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昭和之亂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 作者:you菜you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最近常若有所思的,可是有什麽煩心事?”盛母見盛明翰端了茶盞許久卻不曾入口,兀自出神,心知朝堂上又出了事情。
“雍州的仗終是打起來了,沈天放誓守寧江,昭和國的布爾泰亦屯兵於四百裏之外的紮蘭城,大有不肯罷休之勢。”盛明翰幽幽開口。
“寧江麽,要沒記錯的話,那地方剛好地處兩國交界,昭和舊主唿延慶在位時就打過那裏的主意。”盛母道。
“正是,不過既是歸屬寶月的版圖,斷無割讓之禮,好在長公主和親過去後,昭和國就沒有再提。後來他們的將軍勒思勉造反,唿延慶一命嗚唿,其子唿延烈不成氣候,一路南遷向寶月求救。聖上不得不看在長公主的聯姻之誼上對他們施以援手,特許唿延烈率殘部歸附,還允唿延烈做個閑散侯,讓他們在寧江城安頓。那時候勒思勉剛剛起勢,隻能鳴金收兵,草草重建了昭和主城。”盛明翰講解道。
“我記著那裏倒是塊好地方,那幫蠻子就為這個發了瘋,非要搶過去?”盛母有些不解。
“寧江城隻是個幌子,勒思勉真正要解決的,是裏頭的唿延一脈,隻有除掉唿延烈,才算是去除了新王朝的心病。”盛明翰分析道:“昭和與寶月分列南北,各自為政,尚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勒思勉本就是找借口開戰,看樣子無非就是想逼著寶月交出唿延烈,為自己正名。”
“有了點本事就不把寶月放在眼裏麽?簡直癡人說夢!”盛母不屑。
盛明翰長歎:“若放在二十年前,咱們大可笑他做白日夢,可這幾年關外一直不太平,咱們跟灤平國和淵濟國的邦交也算不上多穩固。眼下剛平定了青州的匪患,軍民正待休養生息,朝廷哪還有多餘的銀子,去保外邦的子民?”
“既是歸附的人,也不好撒手不管,說到底,這也是關乎一國臉麵的事。聖上是如何決斷的?”盛母發問。
“皇上權衡再三,令沈天放速速迴京,換了蕭沐風去跟昭和談,走一步算一步。”盛明翰說得沉重。
“危難之秋,避其鋒芒亦是有道。”盛母表示理解。
“若是沈天放聽令倒也無事了,可他偏是個死腦筋,遲遲不肯退兵。”盛明翰繼續說道:“他言說南詔狼子野心對寶月不敬,不得不防他們得寸進尺,又說雍州軍民一心、寸土必爭,懇請皇上允他守護寧江城的百姓。”
“還沒領命迴京?這可不得了!”盛母大吃一驚。
“蕭沐風在雍州既拿不到帥印,又使喚不動沈家軍,迴來就以擁兵自重、藐視聖令參了沈天放一本。皇上本就生氣,加上又接連到了幾封奏報,雖說沈天放重創了昭和的主力,但自己這邊的損傷也不輕。”
盛明翰也想不通:“巴掌大點兒的地方,他非要去守,還說是為了寶月的榮耀一心盡忠。”
“如此做事,聖上肯定要大發雷霆。”盛母猜測得不錯,君之棟撕碎了沈天放的奏報,叫人快馬加鞭,再令沈天放退兵。
“沈天放確實有些本事,以前打了不知多少場漂亮的勝仗,可他也就是會打仗罷了,聖上的旨意竟敢不聽。”盛母歎道:“唿延烈樂得安穩,本就不中用,沈天放若是沒有朝廷的支持,很難取勝。”
“唿延烈乍聽昭和要他的腦袋,給嚇得不行,後又親眼瞧了布爾泰來勢兇猛,生怕寶月把他交出去平事。故而他在得知沈天放決心拒敵後,派出了全部的兵士增援,自己也願意留下來參謀,說是自己熟悉草原的戰術,多少能有點用。”盛明翰雙手一攤,“這樣一來,沈天放更起勁兒了,他懇請聖上準許他征兵,廣招能人異士,還說沈家軍必不負聖恩,守好每一寸國土。”
盛母眉毛一挑:“呦嗬,難得還有這樣的光景。”而後預言道:“沈家一門的榮耀,怕是要斷送在沈天放手裏了。”
“還好長公主出麵講情。”盛明翰得空潤了潤嗓子,“她言說沈家門風很正,沈天放更是願意為了寶月拚上性命,再大的過錯都蓋不過去一個“忠”字,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際,還請皇上從中調停。”
盛母點頭:“當年長公主以萬金之軀出塞和親,這才免了兩國交兵。她的話,多少能有些分量。”
