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胤祺何以在"九子奪嫡"中勝出?登基稱雍正帝?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 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子奪嫡"是康熙朝最有名的爭奪皇位的曆史事件,史稱"最激烈的皇儲之爭",原本優勢不大的四阿哥胤祺最終勝出,這就是大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帝。
這是為何?不妨剖析剖析。
一、皇太子二阿哥胤礽自毀前程
原來康熙九個兒子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都卷入了皇儲之爭,九位皇子因各自利益需求,大體上形成了太子黨、四爺黨和八爺黨三個政治團體。
原本得到康熙偏愛的二阿哥胤礽兩歲時即被冊封為皇太子,以他為首的"太子黨"實力最強。若不出意外,胤礽完全是板上釘釘,可以高枕無憂順利繼承大統的。
哪知?這位皇太子二阿哥胤礽卻自毀前程,在驕縱與蠻橫下太不珍惜寶貴的儲位,又不懂得韜光養晦,犯了不該犯的低級錯誤,惹怒了康熙大帝,在他而立之時皇太子之位第一次被廢黜,由此引發眾阿哥"邀結人心,樹黨相傾",開始覬覦皇儲之位。
隻因二阿哥胤礽的母親赫舍裏皇後深得康熙寵愛,他又是康熙的嫡長子,比大阿哥胤禔庶出的身份高貴許多,還有三姥爺索額圖這樣強大的靠山以及三阿哥胤祉的強力支持,胤礽第一次雖說出局,不久仍得康熙諒解與認可,在他三十二歲時再次被冊立為皇太子。
奈何皇太子二阿哥胤礽還是沒有做到恪守儲君的本分,對團隊成員三阿哥胤祉不時打壓排擠,致使其黯然出圈,又企圖與索額圖密謀,渴望提前上位,嚴重觸碰了康熙忍無可忍的原則與底線,在他三十五歲時再次下詔廢其皇太子位。至此,胤礽被圈禁,一直到五十二歲時幽死。
這就是自毀前程的皇太子二阿哥胤礽,按理其皇儲之位無可憾動,蓋因他不懂得悔改與收斂,眾叛親離之下,結果將到手的皇儲之位白白仍掉,成為讓人歎息的犧牲品。
二、"八爺黨"良莠不齊最終敗北
二阿哥胤礽二次出局後,以八阿哥胤禩為首,主要聚集了大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等一眾成員形成一派蓄謀皇太子之位,可謂力量雄厚龐大,是競爭力最強的,時稱"八爺黨"。
八阿哥盡管出身卑微,母親衛氏僅是康熙的良妃,不得寵愛,但八阿哥能力出眾,又為人親和,一向禮賢下士,有極好的人格魅力,得到眾多大臣強力舉薦。
隻可惜,八阿哥胤禩的團隊良莠不齊,並沒有形成堅不可摧的合力。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大阿哥胤禔,他並非真心實意幫襯,更多的因素出於庶長子的身份未能當上皇太子而心懷不滿蓄意攪局,導致八阿哥的"帝王之相"過早暴露,成為"眾矢之的",最終被康熙認定為"結黨營私"的主角而革其爵位,幽禁於府內。
八阿哥胤禩失寵之下,轉而爭持同母胞弟的十四阿哥胤禵與"四爺黨"競爭。隻不過,十四阿哥雖說做到了強勢崛起,但已是強弩之末,得不到康熙認同,最終不敵蓄力已久的"四爺黨"。
公元1722年,執政長達六十一年之久的康熙駕崩後,遺詔四阿哥胤祺上位,史稱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登基後,對太子之位不再公開設立,這就是大清的秘密建儲製度,以防兄弟之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再次重演。
三、以四阿哥為首的"四爺黨"成功勝出
以四阿哥為首的"四爺黨",主要成員並不多,也就是與胤禛棠棣情深的十三阿哥胤祥。
四阿哥胤禛之所以在"九子奪嫡"中最終成功勝出,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麵:
一是沒有成為眾矢之的。四阿哥起先在儲位之爭中並不顯山露水,他本人表現出的就是與世無爭的佛係狀態。
他的母親烏雅氏是後來的孝恭仁皇後,之前並不受寵,得不到康熙的青睞。這樣貌似平庸還很落寞的情形有時也是好事,給了四阿哥很好的偽裝,得以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賺取了足夠的政治資本,有效避免"太子黨"、"八爺黨"樹大招風的危險,讓康熙覺得此子最為平靜靠譜,不致於將皇儲之位攪得一地雞毛。
二是四阿哥有一個讓康熙十分喜歡的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四阿哥抓住康熙來府上視察的寶貴機會,讓舉止言談都出眾的弘曆陪伴爺爺康熙,讓暮年的康熙享受到愉悅的天倫之樂。
自然,四阿哥在康熙心目中的份量逐漸增添,漸漸有了好感與傾斜。
三是四阿哥胤禛真正懂得貼心地孝順康熙,又得團隊成員十三阿哥無比忠誠的保護,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十三阿哥因受"鎮魘詛咒太子事件"牽連,被康熙圈禁宗人府,但十三阿哥至始至終沒有中傷四阿哥,而是默然地獨自承擔罪名,讓團隊的有生力量平安度過,才有了四阿哥胤禛後來的脫穎而出。
