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宮裏的人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 作者:you菜you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姐,你記的怎麽樣了?”盛錦程笑嘻嘻地對著盛流芳說道。
“順從指引,緩步入座,眼看足尖,不可抬頭;聽得通傳皇親公侯駕到,起身叩拜,長公主入座,起身叩拜,皇上皇後入座,三跪九叩;開宴叩謝皇恩,賜茶叩謝皇恩,樂舞起叩謝皇恩;非問不得言語,非傳不得起身……”盛流芳仔細迴憶著孫嬤嬤的教導,不一會兒便昏昏沉沉。
盛錦程鮮見盛流芳頭疼,敲了敲桌子對盛流芳說道:“大姐姐,我倒有簡單的記法,你要不要聽?”
“當然要啦。”盛流芳好似抓住了救星。
“簡單來說,你隻管盯好周圍的人,能一起坐的,門第都差不多,他們起身你就起身,他們叩拜你就叩拜,錯不了的。吃不準的時候你就瞄著點祖母和父親,有不合適的地方,他們會給你使眼色。再就是少吃少喝便不會內急,能免去許多麻煩,宮宴橫豎不過兩個時辰,忍一忍就過去了。”
聽完盛錦程的話,盛流芳更蔫了:“錦程,咱們這是去赴宴還是去遭罪呀,吃吃喝喝都不能想,還有一大堆規矩跟著。”
“長姐,平日裏什麽都難不倒你,也唯有學規矩這一樣,能讓你愁成苦瓜臉了。”盛錦程忍不住打趣。
“我決定了,就按你說的,跟著大家一起跪拜就是了。”盛流芳說罷把眼一閉,“我是真的記不住了。”
這時,盛錦程收起了調皮,對著盛流芳說道:“長姐,你頭一迴入宮,有些事情還是得留心的。我昨天去找了一趟薑弼,正好給你仔細說說。”
“太後的母家在朝堂上頗具勢力,許多郝氏子弟都出任過文武要職,故而當年太後雖是皇貴妃的身份,且隻有一個親生的女兒君安然,但仍能扶持養子君之棟登上皇位,成為了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都知道長公主對駙馬爺是一見傾心,可二人這麽些年來聚少離多,就算在人前也是淡淡的。這次長公主慶生,駙馬爺人在氹州未歸,那些夫妻同心、恩愛長久的祝詞,就不很合適了。再者長公主不喜奉承,想來濫美之詞再多,也是沒什麽用的。”
“如今的皇後是太後的親侄女——郝禧,執掌鳳印,說一不二,在她的麵前,最要緊的就是恭順。皇後娘娘膝下一子一女,地位穩固,公主君瑤是皇上的第一個孩子,難免驕橫強勢,太子倒是溫潤,隻是不願意聽說教,對歌舞樂器和詩詞鑒賞特別著迷。”
盛錦程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宮裏頭的四妃,除去咱們姑母賢妃娘娘,還有兩位聯姻的公主。安平三年,東邊的灤平國起兵挑釁,皇上禦駕親征,提振士氣,寶月以威武之師橫掃敵軍,打得灤平納貢臣服,還獻上娜然公主和親。雖來自於戰敗國,娜然卻一身傲氣,別人敬她一尺她便還一丈,若是糟了擠兌,她也毫不客氣,皇上欣賞這份豪氣直爽,就封了她做明妃。她所出的六皇子也是個磊落人,平素不拘小節,如今已有軍功在身,受封了郡王。”
“寶月與灤平交戰之時,西邊的大國淵濟一直作壁上觀,咱們旗開得勝,對他們也有震懾。淵濟國主反複思量下也送出了貞淑公主聯姻,畢竟成為友邦沒什麽損失,總好過像灤平一樣變成附屬國。這位貞淑公主倒是隨和又漂亮,生下的十皇子君璟然和小公主君玥也都活潑可愛,隻是她始終思念故土,單是聽到淵濟兩個字都要落淚的。皇上為了維係邦交,也封了她做淑妃,本是多愁善感的人,長姐你記著別惹她傷感就是了。”
“至於第四位……”盛錦程放慢了語調,“德妃娘娘原是民間女子,本名喬輕舸,皇上微服私訪時與她在濱州香雪嶺邂逅,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隻是天妒紅顏,德妃娘娘生產時極為兇險,後來又受了驚嚇,血崩而亡。她所出的公主君柯皇上視為掌上明珠,教養極好,現由祥嬪扶養,是除了皇後娘娘所出的君瑤以外,唯一在出生時便得了封號的公主。”
在盛流芳的歎息聲中,盛錦程繼續說道:“德妃娘娘去世後,最後一個妃位空置了許久。太後提了很多次,聖上才終是提起了與梅妃娘娘要好的姐妹李嬪。李鳳蘭原隻是從四品知府家的庶女,進宮時是最低的品階,故而就算生下了三皇子君璟屹,也隻做了貴人,後來德妃娘娘與她交心,皇上便愛屋及烏又給她晉升到嬪。後來太後逼得緊,皇上索性直接把李鳳蘭定為容妃。”
“皇上一定很愛德妃娘娘,就算她不在了,也不忘照拂跟她有關的人。”盛流芳莫名有些觸動。
“是的,皇上對德妃娘娘確實與眾不同,聽說皇上是親自去宮門外接的德妃娘娘,還學民間的樣子,安排了撒帳,坐紅燭,吃生餃子。”盛錦程突然又想到了一點,“德妃娘娘跟皇上是在香雪嶺的賞梅節上結識的,梅花對於二人的意義非比尋常。德妃娘娘去世後,宮裏就再不許植梅了,甚至連同梅字和梅花的圖樣都要避著,長姐你可要記好,犯了忌諱可不行呢。”
盛流芳仔細地聽完,感激地說:“你幫我打聽得這樣詳細,我會好好記住的。”
“順從指引,緩步入座,眼看足尖,不可抬頭;聽得通傳皇親公侯駕到,起身叩拜,長公主入座,起身叩拜,皇上皇後入座,三跪九叩;開宴叩謝皇恩,賜茶叩謝皇恩,樂舞起叩謝皇恩;非問不得言語,非傳不得起身……”盛流芳仔細迴憶著孫嬤嬤的教導,不一會兒便昏昏沉沉。
盛錦程鮮見盛流芳頭疼,敲了敲桌子對盛流芳說道:“大姐姐,我倒有簡單的記法,你要不要聽?”
