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子認罪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 作者:you菜you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上,寶月國主君之棟對君璟承一行這次的表現大加讚賞:“璟承德行兼備,堪為皇子典範;沈卿忠勇可嘉,實乃國之棟梁;薛濤為民請命、剛正不阿,民眾戮力同心、共克時艱,朕倍感欣慰。自古聖賢治國,皆賴英才輔翼,有功於國、得信於民者,理當厚賞優待。”
平息時疫的功勳卓著,其中摻雜的齬齟齷齪也同樣明晃晃擺著。外臣散去,君之棟留下了涉事的幾人,轉到勤政殿親自問話。
君璟承據實稟告:“此次氹州新豐郡爆發疫病,起因是一個養馬場處事不當。郡守劉罔大肆購置名馬良駒,雇傭陽水鎮村民輪換照看。隻因季節更替,水土不服,兩匹新進的貴重寶馬染病而亡,劉罔便遷怒眾人,砍殺了十二個無辜的勞工。”
“劉罔為掩人耳目,一邊假稱勞工皆是因馬房坍塌致死,重金安撫各人家眷;一邊重新招工,維係養馬場的正常運作。他將病死的馬匹和虐殺的勞工秘密掩埋,位置剛好在陽水鎮臨河不遠。而後天氣漸暖,屍肉腐壞,這才生出毒氣、引發疫症,最先連累了馬場裏的三個苦力遭殃。”
薛濤上前陳詞:“六皇子所言,臣已查證屬實。馬場的工匠猶有生還,寶馬亦盡數收繳,人證物證俱在。”
鄭通不等問話便跪地請罪:“劉罔巧言令色,最會賣乖,臣一時糊塗,竟被他蒙騙。他愛好收藏名馬,慣於貪圖享樂,被六爺訓斥後又做出謀害皇子的行徑,實在是膽大包天。”
君之棟怒火中燒:“璟承在陽水鎮統共才住了百餘日,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接連遭遇兩次暗害,犯上作亂的賊子未免也太過猖狂,你身為氹州刺史,平日裏就是這樣監管的?”
兩次暗害?鄭通心裏有了疑問:自己明明隻安排了一迴刺殺啊。
緊要關頭,鄭通來不及細想,他呈上了劉罔和李吉的認罪書:“劉罔妄自尊大,指使李吉雇兇殺人越貨,二人對罪行供認不諱,皆已認罪伏法。臣身為氹州刺史,識人不清,懇請皇上治臣失察之罪。”
君璟承似是在欣賞著鄭通的演技:“鄭大人還真是推得一幹二淨,若非本王拿到了確鑿的證據,還真的要被你給逃脫了。”
君璟承呈給君之棟一隻匣子,其中正是劉罔與鄭通來往的關鍵密函,連同一些見不得人的賬冊名單:“父皇,鄭通剛愎自用、怙惡不悛,不但縱容劉罔欺壓百姓、橫征暴斂,還以寶馬作為籠絡手段,暗地裏培植自己的力量!”
君之棟翻閱了一遍怒不可遏:“搜刮民脂民膏,私自養兵養馬,鄭通,朕對你太失望了。你是不是還在盼望著朕速速歸天,以便太子繼位,也好讓滿朝文武喊你國丈?”
