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隋煬帝楊廣:當你成了人們憎惡的對象,就是十足的壞人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 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楊廣其人
公元前569年出生於弘農華陰(今陝西)的楊廣,係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後所生的次子,小名楊英,字阿摐。
楊廣從小好學,\"美姿儀、少聰慧\",又足智多謀,善領兵打仗,13歲時即受封晉王,兼並州大總管,左武衛大將軍。20歲時就統兵飲馬長江,滅陳,平定江南,立下赫赫軍功。
楊廣還善討獨孤皇後喜歡,兼之獨孤皇後對\"品德不修\"的長子楊勇好\"奢逸\"、又不聽話很是失望,便時常向隋文帝吹\"枕頭風\",支持楊廣繼承父位,兼之在開皇十九年上柱國王世積被誣告謀反,坐罪被殺,以致朝中大臣高熲、元旻、元胄等均被處置,太子楊勇監國不力,亦被問責。
\"懼內\"的隋文帝隻好下詔,廢了長子楊勇的\"皇太子\"之位,改立楊廣為皇太子。
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駕崩後,35歲的楊廣登基稱帝。有說這是楊廣聯絡朝中重臣司徒楊素等人從病重的隋文帝那裏搶來的帝位,隋文帝其實是被楊廣安排大臣張衡用藥毒死的。
真實原因莫衷於是。
不過,楊廣就此背上了\"逼兄弑父\"而上位的千古罪名。
兼之楊廣於公元618年在\"江都兵變\"中被權相宇文化及殺害,成了亡國之君。之後的隋恭帝楊侑、皇泰主楊侗也不過是被利用的傀儡皇帝,在位時間都不長。
實現大一統的隋朝,不過三代,隻有38年短暫的統治時期。
大隋朝曇花一現,於是,這\"敗家子\"的千秋罪過就統統算在了楊廣身上,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壞人,如同商紂王一樣被黑化,不受人待見,成了人們所憎惡的對象。
自然,死後的楊廣也就得了\"煬\"這樣的惡諡號,被貼上\"昏君\"的標簽,遺臭萬年。
二、楊廣絕非昏庸無能之輩
楊廣的是非功過到底怎樣?他真的\"昏庸無道\",是不折不扣的昏君嗎?
顯然不是。
楊廣應有無德、貪色、好樂及暴劣誤民之處,他曾盲目追求所謂\"千古一帝\"般的英雄業績,又有諸如\"龍舟選美\"、\"樓台牡丹\"以及三下揚州看瓊花等等荒淫無道的史料傳聞。
用\"暴君\"來概括楊廣,不為過。但他絕非昏庸無能之輩,其年少時期就嶄露頭角,其卓越才能前麵已有提及,就不贅述。單論楊廣14年稱帝治國期間,更有許多顯示雄才大略之處:
如強化中央集權方麵,一是改州為郡,將全國設置為190郡,統一實行二級製管理。這在《隋書》上有明確記載:郡設太守,直接轄縣\"。
另外,建立戶口製度,實行\"以知識分子為主的\"文官治國,剝奪世襲貴族的特權,降低武將權臣的地位。
更為難得的是,他打破了人才任用的千年芥蒂,建立進士科,實行科舉製,讓寒門子弟通過自身努力有機會走進權力中心,這是中國以考試方式選擇官員的開端。
這些舉措其實都是楊廣很了起的成就。
此外,楊廣的才華也很了得,尤其在詩歌創作方麵,他算得上是一位絕好的詩人。因他偏愛梁陳宮體,所寫的詩篇,極具此風格,對後世詩壇頗有影響。
最有名的如《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花露含花去,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
還有《秋思詩》,即《野望》: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飲馬長城窟行》、《水調歌》等詩作也文采非凡,很有氣勢。
三、楊廣完成了不少石破天驚的壯舉
一是積極南征北戰,不斷開疆拓土,成就霸業。
楊廣在當晉王、皇太子時,就已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啟用名將高熲,鏟除了賀若弼、宇文弼等將領,令權臣楊素自縊。
楊廣後來登基稱帝,通過滅吐穀渾、掃契丹、降琉球、討伐占城、征服安南、高句麗等一係列南征北戰,大大擴展了隋朝疆土版圖。