綜上而言:四阿哥胤禛在"九子奪嫡"中勝出,一方麵,是"太子黨"、"八爺黨"給了不可多得的機會;另一方麵,也因為四阿哥懂得厚積薄發,善於抓住機緣,又得到團隊真正的助力,還懂得如何討暮年的父親康熙大帝的歡心,且生了一個優秀的兒子弘曆。
如此種種因由疊加,致使原本不具備優勢的四阿哥胤禛反倒成了一匹"黑馬",而贏得登上皇位的最終勝利。
這是為何?不妨剖析剖析。
一、皇太子二阿哥胤礽自毀前程
原來康熙九個兒子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都卷入了皇儲之爭,九位皇子因各自利益需求,大體上形成了太子黨、四爺黨和八爺黨三個政治團體。
原本得到康熙偏愛的二阿哥胤礽兩歲時即被冊封為皇太子,以他為首的"太子黨"實力最強。若不出意外,胤礽完全是板上釘釘,可以高枕無憂順利繼承大統的。
哪知?這位皇太子二阿哥胤礽卻自毀前程,在驕縱與蠻橫下太不珍惜寶貴的儲位,又不懂得韜光養晦,犯了不該犯的低級錯誤,惹怒了康熙大帝,在他而立之時皇太子之位第一次被廢黜,由此引發眾阿哥"邀結人心,樹黨相傾",開始覬覦皇儲之位。
隻因二阿哥胤礽的母親赫舍裏皇後深得康熙寵愛,他又是康熙的嫡長子,比大阿哥胤禔庶出的身份高貴許多,還有三姥爺索額圖這樣強大的靠山以及三阿哥胤祉的強力支持,胤礽第一次雖說出局,不久仍得康熙諒解與認可,在他三十二歲時再次被冊立為皇太子。
奈何皇太子二阿哥胤礽還是沒有做到恪守儲君的本分,對團隊成員三阿哥胤祉不時打壓排擠,致使其黯然出圈,又企圖與索額圖密謀,渴望提前上位,嚴重觸碰了康熙忍無可忍的原則與底線,在他三十五歲時再次下詔廢其皇太子位。至此,胤礽被圈禁,一直到五十二歲時幽死。
這就是自毀前程的皇太子二阿哥胤礽,按理其皇儲之位無可憾動,蓋因他不懂得悔改與收斂,眾叛親離之下,結果將到手的皇儲之位白白仍掉,成為讓人歎息的犧牲品。
二、"八爺黨"良莠不齊最終敗北
二阿哥胤礽二次出局後,以八阿哥胤禩為首,主要聚集了大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等一眾成員形成一派蓄謀皇太子之位,可謂力量雄厚龐大,是競爭力最強的,時稱"八爺黨"。
八阿哥盡管出身卑微,母親衛氏僅是康熙的良妃,不得寵愛,但八阿哥能力出眾,又為人親和,一向禮賢下士,有極好的人格魅力,得到眾多大臣強力舉薦。
隻可惜,八阿哥胤禩的團隊良莠不齊,並沒有形成堅不可摧的合力。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大阿哥胤禔,他並非真心實意幫襯,更多的因素出於庶長子的身份未能當上皇太子而心懷不滿蓄意攪局,導致八阿哥的"帝王之相"過早暴露,成為"眾矢之的",最終被康熙認定為"結黨營私"的主角而革其爵位,幽禁於府內。
八阿哥胤禩失寵之下,轉而爭持同母胞弟的十四阿哥胤禵與"四爺黨"競爭。隻不過,十四阿哥雖說做到了強勢崛起,但已是強弩之末,得不到康熙認同,最終不敵蓄力已久的"四爺黨"。
公元1722年,執政長達六十一年之久的康熙駕崩後,遺詔四阿哥胤祺上位,史稱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登基後,對太子之位不再公開設立,這就是大清的秘密建儲製度,以防兄弟之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再次重演。
三、以四阿哥為首的"四爺黨"成功勝出
以四阿哥為首的"四爺黨",主要成員並不多,也就是與胤禛棠棣情深的十三阿哥胤祥。
四阿哥胤禛之所以在"九子奪嫡"中最終成功勝出,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麵:
一是沒有成為眾矢之的。四阿哥起先在儲位之爭中並不顯山露水,他本人表現出的就是與世無爭的佛係狀態。
他的母親烏雅氏是後來的孝恭仁皇後,之前並不受寵,得不到康熙的青睞。這樣貌似平庸還很落寞的情形有時也是好事,給了四阿哥很好的偽裝,得以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賺取了足夠的政治資本,有效避免"太子黨"、"八爺黨"樹大招風的危險,讓康熙覺得此子最為平靜靠譜,不致於將皇儲之位攪得一地雞毛。
二是四阿哥有一個讓康熙十分喜歡的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四阿哥抓住康熙來府上視察的寶貴機會,讓舉止言談都出眾的弘曆陪伴爺爺康熙,讓暮年的康熙享受到愉悅的天倫之樂。
自然,四阿哥在康熙心目中的份量逐漸增添,漸漸有了好感與傾斜。
三是四阿哥胤禛真正懂得貼心地孝順康熙,又得團隊成員十三阿哥無比忠誠的保護,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十三阿哥因受"鎮魘詛咒太子事件"牽連,被康熙圈禁宗人府,但十三阿哥至始至終沒有中傷四阿哥,而是默然地獨自承擔罪名,讓團隊的有生力量平安度過,才有了四阿哥胤禛後來的脫穎而出。
綜上而言:四阿哥胤禛在"九子奪嫡"中勝出,一方麵,是"太子黨"、"八爺黨"給了不可多得的機會;另一方麵,也因為四阿哥懂得厚積薄發,善於抓住機緣,又得到團隊真正的助力,還懂得如何討暮年的父親康熙大帝的歡心,且生了一個優秀的兒子弘曆。
如此種種因由疊加,致使原本不具備優勢的四阿哥胤禛反倒成了一匹"黑馬",而贏得登上皇位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