多的。夏天,湖麵表層的水被太陽曬的都有點燙了,在遊泳時猛的用力下潛,感覺水都已經冰涼刺骨了還是不曾觸及到湖底的。因此,對於這種大的湖泊遊泳的樂趣,就是想著橫渡彼岸和深水潛底的快感。當然這隻是說說,在記憶中我是不曾辦到橫渡和潛底的。
對於故鄉還頗有感觸的地方,就是雷大圩了。雷大圩本來的麵貌是很美的,是典型的四麵環水,林木蔥翠,遠看就知道是一個在山穀平畈上鑲嵌著的一顆明珠。四麵環繞的池塘,各有特色,有的長滿菱角,有的盛產蓮藕。大多的池塘裏,是平靜的水麵下有著數尺長的鰱魚和鯉魚等爭相覓食呢,偶爾還會竄跳出水麵,帶起很大的水花頗為壯觀的。池塘裏的魚類很多,隻要用心去尋,本地所有的魚種都能在這裏覓到。還有烏龜是經常爬到岸上來曬太陽,一有人走動就噗咚一聲沉入水裏的。春天來了,一群群的小蝌蚪在春雨池漲的水草裏遊,很是好看,也是給曾經的我帶來很多樂趣的。如果你會釣魚,一天釣幾隻甲魚上來也不是件新鮮的事。記得小舅有次來我家,讓我們吃到的甲魚,那可是一連好幾天都不缺的豐盛美味啊。記憶中好像也就隻有他是用釣竿釣到了甲魚,也許是他用了什麽特殊的誘餌吧。
雷大圩的水是活水,是與雷大堰湖泊裏的水相連著的。圩子裏的水既是村民們的飲用水,也是農田灌溉的儲備水。水很清澈,水波蕩漾下的倒影,是圩子上林木蒼翠的寫真。水圩裏,一年四季常綠的植物是竹子。竹林是圩子的主要屏障,圩子裏的房屋大多是坐北朝南的,因此圩子朝東北兩麵,是被竹林密實包裹著的。當然竹林裏也夾雜生長著高大的樹木,尤以柳樹和槐樹居多;還有一種在本地被俗稱為東寡樹的,在整個圩子的四周都是有的,現如今這種樹差不多是快見不到了。圩子的西南兩麵,除卻各家門前敞開一點的地塊外,沿著池塘兩邊是都長著各種樹木的,當然也有棗子和木瓜、杮子等果樹的。春天來了,燕子是要到尋常百姓家來築巢的。燕子的羽翼很優美,猶如它優美飛翔的動作,村民們都是很歡迎燕子從家裏飛進飛出的。雷大圩林子裏的鳥雀是很多的,如喜鵲、斑鳩、烏鴉、布穀鳥、喳哥郎,比麻雀還要小的鳥等等。在那金銀花開放的時節,走進林子,那可真的是鳥語花香啊。冬天,雪下的很大,天氣很是寒冷的時候,到竹林子裏也許還能捉到凍僵的鳥雀呢。記得有一年冬天,雪下的很大,竹子也有被壓斷的。我就在竹林裏捉到了一隻凍僵了的斑鳩。在家裏用火盆給斑鳩取暖,之後我是把它給放飛了的。總之我的童年時光,大都是在雷大圩度過的。
大河壩的水還在淙淙的流淌著,壩體上的路徑幾乎是被瘋長蔓延的雜草給吞噬了。大壩上是何人栽植的竹子,現今也是早成了氣候,把壩體給遮蔽、把路徑也給阻隔了。竹林延伸下的河灣,是荒蕪雜亂的生長著無人修剪的灌木。這裏曾是頗有人氣的地段,今日是很荒蕪的延續著蒼涼與落寞。綠色植被嗬,倒是不受人為幹擾的生長著。湖水泛著波光的在一兩隻野鴨子的遊弋下漣漪著。
往昔那麽多的鳥雀,在同一片林子裏嘰喳掙地盤的景觀是很少見到了。早已蕭疏的雷大圩裏,還住著的一戶人家,是否還有燕子在那房簷上築巢;隻是已有多年,不曾見到燕子,低空飛翔在田野上,掠過麥禾的爬升又接連俯衝的美妙了。家鄉,還是原來的那塊土地,變化是適應新生活的需求、是與時俱進謀發展的體現。人跡稀至的偏僻,隻是歲月如歌的悠揚,尤如人生經曆的浮沉,總有舍去和得到的東西。對人生迴眸的重溫,歲月雖是蹉跎的致遠,故鄉卻是純樸可愛的不變和真實。故鄉原野的風,吹拂在臉頰上,是清涼的,是柔和舒暢的。
