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王熙鳳何以多數時間稱薛姨媽為姨媽,偶爾才稱姑媽?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 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科全書式的《紅樓夢》,琳琅滿目的稱謂頗有些困惑與眼花繚亂,卻是可以梳理總結的人情世故,於今天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學問。
如書中人情練達的代理管家王熙鳳稱唿自己的親姑媽薛姨媽,多數時間都稱姨媽,偶爾才稱姑媽,就很微妙,大有玄機。
眾所周知,薛姨媽是榮國府當家主母王夫人的親妹妹,也是王熙鳳的親姑媽。
據書中第四迴很隱密的交代,王熙鳳的父親\"王老爺\"就是王夫人的大兄,也就是金陵王老太爺的嫡長子,即王子騰、王夫人、薛姨媽三兄妹的親哥哥。
薛姨媽本姓王,是尊夫姓得來的。因男主賈寶玉以及賈府眾多姊妹都稱她姨媽,書中便將薛姨媽固定為專稱,與冠以娘家姓的\"王夫人\"區別開來。
這樣,她們親兩姊妹,一個冠娘家姓,一個冠夫家姓,暗示她們所站的立場和人生走向。
隻是,內侄女王熙鳳稱唿薛姨媽卻有些奇怪,書中多次提及王熙鳳也叫她姨媽,偶爾才喊姑媽。
如:十六迴講到王熙鳳正與旺兒媳婦說話,平兒跑來謊稱薛姨媽派香菱來了,王熙鳳立馬問平兒,\"姨媽有什麽事?\"
又如:五十迴賈母與薛姨媽論及擺酒賞雪時,王熙鳳就說了好幾段稱唿姨媽的話語:
\"姨媽怎麽忘了!如今現秤五十兩銀子來,交給我收著,一下雪我就預備下酒。姨媽也不用操心,也不得忘了……我們老祖宗最是有眼色的,試一試,姨媽若鬆呢,拿出五十兩來,就和我分。這會子估量著不中用了,翻過來我作法子,說出這些大方話來。如今我也不和姨媽要銀子,竟替姨媽出銀子治了酒,請老祖宗吃了……?\"
不難看出,王熙鳳稱薛姨媽為姨媽不是順水推舟而是特別用心的,表明她是賈家嫡長孫媳婦,站在賈家人的角度,與寶玉、探春、李紈等人一樣,依輩份在公眾場合喊姨媽。
表麵上,王熙鳳隨意而從大流,既然賈府姊妹們都這樣敬稱\"薛姨媽\",我也稱姨媽,顯得隨和風趣一些。
實際上,這樣的稱謂,也透著強烈的信號,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米湯,嫁出去了,夫家就是生活的重心。
王熙鳳在公眾場合稱自己的姑媽為姨媽,就是此意:鄭重表明自己是賈家媳婦這一重要的身份,如今得站在賈家的立場與娘家人往來,尤其是當著賈母的麵,血緣論親隻能退其次。
如此,一心站隊賈母的王熙鳳,才能更討老封君歡心,得到賈府集體信任,可以更加踏實地當好管家。
這就是深諳豪門大家人情冷暖的王熙鳳。
正如第二迴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所說,\"娶了這位奶奶之後,倒上下無人不稱頌他的夫人,璉爺倒退了一舍之地: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
可見,王熙鳳的機變,的確有口皆碑。
不過,深受\"三綱五常\"約束的王熙鳳極重夫家禮儀規矩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倫常尊卑,忽視倚為靠山的娘家人。
如三十六迴,王夫人問她襲人的情況時,當時隻有薛姨媽在場,王熙鳳便笑推薛姨媽道:
\"姑媽聽見了,我素日說的話如何?今兒果然應了我的話。\"
這就是聰明而又圓潤的王熙鳳。
實際上,王熙鳳稱薛姨媽是姨媽還是姑媽,主要還是根據場合區分的。隻是稱姨媽的時間多些,偶爾才稱姑媽。
這其實也是暗示王熙鳳與娘家人單獨在一起的情況不多,畢竟嫁到賈府後,她的重心就體現在夫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娘家也就是親戚,自己不可能再迴不到兒時狀態了!