君之棟說罷將盛裝密函的盒子擲下,正中鄭通的腦門。
“臣不敢,不敢,”鄭通揉都不敢揉,看著周圍如同雪花般散落的信件,他心內惶恐,不安地囁嚅,“劉罔,劉罔這個混蛋,他竟然沒有把密函焚毀!還有這些賬目和名單,正該在我的密室裏才對啊。”
君璟承向鄭通道:“同一路貨色,自然是同樣的做派。你有密室,劉罔也有;你留著後手,劉罔也為自己考慮過。隻不過他不如你迅捷狠辣,才先被割了舌頭,為了翻出你們的老底,本王可是費了不少功夫。”
鬼手廖七和千變婆嫪姑都是化名,他們早年劫富濟貧,得罪了官府和富戶,如今還在朝廷的緝拿名單上,始終不能光明正大地生活。
沈隱便與君璟承做了個交易:廖七是神偷,嫪姑會易容,他們兩個替君璟承拿到鄭通結黨營私的證據,君璟承便想辦法使二人在緝捕令上除名。
太子妃鄭懷倩是鄭通之女,君之棟不用想也知道鄭通是在為誰圖謀。
君之棟沉聲吩咐公公齊申甫:“叫太子過來問話。”
臣是臣,子是子。鄭通再耍心思,也是個胡亂蹦噠的外人,君之棟心裏想要確定的是,自己的親兒子——太子君璟乾,對這些勾當清楚多少,他對自己這個父皇,到底有沒有異心。
這樣的心思,老太監齊申甫是能夠揣摩到的。他連忙趕去了東宮請人,太子妃鄭懷倩卻也硬要跟著。
“參見父皇。”君璟乾攜妻規規矩矩地行禮。
君之棟看著太子,內心慨歎:到底是長大了,不似小時候一般了。
君之棟記得,之前太子不愛讀書,常惦記著玩兒,故而沒少挨責罵。每次隻要自己一發火,太子就連忙認錯,說得最多的就是:父皇莫氣,氣大傷身,孩兒知錯了。
就這幾年吧,君璟乾好像陰鬱了不少,起初君之棟隻當是皇後管教的嚴厲了,後來才發現,他這個兒子就是純粹地疏懶,對什麽都提不起興趣。
君之棟指著地上,冷冷地開口:“太子,看看吧,你的好嶽丈,為你操了不少心。”
君璟乾撿起了幾封密函,一一翻看,平靜得好像是在欣賞字畫。
良久,君璟乾開口:“看起來鄭通確實有很多不該,有負皇恩浩蕩。”
君之棟坐迴龍椅上:“那你呢,就沒什麽可說的嗎?”
君璟乾輕語道:“父皇,紙上都寫了,馬是東宮需要的,兵是東宮來養的,縱使鄭通犯了錯,也是兒臣未能約束。兒臣罪重,鄭通罪輕,正該一並責罰。”
君璟乾說罷跪了下來:“兒臣自請廢黜太子之位,讓予更加賢德的兄弟,懇請父皇恩準。”
君璟乾一番話,鄭通徹底懵了:太子莫不是傻的?自己勞心勞力,就是為了使他坐穩太子之位,這家夥自請廢黜,豈不是白費了多年來的心血?
太子妃鄭懷倩顧不得尚在禦前,撲簌簌掉下淚來:“皇上,不是這樣的,太子爺從不曾密謀什麽,真的,他隻喜歡待在東宮跟臣妾吟詩作對,他甚至都不怎麽見臣妾的父親。”
“懷倩!”鄭通低低嗬斥了一聲,“你的意思是為父自作主張?連累了太子爺?”
被這樣一說,鄭懷倩左右為難:她心裏是清楚的,東宮一直是皇後和自己的父親在暗地裏操控,美其名曰替太子豐滿羽翼,可太子真的什麽都不知道,他隻想做個寄情於山水的閑散人。
如果照實說了,鄭懷倩又擔心自己的一家會因此獲罪,畢竟皇後精明,又是太後的侄女,皇上想要出氣,勢必要拿鄭家開刀。於是她收了聲,卻止不住啜泣。
君璟乾歎了一聲:“父皇,您是知道兒子的,以前有些荒唐,現在也沒什麽出息。”
在君之棟探究的目光裏,君璟乾繼續說開了:“父皇,兒臣有負您的教導,許是您最不成器的兒子。隻是懷倩她剛驗出有了身孕,兒臣也是要做父親的人了。您就當大發慈悲,允了兒臣的請求,隻要能平平淡淡地度日,兒臣也是知足的。”
君之棟一時無語:君璟乾是皇長子,是自己親封的太子啊。
勤政殿上肅靜了好一陣兒,君之棟終是揉了揉眉心:“君璟乾禁足東宮,不可再過問政事。看在太子妃有喜的份上,鄭通從輕發落,降官兩級,罰俸一年。”
“謝父皇隆恩。”君璟乾如同解脫了一般,鄭懷倩也是一副感恩的神情。
唯有鄭通,被攆出殿外後遲遲不走,等到太子扶著鄭懷倩出來,才追上去求證:“女兒啊,你真的有了身孕?幾個月了?”
在得知鄭懷倩是剛剛有孕,橫豎不過兩個月時,鄭通有些惋惜:“再早上幾個月就好了,要是比三皇子的側妃早生下來,那可就是皇長孫了!”
