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最終選擇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 作者:you菜you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不要接旨?君璟承陷入前所未有的糾結。
雖然不知道堂堂榮親王為什麽要易容假扮成侍衛,但父皇看向他的眼神依舊充滿信任和偏愛。
這道聖諭是由君璟琛代筆,大概率是立儲的旨意,同樣也可能是自己的催命符。
接旨,代表自己放棄所有,靜等數罪並罰後下獄或處死,一步之遙,功敗垂成。
不接旨,就隻能孤注一擲,在眾目睽睽之下殺父並弑君,踏著鮮血,坐上皇位。
身披銀甲的兵士皆是君璟承的人手,早就分裏外兩層包圍了太和殿。
兩個統領急忙靠近主子,其中一個大膽勸諫:“六爺,不能接旨,問鼎巔峰隻差最後一步,怎麽說都該全力去拚!”
話音未落,一支流星鏢由高處射下,正中說話統領眉心的死穴。
隨著那人直挺挺地倒地斃命,一個打扮略顯怪異的人由殿內的盤龍柱頂部滑下,穩穩落在君之棟身前的桌子上:“我們江湖上尚且講規矩道義,這當官的怎麽敢明著作亂?”
沈言輕揉兩鬢:“廖七哥,您先從龍案上下來再說。”
廖七後知後覺,輕盈地跳下桌子,朝身後拱了拱手:“皇上是吧,幸會幸會。”
“江湖上不拘小節的俠義之士,百聞不如一見。”君之棟學著廖七的樣子迴禮,“朕培養禦林軍和聖火軍時不計投入,沒想到他們不中用的居多,要麽倒戈、要麽身死。朕最後能仰仗的,居然是素未謀麵的一眾江湖豪俠,想來真是慚愧。”
“豪俠”二字從帝王口中說出,廖七還是很受用的:“嗐,沈家老將軍和少將軍我都熟,他們都說你除了有點當皇帝的通病,其他方麵還算是個蠻夠格的國君。”
沈言趕緊止住話頭:“七哥,好七哥,高手從來都是不愛閑聊的。”
“行吧,少說多做。”廖七吹了陣口哨,太和殿外頭立馬有了同樣的口技做應和。
“沈言,漠然,兄弟們都到了。”廖七大咧咧地自己找了張椅子坐,又隨手指了指銀甲的兵士,“這一圈解決起來,不算太費勁兒。”
毅親王府的另一個統領咽了口唾沫:“六爺,散兵遊勇能有多厲害,他們說不定隻是虛張聲勢。眼下依舊是咱們的人數占優勢,索性幹脆利落。”
宗人府丞和監察院司隸校尉聞聽此言急忙出列,一路小跑擋在君之棟身前。一個說著“臣身死無懼”,另一個說著“臣情願舍命護駕”。
君之棟一邊一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哪怕是如今的局麵,朝中還有願意追隨朕的純臣。朕貌似要比先皇幸運一點,這麽多年的龍椅不算白坐。”
宣旨侍衛不受外界影響,依舊等待著君璟承迴話:“毅親王殿下,聖旨在此,隻要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動蕩起伏便皆是過往,一切紛擾淩亂將會重新歸於有序。”
接旨,褫奪封號?貶為庶人?成為階下之囚?亦或直接賜死?
造反,聲名狼藉!血流成河!再無兄弟手足!再無父子可論!
就算是六親不認,真的坐上了那張龍椅,後世的記載中不外乎是多了一位孤獨的君主,而這場血腥殘暴的宮變,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徹底抹去的。
自己的初衷,斷然不是割舍血脈親緣,以這樣的方式成為皇帝!
依稀記得紀長樂曾誇自己坦蕩如砥、胸襟寬闊,說她心目中的好心公子,是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如今君璟琛還活著,他在震驚之餘還有些慶幸:也許小神醫不會再恨他,也許他們還能相視一笑,迴到雲頂山初見那時候的美好樣子。
“銀甲軍繳械見駕,叩拜聖上。”君璟承有了最終的選擇,“兒臣接旨。”
“六爺,您三思啊......”統領還想再勸,卻聽到了更加響亮的命令。
“聖上臨朝,大勢已定,本王領旨,悉聽發落。銀甲軍速速卸去兵器,不必再做無謂的掙紮犧牲。”
君璟承說罷麵朝君之棟跪倒,叩首後閉眼,一臉平靜:好輕鬆啊,雖然敗了,好歹還能成全小神醫和她的夫君,也不算太難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涼德,纘承大統,今年事已高,舊疾纏身,實難事事躬親,無益於朝政。幸賴祖宗之蔭庇,寶月之昌隆,朕之子嗣不乏賢良有德,若朕身後爾等夙夜孜孜,為國之計深遠,朕亦可欣然安逝。
朕之六子璟承,性行純良,克己奉公,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故朕決意傳位於毅親王即皇帝位。望其能繼承朕之遺誌,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以保長治久安、盛世太平。
特此詔之,鹹史聞之,欽哉!”
