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身世之謎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 作者:you菜you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莫說是皇宮的守衛,就算是禦前統領薑紹禮,也從來沒見過君安然和薛濤一意孤行。
眼見齊申甫勸到口幹舌燥,跪著的三人仍然無動於衷,薑紹禮隻得上前:“聖人有情,應物而無累於物。郡主年紀尚輕,行動容易受情緒支配;長公主殿下和駙馬爺卻都是體察聖心之人,何必如此不計後果?”
伴君如伴虎,時至今日,紀長樂才算是真正有了體會:“長公主殿下、禦史大人請迴,您二位不必受長樂連累。郡主的身份,本就不是我該有的,我寧願舍棄所有,隻求皇上大發慈悲。”
“噠噠噠”~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是君柯到了:“長樂,方才我迴去取了個東西。聽他們說你在勤政殿,我就趕緊過來了。”
唉,三個人還沒勸走,這講情的又多了一位。
齊申甫隱隱頭痛,對跟著君柯的宮女們訓斥:“這麽涼的天兒,你們也不勸著點公主。快傳轎輦來,送主子迴梅香宮。”
“長樂是我很重要的朋友,我不走!”君柯挨著紀長樂跪下,“父皇是明君,一定會改變心意的。”
齊申甫和薑紹禮可不敢硬拉君柯,畢竟她是德妃娘娘的女兒,說是皇上的心尖尖也不為過。
齊申甫趕忙迴身吩咐小太監們:“快,拿蒲團來;哎呦都別傻站著,趕緊給九公主取披風!”
紀長樂很是感動,她沒有想到,在這四角宮牆圍起來的皇城之中,君柯貴為公主,卻願意為自己做到這個地步。
紀長樂想拉拉君柯的手,卻被她緊攥著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阿柯,這簪子......”
君柯將一支梅花簪舉到眼前:“這是我生母與父皇的定情信物,每次我想請求父皇同意我的請求,隻要帶上這個,他肯定會同意。方才我沒跟你一起走,就是想著把它帶來,我也覺得沈漠然該救。”
厚金打造,梅花簪頭!
紀長樂下意識按了按自己的荷包,發覺沈漠然交給自己的那支金簪還在:“阿柯,這簪子真是皇上與德妃娘娘的定情之物?隻有一支嗎?”
君柯並未隱瞞:“祥娘娘說父皇用心,知道我的生母喜歡梅花,便親自打造了兩支這樣的金簪,說是成雙成對比較吉利。隻是不知怎地,我生母的妝奩匣子裏隻能找到這一支,我便好生收著了。”
電光火石之間,大膽的想法在紀長樂腦海中閃過:沈漠然,趙石頭,他說不定是德妃娘娘的親生骨肉!
她急切地詢問著君柯:“九公主,你降生那天,是不是下了冬日裏的第一場雪?”
在得到君柯肯定的答複後,紀長樂繼續顫聲問:“徐慧娘,宮裏頭伺候的人中,可曾聽說過這個名字?”
麵對這個問題,君柯有點茫然:“宮人的名字麽?我不大記得。”
此時,君安然接話道:“宮裏伺候的奴婢仆從,大多得根據主子的喜惡改名。要想知道他們原來姓甚名誰,隻能調閱入宮時的登記簿冊。”
“義母,我想看,”紀長樂不跪了,“我真的需要確認。”
君安然不問緣由,直接安排:“走,去內務府。”
聽說長公主親自來的,內務府總管一路小跑趕到,立於一旁聽吩咐。
君安然朝紀長樂一指:“本宮略坐坐,你們全聽樂安郡主的就行了。”
聞聽紀長樂調取宮女名冊,隻是為了找一個名字,大總管有點為難:“現在宮裏頭伺候的下人,少說也有五六萬,單是宮女,也肯定過半呐。這還不算放出去的、得病死的,僅憑一個本名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那就先查有頭有臉的和已經身故的。”紀長樂思路清晰。她覺得,能把寵妃所出的皇子送出皇城,那宮女不是飛黃騰達、成為心腹,就是已被滅口、命喪黃泉了。
內務府按照紀長樂的要求,率先揀選出了一萬九千餘冊記錄。簿冊堆積如同小山,找一個名字顯然是件頗費功夫的事情。
君安然下令:“不是禦前的事務統統放下,所有眼不花的都來幫郡主查找。”
黑壓壓的一院人很快就位,君安然又開口訓話:“你們可都聽好了,都給本宮打起精神來,誰要是看錯了、查漏了,可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連君安然都親力親為,底下的人還哪敢不麻利。薛濤則是直接站在了簿冊堆前,一本接一本,查看得極為仔細。
紀長樂不停地上下掃視簿冊,眼睛酸痛了就揉一揉,還不行就往遠處望一望,然後便埋頭繼續。
日頭偏西,漸漸藏起了身子。
月亮初升,投下清冷的銀輝。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疲憊又帶些興奮的聲音響起:“找到了,奴婢找到了!毓秀宮女官,本名徐錦娘的,她有個妹妹,正是徐慧娘!”
