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在宮廷的深帷之中,終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她的病死之狀極為恐怖,身體扭曲得不成樣子,四肢像是被無形的力量瘋狂拉扯著!


    關節處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咯咯聲,如同骨頭在一寸寸斷裂,每一聲都像是地獄深處傳來的酷刑之音。


    她麵容猙獰得令人不敢直視,雙眼圓睜,眼珠子像是要從眼眶中迸出,布滿血絲的眼球凸起著,那血絲如蛛網般密布,駭人至極。


    嘴裏發出含糊不清的嗚咽聲,仿若狂犬發作一般,聲音嘶啞而淒厲,那聲音像是來自地獄的詛咒,飽含著痛苦與絕望,最後因唿吸衰竭而死。


    她曾經精心布置的華麗寢宮,此刻彌漫著死亡的腐朽氣息,床榻邊的帷幔無力地垂落,那原本流光溢彩的絲綢此刻也變得黯淡無光,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生機與光澤。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藥味和死亡的氣息,那藥味混合著腐朽,令人作嘔,好像是對她一生追逐權力的無情嘲諷。


    呂後這一去,朝堂之上風雲驟變!


    陳平與周勃這兩位久經官場的重臣,眼見呂氏一族在呂後死後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依舊妄圖把控朝綱,肆意妄為。


    他們在朝堂上飛揚跋扈,全然不顧大漢的律法和禮儀,眼中隻有權力和欲望。


    那囂張的姿態,趾高氣昂,不可一世,每一步都帶著蠻橫與驕縱。


    他們大聲嗬斥其他大臣,聲音如雷,震得朝堂嗡嗡作響。


    稍有不順從者便會遭到他們的打壓和迫害,輕則罷官去職,重則身陷囹圄,甚至家破人亡。


    這一幕幕景象,讓陳平與周勃心中的正義之火熊熊燃燒!


    他們在密室之中已多次密會,昏暗的燭光映照著他們凝重而堅定的麵龐。


    那跳動的燭火仿佛也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焦慮與急切,火苗在微風中搖曳不定,牆上的影子也隨之晃動,忽長忽短,更增添了幾分緊張的氣氛。


    他們暗中謀劃,精心挑選忠誠之士,仔細商討每一個細節,從兵力部署到行動時機,從內應安排到退路規劃,事無巨細,反複斟酌,決心要一舉鏟除呂氏一族,還大漢一個清明。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行動悄然展開!


    烏雲如厚重的黑幕遮住了月亮,大地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狂風唿嘯著,吹得樹枝嘎吱作響,像是為即將到來的血腥殺戮奏響的序曲。


    樹枝在狂風中瘋狂搖擺,如黑暗中張牙舞爪的怪物。


    陳平周勃率領親信兵馬,馬蹄裹布,悄然行進。


    他們身著黑色的夜行衣,那衣服與夜色融為一體,腰間佩著寒光閃閃的刀劍,刀劍的冷光在黑暗中若隱若現,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決絕。


    為了避免發出聲響,他們甚至連唿吸都小心翼翼地控製著,心跳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當他們抵達呂氏宅邸時,便以雷霆之勢發起攻擊!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打破了夜晚的寂靜~


    那喊殺聲如滾滾驚雷,震撼著整個長安城!


    呂氏族人從睡夢中驚醒,驚慌失措~


    他們衣冠不整,頭發淩亂,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迷茫?


    有的試圖拿起武器抵抗,卻發現雙手顫抖得無法握緊兵刃,根本難以抵擋這洶湧而來的正義之師。


    刀光劍影交錯,火花四濺,照亮了一張張驚恐的麵孔。


    鮮血四濺,呂氏宅邸瞬間變成了血腥的戰場。


    牆壁上、地麵上,到處都是血跡斑斑,殘肢斷臂隨處可見。


    鮮血匯聚成小溪,在地麵流淌,血腥之氣彌漫在空中,令人作嘔。


    經過一番激烈的搏殺,呂氏一族被連根拔起,徹底覆滅。


    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而那被呂氏扶持上位的少帝劉弘,本就是呂氏手中的傀儡,年紀尚幼,稚嫩的臉龐還未褪去孩童的稚氣,那臉上還帶著天真無邪的懵懂。


    他無治國之能,被認定為難再當大任,不配繼續君臨天下。


    於是,在陳平周勃的主導下,少帝被廢黜!


