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迴購確實成了今年a股市場上的一道風景
雖然近期的a股仍然跌跌不休,指數甚至創出年內新低,但基於“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需要,輿論方麵還是在積極挖掘市場中潛在的正能量,為市場加油打氣。比如,今年上市公司的迴購潮近日就受到媒體的關注。有媒體報道稱,截至10月17日,a股今年已有1095家上市公司實施迴購,累計迴購數量超過61億股,迴購金額超過617億元。報道稱,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
上市公司迴購確實成了今年a股市場上的一道風景,尤其是今年7月24日高層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以來,特別是自8月18日證\/監\/會提出“放寬相關迴購條件,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迴購”以來,a股市場掀起了一輪迴購熱潮。據不完全統計,8月18日至10月17日,a股上市公司披露迴購計劃和進展事項的公告有750家次(266家次為迴購計劃,484家次為迴購進展)。從迴購進度來看,有191家次已完成迴購,迴購金額累計超過191.65億元;258家次正在實施中,至少實施過一次及以上,其餘266家處於迴購計劃階段。
通常說來,上市公司迴購股份對於公司股價是有提振作用的。但目前的a股市場,一方麵是上市公司迴購潮此起彼伏,另一方麵卻是a股指數跌跌不休,甚至在政策出台係列“組合拳”的背景下,股指仍然得不到提振,這種情況顯然是值得市場反思的。而就上市公司迴購而言,顯然並沒有達到提振股價的效果。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顯然與目前a股上市公司迴購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或短板有關。雖然目前進行迴購的上市公司數量眾多,但這更像是逛廟會,僅僅隻是圖一個熱鬧而已,真正能提振公司股價、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迴購並不多。實際上,目前上市公司迴購主要有三個短板,也正是這三個短板的存在,導致了上市公司迴購對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作用不大。
首先是上市公司迴購的金額不大,因此迴購帶給股價的提振自然也就不大。目前上市公司迴購的金額基本上以億元以下居多,在億元以上的數量有限,10億元以上的更是少見。比如在1095家公司中,迴購金額達到10億元的隻有6家。按平均數計算,1095家迴購公司,累計迴購金額約為617億元,相當於每家公司平均迴購5635萬元.這對於市場來說隻是杯水車薪,自然提振不了公司股價。
其次是迴購的周期長,上市公司迴購的期限大多在12個月,部分迴購期限為6個月,迴購期限為3個月的不多。一方麵是上市公司迴購的金額本來就不大,另一方麵又將迴購的期限拉得較長。上市公司迴購對股價的提振作用自然也就被磨滅了。
此外,在上市公司迴購股份的用途方麵,迴購股份用於注銷的迴購數量很少,相反用於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的迴購相對較多,這又是不利於提振公司股價的。畢竟隻有用於股份注銷的迴購才能改善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相反將迴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不能上市公司有利益輸送之嫌,這並不利於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正是基於上述短板的存在,而且有的上市公司迴購甚至同時存在上述幾個短板,如此一來,這樣的上市公司迴購是無法達到提振公司股價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迴購達不到提振公司股價的效果,原因就在於此。所以,上市公司迴購要起到提振公司股價的效果,關鍵是要做到“多、快、好、省”。
一是多:一方麵是要求進行股份迴購的上市公司數量要多;另一方麵是要求進行股份迴購的上市公司,其迴購金額要多要大。比如,今年5月初,m國蘋果公司在公布 2023 年第 2 財季財報之餘,宣布了啟動新一輪股票迴購計劃,涉及金額 900 億美元(約合 6219 億元人民幣)。這樣的迴購對於公司股價顯然是有提振作用的,而且對市場也是有轟動效應的。
二是快:即執行要快。上市公司股份迴購方案通過後,要盡快執行,而不是往後一拖再拖。實際上,上市公司迴購方案往後拖的時間越長,對提振公司股價的作用就越小。因此,上市公司股份迴購方案的執行需要做到雷厲風行。
三是好:選擇一個好的迴購方案。基於提振公司股價、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需要,上市公司迴購方案應以注銷式迴購為主。用於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迴購對於提振公司股價意義不大。
四是省:就是節省時間,即要縮短迴購周期。提振公司股價的迴購當以注銷式迴購為主,迴購周期應控製在1個月之內,最長不超過2個月,迴購周期長達6個月甚至12個月的,其提振公司股價的效果甚微,迴購周期拖得越長,其提振作用就越小。
注:(免責申明)本文僅為個人筆記,文中個股,撰文所需,非\/為\/薦\/股,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構成任何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該展翅翱翔,滿天烏雲又能怎樣,穿越過就是陽光。感謝在股市最低迷的時候認識大家;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不負韶華不負君。
祝大家腰纏萬貫!股\/運長虹!順風順水!感謝諸君關注.點讚.評論.轉發!!!