六子璟承?繼承大統?
君璟承難以置信地睜開雙眼,一動不動死死盯著喬裝易容過的君璟琛:他不要做皇帝?他說服了父皇傳位給自己?
“朕之九子璟琛,戰功卓著,品行端正,雖死猶榮。榮親王妃身懷皇室血脈,特賜朔州二十六郡封地,連同親族免死金牌,不必進京朝覲。”
“朕老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能做寶月第一個太上皇,也是優哉遊哉的好日子。宗人府丞和司隸校尉就陪著朕遷去行宮吧,等朕魂歸天外,爾等有侍奉之功,新皇亦需要好生照拂。”
君之棟補充了兩段,隨即起身:“朕要說的就是這些,璟承,希望你不要讓朕和你的兄弟失望!”
施冶最先反應過來:“恭送太上皇,恭喜六爺繼承大統!”
群臣隨即被點醒:聖上親自傳位,詔書字字分明,此時不賀更待何時?
“臣等恭送太上皇禪位,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恭喜新帝登基,萬歲千秋永無疆!”
君璟承由“侍衛”手裏接過聖旨,又進行了再三確認,才從轉機中迴過神兒來:“兒臣感激父皇的信任,一定會勵精圖治,不敢忘懷父皇的教誨和恩典。”
再抬頭時,“侍衛”已經攙扶著君之棟離開,一老一少分外融洽,讓君璟承生出羨慕之感。
沈言則對著廖七打了個撤離的手勢,隨著幾聲尖銳的口哨聲響起,廖七像一陣風似的飛離了太和殿,外頭的江湖人士也隨之四散。
宮人有序整理,刀兵的戾氣和逝者的血腥氣漸漸消散。
朱漆大門敞開,君璟承站在金鑾殿前遠望:太陽挺大,是秋日裏難得的好天氣呀。
雖然不知道堂堂榮親王為什麽要易容假扮成侍衛,但父皇看向他的眼神依舊充滿信任和偏愛。
這道聖諭是由君璟琛代筆,大概率是立儲的旨意,同樣也可能是自己的催命符。
接旨,代表自己放棄所有,靜等數罪並罰後下獄或處死,一步之遙,功敗垂成。
不接旨,就隻能孤注一擲,在眾目睽睽之下殺父並弑君,踏著鮮血,坐上皇位。
身披銀甲的兵士皆是君璟承的人手,早就分裏外兩層包圍了太和殿。
兩個統領急忙靠近主子,其中一個大膽勸諫:“六爺,不能接旨,問鼎巔峰隻差最後一步,怎麽說都該全力去拚!”
話音未落,一支流星鏢由高處射下,正中說話統領眉心的死穴。
隨著那人直挺挺地倒地斃命,一個打扮略顯怪異的人由殿內的盤龍柱頂部滑下,穩穩落在君之棟身前的桌子上:“我們江湖上尚且講規矩道義,這當官的怎麽敢明著作亂?”
沈言輕揉兩鬢:“廖七哥,您先從龍案上下來再說。”
廖七後知後覺,輕盈地跳下桌子,朝身後拱了拱手:“皇上是吧,幸會幸會。”
“江湖上不拘小節的俠義之士,百聞不如一見。”君之棟學著廖七的樣子迴禮,“朕培養禦林軍和聖火軍時不計投入,沒想到他們不中用的居多,要麽倒戈、要麽身死。朕最後能仰仗的,居然是素未謀麵的一眾江湖豪俠,想來真是慚愧。”
“豪俠”二字從帝王口中說出,廖七還是很受用的:“嗐,沈家老將軍和少將軍我都熟,他們都說你除了有點當皇帝的通病,其他方麵還算是個蠻夠格的國君。”
沈言趕緊止住話頭:“七哥,好七哥,高手從來都是不愛閑聊的。”
“行吧,少說多做。”廖七吹了陣口哨,太和殿外頭立馬有了同樣的口技做應和。
“沈言,漠然,兄弟們都到了。”廖七大咧咧地自己找了張椅子坐,又隨手指了指銀甲的兵士,“這一圈解決起來,不算太費勁兒。”
毅親王府的另一個統領咽了口唾沫:“六爺,散兵遊勇能有多厲害,他們說不定隻是虛張聲勢。眼下依舊是咱們的人數占優勢,索性幹脆利落。”
宗人府丞和監察院司隸校尉聞聽此言急忙出列,一路小跑擋在君之棟身前。一個說著“臣身死無懼”,另一個說著“臣情願舍命護駕”。
君之棟一邊一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哪怕是如今的局麵,朝中還有願意追隨朕的純臣。朕貌似要比先皇幸運一點,這麽多年的龍椅不算白坐。”
宣旨侍衛不受外界影響,依舊等待著君璟承迴話:“毅親王殿下,聖旨在此,隻要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動蕩起伏便皆是過往,一切紛擾淩亂將會重新歸於有序。”
接旨,褫奪封號?貶為庶人?成為階下之囚?亦或直接賜死?
