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餘民沒有乘車,而是步行。發動了奔跑技能,沒人的地方,就全速奔跑,速度比騎馬還快。


    缺點也很明顯,除了吃的多,就是費鞋。


    一雙新鞋,跑個百八十裏就廢了。不得不在德州買了三雙鞋。


    路上的時候,發現了官府的布告。


    說是槐樹嶺響馬混天王殺了7個從京城來的行人,要求各地小心響馬,謹慎出入。發現響馬和可疑人員,及時向官府稟報。並懸賞銀子50兩,征求混天王的蹤跡線索。


    這個布告說明,外界已經把賈家奴才和倪二、孫千的死亡,記在了葉培林他們身上,沒有牽涉到俞民。


    俞民移花栽木的計策,獲得成功。


    第二天晚上,俞民抵達臨清投宿。


    臨清是大運河上的重要一站,是漳衛運河匯入大運河之處。


    這裏是重要的軍事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儲糧基地和糧食轉運中心。所以也成了重要的交通樞紐。因為以上原因,這裏也成了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


    因為人流眾多,貨物集散量大,這裏設立了稅卡——臨清鈔關,對往來船隻收稅。每年收稅銀20多萬兩,是神州四大鈔關之一。


    之所以叫做鈔關,是因為太祖時代發行了神州寶鈔紙幣,作為流通的主要貨幣。而不是象現在這樣,主要是銀子和銅錢,甚至一些紡織品作為貨幣流通。


    太祖時代的寶鈔,因為國力強盛,有大量的紡織品充當了準備金的角色,所以幣值穩定,是全世界都承認的硬通貨。


    到了太宗時代,因為物質逐漸匱乏,紡織品產量大量萎縮,通貨膨脹嚴重,寶鈔越來越貶值。


    等到了世祖時代,寶鈔幾乎失去了價值,基本上沒人用。銀子、銅錢甚至紡織品等實物,重新成了貨幣。


    曆史的倒退,在金融上也演變了一遍。


    俞民到臨清來,除了從這裏上船迴金陵,還要在這裏考察臨清貢磚。


    臨清青磚因為質量上乘,是各地修建重要工程的用磚。因為皇家工程大量采用,被稱為貢磚。每年有幾百萬塊臨清貢磚運到神京。


    神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皇宮、城門、鍾鼓樓、皇陵等重要建築,都采用臨清磚。


    金陵的玄武橋、城門,曲阜的孔廟等地也采用臨清磚。


    磚的運輸是一個大問題。


    因為臨清有大運河水運之便,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和破損,也成了臨清磚暢銷的原因。


    第二天早晨,俞民出現在運河邊上。


    放眼望去,處處冒煙,那是運河邊上兩三百家磚窯正在燒磚。


    這些磚窯,絕大部分都是官窯。


    因為出產大量臨清磚,工部營繕司在這裏設立了營繕分司作為營繕司的分支機構,管理臨清磚的質量、運輸等事宜。


    此時跟俞民在一起的,就是營繕分司的主事王哲。


    聽說是營繕郎秦業介紹來的,王哲非常熱情,推薦俞民到大城窯場,說這裏的磚最為合適。並且帶著俞民,到這裏考察。


    此時,給俞民作介紹的,就是把頭胡金鬥。


    磚窯把頭,其實就是技術負責人。


    “太上皇的陵寢神道?能得到這個工程,有本事。”


    胡金鬥讚歎道。


    “秦營繕郎介紹來的,皇上身邊裘公公的親戚。胡把頭,可要好好介紹一下,價錢上,不要你優惠,但是你也別宰人家。”


    王哲趁機炫耀了一下俞民的路子,這也是他的榮耀。


    “放心,一切都好說,保證公道。”胡金鬥客氣一下,就開始介紹。


    “要說我這個磚好,一是用土特別,用的都是蓮花土。”


    所謂的蓮花土,就是運河淤泥土。土質細膩,沒有雜質、沙粘適當。


    蓮花土燒出來的磚,敲擊的時候,能發出清脆的聲音。斷開的時候,橫斷麵沒有空隙。不出堿,不易腐蝕,堅固耐久。


    “二是水好,用的是陽水。”


    所謂的陽水,就是漳衛運河的水。好在哪裏,胡金鬥沒說,俞民也沒問。總之大概就是水質比較純淨的意思。


    “三是手藝好,做工精湛,來這裏,一看便知。”


    到了土場,已經有一些工匠在操作。


    第一道工序是把已經曬幹的運河土搗碎,越細越好。


    之後是篩土,第一遍先用大篩子,第二遍再用細篩子,第三遍是把土用水過濾,泥水濾入液池,沉澱之後撈出來堆放。


    此後一些力工站在泥裏麵,用腳反複踩,讓泥土充分混合。


    這個過程叫備泥,工藝確實很講究,跟燒製瓷器的備泥工藝,基本相同。


    “備泥之後是製坯,有專人查驗,確保合格。製好的磚坯,必須光滑平正,棱角分明。因為難做,便是最好的工匠,一天也隻能製作400塊。為保證都是上品,我這裏最好的大工,一天隻做300塊。”


    脫坯這道工序非常關鍵,直接涉及到磚的質量好壞,既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兒。


    首先在磚模子裏麵鋪一塊濕布,這樣利於磚坯從模子裏麵順利脫落,模子裏不留下泥土,磚坯不變形。然後把一塊幾十斤重的泥團反複揉搓後,往模子裏麵摔。


    這個泥團的大小和摔泥的力道,都非常講究。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必須保證把模子填滿、填實。如果取泥少了,再往裏麵添泥,這就不行。放到窯裏燒的時候,磚不能結成一體,成了廢品。


    製坯完成之後,放到坯場晾曬,幹了之後,才可以入窯燒製。


    中間還要防雨,不能被水澆了,免得損傷磚坯。


    天氣合適的時候,可以大量製作磚坯儲存起來,一時燒不過來,可以在其他季節燒製。所以,臨清磚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


    燒窯的燃料,用的是豆秸或者棉柴,因為這些燃料火旺而且均勻。


    燒窯技術複雜,必須由經驗豐富的火把式操作。一般燒製半個月,才能停火。


    停火之後,不能立即出窯,還有個洇窯工序。


    此時窯裏的磚是紅色的,還不是青色。需要從窯頂上預留的水槽,往窯裏放水。


    放水也有講究,不能太多太快。否則的話,產生大量水蒸氣,會引發炸窯事故。必須速度和水量都適當,慢慢滲透。經過七八天之後,才算最後結束。


    燒一窯磚,需要20多天時間,用豆秸或者棉柴八九萬斤。


    這些燃料來自東昌府,濟南府等周邊地區,花費也不少。官府在稅收、運輸等環節上,都盡量給予方便和照顧。


    每個窯場都要儲存大量的豆秸和棉柴,防火和防止人為縱火破壞,就很重要。


    幾百家窯場,聚集了大量的工匠、力工等人員,朝廷最擔心這樣大量人員聚集的現象。


    所以,在這樣的窯場和大型礦山附近,都駐紮大量軍隊,防止工人們滋事。


    這也是臨清駐軍多的一個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江山美人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遍地滄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遍地滄桑並收藏紅樓之江山美人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