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官二代變為樂妓


    公元768年出生於京都長安官宦家庭的薛濤,字洪度,天資貌美,通音律,自小得到父親薛鄖的垂愛,視為\"掌上明珠\"。在父親的悉心培養下,小薛濤8歲時就展露過人天賦,長於詩詞,且能言善辯。


    一天傍晚,父親在庭院的梧桐樹下乘涼,隨口吟了一句: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小薛濤當即對上: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薛濤小小年紀顯露出來的才華讓父親薛鄖欣喜之餘,自此更加用心培養。由此,薛濤得到良好教育,不僅精通琴棋書畫,還創作唐詩達五百多首,現留存90餘首,有《錦江集》等作品傳世。


    隻可惜,小薛濤還未及笄,父親薛鄖就因為太正直而得罪權貴,被貶到蜀地為官。小薛濤隻好隨父母到蜀地落戶。在小薛濤十四歲時,父親因應召出使南詔染上瘴癘突然病逝。


    薛濤和母親的生活一下困頓下來。為了謀生,薛濤在16歲時隻好加入樂籍,成為一名成都樂妓。


    二、擔任大唐第一女校書


    一年後,也就是公元785年,17歲的薛濤在一次酒宴上遇見西川節度使韋皋,其營妓的命運才發生了改變。


    因韋皋對薛濤的才名有所耳聞,見到薛濤後就吩咐她創作一首詩讓他瞧瞧,看有沒有人們所說的才華。


    薛濤當即寫下《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台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此詩感動了韋皋,當即認可了薛濤的才華,便安排她在其幕府當了大唐第一位女校書。


    那時薛濤還沒有脫藉,一下成了地方最高長官身邊的大紅人,一時間巴結薛濤的人絡繹不絕,紛紛\"饋贈\"財物。


    高潔的薛濤不習慣於這些世俗往來,一當收到同僚們送來的貢品,均統統上交韋皋處理。時間一長,韋皋開始不滿這位女校書的做法,為證實自己的清白,韋皋便將薛濤發配到西南邊陲的鬆州工作。


    此時,薛濤才20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齡,她到巴水楚水淒涼地的鬆州,自是難以適應那裏惡劣的環境,便給韋皋寫下求情詩《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


    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


    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黠虜猶違命,烽煙直長愁。


    卻教嚴譴妾,不敢向鬆州。


    後來,薛濤又寫了有名的《十離詩》,終於讓韋皋心軟,便把她召迴成都。


    薛濤迴來後,突感\"命若浮萍無定根,哪堪雨打風吹去\",即哭訴請求韋皋為她除去樂籍後,甘願寓居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不再往來於喧嘩之中,一心專事侍候上令。


    至此,薛濤得以脫籍,就此心如止水地長期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三、獨創\"薛濤箋\"寫情詩


    直到公元809年,31歲的大詩人元稹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出使成都時,薛濤平靜的生活瞬間發生了改變。


    那年,42歲的薛濤奉令參加迎接元稹的宴席。宴席上,薛濤正在誦讀元稹的《遺悲懷三首》,31歲的元稹氣宇軒昂、風度翩翩而至,薛濤一時心弦顫動,不覺動心,為之主動創作《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原本不專情的元稹哪裏等得才貌雙絕、天姿國色的薛濤所撩,立時與薛濤\"郎情妾意\"起來。


    二人迅速遊玩於蜀地山水之間,神似仙侶生活。薛濤為之寫下有名的《春望詞》,元稹馬上迴贈《秋菊》,以\"陶\"喻\"濤\",表達了自己熱情似火的愛慕:


    秋絲緩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這樣濃烈的戀情生活僅維持了三個月,元稹因工作調整,須去洛陽任職。臨行前,元稹信誓旦旦地表示將續弦她為夫人。


    為元稹動了真情的薛濤,就這樣等待著他,還獨創了一種造紙工藝,叫\"薛濤箋\",也就是將當地造紙工藝進行改造,染為桃紅色,裁成便於攜帶的窄箋,以便書寫。


    薛濤就用此箋給元稹寫下《懷人》等等很多首情深意切的詩。


    不過,元稹別後就忘了承諾,隻托人帶來一首《寄贈薛濤》後就杳無音信。


    四、一生未婚,孤獨終老


    多年以後,薛濤深知自己的的確確被元稹拋棄,她失戀了。不過,已是\"半老徐娘\"的薛濤沒有尋死覓活,她開始由熾熱走向淡然,從此塵埃落定,移居碧雞坊,築起吟詩樓,常身穿灰色道袍,打扮成寥落的女道士,佇立錦江,再度心如止水地清冷生活。


    薛濤年過五十時,段文昌到成都任西川節度使,打算請她出山。薛濤婉拒,寫下《段相國遊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


    消瘦翻堪見令公,落花無那恨東風。


    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


    自此,薛濤孤獨終老,於公元832年長眠於蜀地的綠水青山,卒年63歲。


    次年,時任宰相的段文昌在其墓地為之題碑: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天派流浪的貓並收藏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