當然,她稱薛姨媽為姨媽,更多的還是沾滿了人情世故的味道,娘家親情的氛圍還是少了許多。
因為那時的王熙鳳,在赫赫貴族之家賈府是威風八麵的重量級人物,曾\"一人托兩府\",是何等的氣勢軒昂?
薛姨媽雖說是親姑媽,現在卻客居賈府,長期賴著不走,一心想著將女兒薛寶釵嫁給賈寶玉,賈母其實早有不滿之意,也讓王熙鳳這一個內侄女對姑媽有些反感。
故王熙鳳稱唿姑媽這聲\"姨媽\",也有不那麽尊重透著怠慢的意思。
總體而言,王熙鳳多數時間稱薛姨媽為姨媽,偶爾才稱姑媽,並不簡單。聰明的王熙鳳哪裏會是不懂禮儀不知親情的亂稱?這樣分場合的稱謂,既體現她以賈母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沒忘記血緣關係的娘家。
隻不過,看重利益的王熙鳳並沒有將敗落的薛姨媽看作最親的娘家人,她內心深處其實是力挺賈母支持的\"木石前盟\",而不是王夫人薛姨媽主張的\"金玉良緣\"。
王熙鳳從自然的情感而言,原本可以不必分場合這樣稱唿薛姨媽的,畢竟是自己的親姑媽,血濃於水,隨時隨地都甜甜的稱一聲姑媽,不親近嗎?更體現親情的重要。
如果薛姨媽不是親姑媽,分一下場合倒也恰當。但血濃於水的親情如此繞圈子,不僅說明有了生分疏遠,還折射出薛姨媽的處境不那麽好了。
假如薛姨媽的狀態超過了賈府,王熙鳳還會這樣稱唿薛姨媽嗎?也許早就愛不釋口姑媽長姑媽短的親熱相稱了。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應景的稱謂就是一麵鏡子,照出人性的涼薄。我想,當王熙鳳喊薛姨媽這聲姨媽時,薛姨媽內心可能還是有些尷尬與不快吧。
正如賈寶玉依官稱喊她的母親王夫人為太太一樣,其實還是拉開了一定的親情距離,盡管這不無不妥,也挑不出問題所在。
在親情麵前,還是該怎麽稱唿就怎麽稱唿為好!
如書中人情練達的代理管家王熙鳳稱唿自己的親姑媽薛姨媽,多數時間都稱姨媽,偶爾才稱姑媽,就很微妙,大有玄機。
眾所周知,薛姨媽是榮國府當家主母王夫人的親妹妹,也是王熙鳳的親姑媽。
據書中第四迴很隱密的交代,王熙鳳的父親\"王老爺\"就是王夫人的大兄,也就是金陵王老太爺的嫡長子,即王子騰、王夫人、薛姨媽三兄妹的親哥哥。
薛姨媽本姓王,是尊夫姓得來的。因男主賈寶玉以及賈府眾多姊妹都稱她姨媽,書中便將薛姨媽固定為專稱,與冠以娘家姓的\"王夫人\"區別開來。
這樣,她們親兩姊妹,一個冠娘家姓,一個冠夫家姓,暗示她們所站的立場和人生走向。
隻是,內侄女王熙鳳稱唿薛姨媽卻有些奇怪,書中多次提及王熙鳳也叫她姨媽,偶爾才喊姑媽。
如:十六迴講到王熙鳳正與旺兒媳婦說話,平兒跑來謊稱薛姨媽派香菱來了,王熙鳳立馬問平兒,\"姨媽有什麽事?\"
又如:五十迴賈母與薛姨媽論及擺酒賞雪時,王熙鳳就說了好幾段稱唿姨媽的話語:
\"姨媽怎麽忘了!如今現秤五十兩銀子來,交給我收著,一下雪我就預備下酒。姨媽也不用操心,也不得忘了……我們老祖宗最是有眼色的,試一試,姨媽若鬆呢,拿出五十兩來,就和我分。這會子估量著不中用了,翻過來我作法子,說出這些大方話來。如今我也不和姨媽要銀子,竟替姨媽出銀子治了酒,請老祖宗吃了……?\"
不難看出,王熙鳳稱薛姨媽為姨媽不是順水推舟而是特別用心的,表明她是賈家嫡長孫媳婦,站在賈家人的角度,與寶玉、探春、李紈等人一樣,依輩份在公眾場合喊姨媽。
表麵上,王熙鳳隨意而從大流,既然賈府姊妹們都這樣敬稱\"薛姨媽\",我也稱姨媽,顯得隨和風趣一些。
實際上,這樣的稱謂,也透著強烈的信號,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米湯,嫁出去了,夫家就是生活的重心。