“當然要啦。”盛流芳好似抓住了救星。
“簡單來說,你隻管盯好周圍的人,能一起坐的,門第都差不多,他們起身你就起身,他們叩拜你就叩拜,錯不了的。吃不準的時候你就瞄著點祖母和父親,有不合適的地方,他們會給你使眼色。再就是少吃少喝便不會內急,能免去許多麻煩,宮宴橫豎不過兩個時辰,忍一忍就過去了。”
聽完盛錦程的話,盛流芳更蔫了:“錦程,咱們這是去赴宴還是去遭罪呀,吃吃喝喝都不能想,還有一大堆規矩跟著。”
“長姐,平日裏什麽都難不倒你,也唯有學規矩這一樣,能讓你愁成苦瓜臉了。”盛錦程忍不住打趣。
“我決定了,就按你說的,跟著大家一起跪拜就是了。”盛流芳說罷把眼一閉,“我是真的記不住了。”
這時,盛錦程收起了調皮,對著盛流芳說道:“長姐,你頭一迴入宮,有些事情還是得留心的。我昨天去找了一趟薑弼,正好給你仔細說說。”
“太後的母家在朝堂上頗具勢力,許多郝氏子弟都出任過文武要職,故而當年太後雖是皇貴妃的身份,且隻有一個親生的女兒君安然,但仍能扶持養子君之棟登上皇位,成為了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都知道長公主對駙馬爺是一見傾心,可二人這麽些年來聚少離多,就算在人前也是淡淡的。這次長公主慶生,駙馬爺人在氹州未歸,那些夫妻同心、恩愛長久的祝詞,就不很合適了。再者長公主不喜奉承,想來濫美之詞再多,也是沒什麽用的。”
“如今的皇後是太後的親侄女——郝禧,執掌鳳印,說一不二,在她的麵前,最要緊的就是恭順。皇後娘娘膝下一子一女,地位穩固,公主君瑤是皇上的第一個孩子,難免驕橫強勢,太子倒是溫潤,隻是不願意聽說教,對歌舞樂器和詩詞鑒賞特別著迷。”
盛錦程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宮裏頭的四妃,除去咱們姑母賢妃娘娘,還有兩位聯姻的公主。安平三年,東邊的灤平國起兵挑釁,皇上禦駕親征,提振士氣,寶月以威武之師橫掃敵軍,打得灤平納貢臣服,還獻上娜然公主和親。雖來自於戰敗國,娜然卻一身傲氣,別人敬她一尺她便還一丈,若是糟了擠兌,她也毫不客氣,皇上欣賞這份豪氣直爽,就封了她做明妃。她所出的六皇子也是個磊落人,平素不拘小節,如今已有軍功在身,受封了郡王。”
“寶月與灤平交戰之時,西邊的大國淵濟一直作壁上觀,咱們旗開得勝,對他們也有震懾。淵濟國主反複思量下也送出了貞淑公主聯姻,畢竟成為友邦沒什麽損失,總好過像灤平一樣變成附屬國。這位貞淑公主倒是隨和又漂亮,生下的十皇子君璟然和小公主君玥也都活潑可愛,隻是她始終思念故土,單是聽到淵濟兩個字都要落淚的。皇上為了維係邦交,也封了她做淑妃,本是多愁善感的人,長姐你記著別惹她傷感就是了。”
“至於第四位……”盛錦程放慢了語調,“德妃娘娘原是民間女子,本名喬輕舸,皇上微服私訪時與她在濱州香雪嶺邂逅,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隻是天妒紅顏,德妃娘娘生產時極為兇險,後來又受了驚嚇,血崩而亡。她所出的公主君柯皇上視為掌上明珠,教養極好,現由祥嬪扶養,是除了皇後娘娘所出的君瑤以外,唯一在出生時便得了封號的公主。”
在盛流芳的歎息聲中,盛錦程繼續說道:“德妃娘娘去世後,最後一個妃位空置了許久。太後提了很多次,聖上才終是提起了與梅妃娘娘要好的姐妹李嬪。李鳳蘭原隻是從四品知府家的庶女,進宮時是最低的品階,故而就算生下了三皇子君璟屹,也隻做了貴人,後來德妃娘娘與她交心,皇上便愛屋及烏又給她晉升到嬪。後來太後逼得緊,皇上索性直接把李鳳蘭定為容妃。”
“皇上一定很愛德妃娘娘,就算她不在了,也不忘照拂跟她有關的人。”盛流芳莫名有些觸動。
“是的,皇上對德妃娘娘確實與眾不同,聽說皇上是親自去宮門外接的德妃娘娘,還學民間的樣子,安排了撒帳,坐紅燭,吃生餃子。”盛錦程突然又想到了一點,“德妃娘娘跟皇上是在香雪嶺的賞梅節上結識的,梅花對於二人的意義非比尋常。德妃娘娘去世後,宮裏就再不許植梅了,甚至連同梅字和梅花的圖樣都要避著,長姐你可要記好,犯了忌諱可不行呢。”
盛流芳仔細地聽完,感激地說:“你幫我打聽得這樣詳細,我會好好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