記得小的時候,大河壩下遊是不曾有什麽樹木的,隻有水流衝擊後的泥沙河床,和偌大低凹的空穀裏長著的各種草本植被。那時,壩下的河床兩邊之所以長不起來樹木,現在想想,應該是之前攔截河水的滾水壩修的不夠寬闊,水勢洶湧的上漲時就泄不了洪,土質壩體承受不住水位持續抬高的壓力,決堤就勢必難免;年年決堤,也就年年修水壩;這就是當時下遊低凹的空穀裏隻長著草而見不著樹的所在吧。說起每次堤壩被毀,也僅是由附近兩個生產隊的人,按照每戶人口多少來領受被分配到的挑土方任務。那時的我們,因為年齡還小,大生產隊集體勞動的場麵,對於孩童來講也就是圖個人多的熱鬧,當然也能感受到大人們的辛勞。在那個年月,大河壩即是攔截河水的堤壩,也是山坳村子裏的人們,走向集市的主要通道。因此這裏是人流不斷,也是孩子們上下學逗留玩耍的地方。大河壩裏的水在沒下雨時是很清澈的,口渴了是能夠蹲在岸邊直接用手捧起來喝的那種幹淨。
隨著時光的飛矢,當我們可以獨自的在大河壩的河裏遊泳的時候,家鄉原野的風貌是漸趨的有所改變了。顯著的變化是從修建一條土公路開始的。這條土公路,而今是地基很堅實的水泥路,是承載數個行政村進出的主要通道了。有了這條公路,人們的出行就無需在阡陌小道上七彎八拐了,是縮短了很多行程和時間的。這條便利的通途,是當初雷大圩的村民們,自發的用自家的農田給壘積起來的。路修的筆直,是直接貫穿了本是四麵環水的雷大圩,以及是擦著邊的從林小圩和已經是改圩為田了的原趙小圩那麽個地段通過的。
趙小圩,從我記事時起就已經是沒住人了,雖是四周依舊環著水,隻有兩條小徑可以進出的圩子,卻是早已經是種著汗莊稼的水中之耕地了。當我家由雷大圩搬到趙小圩邊上的房子居住後,趙小圩的水和圩子上的樹,也就成了我們少年時期很多樂趣的所在。而今,這處臨近趙小圩的老房子,是早在十年前就不曾住人了。那時之所以另遷新居,是因為這個由茅草屋翻建起來的磚石平房,還沒住上幾年其牆體就出現了裂紋,這是地基沒夯實的結果吧。在這裏是又住了上十年的樣子,就搬到了交通更便利的臨近林小圩的新居了。老房子至今還完好的立在那裏,隻是年久失修,原本幹淨潔白的牆體上,已被風雨剝蝕得斑駁陸離,好多地方都留下了雨漬的痕跡和青苔的滋生,宅子的四周是雜草和小樹橫生的頗見荒蕪。原先栽植的李子、柿子、蘋果、葡萄等果樹都已不見了,隻有白楊和柳樹,在曆經風雨中越發高大的枝繁葉茂。屋後的數顆竹子,也已長成了一片竹林,並由屋後還延伸到了前麵。那口清澈甘冽的水井,在荒草的蔓延及浮遊的淤積下,業已是快消逝了。時過境遷兮,故地是越發酣醇了矣。老房子這裏,留下了我小時太多的迴憶和不能忘卻的美好。每每來到這片漸趨疏遠的故地,觸景生情徜徉於此,心中總是很溫暖很親切。
趙小圩的池塘在被填沒時,還留下了一塊我家自用的小池塘,池塘上的木碼頭至今還沒有腐蝕掉的橫在那裏。蹲在碼頭上,用手去浸那清可洗菜的塘水,意識中的感覺,即會是在昨昔、在憧憬未來的雨季。我能學會遊泳,當然是在趙小圩的池塘裏泡出來的。遊泳最帶勁的地方,當屬是離我家比較近的雷大堰和本村子最東邊的大河壩了。因為這兩處的水麵是寬闊的、也是很深的,遊泳是需要力氣的,想遊到彼岸卻是力不從心的。每次是能夠遊到河中間露出水麵的土墩子,就覺得很不錯了。雷大堰的河和大河壩上的張小河,在靠近滾水壩的地方,都是比它原來的河道要寬上個十幾倍的,就像是一顆還掛在藤子上的葫蘆。藤子是河道,葫蘆就是那屯集河水的壩子處了。因此當地人,稱靠近壩子處的水泊,是湖或河都是說的通的。當然,雷大堰的河水也僅是流向大河壩張小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因此大河壩裏的屯水量是比雷大堰裏的水要多的多的。夏天,湖麵表層的水被太陽曬的都有點燙了,在遊泳時猛的用力下潛,感覺水都已經冰涼刺骨了還是不曾觸及到湖底的。因此,對於這種大的湖泊遊泳的樂趣,就是想著橫渡彼岸和深水潛底的快感。當然這隻是說說,在記憶中我是不曾辦到橫渡和潛底的。
