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林薛二人何以同一幅畫同一首判詞?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 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樓夢》第五迴講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看了薄命司裏的"金陵十二釵"正冊畫詞,頭一頁就是"釵黛合一"的情形。
隻見畫裏有"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
判詞則是:"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這是啥意思?紅樓夢兩大女主林黛玉、薛寶釵何以比肩而立,"孟不離焦"地歸結在同一幅畫還同一判詞裏,這到底藏著怎樣的深意?
表麵上看,圖畫的意思很明了:兩株枯木上掛了一圍華麗的玉帶,雪地裏掩埋了一股奪目的金簪。
判詞的意思稍顯複雜:
"可歎停機德",典出《後漢書》,講的是賢德的樂羊子妻因丈夫中道求學歸來,便將正在織布的經線用剪刀剪斷,以此告誡丈夫學習不可中斷,隻有堅持下來日積月累才學有所成。
"堪憐詠絮才"典出《世說新語》,講的是才女謝道韞的故事,說大冬天一雪花飄飄時,她的叔叔宰相謝安在家裏說了句,"白雪紛紛何所擬"?堂兄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也笑曰,"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的妙對當即得到謝安大讚,由此傳開。後來人們便將才女稱為"柳絮之才"。
三、四句"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與圖畫的意境剛好完美契合。
很顯然,"玉帶林中掛"指的是林黛玉,雖有"柳絮之才"但"堪憐";"金簪雪裏埋"指的就是薛寶釵,雖有樂羊子妻的賢德卻也"可歎"。
字裏行間,透著曹公濃濃的惋惜和悲憫之心。
不言而喻,曹公以此比托,用意明顯,就是對林黛玉和薛寶釵這兩位優秀出色的女子最終都是薄命的人生悲劇表達一份哀緬:"堪憐"的才女林黛玉最終被玉帶所"掛"過早離開了人世間,而德女薛寶釵也最終被雪藏獨守空閨孤獨地過完餘生。
由此暗示釵黛二人所遭遇的人生劫難,均係於一人身上冥冥中注定的悲慘姻緣所致。這個人就是書中的男主:賈府"銜玉而生"的"寶二爺"富貴公子賈寶玉。
林黛玉因他淚盡而亡,年僅十七歲;薛寶釵因他淒美終老,後半生過得十分無奈悲苦。
這就是"釵黛合一"之所以共用一幅畫共入一首判詞的明麵意思。
不過,曹公在文本中以"草蛇灰線、伏筆千裏"的筆法濃重著墨於此,顯然不隻是明麵意思那樣單一直白,諸多章迴類似的意象疊加無不暗示"釵黛合一"還有深層次的玄機:
最突出的也就是第五迴"寶玉神遊太虛境"細述的香豔場景"寶玉與可卿同領雲雨之事",言這個"乳名兼美,字可卿者"的女子就是警幻仙子的妹妹,"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
書中這樣刺人神經的提醒,意在告訴讀者,"釵黛合一"互為"兼美",互為補充,實際上都是絳珠仙草幻化修成的絳珠仙子。
所以,脂硯齋點評賈母送給寶玉的兩個大丫頭晴雯和襲人時,就直言:"晴為黛影,襲為釵副"。又在(庚辰本)四十二迴迴前總批:"釵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
可見:林黛玉和薛寶釵原本就是一個人,不過是絳珠仙子人生不同階段的狀態呈現罷了。
這樣隱藏的玄機,其實在《紅樓夢》第一迴就悄悄通過神話傳說不經意間道出:
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草胎木質"的絳珠仙草,在赤霞宮神瑛侍者常以甘露澆灌下,修成絳珠仙子。"人皇"女媧用七彩石補天,將唯一一塊棄用的石頭放在了大荒山無稽涯青埂峰下,被過路的"一僧一道"據其訴求幻化成通靈寶玉。後來,神瑛侍者便攜帶刻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八個字的通靈寶玉與絳珠仙子一道來世間"造曆幻緣"。
這"草胎本質"的絳珠仙草,本是一種草木植物,兼有草本與木本兩種特質。
而"釵黛合一"的林薛二姓,更有互聯互通的意思:"林"由"兩個木"組成,"草字頭"的"薛"又是草本植物的名稱;黛玉、寶釵各取一字,即"寶玉"也。
原來賈府"銜玉而生"的賈寶玉,也就是神瑛侍者下凡。絳珠仙子便與"一幹風流冤孽"隨之下世,甘願用一生的眼淚和孤獨終老迴報甘露灌溉之恩。
由此,極具神話色彩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之說便成了貫穿"寶黛釵"愛情故事的主線之一。
文本還在四十五迴"金蘭契互剖金蘭語"獨具匠心鋪陳一個事實,原本對寶釵有敵意的黛玉,不再心生芥蒂,二人從此引為知己。
這實際上是暗示已無懸念的"釵黛合一"早已塵埃落定: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是太虛幻境中的絳珠仙子。
所以,她們共用一幅畫共享一首判詞,共同陪伴賈寶玉走完百年人生。
弱柳扶風、才華橫溢的林黛玉展示人生上半程的"風花雪月",與賈寶玉拈酸多情,隻有無果的青蔥"戀愛"歲月。
豐滿圓潤、大氣溫婉的薛寶釵則表現出人生下半程的"宜室宜家",與賈寶玉終成正果,卻是得而複失的無奈婚姻。
悲劇謝幕的"釵黛合一"最終如仙曲"引子"所說:"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亦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這樣淒美的"終身誤"。
隻見畫裏有"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
判詞則是:"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這是啥意思?紅樓夢兩大女主林黛玉、薛寶釵何以比肩而立,"孟不離焦"地歸結在同一幅畫還同一判詞裏,這到底藏著怎樣的深意?