造反,聲名狼藉!血流成河!再無兄弟手足!再無父子可論!
就算是六親不認,真的坐上了那張龍椅,後世的記載中不外乎是多了一位孤獨的君主,而這場血腥殘暴的宮變,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徹底抹去的。
自己的初衷,斷然不是割舍血脈親緣,以這樣的方式成為皇帝!
依稀記得紀長樂曾誇自己坦蕩如砥、胸襟寬闊,說她心目中的好心公子,是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如今君璟琛還活著,他在震驚之餘還有些慶幸:也許小神醫不會再恨他,也許他們還能相視一笑,迴到雲頂山初見那時候的美好樣子。
“銀甲軍繳械見駕,叩拜聖上。”君璟承有了最終的選擇,“兒臣接旨。”
“六爺,您三思啊......”統領還想再勸,卻聽到了更加響亮的命令。
“聖上臨朝,大勢已定,本王領旨,悉聽發落。銀甲軍速速卸去兵器,不必再做無謂的掙紮犧牲。”
君璟承說罷麵朝君之棟跪倒,叩首後閉眼,一臉平靜:好輕鬆啊,雖然敗了,好歹還能成全小神醫和她的夫君,也不算太難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涼德,纘承大統,今年事已高,舊疾纏身,實難事事躬親,無益於朝政。幸賴祖宗之蔭庇,寶月之昌隆,朕之子嗣不乏賢良有德,若朕身後爾等夙夜孜孜,為國之計深遠,朕亦可欣然安逝。
朕之六子璟承,性行純良,克己奉公,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故朕決意傳位於毅親王即皇帝位。望其能繼承朕之遺誌,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以保長治久安、盛世太平。
特此詔之,鹹史聞之,欽哉!”
六子璟承?繼承大統?
君璟承難以置信地睜開雙眼,一動不動死死盯著喬裝易容過的君璟琛:他不要做皇帝?他說服了父皇傳位給自己?
“朕之九子璟琛,戰功卓著,品行端正,雖死猶榮。榮親王妃身懷皇室血脈,特賜朔州二十六郡封地,連同親族免死金牌,不必進京朝覲。”
“朕老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能做寶月第一個太上皇,也是優哉遊哉的好日子。宗人府丞和司隸校尉就陪著朕遷去行宮吧,等朕魂歸天外,爾等有侍奉之功,新皇亦需要好生照拂。”
君之棟補充了兩段,隨即起身:“朕要說的就是這些,璟承,希望你不要讓朕和你的兄弟失望!”
施冶最先反應過來:“恭送太上皇,恭喜六爺繼承大統!”
群臣隨即被點醒:聖上親自傳位,詔書字字分明,此時不賀更待何時?
“臣等恭送太上皇禪位,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恭喜新帝登基,萬歲千秋永無疆!”
君璟承由“侍衛”手裏接過聖旨,又進行了再三確認,才從轉機中迴過神兒來:“兒臣感激父皇的信任,一定會勵精圖治,不敢忘懷父皇的教誨和恩典。”
再抬頭時,“侍衛”已經攙扶著君之棟離開,一老一少分外融洽,讓君璟承生出羨慕之感。
沈言則對著廖七打了個撤離的手勢,隨著幾聲尖銳的口哨聲響起,廖七像一陣風似的飛離了太和殿,外頭的江湖人士也隨之四散。
宮人有序整理,刀兵的戾氣和逝者的血腥氣漸漸消散。
朱漆大門敞開,君璟承站在金鑾殿前遠望:太陽挺大,是秋日裏難得的好天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