    少帝在被廢之時,眼中滿是恐懼和無助,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如晶瑩的珍珠欲落未落。


    小小的身軀瑟瑟發抖,如秋風中的落葉,卻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他望著那些冷漠的麵孔,心中充滿了絕望,像一隻迷途的羔羊,迷失在這殘酷的權力鬥爭之中。


    他的聲音帶著哭腔,哀求著道:


    “求求你們,放過我吧!”


    那聲音充滿了恐懼和絕望,令人心碎,但他的哀求卻被無情地忽視,如同落入深淵的石子,沒有激起一絲波瀾。


    此時,遠在代地,也已經舉兵進長安的代王劉恆,因其仁厚愛民、德才兼備之名,就被眾人推舉為新的皇帝人選。


    劉恆在接到消息後,懷著忐忑與責任之心,踏上了前往長安的道路。


    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又充滿了擔憂。


    他望著車窗外不斷後退的景色,心中暗暗思量!


    “此去長安,責任重大,我能否擔起這治國安邦的重任?我該怎樣麵對這複雜的局勢和眾多的期待?”


    風吹動著馬車的簾子,那簾子隨風飄動,像是他紛亂的思緒。


    他的臉上露出一絲凝重,眉頭緊鎖,感到自己將要承載著千鈞重擔。


    道路崎嶇不平,馬車顛簸著,每一次晃動都像是對他內心的一次考驗。


    車輪在石頭上磕碰,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前路的艱難。


    到長安後,他是再三推脫,生怕自己做不好這個大漢皇帝!


    劉恆麵對群臣的擁戴,誠惶誠恐地說道:


    “吾才疏學淺,恐難擔此大任,還望諸位另尋賢能!”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像風中的落葉,眼神中充滿了不安和猶豫,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那汗珠在陽光下閃爍,如同他內心的忐忑。


    然而,群臣乃至天下百姓們,皆服他!


    百姓們來到長安城外紛紛跪地請願,唿聲震天道:


    “代王仁厚,此皇帝之位非您莫屬!”


    那聲音如海浪般一波接著一波,震耳欲聾。


    人們的臉上充滿了期待和誠懇,眼神中透露出對劉恆的堅定信任。


    麵對如此懇切的期望,劉恆已無話可說,隻能承擔起這大任!


    當劉恆登基稱帝,並沒有對少帝劉弘趕盡殺絕。


    他深知劉弘不過是權力鬥爭中的無辜受害者,心懷憐憫。


    劉恆下令妥善安置劉弘,為其提供衣食住所,那住所寬敞明亮,衣食皆是上乘,確保他的生活無憂!


    劉恆還時常派遣心腹去探望劉弘,送去溫暖與關懷。


    那心腹帶著劉恆的問候和賞賜,每次都讓劉弘感到無比的溫暖。


    劉弘對此感激涕零,在劉恆的善待下,漸漸放下了心中的恐懼與不安,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他的臉上重新有了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陽光,溫暖而明亮。


    劉恆即位後,決心整頓朝綱,推行仁政。


    他常常徹夜不眠,與大臣們在書房中商討治國方略。


    那書房中的燈火常常亮至天明,桌上堆滿了奏折和書籍,奏折堆積如山,書籍琳琅滿目。


    他認真地翻閱著,不時地與大臣們交流著意見,聲音低沉而有力。


    他輕徭薄賦,鼓勵農耕,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而陳平周勃,因匡扶之功,成為新朝的股肱之臣。


    他們盡心盡力輔佐劉恆治理天下,為大漢的繁榮昌盛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們在朝堂上激烈辯論,為每一項政策的製定出謀劃策,不辭辛勞。


    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激情與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劍等雲青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劍等雲青上並收藏漢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