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項羽得知那個與他自幼一同玩耍、情同手足的好兄弟龍且已經戰死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法遏製的憤怒!


    他們曾經一起度過無數個快樂無憂的日子,共同經曆了許多風風雨雨。


    而如今,龍且卻先走一步,這怎能不讓項羽痛心疾首?


    項羽瞪大了雙眼,滿臉怒容,胸膛劇烈起伏著,仿佛要噴發出無盡的怒火。


    他緊緊握起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鮮血順著手指流淌而下,但他渾然不覺。


    想起往日與龍且並肩作戰的場景,項羽的眼眶漸漸濕潤了。


    那些美好的迴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然而此刻卻都已化作泡影。


    龍且的離去,不僅令他失去了一位忠誠可靠的戰友,更像是抽走了他內心深處的一塊重要支柱。


    “龍且!吾的好兄弟啊!”


    “你為何就如此拋下吾?走了!”


    項羽高聲自語道,聲音中充滿了悲痛和哀傷。


    他不明白命運為何如此殘酷,將這樣一個勇敢之人奪走。


    此刻的項羽,內心被無盡的怒火和仇恨所吞噬。


    他的眼神充滿了決絕與堅毅,仿佛燃燒著一團熊熊烈火。


    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好友慘死的畫麵,那一幕成為了他心頭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


    “吾一定要為死去的兄弟報仇雪恨!”


    項羽緊咬著牙關,從牙縫中擠出這句話。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對他而言,友情比什麽都重要,如今親眼目睹摯友被害,他豈能坐視不管?


    一想到那個懦夫胯夫韓信時,項羽的拳頭便不自覺地握緊,如今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令他對韓信的憤恨愈發強烈,這個人必須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項羽暗暗發誓,無論前方道路如何艱難險阻,哪怕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甚至犧牲生命,也定要手刃仇人懦夫胯夫韓信,以慰兄弟英靈!


    韓信擊敗龍且之後,成功地攻占了齊國這片廣袤的土地。


    他站在高處俯瞰著自己所征服的領土,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情。


    然而,他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太久,因為他深知戰爭尚未結束。


    此時此刻,韓信的目光投向遠方,那裏正是項羽所在之處。


    他想起了曾經對大王劉邦許下的諾言,要幫助他擊敗項羽,統一天下!


    這個承諾一直銘刻在韓信的心頭,如今時機已經成熟,他決定立刻發兵攻打項羽,以實現自己的諾言。


    韓信迅速召集起麾下的將領和士兵們,向他們宣布了自己的計劃。


    眾人聽聞即將與項羽展開大戰,都顯得興奮不已。


    他們知道這場戰鬥將會異常艱難,但也明白隻有戰勝項羽,才能真正結束戰亂,讓百姓過上安寧的生活。


    於是乎,韓信身披戰甲,手持長劍,英姿颯爽地站在點將台上。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那片密密麻麻、氣勢恢宏的軍隊。


    這些士兵們個個身強體壯,精神抖擻,他們身著統一的戰袍,手持鋒利的武器,嚴陣以待。


    就在此時此刻,韓信麾下的謀士蒯徹卻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他讓韓信首先向劉邦討要齊王的代理封號!


    這樣做不僅能夠穩固住當地百姓和士兵們的心,還能極大地增強他們手中的政治籌碼。


    蒯徹深知,韓信憑借著其強大無匹的軍力以及赫赫戰功,已然擁有了足以同劉邦、項羽相抗衡的雄厚資本。


    若能成功索取到齊王這一封號,無疑會使韓信在政治舞台上如魚得水,進一步提升他在楚漢爭霸這場戰局之中的地位,及影響力。


    同時,這也是一種高明的自我保護之策,可以有效地避免劉邦及其黨羽對他們產生新一輪的猜忌與不信任。


    畢竟,在這個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時代裏,權力與信任往往都是脆弱不堪、稍縱即逝的東西。


    韓信聽了之後也有道理,他是非常相信大王劉邦的,但是劉邦底下的那些人不可信任,如此也是為了自己的戰略,他深信也隻有自己才能戰勝項羽,若在關鍵時刻再被奪去兵權,豈不是前功盡棄?


    於是,他就答應了!


    沒過多久,韓信就派了一名使者快馬加鞭地趕往滎陽一帶,要把一封重要的信件交給大王劉邦。


    這封信被使者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仿佛它承載著千斤重擔一般。


    當使者終於來到大帳前時,他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然後邁步走進大帳。


    大帳內氣氛莊嚴肅穆,侍衛們手持利刃,威風凜凜地站在兩旁。


    使者一步步走向王座,心中不禁有些緊張,但他還是強作鎮定,將那封信高舉過頭頂,向劉邦呈上。


    劉邦坐在王位上,目光如炬地看著使者。


    他接過信封,打開一看,隻見信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


    他仔細閱讀著每一個字,臉上的表情時而凝重,時而驚訝,信中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韓信說齊國之地的百姓向來以狡黠善變著稱,且情緒波動極大,難以捉摸!


    此外,齊國南部地區與楚國接壤毗鄰,如果在此地不設立一個能夠掌控全局之人來擔任齊王一職,則恐怕整個局勢都無法穩定下來。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考慮,韓信鬥膽懇請劉邦允許自己暫時充當這個角色,代行齊王之事。


    收到這封信之後,劉邦立刻召見了張良和陳平,兩位帳下最頂級的謀士共同商議對策。


    看完韓信的上書後,劉邦轉頭詢問他們對此事有何看法及建議。


    緊接著,張良和陳平兩人紛紛提醒大王劉邦道:


    “目前我軍所處的形勢相當嚴峻,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韓信想要稱王的願望並給予肯定答複,那麽極有可能會引發軍隊內部的嘩變甚至叛亂事件發生。”


    “對對對,韓信如今可謂是已經一統北方啊!”


    聽完這話後的劉邦恍然大悟,瞬間明白其中利害關係所在,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開口說道:


    “韓大主帥既然立下赫赫戰功,理應得到賞賜迴報才對!如果要封王那就直接封個貨真價實名副其實的王!又何須弄什麽代理齊王?這樣的頭銜名不正言不順!”


    “要做就做!真齊王!做什麽假齊王?代齊王呀?”


    主意已定後,劉邦立即派遣張良作為欽差特使手持詔書,趕赴齊國冊封韓信為正式的齊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劍等雲青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劍等雲青上並收藏漢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