雖然近期的a股仍然跌跌不休,指數甚至創出年內新低,但基於“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需要,輿論方麵還是在積極挖掘市場中潛在的正能量,為市場加油打氣。比如,今年上市公司的迴購潮近日就受到媒體的關注。有媒體報道稱,截至10月17日,a股今年已有1095家上市公司實施迴購,累計迴購數量超過61億股,迴購金額超過617億元。報道稱,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
上市公司迴購確實成了今年a股市場上的一道風景,尤其是今年7月24日高層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以來,特別是自8月18日證\/監\/會提出“放寬相關迴購條件,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迴購”以來,a股市場掀起了一輪迴購熱潮。據不完全統計,8月18日至10月17日,a股上市公司披露迴購計劃和進展事項的公告有750家次(266家次為迴購計劃,484家次為迴購進展)。從迴購進度來看,有191家次已完成迴購,迴購金額累計超過191.65億元;258家次正在實施中,至少實施過一次及以上,其餘266家處於迴購計劃階段。
通常說來,上市公司迴購股份對於公司股價是有提振作用的。但目前的a股市場,一方麵是上市公司迴購潮此起彼伏,另一方麵卻是a股指數跌跌不休,甚至在政策出台係列“組合拳”的背景下,股指仍然得不到提振,這種情況顯然是值得市場反思的。而就上市公司迴購而言,顯然並沒有達到提振股價的效果。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顯然與目前a股上市公司迴購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或短板有關。雖然目前進行迴購的上市公司數量眾多,但這更像是逛廟會,僅僅隻是圖一個熱鬧而已,真正能提振公司股價、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迴購並不多。實際上,目前上市公司迴購主要有三個短板,也正是這三個短板的存在,導致了上市公司迴購對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作用不大。
首先是上市公司迴購的金額不大,因此迴購帶給股價的提振自然也就不大。目前上市公司迴購的金額基本上以億元以下居多,在億元以上的數量有限,10億元以上的更是少見。比如在1095家公司中,迴購金額達到10億元的隻有6家。按平均數計算,1095家迴購公司,累計迴購金額約為617億元,相當於每家公司平均迴購5635萬元.這對於市場來說隻是杯水車薪,自然提振不了公司股價。
其次是迴購的周期長,上市公司迴購的期限大多在12個月,部分迴購期限為6個月,迴購期限為3個月的不多。一方麵是上市公司迴購的金額本來就不大,另一方麵又將迴購的期限拉得較長。上市公司迴購對股價的提振作用自然也就被磨滅了。
此外,在上市公司迴購股份的用途方麵,迴購股份用於注銷的迴購數量很少,相反用於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的迴購相對較多,這又是不利於提振公司股價的。畢竟隻有用於股份注銷的迴購才能改善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相反將迴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不能上市公司有利益輸送之嫌,這並不利於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正是基於上述短板的存在,而且有的上市公司迴購甚至同時存在上述幾個短板,如此一來,這樣的上市公司迴購是無法達到提振公司股價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迴購達不到提振公司股價的效果,原因就在於此。所以,上市公司迴購要起到提振公司股價的效果,關鍵是要做到“多、快、好、省”。
一是多:一方麵是要求進行股份迴購的上市公司數量要多;另一方麵是要求進行股份迴購的上市公司,其迴購金額要多要大。比如,今年5月初,m國蘋果公司在公布 2023 年第 2 財季財報之餘,宣布了啟動新一輪股票迴購計劃,涉及金額 900 億美元(約合 6219 億元人民幣)。這樣的迴購對於公司股價顯然是有提振作用的,而且對市場也是有轟動效應的。
二是快:即執行要快。上市公司股份迴購方案通過後,要盡快執行,而不是往後一拖再拖。實際上,上市公司迴購方案往後拖的時間越長,對提振公司股價的作用就越小。因此,上市公司股份迴購方案的執行需要做到雷厲風行。
三是好:選擇一個好的迴購方案。基於提振公司股價、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需要,上市公司迴購方案應以注銷式迴購為主。用於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迴購對於提振公司股價意義不大。
四是省:就是節省時間,即要縮短迴購周期。提振公司股價的迴購當以注銷式迴購為主,迴購周期應控製在1個月之內,最長不超過2個月,迴購周期長達6個月甚至12個月的,其提振公司股價的效果甚微,迴購周期拖得越長,其提振作用就越小。
注:(免責申明)本文僅為個人筆記,文中個股,撰文所需,非\/為\/薦\/股,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構成任何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該展翅翱翔,滿天烏雲又能怎樣,穿越過就是陽光。感謝在股市最低迷的時候認識大家;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不負韶華不負君。
祝大家腰纏萬貫!股\/運長虹!順風順水!感謝諸君關注.點讚.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