見君璟乾要走,鄭通忍不住勸說道:“幸而今日皇上並沒有真的廢黜您的太子之位,以後莫要衝動了,怎麽著也得為懷倩肚裏的孩子考慮長遠,依我看,您……”
“本王誌不在此,怕是要讓你失望了。”君璟乾搖了搖頭,“本王該去東宮禁足了。”
平息時疫的功勳卓著,其中摻雜的齬齟齷齪也同樣明晃晃擺著。外臣散去,君之棟留下了涉事的幾人,轉到勤政殿親自問話。
君璟承據實稟告:“此次氹州新豐郡爆發疫病,起因是一個養馬場處事不當。郡守劉罔大肆購置名馬良駒,雇傭陽水鎮村民輪換照看。隻因季節更替,水土不服,兩匹新進的貴重寶馬染病而亡,劉罔便遷怒眾人,砍殺了十二個無辜的勞工。”
“劉罔為掩人耳目,一邊假稱勞工皆是因馬房坍塌致死,重金安撫各人家眷;一邊重新招工,維係養馬場的正常運作。他將病死的馬匹和虐殺的勞工秘密掩埋,位置剛好在陽水鎮臨河不遠。而後天氣漸暖,屍肉腐壞,這才生出毒氣、引發疫症,最先連累了馬場裏的三個苦力遭殃。”
薛濤上前陳詞:“六皇子所言,臣已查證屬實。馬場的工匠猶有生還,寶馬亦盡數收繳,人證物證俱在。”
鄭通不等問話便跪地請罪:“劉罔巧言令色,最會賣乖,臣一時糊塗,竟被他蒙騙。他愛好收藏名馬,慣於貪圖享樂,被六爺訓斥後又做出謀害皇子的行徑,實在是膽大包天。”
君之棟怒火中燒:“璟承在陽水鎮統共才住了百餘日,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接連遭遇兩次暗害,犯上作亂的賊子未免也太過猖狂,你身為氹州刺史,平日裏就是這樣監管的?”
兩次暗害?鄭通心裏有了疑問:自己明明隻安排了一迴刺殺啊。
緊要關頭,鄭通來不及細想,他呈上了劉罔和李吉的認罪書:“劉罔妄自尊大,指使李吉雇兇殺人越貨,二人對罪行供認不諱,皆已認罪伏法。臣身為氹州刺史,識人不清,懇請皇上治臣失察之罪。”
君璟承似是在欣賞著鄭通的演技:“鄭大人還真是推得一幹二淨,若非本王拿到了確鑿的證據,還真的要被你給逃脫了。”
君璟承呈給君之棟一隻匣子,其中正是劉罔與鄭通來往的關鍵密函,連同一些見不得人的賬冊名單:“父皇,鄭通剛愎自用、怙惡不悛,不但縱容劉罔欺壓百姓、橫征暴斂,還以寶馬作為籠絡手段,暗地裏培植自己的力量!”
君之棟翻閱了一遍怒不可遏:“搜刮民脂民膏,私自養兵養馬,鄭通,朕對你太失望了。你是不是還在盼望著朕速速歸天,以便太子繼位,也好讓滿朝文武喊你國丈?”
君之棟說罷將盛裝密函的盒子擲下,正中鄭通的腦門。
“臣不敢,不敢,”鄭通揉都不敢揉,看著周圍如同雪花般散落的信件,他心內惶恐,不安地囁嚅,“劉罔,劉罔這個混蛋,他竟然沒有把密函焚毀!還有這些賬目和名單,正該在我的密室裏才對啊。”
君璟承向鄭通道:“同一路貨色,自然是同樣的做派。你有密室,劉罔也有;你留著後手,劉罔也為自己考慮過。隻不過他不如你迅捷狠辣,才先被割了舌頭,為了翻出你們的老底,本王可是費了不少功夫。”
鬼手廖七和千變婆嫪姑都是化名,他們早年劫富濟貧,得罪了官府和富戶,如今還在朝廷的緝拿名單上,始終不能光明正大地生活。
沈隱便與君璟承做了個交易:廖七是神偷,嫪姑會易容,他們兩個替君璟承拿到鄭通結黨營私的證據,君璟承便想辦法使二人在緝捕令上除名。
太子妃鄭懷倩是鄭通之女,君之棟不用想也知道鄭通是在為誰圖謀。
君之棟沉聲吩咐公公齊申甫:“叫太子過來問話。”
臣是臣,子是子。鄭通再耍心思,也是個胡亂蹦噠的外人,君之棟心裏想要確定的是,自己的親兒子——太子君璟乾,對這些勾當清楚多少,他對自己這個父皇,到底有沒有異心。
這樣的心思,老太監齊申甫是能夠揣摩到的。他連忙趕去了東宮請人,太子妃鄭懷倩卻也硬要跟著。
“參見父皇。”君璟乾攜妻規規矩矩地行禮。
君之棟看著太子,內心慨歎:到底是長大了,不似小時候一般了。
君之棟記得,之前太子不愛讀書,常惦記著玩兒,故而沒少挨責罵。每次隻要自己一發火,太子就連忙認錯,說得最多的就是:父皇莫氣,氣大傷身,孩兒知錯了。
就這幾年吧,君璟乾好像陰鬱了不少,起初君之棟隻當是皇後管教的嚴厲了,後來才發現,他這個兒子就是純粹地疏懶,對什麽都提不起興趣。
君之棟指著地上,冷冷地開口:“太子,看看吧,你的好嶽丈,為你操了不少心。”
君璟乾撿起了幾封密函,一一翻看,平靜得好像是在欣賞字畫。
良久,君璟乾開口:“看起來鄭通確實有很多不該,有負皇恩浩蕩。”
君之棟坐迴龍椅上:“那你呢,就沒什麽可說的嗎?”