尤其是公元608年,征兵吐穀渾,將\"東起青海湖,西至塔裏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數千裏從未入主的版圖納入大隋;公元609年,西巡張掖,打通\"絲綢之路\",正式將青海納入大隋版圖;自大業七年起(612年),三征高句麗,令其臣服,送來降表,使其不敢冒犯大隋。
二是疏通南北水道,開通京杭大運河。
為打通由北至南的通道,促進南北文化融合和經濟發展,楊廣根據當時的條件,由於陸路的運輸體係更難打通,便毅然選擇了打通水路,這就是長達二千多公裏的京杭大運河。
這無疑也是浩大工程,並不容易。何況還是千年前,那時的水上運輸係統並不發達。
要修建完成肯定是艱難萬分。
但楊廣硬是傾其國力於一\"役\",發動了幾百萬民工,整整用了七年時間,啃下了這一\"硬骨頭\",完成了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老運河這一壯舉,可謂恩澤萬世,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是重修東都洛陽。
楊廣登基後,鑒於長安城破壞嚴重,便打算將漢文化中心遷移,考慮到洛陽的戰略地位顯要\"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於是決定將洛陽確立為東都。
於是楊廣又大興土木,動用了大量民力,耗費巨資,重修了繁華的東都洛陽。
四是修訂法律,頒布了有名的《大業律》。
四、隋煬帝楊廣告訴你,當你成了人們憎惡的對象,你就是十足的壞人
勿庸多言,隋煬帝楊廣是一個是非功過都很鮮明的君主。
從公正、客觀的角度來看,隋煬帝是有豐功偉績的,他絕不是\"昏君\",完全稱得上是一位不錯的詩人、一位令人惋惜的雄主。
究其因,楊廣應屬不高明的政治家。
他不會審時度勢,僅憑著自己的任性霸氣而為,又不注重經濟發展,不注重與民休養生息,一味濫用民力地成就霸業,以致勞民傷財,耗盡國力,還很冷血無情。以致人們不怎麽看好他,他自己最後也落下極為悲催的下場。
難怪楊廣背上\"煬\"的惡名,歸入了商紂王等十大昏君係列,被萬世\"吐槽\"臭罵:
他重修東都洛陽,將漢文化中心遷移,亦說是不顧國力\"驕奢淫逸\";他開通京杭大運河,促進南北文化交融,亦認為是隻圖\"遊山玩水\",不顧民生\"窮奢極欲\";他開疆拓土,亦曾被指責為好戰分子\"窮兵黷武\"……
悲哉,楊廣!是非功過,誰與評說。
不過,楊廣悲情的命運告訴你,當你成為人們所憎惡的對象,你就是十足的壞人,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後,必然難以翻身。
公元前569年出生於弘農華陰(今陝西)的楊廣,係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後所生的次子,小名楊英,字阿摐。
楊廣從小好學,\"美姿儀、少聰慧\",又足智多謀,善領兵打仗,13歲時即受封晉王,兼並州大總管,左武衛大將軍。20歲時就統兵飲馬長江,滅陳,平定江南,立下赫赫軍功。
楊廣還善討獨孤皇後喜歡,兼之獨孤皇後對\"品德不修\"的長子楊勇好\"奢逸\"、又不聽話很是失望,便時常向隋文帝吹\"枕頭風\",支持楊廣繼承父位,兼之在開皇十九年上柱國王世積被誣告謀反,坐罪被殺,以致朝中大臣高熲、元旻、元胄等均被處置,太子楊勇監國不力,亦被問責。
\"懼內\"的隋文帝隻好下詔,廢了長子楊勇的\"皇太子\"之位,改立楊廣為皇太子。
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駕崩後,35歲的楊廣登基稱帝。有說這是楊廣聯絡朝中重臣司徒楊素等人從病重的隋文帝那裏搶來的帝位,隋文帝其實是被楊廣安排大臣張衡用藥毒死的。
真實原因莫衷於是。
不過,楊廣就此背上了\"逼兄弑父\"而上位的千古罪名。
兼之楊廣於公元618年在\"江都兵變\"中被權相宇文化及殺害,成了亡國之君。之後的隋恭帝楊侑、皇泰主楊侗也不過是被利用的傀儡皇帝,在位時間都不長。
實現大一統的隋朝,不過三代,隻有38年短暫的統治時期。
大隋朝曇花一現,於是,這\"敗家子\"的千秋罪過就統統算在了楊廣身上,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壞人,如同商紂王一樣被黑化,不受人待見,成了人們所憎惡的對象。
自然,死後的楊廣也就得了\"煬\"這樣的惡諡號,被貼上\"昏君\"的標簽,遺臭萬年。
二、楊廣絕非昏庸無能之輩
楊廣的是非功過到底怎樣?他真的\"昏庸無道\",是不折不扣的昏君嗎?