紀長樂三步並作兩步衝過去,將說話那人手裏的簿冊接過來檢查:“容妃娘娘的司儀女使,徐錦娘。”
找到名字的宮婢,君安然賞了玉石手串。長公主還吩咐:凡是今天在這邊出力的,這個月的例銀加倍;但要是有多嘴或者亂打聽的,一律揪出來杖斃。
......
月影闌珊,紀長樂往養心殿走著:德妃生產時血崩而亡,宮裏頭亂作一團......沈漠然與君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都是入冬後的第一個雪天......容妃與德妃交好,毓秀宮的心腹正是徐慧娘的親姐姐......
養心殿雖裏有光亮,薑紹禮卻攔下了紀長樂:“皇上已經休息,樂安郡主請迴,不必強人所難。”
紀長樂將裝著兩支一模一樣梅花簪的荷包遞上:“煩請薑大人轉呈禦前,若是皇上還不肯接見,我立刻就走,絕無多言。”
薑紹禮再出來的時候,立馬為方才的失禮而道歉:“今日薑某多有得罪,還望樂安郡主海涵。皇上已經允您入內,煩請跟隨我來。”
薑紹禮隻將紀長樂接引至大殿門口,便躬身退出。
除了龍案後坐著的帝王,殿內再無旁人。君之棟雙目射出淩厲的視線:“其中一支簪子消失了二十多年,說,你是由哪裏得來的?”
還不及紀長樂行禮,皇帝已經激動地站了起來:“不必跪了,快點對朕細細說來!”
壓迫感撲麵而來,紀長樂心跳得好似在擂鼓一般。她在腦中整理著由君安然和祥妃處問來的事情,盡量平複心緒,一條一條地陳述起來:
“聽說德妃娘娘與皇上恩愛有加,原本是歡歡喜喜待產的。可是隨著娘娘的肚子越來越大,她卻越來越不開心,以至於心內鬱結,生產時血崩而亡。”
“聽說德妃娘娘有孕時,肚子大得非比尋常,可九公主生下來並不算重,甚至是偏瘦弱的。”
“朕不想聽這些,”君之棟粗暴地打斷,“梅花簪,朕親手為輕舸製成的一對兒梅花簪,為什麽會出現在你的手上?”
“皇上,臣女馬上就要說到了,”紀長樂迎上君之棟似要把人穿透的眼光,“宮裏二十年再未出現過的那支梅花簪,我是從沈漠然那裏得來的。他降生的日子與九公主一天不差,他的養母名叫徐慧娘,是容妃娘娘貼身女官的親妹妹。”
“徐慧娘在京郊把養子帶大,病重時才告訴沈漠然,他其實是從宮裏頭送出來的。那支梅花簪是徐慧娘臨死前緊緊握在手裏的東西,沈漠然隻當它是養母最看重的遺物,才會一直帶在身上。”
“你說的都是真話?”君之棟迫近紀長樂,“你的意思是,沈漠然他很可能是朕的......”
“臣女沒有任何意思,”紀長樂的每一個字都像是敲在皇帝的心上,“聖上您才是這皇宮裏的主宰,您想弄清楚的事情,自然是會水落石出的。”
“臣女隻能保證,我所說的句句屬實。若一句有假,願受千刀萬剮之刑!”