表麵上看,圖畫的意思很明了:兩株枯木上掛了一圍華麗的玉帶,雪地裏掩埋了一股奪目的金簪。
判詞的意思稍顯複雜:
"可歎停機德",典出《後漢書》,講的是賢德的樂羊子妻因丈夫中道求學歸來,便將正在織布的經線用剪刀剪斷,以此告誡丈夫學習不可中斷,隻有堅持下來日積月累才學有所成。
"堪憐詠絮才"典出《世說新語》,講的是才女謝道韞的故事,說大冬天一雪花飄飄時,她的叔叔宰相謝安在家裏說了句,"白雪紛紛何所擬"?堂兄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也笑曰,"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的妙對當即得到謝安大讚,由此傳開。後來人們便將才女稱為"柳絮之才"。
三、四句"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與圖畫的意境剛好完美契合。
很顯然,"玉帶林中掛"指的是林黛玉,雖有"柳絮之才"但"堪憐";"金簪雪裏埋"指的就是薛寶釵,雖有樂羊子妻的賢德卻也"可歎"。
字裏行間,透著曹公濃濃的惋惜和悲憫之心。
不言而喻,曹公以此比托,用意明顯,就是對林黛玉和薛寶釵這兩位優秀出色的女子最終都是薄命的人生悲劇表達一份哀緬:"堪憐"的才女林黛玉最終被玉帶所"掛"過早離開了人世間,而德女薛寶釵也最終被雪藏獨守空閨孤獨地過完餘生。
由此暗示釵黛二人所遭遇的人生劫難,均係於一人身上冥冥中注定的悲慘姻緣所致。這個人就是書中的男主:賈府"銜玉而生"的"寶二爺"富貴公子賈寶玉。
林黛玉因他淚盡而亡,年僅十七歲;薛寶釵因他淒美終老,後半生過得十分無奈悲苦。
這就是"釵黛合一"之所以共用一幅畫共入一首判詞的明麵意思。
不過,曹公在文本中以"草蛇灰線、伏筆千裏"的筆法濃重著墨於此,顯然不隻是明麵意思那樣單一直白,諸多章迴類似的意象疊加無不暗示"釵黛合一"還有深層次的玄機:
最突出的也就是第五迴"寶玉神遊太虛境"細述的香豔場景"寶玉與可卿同領雲雨之事",言這個"乳名兼美,字可卿者"的女子就是警幻仙子的妹妹,"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
書中這樣刺人神經的提醒,意在告訴讀者,"釵黛合一"互為"兼美",互為補充,實際上都是絳珠仙草幻化修成的絳珠仙子。
所以,脂硯齋點評賈母送給寶玉的兩個大丫頭晴雯和襲人時,就直言:"晴為黛影,襲為釵副"。又在(庚辰本)四十二迴迴前總批:"釵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
可見:林黛玉和薛寶釵原本就是一個人,不過是絳珠仙子人生不同階段的狀態呈現罷了。
這樣隱藏的玄機,其實在《紅樓夢》第一迴就悄悄通過神話傳說不經意間道出:
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草胎木質"的絳珠仙草,在赤霞宮神瑛侍者常以甘露澆灌下,修成絳珠仙子。"人皇"女媧用七彩石補天,將唯一一塊棄用的石頭放在了大荒山無稽涯青埂峰下,被過路的"一僧一道"據其訴求幻化成通靈寶玉。後來,神瑛侍者便攜帶刻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八個字的通靈寶玉與絳珠仙子一道來世間"造曆幻緣"。
這"草胎本質"的絳珠仙草,本是一種草木植物,兼有草本與木本兩種特質。
而"釵黛合一"的林薛二姓,更有互聯互通的意思:"林"由"兩個木"組成,"草字頭"的"薛"又是草本植物的名稱;黛玉、寶釵各取一字,即"寶玉"也。
原來賈府"銜玉而生"的賈寶玉,也就是神瑛侍者下凡。絳珠仙子便與"一幹風流冤孽"隨之下世,甘願用一生的眼淚和孤獨終老迴報甘露灌溉之恩。
由此,極具神話色彩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之說便成了貫穿"寶黛釵"愛情故事的主線之一。
文本還在四十五迴"金蘭契互剖金蘭語"獨具匠心鋪陳一個事實,原本對寶釵有敵意的黛玉,不再心生芥蒂,二人從此引為知己。
這實際上是暗示已無懸念的"釵黛合一"早已塵埃落定: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是太虛幻境中的絳珠仙子。
所以,她們共用一幅畫共享一首判詞,共同陪伴賈寶玉走完百年人生。
弱柳扶風、才華橫溢的林黛玉展示人生上半程的"風花雪月",與賈寶玉拈酸多情,隻有無果的青蔥"戀愛"歲月。
豐滿圓潤、大氣溫婉的薛寶釵則表現出人生下半程的"宜室宜家",與賈寶玉終成正果,卻是得而複失的無奈婚姻。
悲劇謝幕的"釵黛合一"最終如仙曲"引子"所說:"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亦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這樣淒美的"終身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