君璟乾輕語道:“父皇,紙上都寫了,馬是東宮需要的,兵是東宮來養的,縱使鄭通犯了錯,也是兒臣未能約束。兒臣罪重,鄭通罪輕,正該一並責罰。”
君璟乾說罷跪了下來:“兒臣自請廢黜太子之位,讓予更加賢德的兄弟,懇請父皇恩準。”
君璟乾一番話,鄭通徹底懵了:太子莫不是傻的?自己勞心勞力,就是為了使他坐穩太子之位,這家夥自請廢黜,豈不是白費了多年來的心血?
太子妃鄭懷倩顧不得尚在禦前,撲簌簌掉下淚來:“皇上,不是這樣的,太子爺從不曾密謀什麽,真的,他隻喜歡待在東宮跟臣妾吟詩作對,他甚至都不怎麽見臣妾的父親。”
“懷倩!”鄭通低低嗬斥了一聲,“你的意思是為父自作主張?連累了太子爺?”
被這樣一說,鄭懷倩左右為難:她心裏是清楚的,東宮一直是皇後和自己的父親在暗地裏操控,美其名曰替太子豐滿羽翼,可太子真的什麽都不知道,他隻想做個寄情於山水的閑散人。
如果照實說了,鄭懷倩又擔心自己的一家會因此獲罪,畢竟皇後精明,又是太後的侄女,皇上想要出氣,勢必要拿鄭家開刀。於是她收了聲,卻止不住啜泣。
君璟乾歎了一聲:“父皇,您是知道兒子的,以前有些荒唐,現在也沒什麽出息。”
在君之棟探究的目光裏,君璟乾繼續說開了:“父皇,兒臣有負您的教導,許是您最不成器的兒子。隻是懷倩她剛驗出有了身孕,兒臣也是要做父親的人了。您就當大發慈悲,允了兒臣的請求,隻要能平平淡淡地度日,兒臣也是知足的。”
君之棟一時無語:君璟乾是皇長子,是自己親封的太子啊。
勤政殿上肅靜了好一陣兒,君之棟終是揉了揉眉心:“君璟乾禁足東宮,不可再過問政事。看在太子妃有喜的份上,鄭通從輕發落,降官兩級,罰俸一年。”
“謝父皇隆恩。”君璟乾如同解脫了一般,鄭懷倩也是一副感恩的神情。
唯有鄭通,被攆出殿外後遲遲不走,等到太子扶著鄭懷倩出來,才追上去求證:“女兒啊,你真的有了身孕?幾個月了?”
在得知鄭懷倩是剛剛有孕,橫豎不過兩個月時,鄭通有些惋惜:“再早上幾個月就好了,要是比三皇子的側妃早生下來,那可就是皇長孫了!”
見君璟乾要走,鄭通忍不住勸說道:“幸而今日皇上並沒有真的廢黜您的太子之位,以後莫要衝動了,怎麽著也得為懷倩肚裏的孩子考慮長遠,依我看,您……”
“本王誌不在此,怕是要讓你失望了。”君璟乾搖了搖頭,“本王該去東宮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