眼見齊申甫勸到口幹舌燥,跪著的三人仍然無動於衷,薑紹禮隻得上前:“聖人有情,應物而無累於物。郡主年紀尚輕,行動容易受情緒支配;長公主殿下和駙馬爺卻都是體察聖心之人,何必如此不計後果?”
伴君如伴虎,時至今日,紀長樂才算是真正有了體會:“長公主殿下、禦史大人請迴,您二位不必受長樂連累。郡主的身份,本就不是我該有的,我寧願舍棄所有,隻求皇上大發慈悲。”
“噠噠噠”~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是君柯到了:“長樂,方才我迴去取了個東西。聽他們說你在勤政殿,我就趕緊過來了。”
唉,三個人還沒勸走,這講情的又多了一位。
齊申甫隱隱頭痛,對跟著君柯的宮女們訓斥:“這麽涼的天兒,你們也不勸著點公主。快傳轎輦來,送主子迴梅香宮。”
“長樂是我很重要的朋友,我不走!”君柯挨著紀長樂跪下,“父皇是明君,一定會改變心意的。”
齊申甫和薑紹禮可不敢硬拉君柯,畢竟她是德妃娘娘的女兒,說是皇上的心尖尖也不為過。
齊申甫趕忙迴身吩咐小太監們:“快,拿蒲團來;哎呦都別傻站著,趕緊給九公主取披風!”
紀長樂很是感動,她沒有想到,在這四角宮牆圍起來的皇城之中,君柯貴為公主,卻願意為自己做到這個地步。
紀長樂想拉拉君柯的手,卻被她緊攥著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阿柯,這簪子......”
君柯將一支梅花簪舉到眼前:“這是我生母與父皇的定情信物,每次我想請求父皇同意我的請求,隻要帶上這個,他肯定會同意。方才我沒跟你一起走,就是想著把它帶來,我也覺得沈漠然該救。”
厚金打造,梅花簪頭!
紀長樂下意識按了按自己的荷包,發覺沈漠然交給自己的那支金簪還在:“阿柯,這簪子真是皇上與德妃娘娘的定情之物?隻有一支嗎?”
君柯並未隱瞞:“祥娘娘說父皇用心,知道我的生母喜歡梅花,便親自打造了兩支這樣的金簪,說是成雙成對比較吉利。隻是不知怎地,我生母的妝奩匣子裏隻能找到這一支,我便好生收著了。”
電光火石之間,大膽的想法在紀長樂腦海中閃過:沈漠然,趙石頭,他說不定是德妃娘娘的親生骨肉!
她急切地詢問著君柯:“九公主,你降生那天,是不是下了冬日裏的第一場雪?”
在得到君柯肯定的答複後,紀長樂繼續顫聲問:“徐慧娘,宮裏頭伺候的人中,可曾聽說過這個名字?”
麵對這個問題,君柯有點茫然:“宮人的名字麽?我不大記得。”
此時,君安然接話道:“宮裏伺候的奴婢仆從,大多得根據主子的喜惡改名。要想知道他們原來姓甚名誰,隻能調閱入宮時的登記簿冊。”
“義母,我想看,”紀長樂不跪了,“我真的需要確認。”
君安然不問緣由,直接安排:“走,去內務府。”
聽說長公主親自來的,內務府總管一路小跑趕到,立於一旁聽吩咐。
君安然朝紀長樂一指:“本宮略坐坐,你們全聽樂安郡主的就行了。”
聞聽紀長樂調取宮女名冊,隻是為了找一個名字,大總管有點為難:“現在宮裏頭伺候的下人,少說也有五六萬,單是宮女,也肯定過半呐。這還不算放出去的、得病死的,僅憑一個本名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那就先查有頭有臉的和已經身故的。”紀長樂思路清晰。她覺得,能把寵妃所出的皇子送出皇城,那宮女不是飛黃騰達、成為心腹,就是已被滅口、命喪黃泉了。
內務府按照紀長樂的要求,率先揀選出了一萬九千餘冊記錄。簿冊堆積如同小山,找一個名字顯然是件頗費功夫的事情。
君安然下令:“不是禦前的事務統統放下,所有眼不花的都來幫郡主查找。”
黑壓壓的一院人很快就位,君安然又開口訓話:“你們可都聽好了,都給本宮打起精神來,誰要是看錯了、查漏了,可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連君安然都親力親為,底下的人還哪敢不麻利。薛濤則是直接站在了簿冊堆前,一本接一本,查看得極為仔細。
紀長樂不停地上下掃視簿冊,眼睛酸痛了就揉一揉,還不行就往遠處望一望,然後便埋頭繼續。
日頭偏西,漸漸藏起了身子。
月亮初升,投下清冷的銀輝。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疲憊又帶些興奮的聲音響起:“找到了,奴婢找到了!毓秀宮女官,本名徐錦娘的,她有個妹妹,正是徐慧娘!”