對於故鄉還頗有感觸的地方,就是雷大圩了。雷大圩本來的麵貌是很美的,是典型的四麵環水,林木蔥翠,遠看就知道是一個在山穀平畈上鑲嵌著的一顆明珠。四麵環繞的池塘,各有特色,有的長滿菱角,有的盛產蓮藕。大多的池塘裏,是平靜的水麵下有著數尺長的鰱魚和鯉魚等爭相覓食呢,偶爾還會竄跳出水麵,帶起很大的水花頗為壯觀的。池塘裏的魚類很多,隻要用心去尋,本地所有的魚種都能在這裏覓到。還有烏龜是經常爬到岸上來曬太陽,一有人走動就噗咚一聲沉入水裏的。春天來了,一群群的小蝌蚪在春雨池漲的水草裏遊,很是好看,也是給曾經的我帶來很多樂趣的。如果你會釣魚,一天釣幾隻甲魚上來也不是件新鮮的事。記得小舅有次來我家,讓我們吃到的甲魚,那可是一連好幾天都不缺的豐盛美味啊。記憶中好像也就隻有他是用釣竿釣到了甲魚,也許是他用了什麽特殊的誘餌吧。
雷大圩的水是活水,是與雷大堰湖泊裏的水相連著的。圩子裏的水既是村民們的飲用水,也是農田灌溉的儲備水。水很清澈,水波蕩漾下的倒影,是圩子上林木蒼翠的寫真。水圩裏,一年四季常綠的植物是竹子。竹林是圩子的主要屏障,圩子裏的房屋大多是坐北朝南的,因此圩子朝東北兩麵,是被竹林密實包裹著的。當然竹林裏也夾雜生長著高大的樹木,尤以柳樹和槐樹居多;還有一種在本地被俗稱為東寡樹的,在整個圩子的四周都是有的,現如今這種樹差不多是快見不到了。圩子的西南兩麵,除卻各家門前敞開一點的地塊外,沿著池塘兩邊是都長著各種樹木的,當然也有棗子和木瓜、杮子等果樹的。春天來了,燕子是要到尋常百姓家來築巢的。燕子的羽翼很優美,猶如它優美飛翔的動作,村民們都是很歡迎燕子從家裏飛進飛出的。雷大圩林子裏的鳥雀是很多的,如喜鵲、斑鳩、烏鴉、布穀鳥、喳哥郎,比麻雀還要小的鳥等等。在那金銀花開放的時節,走進林子,那可真的是鳥語花香啊。冬天,雪下的很大,天氣很是寒冷的時候,到竹林子裏也許還能捉到凍僵的鳥雀呢。記得有一年冬天,雪下的很大,竹子也有被壓斷的。我就在竹林裏捉到了一隻凍僵了的斑鳩。在家裏用火盆給斑鳩取暖,之後我是把它給放飛了的。總之我的童年時光,大都是在雷大圩度過的。
大河壩的水還在淙淙的流淌著,壩體上的路徑幾乎是被瘋長蔓延的雜草給吞噬了。大壩上是何人栽植的竹子,現今也是早成了氣候,把壩體給遮蔽、把路徑也給阻隔了。竹林延伸下的河灣,是荒蕪雜亂的生長著無人修剪的灌木。這裏曾是頗有人氣的地段,今日是很荒蕪的延續著蒼涼與落寞。綠色植被嗬,倒是不受人為幹擾的生長著。湖水泛著波光的在一兩隻野鴨子的遊弋下漣漪著。
往昔那麽多的鳥雀,在同一片林子裏嘰喳掙地盤的景觀是很少見到了。早已蕭疏的雷大圩裏,還住著的一戶人家,是否還有燕子在那房簷上築巢;隻是已有多年,不曾見到燕子,低空飛翔在田野上,掠過麥禾的爬升又接連俯衝的美妙了。家鄉,還是原來的那塊土地,變化是適應新生活的需求、是與時俱進謀發展的體現。人跡稀至的偏僻,隻是歲月如歌的悠揚,尤如人生經曆的浮沉,總有舍去和得到的東西。對人生迴眸的重溫,歲月雖是蹉跎的致遠,故鄉卻是純樸可愛的不變和真實。故鄉原野的風,吹拂在臉頰上,是清涼的,是柔和舒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