顯然不是。
楊廣應有無德、貪色、好樂及暴劣誤民之處,他曾盲目追求所謂\"千古一帝\"般的英雄業績,又有諸如\"龍舟選美\"、\"樓台牡丹\"以及三下揚州看瓊花等等荒淫無道的史料傳聞。
用\"暴君\"來概括楊廣,不為過。但他絕非昏庸無能之輩,其年少時期就嶄露頭角,其卓越才能前麵已有提及,就不贅述。單論楊廣14年稱帝治國期間,更有許多顯示雄才大略之處:
如強化中央集權方麵,一是改州為郡,將全國設置為190郡,統一實行二級製管理。這在《隋書》上有明確記載:郡設太守,直接轄縣\"。
另外,建立戶口製度,實行\"以知識分子為主的\"文官治國,剝奪世襲貴族的特權,降低武將權臣的地位。
更為難得的是,他打破了人才任用的千年芥蒂,建立進士科,實行科舉製,讓寒門子弟通過自身努力有機會走進權力中心,這是中國以考試方式選擇官員的開端。
這些舉措其實都是楊廣很了起的成就。
此外,楊廣的才華也很了得,尤其在詩歌創作方麵,他算得上是一位絕好的詩人。因他偏愛梁陳宮體,所寫的詩篇,極具此風格,對後世詩壇頗有影響。
最有名的如《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花露含花去,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
還有《秋思詩》,即《野望》: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飲馬長城窟行》、《水調歌》等詩作也文采非凡,很有氣勢。
三、楊廣完成了不少石破天驚的壯舉
一是積極南征北戰,不斷開疆拓土,成就霸業。
楊廣在當晉王、皇太子時,就已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啟用名將高熲,鏟除了賀若弼、宇文弼等將領,令權臣楊素自縊。
楊廣後來登基稱帝,通過滅吐穀渾、掃契丹、降琉球、討伐占城、征服安南、高句麗等一係列南征北戰,大大擴展了隋朝疆土版圖。
尤其是公元608年,征兵吐穀渾,將\"東起青海湖,西至塔裏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數千裏從未入主的版圖納入大隋;公元609年,西巡張掖,打通\"絲綢之路\",正式將青海納入大隋版圖;自大業七年起(612年),三征高句麗,令其臣服,送來降表,使其不敢冒犯大隋。
二是疏通南北水道,開通京杭大運河。
為打通由北至南的通道,促進南北文化融合和經濟發展,楊廣根據當時的條件,由於陸路的運輸體係更難打通,便毅然選擇了打通水路,這就是長達二千多公裏的京杭大運河。
這無疑也是浩大工程,並不容易。何況還是千年前,那時的水上運輸係統並不發達。
要修建完成肯定是艱難萬分。
但楊廣硬是傾其國力於一\"役\",發動了幾百萬民工,整整用了七年時間,啃下了這一\"硬骨頭\",完成了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老運河這一壯舉,可謂恩澤萬世,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是重修東都洛陽。
楊廣登基後,鑒於長安城破壞嚴重,便打算將漢文化中心遷移,考慮到洛陽的戰略地位顯要\"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於是決定將洛陽確立為東都。
於是楊廣又大興土木,動用了大量民力,耗費巨資,重修了繁華的東都洛陽。
四是修訂法律,頒布了有名的《大業律》。
四、隋煬帝楊廣告訴你,當你成了人們憎惡的對象,你就是十足的壞人
勿庸多言,隋煬帝楊廣是一個是非功過都很鮮明的君主。
從公正、客觀的角度來看,隋煬帝是有豐功偉績的,他絕不是\"昏君\",完全稱得上是一位不錯的詩人、一位令人惋惜的雄主。
究其因,楊廣應屬不高明的政治家。
他不會審時度勢,僅憑著自己的任性霸氣而為,又不注重經濟發展,不注重與民休養生息,一味濫用民力地成就霸業,以致勞民傷財,耗盡國力,還很冷血無情。以致人們不怎麽看好他,他自己最後也落下極為悲催的下場。
難怪楊廣背上\"煬\"的惡名,歸入了商紂王等十大昏君係列,被萬世\"吐槽\"臭罵:
他重修東都洛陽,將漢文化中心遷移,亦說是不顧國力\"驕奢淫逸\";他開通京杭大運河,促進南北文化交融,亦認為是隻圖\"遊山玩水\",不顧民生\"窮奢極欲\";他開疆拓土,亦曾被指責為好戰分子\"窮兵黷武\"……
悲哉,楊廣!是非功過,誰與評說。
不過,楊廣悲情的命運告訴你,當你成為人們所憎惡的對象,你就是十足的壞人,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後,必然難以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