紀長樂三步並作兩步衝過去,將說話那人手裏的簿冊接過來檢查:“容妃娘娘的司儀女使,徐錦娘。”
找到名字的宮婢,君安然賞了玉石手串。長公主還吩咐:凡是今天在這邊出力的,這個月的例銀加倍;但要是有多嘴或者亂打聽的,一律揪出來杖斃。
......
月影闌珊,紀長樂往養心殿走著:德妃生產時血崩而亡,宮裏頭亂作一團......沈漠然與君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都是入冬後的第一個雪天......容妃與德妃交好,毓秀宮的心腹正是徐慧娘的親姐姐......
養心殿雖裏有光亮,薑紹禮卻攔下了紀長樂:“皇上已經休息,樂安郡主請迴,不必強人所難。”
紀長樂將裝著兩支一模一樣梅花簪的荷包遞上:“煩請薑大人轉呈禦前,若是皇上還不肯接見,我立刻就走,絕無多言。”
薑紹禮再出來的時候,立馬為方才的失禮而道歉:“今日薑某多有得罪,還望樂安郡主海涵。皇上已經允您入內,煩請跟隨我來。”
薑紹禮隻將紀長樂接引至大殿門口,便躬身退出。
除了龍案後坐著的帝王,殿內再無旁人。君之棟雙目射出淩厲的視線:“其中一支簪子消失了二十多年,說,你是由哪裏得來的?”
還不及紀長樂行禮,皇帝已經激動地站了起來:“不必跪了,快點對朕細細說來!”
壓迫感撲麵而來,紀長樂心跳得好似在擂鼓一般。她在腦中整理著由君安然和祥妃處問來的事情,盡量平複心緒,一條一條地陳述起來:
“聽說德妃娘娘與皇上恩愛有加,原本是歡歡喜喜待產的。可是隨著娘娘的肚子越來越大,她卻越來越不開心,以至於心內鬱結,生產時血崩而亡。”
“聽說德妃娘娘有孕時,肚子大得非比尋常,可九公主生下來並不算重,甚至是偏瘦弱的。”
“朕不想聽這些,”君之棟粗暴地打斷,“梅花簪,朕親手為輕舸製成的一對兒梅花簪,為什麽會出現在你的手上?”
“皇上,臣女馬上就要說到了,”紀長樂迎上君之棟似要把人穿透的眼光,“宮裏二十年再未出現過的那支梅花簪,我是從沈漠然那裏得來的。他降生的日子與九公主一天不差,他的養母名叫徐慧娘,是容妃娘娘貼身女官的親妹妹。”
“徐慧娘在京郊把養子帶大,病重時才告訴沈漠然,他其實是從宮裏頭送出來的。那支梅花簪是徐慧娘臨死前緊緊握在手裏的東西,沈漠然隻當它是養母最看重的遺物,才會一直帶在身上。”
“你說的都是真話?”君之棟迫近紀長樂,“你的意思是,沈漠然他很可能是朕的......”
“臣女沒有任何意思,”紀長樂的每一個字都像是敲在皇帝的心上,“聖上您才是這皇宮裏的主宰,您想弄清楚的事情,自然是會水落石出的。”
“臣女隻能保證,我所說的句句屬實。若一句有假,願受千刀萬剮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