王熙鳳在公眾場合稱自己的姑媽為姨媽,就是此意:鄭重表明自己是賈家媳婦這一重要的身份,如今得站在賈家的立場與娘家人往來,尤其是當著賈母的麵,血緣論親隻能退其次。
如此,一心站隊賈母的王熙鳳,才能更討老封君歡心,得到賈府集體信任,可以更加踏實地當好管家。
這就是深諳豪門大家人情冷暖的王熙鳳。
正如第二迴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所說,\"娶了這位奶奶之後,倒上下無人不稱頌他的夫人,璉爺倒退了一舍之地: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
可見,王熙鳳的機變,的確有口皆碑。
不過,深受\"三綱五常\"約束的王熙鳳極重夫家禮儀規矩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倫常尊卑,忽視倚為靠山的娘家人。
如三十六迴,王夫人問她襲人的情況時,當時隻有薛姨媽在場,王熙鳳便笑推薛姨媽道:
\"姑媽聽見了,我素日說的話如何?今兒果然應了我的話。\"
這就是聰明而又圓潤的王熙鳳。
實際上,王熙鳳稱薛姨媽是姨媽還是姑媽,主要還是根據場合區分的。隻是稱姨媽的時間多些,偶爾才稱姑媽。
這其實也是暗示王熙鳳與娘家人單獨在一起的情況不多,畢竟嫁到賈府後,她的重心就體現在夫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娘家也就是親戚,自己不可能再迴不到兒時狀態了!
當然,她稱薛姨媽為姨媽,更多的還是沾滿了人情世故的味道,娘家親情的氛圍還是少了許多。
因為那時的王熙鳳,在赫赫貴族之家賈府是威風八麵的重量級人物,曾\"一人托兩府\",是何等的氣勢軒昂?
薛姨媽雖說是親姑媽,現在卻客居賈府,長期賴著不走,一心想著將女兒薛寶釵嫁給賈寶玉,賈母其實早有不滿之意,也讓王熙鳳這一個內侄女對姑媽有些反感。
故王熙鳳稱唿姑媽這聲\"姨媽\",也有不那麽尊重透著怠慢的意思。
總體而言,王熙鳳多數時間稱薛姨媽為姨媽,偶爾才稱姑媽,並不簡單。聰明的王熙鳳哪裏會是不懂禮儀不知親情的亂稱?這樣分場合的稱謂,既體現她以賈母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沒忘記血緣關係的娘家。
隻不過,看重利益的王熙鳳並沒有將敗落的薛姨媽看作最親的娘家人,她內心深處其實是力挺賈母支持的\"木石前盟\",而不是王夫人薛姨媽主張的\"金玉良緣\"。
王熙鳳從自然的情感而言,原本可以不必分場合這樣稱唿薛姨媽的,畢竟是自己的親姑媽,血濃於水,隨時隨地都甜甜的稱一聲姑媽,不親近嗎?更體現親情的重要。
如果薛姨媽不是親姑媽,分一下場合倒也恰當。但血濃於水的親情如此繞圈子,不僅說明有了生分疏遠,還折射出薛姨媽的處境不那麽好了。
假如薛姨媽的狀態超過了賈府,王熙鳳還會這樣稱唿薛姨媽嗎?也許早就愛不釋口姑媽長姑媽短的親熱相稱了。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應景的稱謂就是一麵鏡子,照出人性的涼薄。我想,當王熙鳳喊薛姨媽這聲姨媽時,薛姨媽內心可能還是有些尷尬與不快吧。
正如賈寶玉依官稱喊她的母親王夫人為太太一樣,其實還是拉開了一定的親情距離,盡管這不無不妥,也挑不出問題所在。
在親情麵前,還是該怎麽稱唿就怎麽稱唿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