“唿延慶死後皇上就把長公主接迴寶月,還親自為她指婚,招了狀元公做駙馬,足可見顧念舊情。沈天放也是沾了迎迴長公主這份差事的光,不然早就沒命了。”盛明翰說,“最終皇上暫壓了怒火,鬆口容沈天放守城,隻是下旨以三個月為期,退不了敵兵照樣要問罪。”
“哎呦呦,真是多事之秋。”盛母也喝起了茶水。
“雍州的仗終是打起來了,沈天放誓守寧江,昭和國的布爾泰亦屯兵於四百裏之外的紮蘭城,大有不肯罷休之勢。”盛明翰幽幽開口。
“寧江麽,要沒記錯的話,那地方剛好地處兩國交界,昭和舊主唿延慶在位時就打過那裏的主意。”盛母道。
“正是,不過既是歸屬寶月的版圖,斷無割讓之禮,好在長公主和親過去後,昭和國就沒有再提。後來他們的將軍勒思勉造反,唿延慶一命嗚唿,其子唿延烈不成氣候,一路南遷向寶月求救。聖上不得不看在長公主的聯姻之誼上對他們施以援手,特許唿延烈率殘部歸附,還允唿延烈做個閑散侯,讓他們在寧江城安頓。那時候勒思勉剛剛起勢,隻能鳴金收兵,草草重建了昭和主城。”盛明翰講解道。
“我記著那裏倒是塊好地方,那幫蠻子就為這個發了瘋,非要搶過去?”盛母有些不解。
“寧江城隻是個幌子,勒思勉真正要解決的,是裏頭的唿延一脈,隻有除掉唿延烈,才算是去除了新王朝的心病。”盛明翰分析道:“昭和與寶月分列南北,各自為政,尚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勒思勉本就是找借口開戰,看樣子無非就是想逼著寶月交出唿延烈,為自己正名。”
“有了點本事就不把寶月放在眼裏麽?簡直癡人說夢!”盛母不屑。
盛明翰長歎:“若放在二十年前,咱們大可笑他做白日夢,可這幾年關外一直不太平,咱們跟灤平國和淵濟國的邦交也算不上多穩固。眼下剛平定了青州的匪患,軍民正待休養生息,朝廷哪還有多餘的銀子,去保外邦的子民?”
“既是歸附的人,也不好撒手不管,說到底,這也是關乎一國臉麵的事。聖上是如何決斷的?”盛母發問。
“皇上權衡再三,令沈天放速速迴京,換了蕭沐風去跟昭和談,走一步算一步。”盛明翰說得沉重。
“危難之秋,避其鋒芒亦是有道。”盛母表示理解。
“若是沈天放聽令倒也無事了,可他偏是個死腦筋,遲遲不肯退兵。”盛明翰繼續說道:“他言說南詔狼子野心對寶月不敬,不得不防他們得寸進尺,又說雍州軍民一心、寸土必爭,懇請皇上允他守護寧江城的百姓。”
“還沒領命迴京?這可不得了!”盛母大吃一驚。
“蕭沐風在雍州既拿不到帥印,又使喚不動沈家軍,迴來就以擁兵自重、藐視聖令參了沈天放一本。皇上本就生氣,加上又接連到了幾封奏報,雖說沈天放重創了昭和的主力,但自己這邊的損傷也不輕。”
盛明翰也想不通:“巴掌大點兒的地方,他非要去守,還說是為了寶月的榮耀一心盡忠。”
“如此做事,聖上肯定要大發雷霆。”盛母猜測得不錯,君之棟撕碎了沈天放的奏報,叫人快馬加鞭,再令沈天放退兵。
“沈天放確實有些本事,以前打了不知多少場漂亮的勝仗,可他也就是會打仗罷了,聖上的旨意竟敢不聽。”盛母歎道:“唿延烈樂得安穩,本就不中用,沈天放若是沒有朝廷的支持,很難取勝。”
“唿延烈乍聽昭和要他的腦袋,給嚇得不行,後又親眼瞧了布爾泰來勢兇猛,生怕寶月把他交出去平事。故而他在得知沈天放決心拒敵後,派出了全部的兵士增援,自己也願意留下來參謀,說是自己熟悉草原的戰術,多少能有點用。”盛明翰雙手一攤,“這樣一來,沈天放更起勁兒了,他懇請聖上準許他征兵,廣招能人異士,還說沈家軍必不負聖恩,守好每一寸國土。”
盛母眉毛一挑:“呦嗬,難得還有這樣的光景。”而後預言道:“沈家一門的榮耀,怕是要斷送在沈天放手裏了。”
“還好長公主出麵講情。”盛明翰得空潤了潤嗓子,“她言說沈家門風很正,沈天放更是願意為了寶月拚上性命,再大的過錯都蓋不過去一個“忠”字,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際,還請皇上從中調停。”
盛母點頭:“當年長公主以萬金之軀出塞和親,這才免了兩國交兵。她的話,多少能有些分量。”
“唿延慶死後皇上就把長公主接迴寶月,還親自為她指婚,招了狀元公做駙馬,足可見顧念舊情。沈天放也是沾了迎迴長公主這份差事的光,不然早就沒命了。”盛明翰說,“最終皇上暫壓了怒火,鬆口容沈天放守城,隻是下旨以三個月為期,退不了敵兵照樣要問罪。”
“哎呦呦,真是多事之秋。”盛母也喝起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