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漢宮廷的深處,巫蠱之案如同一片陰雲籠罩著整個皇宮!


    那股神秘而邪惡的氣息仿佛在宮廷的每一個角落蔓延,讓人心生恐懼。


    漢武帝劉徹決心徹查此案,他深知巫蠱之術若是在宮中盛行,將會對大漢的人心產生嚴重的威脅,更可以借此鏟除外戚!


    於是,他派遣了自己最為信任的廷尉張湯去追查真相。


    張湯,此人在朝堂之上以剛正不阿而聞名。


    他身材挺拔,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帶著手下,一群訓練有素的官吏,在宮廷內外展開了細致入微的搜查。


    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無論是宮殿的密室,還是宮女太監們的住所。


    每一個可疑之人都被他們盤問,每一個細微的線索都被仔細記錄。


    隨著調查的深入,線索漸漸指向了皇帝的丈母娘館陶公主。


    館陶公主在宮中權勢滔天,她居住的宮殿宏偉華麗,裝飾著各種奇珍異寶。


    她一直以來都在暗中謀劃著如何讓自己家族的勢力更加穩固,在她看來,巫蠱之術是一種可以控製局勢的神秘手段!


    由於得知皇帝欲除掉她,老糊塗的館陶公主,就用了她自以為會靈驗的巫蠱之術,想要先搞死你個皇後繼承人,再看你如何來廢我女兒?


    她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卻不知張湯等人的調查正一步步逼近真相。


    證據一件件被挖掘出來,那是從館陶公主親信那裏搜出的施蠱工具!


    那些工具造型怪異,散發著一股陰森的氣息,有的是刻著奇怪符文的木偶,有的是裝著不知名粉末的小瓶。


    還有與巫蠱相關的信件,信中的內容隱晦卻足以表明館陶公主的陰謀。


    這些證據被呈現在劉徹麵前,按照大漢律法,足以將她定罪處死。


    消息傳到了皇後陳阿嬌的耳中,她正在自己的椒房殿內。


    椒房殿裏彌漫著淡淡的椒香,以往這香氣能讓她感到安心,可此刻她卻心急如焚!


    阿嬌深知母親館陶公主的行為是大錯特錯,但她又怎能眼睜睜看著母親被懲處!


    在這宮廷之中,她雖然貴為皇後,卻也明白一旦定罪,母親將麵臨滅頂之災。


    阿嬌心中矛盾萬分,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是大漢的天子,她曾與劉徹有過許多美好的迴憶,那些花前月下的時光,那些劉徹對她的溫柔承諾,都在她心中迴蕩。


    而另一邊是生養自己的母親,母親對她的寵愛和庇護也是她無法忘懷的。


    她在自己的宮殿中來迴踱步,華麗的裙擺隨著她的腳步搖曳。


    她的腳步時而急促,時而緩慢,最終她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當劉徹坐在朝堂之上,那朝堂高大威嚴,金碧輝煌的柱子支撐著宏偉的屋頂。


    劉徹坐在龍椅之上,表情嚴肅,大臣們分列兩旁,氣氛莊重而壓抑。


    此時,劉徹正準備對館陶公主定罪。


    阿嬌挺身而出,她身著皇後的華服,那華服是用最頂級的絲綢製成,上麵繡著精美的鳳凰圖案,金線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她儀態急促地走向劉徹,每一步都邁得激動而堅定,帶著一種決絕的力量。


    來到皇帝劉徹麵前,然後緩緩下跪,她雖然看著無比著急,但下跪的動作依舊優雅而緩慢,如同一隻高貴的天鵝俯下身去。


    緊接著,她說道~


    “陛下。臣妾前來領罪。”


    阿嬌的聲音平靜卻充滿力量,那聲音在寂靜的朝堂上迴蕩,讓每一個人都能清晰地聽到。


    劉徹皺起眉頭,一臉疑惑地問去!


    “皇後,你這是何意?罪證確鑿之人乃是你母親館陶公主,與你何幹?”


    他的眼神中帶著疑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緊接著,阿嬌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劉徹。


    其的眼睛清澈而明亮,如同藏著無盡的深情和堅定的決心!


    “陛下,這一切都是臣妾所為。母親年邁,被奸人蠱惑,那些巫蠱之事都是臣妾的主意,母親並不知情!陛下若要懲處,就懲處臣妾一人吧。”


    劉徹瞪大了眼睛,他深知阿嬌的為人,知道她這是在替母親攬罪。


    “阿嬌,你莫要胡言亂語,朕知道你孝順,但此事關乎大漢國運,朕怎能輕易相信你的話?”


    他的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一絲威嚴。


    聽完,皇後陳阿嬌繼續說道:


    “陛下,臣妾所言句句屬實。臣妾身為皇後,卻未能母儀天下,還犯下如此大罪,願陛下賜死臣妾,以正國法。隻求陛下放過母親,她已年老體衰,經受不起這樣的打擊。”


    她的聲音微微顫抖,但依然堅定無比。


    朝堂上的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他們有的皺著眉頭,有的露出驚訝的表情。


    他們都被阿嬌的舉動所震驚,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極為大膽和罕見的行為。


    劉徹看著阿嬌,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阿嬌此舉是為了保護母親,可他也不能輕易放過巫蠱案的真兇。


    “皇後啊!你這是陷朕於兩難之地。朕若饒了你,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劉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他的眉頭緊緊皺著,在思考著一個無解的難題。


    此時,皇後陳阿嬌淚流滿麵,淚水順著她白皙的臉頰滑落,如同珍珠般晶瑩!


