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斐的文學成就和事業發展\"雙豐收\"


    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的民國第一奇女子呂碧城,1883年出生於官宦之家,父親呂鳳岐進士出身,曾任過山西學政等要職。


    在書香門第家庭長大的呂碧城,自幼聰慧曉事,酷愛讀書,兼之又有極高的文學天賦,很快就奠定了較好的國學底子,初露才華後,盡管遭遇了不少阻力,仍豪氣滿滿地步入文學創作及\"事業\"發展的康莊大道,取得碩果累累的\"雙豐收\"。


    她的文學成就不斐。不僅有《呂碧城集》、《信芳集》、《歐美漫遊錄》、《曉珠詞》、《雪繪詞》、《香光小錄》等作品問世,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代表作《祝英台近》曾感染了無數讀者:


    縋銀瓶,牽玉井,秋思黯梧苑。


    蘸淥搴芳,夢墮楚天遠。


    最憐娥月含顰,一般消瘦,


    又別後、依依重見。


    倦凝眄,可奈病葉驚霜,紅蘭泣騷畹?


    滯粉黏香,繡屧悄尋遍。


    小欄人影淒迷,和煙和霧,


    更化作、一庭幽怨。


    她的事業發展更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呂碧城不僅是民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第一個女編輯,還是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女權運動發起人之一,女子教育的先驅。


    然,這樣一位集大成的奇女子,人生之路卻是鮮花與淚水同在,荊棘與落霞齊飛,充滿了傳奇色彩。


    (二)人生拐點


    12歲時,呂碧城的父親黯然離世,成了呂碧城的人生拐點。


    因她的父母沒有生育男丁,隻育下4個女孩(呂碧城排行第三,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呂氏家族以此為由,不分給呂碧城母女任何財產。


    更可氣的是,與呂碧城已有婚約的夫家同村汪氏還落井下石,借此宣布退婚。


    傷感之下,呂母隻好帶著呂碧城四姊妹到塘沽投靠呂碧城的舅舅嚴鳳笙(時任鹽課司大使)。


    但個性特立獨行,提倡女權主義的呂碧誠不受舅舅待見,她激進的思想與守舊的舅舅衝突很大。


    有一次,呂碧城準備去天津\"探訪女學\",時因教育家傅增湘於1903年創辦了天津女子學堂,遭到舅舅嚴厲批評,要求呂碧城務必\"恪守婦道\"。


    一氣之下,20歲的呂碧城隻身離開舅舅家,打算憑自己的才氣勇闖天津。


    (三) 為女權主義奔走呐喊


    在天津《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的賞識下,呂碧城受聘為該報的第一位女編輯。


    在這個崗位上,呂碧城的文學才華得到充分施展,成為第一位女性撰稿人,發表了一係列格律嚴謹、文采斐然的詩詞作品。


    同時,呂碧城積極投身於自己執著的婦女解放運動,曾寫下有名的《滿江紅》:


    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線遙時,問何人女權高唱?若安達克。


    雪浪千尋悲業海,風潮廿紀看東亞,聽青閨揮涕發狂言,君休訝。


    幽與閑,如長夜;羈與絆,無休歇。叩旁閽不見,憤懷難瀉。


    遍地離魂招未得,一腔熱血無從灑,歎蛙居井底,願頻違,情宜惹。


    在天津道尹唐紹儀的支持下,擔任總教習的呂碧城經多方努力,終於籌辦北洋女子公學(北洋女子師範學堂,也就是河北女子師範學校的前身),於1904年9月開學,兩年後任校長,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的先河。


    一時,呂碧城聲名鵲起,意氣風發,才華得以充分施展,除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外,還會五門語言,工書畫,擅琴藝。成為文壇、女界的一顆星星\"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


    此外,呂碧城還與\"鑒湖女俠\"秋瑾相識,兩人一見如故,成為閨蜜,相約共同投身婦女革命。呂碧城還為秋瑾1907年在上海創刊的《中國女報》寫出刊詞,後又在秋瑾被捕入獄後,多方組織營救。她們二人時稱\"女子雙俠\"。


    秋瑾未能救出,慘遭殺害,呂碧城的命運又開始起起落落。


    呂碧城與英斂之不和諧的音符漸漸響起,因呂碧城是一位追求時尚的女子,打扮偏新潮,英斂之對此很不喜歡,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師表有虧》,委婉地告誡隻呂碧城上班期間注重著裝,戒妖豔,勿損師德。


    呂碧城不接受英斂之的批評,認為這是有意嘲諷,遂撰文發表在《津報》上予以迴應駁斥。


    呂碧城由此與英斂之失和,二人分道揚鑣。


    29歲的呂碧城於是出任袁世凱總統府機要秘書,但時間不長,因呂碧城反對袁世凱複辟,旋及,呂碧城又轉到上海馳騁於商界,從事外貿生意,一時做得風聲水起,幾年間就在十裏洋場收獲了第一桶金,積累了百萬財富。


    35歲時,呂碧城因母親過逝,辦完喪事後,毅然終止經商,轉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


    (四)堅定的單身主義者


    四年後,呂碧城學成迴國。期間,她積極宣傳動物保護理論,創辦中國保護動物會,參加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還受邀去維也納參加世界大會,盛裝登台演講動物保護的理念,一展中國女性的絕世風采。


    因在婚姻上\"迄無愜意者\",呂碧城後來漸漸堅定為\"單身主義者\"。


    1926年,43歲的呂碧城再度出國,漫遊歐美達七年之久。有名的《歐美漫遊錄》就是她這個期間根據自己的見聞寫下的優美遊記,又名《鴻雪因緣》,在《半月》雜誌及《順天時報》上刊發。


    但呂碧城內心裏的寂寥,那單身一人在外漂泊的感傷,又是幾人可以感知?


    50歲時,呂碧城決意迴國,在家修行。從此皈依三寶,法號\"曼智\"。


    61歲時,呂碧城在香港九龍寫下絕命詩,不久與世長辭:


    護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績忍重埋。


    匆匆說法談經去,我到人間隻此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天派流浪的貓並收藏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