    “陛下,臣妾願以死謝罪,隻希望陛下能看在往昔的情分上,保全母親的性命。”


    劉徹沉默了許久,他的內心在理智與情感之間掙紮。


    他的腦海中閃過與阿嬌的過往種種,那些曾經的甜蜜與溫馨,以及阿嬌作為皇後在宮中的表現。


    但他也深知國法的嚴肅性,他是大漢的天子,必須維護公正!


    陳阿嬌攬下罪責之後,劉徹望著她,心中五味雜陳。


    朝堂之上,大臣們竊竊私語的聲音更大了,他們交頭接耳,都在揣測皇帝的下一步舉動。


    有的大臣認為皇帝應該嚴懲阿嬌以正國法,有的大臣則對阿嬌的孝順之舉表示敬佩,希望皇帝能夠網開一麵。


    之後,皇帝劉徹緩緩開口~


    “皇後!你可知這巫蠱之術乃是大罪,你這般攬責,莫要以為朕會輕易饒恕!”


    他的聲音冰冷,可眼神中卻有著難以掩飾的複雜情感,有對阿嬌的愛憐,有對國法的堅持,還有對眼前局麵的無奈。


    緊接著,皇後陳阿嬌伏地而拜,她的額頭幾乎觸碰到地麵,身體微微顫抖,繼續道:


    “陛下!臣妾有罪,願受任何處罰!”


    她的聲音堅定,沒有絲毫退縮,那堅定的聲音仿佛在向劉徹表明她的決心。


    對於眼下的如此局麵,劉徹心想,也好!


    這樣廢後的理由名正言順,也可以徹底鏟除以自己丈母娘館陶公主為首的外戚勢力!


    為此,大殿龍椅上的劉徹沉默良久,最終說道:


    “既然你如此堅持,朕可以不追究館陶公主,但你這皇後之位,必然是要廢去的。朕不能因私情而罔顧國法,你可明白?”


    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斷。


    陳阿嬌淚流滿麵,卻依然決然地迴答:


    “臣妾明白,陛下能饒母親性命,臣妾感恩戴德。”


    她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她用自己的皇後之位換來了母親的生機。


    隨後,劉徹下旨廢後!


    消息傳出,整個漢宮都為之震動。


    之後阿嬌被遷出椒房殿,那椒房殿曾經充滿了她的歡聲笑語,如今她卻要離開。


    她隻帶了寥寥幾個貼身宮女,那些宮女們眼中含著淚水,她們不舍得離開自己的主子。


    阿嬌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那偏僻的冷宮。


    一路上,宮女太監們都默默看著她,眼神中既有敬佩,也有同情。


    有的宮女偷偷地用手帕擦拭著眼角的淚水,有的太監則低下頭,不敢直視曾經的皇後陳阿嬌。


    通往冷宮的道路顯得格外漫長,阿嬌的身影在這宮廷的道路上顯得孤獨而落寞。


    進入冷宮後,那陰暗潮濕的環境與椒房殿有著天壤之別。


    冷宮裏彌漫著一股發黴的氣味,牆壁上滿是斑駁的痕跡,在訴說著這裏曾經的淒涼。


    屋內隻有簡單的幾樣破舊家具,舊的床榻,上麵的被褥看起來又薄又硬,一張搖搖欲墜的桌子和幾把破椅子。


    但陳阿嬌心中卻很平靜,她覺得自己既保住了母親,又盡了對大漢的忠心,如此也可以落個清淨。


    館陶公主得知女兒為自己攬罪被廢後,懊悔不已。


    她痛恨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女兒帶來了如此大的災難,她不停地自責,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的母親。


    心想若是自己早點悔悟,女兒與自己,也不會淪落至此!


    劉徹雖然廢了阿嬌的皇後之位,但他心中始終難以忘懷阿嬌的大義之舉。


    他在處理政務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發呆,腦海中浮現出阿嬌的麵容。


    他時常會在處理政務之餘去看阿嬌,其與阿嬌的感情依舊如初,隻是阿嬌沒有了皇後的頭銜。


    好姐妹衛子夫,也會經常的來看她,她們的姐妹情也依舊堅如磐石!


    而陳阿嬌在冷宮中,也依然心係大漢的天下。


    她聽說劉徹在朝堂上推行新的政策,會默默為他祈禱,希望他能將大漢治理得越來越好。


    她會在冷宮中的小窗前,望著天空,心中默默祝福劉徹。


    她的一生,雖然失去了皇後的尊榮,但她的大義、孝順和善良,卻永遠地留在了漢宮眾人的心中,成為了一段被人們傳頌的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劍等雲青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劍等雲青上並收藏漢楚最新章節